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屹青 《丝绸之路》2023,(1):125-136
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已取得了可喜成就。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以及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背景和客观要求,国际中文教育在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等方面如何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径,从而发挥好国际中文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的应有作用。笔者认为,要进一步以完善和夯实教育传播体系为基础,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抓手,健全教学资源平台,提升教学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全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
3.
北师大王策三教授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再次掀起了全社会对素质教育有关问题的《“讨论高潮。静观素质教育现存的重形式轻知识以至将之赶出局”现状,本文带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受启于美国的基于努““力教育”思想,并进而提出了实现素质教育与知识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代民俗学的语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界和公众对民间话语的兴趣剧增,叙事和地方性知识变得日益重要。普通人的民间话语作为权力的工具,越来越多地显现在公共文化中,创造了舆论关注的亮点;在健康与法律等诸多领域,民间话语的地位和价值已经得到了共识性的认可,"民间话语转向"导致了认识论的革命。在此社会变革的氛围中,民俗学急需处理与民间话语相关的"为与不为、能与不能、该与不该"的问题,思考怎样扮演真实的、想象的和潜在的角色,来促进文化与社会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侯文宜  卫才华 《沧桑》2008,(3):31-33
民间传说代表着一种重要的地方性知识与民间记忆,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意义重大。通过对米山小地域民间传说遗存个案的研究,我们能够窥视出民间传说是如何深入民众的社会记忆当中并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重构的,也能窥视出地方知识、民间记忆等隐性资源所营造的文化和谐系统。  相似文献   

6.
孔翔  陈丹 《人文地理》2016,31(4):26-32
我国的城郊开发区普遍缺乏地方特色,在招商引资中易陷入低水平恶性竞争的困境,急需通过增强地方性来促进开发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地调研,本文初步探讨了城郊开发区建设对东道区域地方性消解的机理。研究表明,城郊开发区建设主要是资本主导下的空间生产过程,主要生产可复制、可交换的同质空间,因而会消解东道区域的地方性,这在调研中突出表现为当地居民对新的空间缺乏深厚的认同和依恋。为此,有必要尊重当地人的发展需求,更好保护东道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从而把开发区塑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宜业宜居"空间,以增强开发区的特色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
李善峰 《民俗研究》2017,(6):143-157
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自杀是公共领域之外的私人事务。但事实上,自杀并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它还指向复杂的社会伦理和文化逻辑,与乡风民俗、价值观念、家庭功能、社会认知等"地方性知识"密切相关。忽视自杀者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并不能有效解释急剧社会变迁中的自杀现象。把自杀行为看成"社会事实",通过对农村两类自杀高危人群的特点、动机和类型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农民自杀行为的一般性因素、发生机制和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8.
皇甫闪 《丝绸之路》2012,(18):118-119
红歌是新时期我国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影响着不同年龄段人的思想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活动。面对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与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渗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中华  段瀚 《旅游科学》2014,28(4):81-94
本文以西安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基于空间形态要素、公园景观要素、服务配套要素、地方性、地方感5个潜在变量,构建地方性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预设观测变量因子设计量表,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再运用SPSS建立有效分析数据库,并基于Amos7.0平台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分析,从而探讨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间环境营造的地方性特征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路径及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10.
谢建美 《攀登》2014,(2):134-137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在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竞争不断加剧情况下对中国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一种超前审视。它对于今天我们贯彻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尝试从地方性角度出发,分析城中村地方性的形成机制和体现方式,利用历史演进的分析方法考察城中村改造前后地方性解构与重构现状。从地方等核心概念出发,探讨地方性的社会建构体系及特征,并认为地方性从景观、文本、符号及感知四个维度进行持续的社会建构。结合广州猎德村整体改造为案例发现地方性的建构与时空元素紧密相关,镶嵌在地方的发展过程,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本文从理论上构建中国城市化中地方性研究框架;现实上为更深入理解城中村改造与地方性的关系,为更好地推进城市更新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庆红 《丝绸之路》2012,(14):36-37
冯玉祥在任西北边防督办兼任甘肃省督办时期,借助其对于历史进程的判断与分析,立足于西北养精蓄锐,择机而动的同时建设西北,并将其构想付诸一系列行动,特别是通过诸多务实的措施,改变了封闭的甘肃内陆封闭的社会风貌,对当地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冯玉祥倡导开发西北,尤重视教育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黄泓轲  罗健玮 《神州》2021,(3):136-137
通过对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所有国际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国际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结合地方特色和高校办学特色,筛选出有效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载体,贯穿于国际学生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15.
在苏精对19世纪传教士中文印刷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印度塞兰坡英国浸礼会旧址和收集保存在当地的一些书籍和资料,进一步探讨19世纪早期马士曼等英国浸礼会传教士在印度塞兰坡所开展的中文铅活字印刷事业,认为马士曼等人于1813年翻译出版的新约圣经中的《若翰所书之福音》(《约翰福音》),应系近代应用铅活字印刷技术所印出的第一本中文书籍。而且,塞兰坡的铅活字印刷影响到马礼逊、台约尔等伦敦会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南洋的铅活字印刷活动,两地之间既有竞争,也有相互激励和相互影响,共同推进了近代早期西方铅活字印刷技术在中国的引进与发展。同时,还探讨了新教在亚洲传播过程中传教与经商、宗教与文化传播相互交融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洛阳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当地的各类博物馆借助丰富多样的展览和类型各异的社会活动,为来自各地的观众展示着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将其文化魅力植入他们心中,成为热门文化旅游景点。但不可否认,这些博物馆在文化传播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文章通过探究洛阳当地一些代表性博物馆,从展示方式、社会活动、宣传营销、民众参与度、国际视角等几个角度分别一窥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助力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杜博思  池桢  胡雯 《民俗研究》2009,(4):118-134
文学和文书中随处可见神灵致病与治病的故事。在河北沧县,狐仙力量与动机的知识,以及香头特殊的治疗技巧,都是当时当地的文化产物。多数沧县农民经由本地香头借助狐仙治愈的故事了解狐仙。这类故事反映神界的直接性,发生在邻近村庄,产生于当今。地方信仰关注疾病、神灵、香头的效力和技艺,反映出书面文化的影响,但这远非教条。相反,由于经发展中的口头传统传播并塑造,宗教知识被不断重塑为当前地方文化中富有意义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中国放在全球化的视野中,重点考察中国媒体在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已经颇具规模的中国国际传播媒体的传播效果和国际影响力现状,就中国如何有效参与全球传播竞争,在全球化语境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具体对策,提出几点思考。如:细分国际受众市场,加强传播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塑媒介形象,提高媒介公信力;突出中国名人明星在国际传播中的符号作用等。  相似文献   

19.
20.
王莉 《丝绸之路》2014,(12):77-78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教育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又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其文化建设更应引起各方重视。广大校外教育工作者要在正确理解其内涵和特点、强化对其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着眼点和突破口,全面加强文化建设,从而促进校外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