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是中国民族工商业萌生、创建、奋斗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工商业者力求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势力的束缚,立志实业救国;新中国诞生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认清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以富国裕民为理想,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殚精竭虑,不遗余力。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副主席的孙孚凌先生,堪称20世纪中国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一 孙孚凌的祖籍在浙江绍兴,那里既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又是美丽富饶的泽国水乡。绍兴曾产生过许多仁人志士,尤其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2.
上海私营工商业与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笔国家公债,也是唯一一次折实公债,是国家克服当时困难、稳定金融物价的重大举措.第一期全国发行1万万分,上海承担了其中的3000万分,占华东的2/3,占全国的近1/3的份额,而这主要是由上海私营工商业者承担的.上海私营工商界响应政府号召,努力克服自身暂时的困难,顾全大局,积极认缴公债,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我抱着很大的兴趣阅读了刘大年先生发表在《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2期上的《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统一》一文。刘先生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抗日战争以前中华民族或中国国家是分裂的,不统一的。”刘先生的论点似乎是这样:抗日战争以前的中国国家、中国民族(中华民族)是不统一的,要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才实现了中国国家、中国民族(中华民族)的统一。我认为,刘先生的这一观点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包一头"政策是对资改造基本完成后,党对工商业者各项统战政策的通称,是对民族工商业和平改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困难时期,为了调整统战关系,稳定工商界情绪,党宣布"五不变",并提出了"包一头"政策,对缓和同工商业者的紧张关系起了重大作用。在精简中,针对工商界的特殊情况制定一系列照顾政策,采取"不精简,不下放"方针,收到良好效果,发挥了工商业者积极性,为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荣毅仁是中国民族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之一。建国初期他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当时的工商界率先垂范,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沿着这条光明的道路一直走过来,并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他的一生充满神奇色彩,其中他和知人善任的开  相似文献   

6.
计泓赓 《百年潮》2006,(9):11-18
荣毅仁,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中,在同时代的民族工商业者中,是位有声有色、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从对共产党一无认识甚至抱有疑虑情绪的少东家,转变成“红色资本家”、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直到  相似文献   

7.
袁小伦 《炎黄春秋》2001,(12):22-25
在那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历史照片中,站在毛泽东左侧的那位美髯公,便是陈叔通(1876—1966)老人。他跨越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从清末进士、翰林院编修到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新中国的领导人。抗战胜利后,陈叔通积极投身民主运动,成为中共肝胆相照的诤友。1949年他作为全国工商界首席代表参加首届政协会议并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8.
离开故乡贵阳旅居香港,已是整整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星移斗转,我对贵阳的思念却是与日俱增。贵阳和香港虽然相隔万水千山,可我和贵阳之间,却有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贵阳永远在我心中。 我的父亲孙序九先生,原是上海的一位工商界人士。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母亲从大上海撤离向西转移。一路上颠沛流  相似文献   

9.
父亲白寿彝在 1 6岁到 2 3岁时 ,也就是 1 92 5年至 1 93 2年之间就读大学。在这近八年之中 ,三年攻读研究生。他勤学苦读 ,力争上进 ,同时又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火热运动之中 ,把学习、研究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体现出那个时代先进的中国青年的爱国品质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就读上海文治大学1 92 5年 ,父亲在上海文治大学函授科上学 ,后又考入上海文治大学。上海文治大学为私立大学 ,虽然大学规模不大 ,但是有很好的教师任教 ,如陈去病先生教词言 ,胡朴安先生教文字学 ,顾实先生教《汉书·艺文志》。他们过去多是“南社”成员 ,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江苏考察调研时参观了张謇生平展陈,并称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胡厥文也是抗战时期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他早年创办新民机器厂,成为我国民族工商界的一位杰出代表,被称为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1979年1月17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到一个月,邓小平约见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弢、古耕虞5位工商界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边吃火锅边谈话,为民族工商业发展打开了一扇美丽的春天之门。  相似文献   

11.
正穆藕初(1876—1943),字湘明,上海人,近代著名棉纺织业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投身于实业救国的实践,先后在上海、郑州等地创办纱厂,引进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大获成功。抗战时期,他为国解忧,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发展民族棉纺织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成功的实业家,穆藕初办事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过,生活中的他风趣幽默,有时还爱讲笑话,令人忍俊不禁。1931年春天,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陈其泰先生就读于中山大学本科,期间曾受教于著名史学家刘节先生。1962年底,适逢首次统一招考研究生,陈其泰报考了刘节先生的"中国史学史"专业研究生并顺利通过了考试。但由于刘节先生在随之而来的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陈其泰跟随刘先生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愿望未能实现。1978年,全国恢复招考研究生制度,陈先生再次报考,终于有机会随白寿彝先生学习中国史学史。毕业后,他就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走上了中国史学史研究和教  相似文献   

