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宅巍 《民国档案》2005,4(2):105-109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为了达到否定侵略历史、翻历史定案的目的,诬称国共两党早期均未提及南京大屠杀。本以确凿资料证实,60多年来,面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国共两党始终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和共识,其中包括:屠城发生时,对日军暴行的共同揭露;面对暴行,对暴敌的共同抗争;为清算罪行,对屠杀规模的共同认定。此乃由两党共同的历史情节与民族情节所决定。事实证明,日本右翼势力妄图从国共两党态度上找到否定南京大屠杀的根据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2.
抗战前期国共两党共建一个“大党”的谈判习五一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毅然捐弃前嫌,共赴国难,联合承担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在抗战前期,国共两党为寻求第二次合作的方式,进行了艰难曲折的谈判。国民党试图“消融”共产党,而共产党也试图“改造...  相似文献   

3.
南京大屠杀事件之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屠杀事件之再研究吴天威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作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但是,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惨案还悬而未决,让我们活着的,尤其是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的一代,有责任把“南京大屠杀”这件在第二次中日战...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现状和今后的课题高兴祖1996年8月14日,“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举办了南京大屠杀史学术研讨会,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研讨,并对国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估。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日本否认侵略,美...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1937年与1938年冬春之交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以其30万以上同胞被屠杀,数以万计的妇女遭凌辱,无数住宅、商店、机关被焚烧和抢劫,而震惊中外。“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历史上瞩目惊心的事件,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范畴。  相似文献   

6.
书讯     
《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2005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宅巍著的《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40.3万字。该书分十章论述、探讨了南京保卫战与南京大屠杀的多重关联、南京大屠杀的原因、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与时空范畴、安全区在南京大屠杀中的历史地位、性暴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位置与特点、新发现的埋尸资料及其诠释、民众的抵抗、“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界定、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影响、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并附录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搜集的日军暴行记录470件。《论反法西斯盟国的对日作战》2005年6月云南大学出…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殉难60周年。为纪念30万无辜死难的同胞,并为研究南京保卫战及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提供第一手素材,应史学界之要求,本刊特别公布1937年参加南京保卫战的中方部队两件作战史料,将有关部队伤亡及滞留城内人员数提供研究者参考。本刊同时选刊一批有关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研究论文,对这一研究课题进行全面论述与新的探索,并以此支持日本正义之士维护历史真实的斗争,反击其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谬论,推进有关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南京大屠杀成为众多影像文本叙事的重要内容,甚至出现了专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以此揭示、控诉和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进行了各方面的叙事探索,通过历史资料的影像证明、个体命运的共同体建构、超越民族的叙事立场、国际化叙事等方面对南京大屠杀历史进行了影像建构。同时,这些电影也凸显了南京大...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社会,围绕南京大屠杀问题的争议,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南京大屠杀究竟存在与不存在、对南京大屠杀事实承认还是否认的争论;另一种是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下,对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学术探讨.前一种争论,实际上是一切有良知的学者和人们对极少数日本右翼分子的斗争,对否定侵略历史与罪行的翻案逆流的反击.本文论述的问题属于后一种性质,系对那些在承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前提下,出现的不同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称谓对于“南京大屠杀”这一称谓,长期以来,事实上已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早在抗战胜利后,中国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时,就将“南京大屠杀”定为专案进行审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其《判决书》中,还专门列有“南京大屠杀”一节.中国在1985年8月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  相似文献   

10.
论南京大屠杀中的性暴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起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无疑。30万以上同胞被屠杀,是这一暴行的主体。但是,大量档案、口述资料证明。成千上万妇女被强奸、蹂躏。同样是这一暴行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社会对“慰安妇”问题的重视。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性暴力问题。也愈益引起人们和学术界的关注。那么。“南京大屠杀”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性暴力在南京大屠杀暴行中占有何种位置?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性暴力又有何特点?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屠杀”研究简讯月萍“南京大屠杀”研究会成立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于1995年8月成立,“南京大屠杀”研究专家高兴祖任会长。研究会设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该馆研究员段月萍任研究会秘书长。“南京大屠杀”学术研讨会将举行南京...  相似文献   

12.
为国共两党合作牵线搭桥的外国人陈新建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历史上曾留下两位外国人的名字,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大都熟知他在"一大"上机警果断,从而避免中国共产党夭折在摇篮里,而对他为国共两党合作牵线搭桥的奇特经历,却知者不多。马林原...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国共两党曾浴血拼杀了将近10年;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两党仍是兵戎相见,你死我活;就是在“第二次合作”期间,两党之间也还是矛盾重重,摩擦与冲突不断。人们不禁要问,既然这样,国共为什么要第二次合作呢?回答只有一个:为了抗日。但国共两党怎样才能达成合作,如何才能化解双方之间的积怨和不断出现的对立与矛盾,缓和冲突与摩擦,维系和平与合作,恐怕除了两党高层之间的具体协商和谈判外,别无他途。可以这样说,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国共两党的谈判,就不会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有了也不可能维持。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关于这一时期国共两党谈判的绝大部分重要历史事  相似文献   

14.
“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野蛮、最黑暗的特大惨案,是日本军国主义凶残、无耻本质的集中暴露。可是日本右翼势力,尤其是一部分右翼政要人士,连续制造事端,从80年代日本文部省“修改教科书”事件到90年代“东史郎案”,无时无刻不为侵华战争的罪行翻案。最近日本右翼势力,又举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大阪集会”,说什么“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的谎言”。日本高等法院为配合“大阪集会”,再次判决东史郎败诉,实际是将日本的不光彩历史,带进新的千年,带进21世纪。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合作中存在着矛盾、斗争,但在国共两党共同的努力下,尤其是共产党在遭遇到国民党的两次反共高潮中执行了正确的方针,进行了适当的让步,最终共同坚持了战斗并赢得了胜利。总结这次国共合作让步的历史启示,对于国共两党今后的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新局面,在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的“党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2月发生的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制造的一起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在这次事件期间,曾有20余住外国人士留守南京,并组织有“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后改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和国际红十字南京分会等团体。这些外国人士在保护和救济南京难民的同时,耳闻目睹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曾将他们所知的日军在安全区内的暴行逐日记载下来,并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17日上午,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夫妇,在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黄星源、江苏省外办主任费少云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参观。本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接待了来宾一行,并为其全程讲解,重点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以及“从历史走向和平”的建馆理念。之后,鸠山前首相在本馆和...  相似文献   

19.
周军 《文史月刊》2011,(10):61-64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件震古铄今的大事,它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揭开了近代中国向现代化迈进的序幕。孙中山先生晚年,在中国共产党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推动和帮助下,提出革命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中国国民党,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促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溃退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势力,与新中国为敌,直到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调整对台政策,宣传和平统一祖国的漫长岁月里,海峡两岸始终处于紧张对峙状态。然而,由于国共两党在“一个中国”的立场上具有某种交集点,致使这紧张对峙的寒流之中又不时涌出一股股国共秘密商谈、谋求再次合作的温温泉水,从而使海峡两岸的这段关系史,成为一段既有战争硝烟又有和平呼声的历史。毛泽东点将,张治中受命作谋和试探50年代初期是两岸军事对抗的时期,启开国共和谈大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1950年3月,中国人民革命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