13.
汪东林 《纵横》2011,(11):63-64
图文小记之二十四:经叔平在五七干校的日子 两年前,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以91岁的高龄病逝。1939年,经叔平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过上海新华实业厂、上海华明烟厂、上海华成烟厂经理,奋力拼搏于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战线,以其由小到大的实业发展报效祖国。公私合营后,他又担任上海卷烟工业同业公会主委,民建上海市委秘书长,上海市工商联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叶涛 《民俗研究》2001,(4):68-75
山东大学文学院的关德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俗文学、敦煌学与满学研究专家。先生1920年7月生于北京,满族,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清贫的中学教师。艰苦的生活,严格的家教,培养了他倔犟坚毅的性格,养成了一种勤奋好学的精神。1939年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就读于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在大学学习期间,正是三十年代中国俗文学史学科创建的初期,先生受郑振铎、钱杏邨(阿英)、赵景深等著名学者的影响,开始了对俗文学的研读。他善于继承前人的业绩,而又勇于开拓创新,四十年代之后接连发表文章,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大学毕业以后,先生先后任北京中国佛教学院讲师、沈阳博物院档案编整处满文档案翻译组组长、上海佛学院教授、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副教授、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师。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民主建国会成立60周年,重温民建创立的奋斗历程,是对民主先驱们最好的纪念。我的父亲章乃器先生一生曾参与三个党派团体的创建:一是1935年创立的救国会,后来成为组成民盟的“三党三派”之一,该会于1949年12月宣告结束,完全溶入民盟;二是1945年创立的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三是1953年创立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者联合会(简称“全国工商联”)。民建是一个以民族工商业家和知识分子组成的政治团体,章乃器创立民建的活动,与抗战期间的民主宪政运动及工商界人士发展民族工业的要求有关。民主宪政的理想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有两只车…  相似文献   

16.
初秋的一个下午,我和吴怀祺同志访问了著名历史学家刘起(?)先生。在劲松小区寓所幽静的书房里,刘先生向我们谈了他治学的经历、经学源流和治史的感受等许多问题。整整一个下午,先生侃侃而谈,精神矍钎,丝毫不见刚从日本讲学返归的旅途疲惫。刘先生是湖南安化人,1917年生,1947年中央大学研究生毕业,曾任国史馆协修。解放后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研究组长、中华书局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此外还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顾问、日本文教大学语言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先生  相似文献   

17.
1965年7月18日上午11时,上海虹桥机场。一架波音737客机徐徐降落了,已经在机场等候多时的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和副总理陈毅、全国政协副主席叶剑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和市长曹获秋以及上海市民主党派负责人刘靖基、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刘述周等人,以企盼的目光,注视着飞机在跑道上滑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机门打开,一位为大家很熟悉而又分别多年的老人,首先出现在门口。别有一番情趣的是,来者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敌对政权的首脑人物──原国民党政府的代总统李宗仁。尘埃落定,换了人间。李宗仁…  相似文献   

18.
"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标志着陈垣先生学术思想的升华,是他在抗战时期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民族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史学长久形成的经世致用史学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继承和发展。1943年的《现在中国史之作法》这则史料字数总计不过百,却立意高远,清晰而准确地记录了陈垣先生"提倡有意义之史学"的思想,体现了他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把学术与民族精神和国家现代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更高学术追求,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19.
陈永正先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主席达十年,去年又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在历任省书协领导人中,当选为全国书协领导职务的他是第一人。但陈永正首先是一位学者、诗人,然后才是书法家。他说书法只是他的“馀事”;馀事尚有如此成就,其“正业”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20.
作为武汉市的一名原工商业者,我是市工商联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即1952年召开的成立大会)代表,有幸结识我们工商界的老前辈——陈经畲老先生,也见证了陈老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所作的努力,为武汉市商会、工商联事业的开创呕心沥血,始终不渝地“听毛主席的话,跟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为社会主义建设不辞劳苦的一生.2011年是建党90周年纪念年,我仅以此简短的文字追忆陈老致力于民族工业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