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史春秋》2004,(7):64-64
3日摇纽约:制衣工人举行罢工,10万人因此而失业。翁同卒于江苏常熟,年75岁。4日摇袁世凯奏,比利时商人在天津承办电车电灯公司。5日摇沙皇尼古拉二世任命保守的伊万·奥博连斯基为芬兰总督。8日摇外务部以日军在辽西招收胡匪冯麟阁金寿山等,照会日使制止。清廷开办鄂湘皖赣四省土膏(鸦片)统税。10日摇清廷罢粤海、淮安海关监督及江宁织造。12日摇英德条约签字旨在解决今后五年内潜在的冲突。13日摇广西陆亚发陷怀远。经过13年的建设,俄国横贯西伯利亚的大铁路竣工通车。15日摇俄国著名作家安东·契诃夫病逝。16日摇招商局举行各总办会议,决…  相似文献   

2.
《文史春秋》2007,(9):48-48
2日清度支部奏准开采江西、云南铜矿,以利造币。4日清廷以袁世凯为外务部尚书兼会办大臣。4日清廷授张之洞、袁世凯为军机大臣。4日清廷以吕海寰为会办税务大臣。7日福州发生特大水  相似文献   

3.
1908年7月,清政府派遣唐绍仪赴美致谢退还庚款事并赴各国考察财政。袁世凯命唐绍仪与列强各国秘密商谈互派大使问题。1908年12月10日,唐绍仪从华盛顿给清廷发回电报,报告美国当选总统塔夫脱提议与清政府互派大使事。该电报引发朝廷内部的激烈政争。摄政王载沣和军机大臣张之洞等对袁世凯私自策划派大使事深为不满。他们不能认可大使所享权限和礼节,并不愿承受派大使所需经费。1908年12月25日奕劻被迫致电唐绍仪令其"缓办"派大使事宜。袁世凯仍不死心,27日又向摄政王和军机大臣上呈主张派大使的《节略》、《说帖》等文件,载沣、张之洞等人不为所动,否决了袁世凯的主张。12月31日,清廷发电报谕旨给唐绍仪,请其通知美国政府,将互派大使一事"作罢"。  相似文献   

4.
《文史春秋》2003,(1):39-39
1日清政府允许邓华熙退休,任命李经羲为贵州巡抚。3日保加利亚政府拒绝承认使其依于奥匈帝国的贸易条约。5日清廷派溥伦为正监督,布置中国博览会,准备参加1904年美国博览会。7日孙中山自日本抵香港,13日赴内河。7日文森特·丹第的歌剧《埃特兰格》在布鲁赛尔首次演出。10日由于卫生方面的原因,阿根廷禁止进口美国牛肉。13日张之洞奏请推荐经济特科人才,编修缪荃孙、修撰张骞、主事孙诒让、光禄寺署正罗振玉等被荐。14日天津英国租界再次扩展。15日清廷派袁世凯为电务督办大臣,吴重熹为驻沪会办大臣。16日吉林将军长顺与英国主教将吉…  相似文献   

5.
摄政王载沣驱袁事件,既是清廷内部的一场权力斗争,同时也夹杂着复杂的国际因素,与当时中美日三国外交存在十分微妙的关系,尤其与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的失败直接有关。在这场政治权力斗争中,载沣之所以没有处死袁世凯,固然由于载沣本人性格优柔寡断、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以及慑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但同时与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强力干预有着密切关系。而就几个主要列强来说,它们对载沣驱袁的态度和反应并不一致。其中,因为袁世凯的联美制日外交妨碍了日本对中国东三省的侵略,日本方面对袁世凯遭罢黜实际上持欢迎和支持态度,极不愿意看到袁氏复出;而美国政府由于担心清末新政改革政策发生逆转,同时也为了抵制日本对清政府的控制及与日本争夺中国东三省的控制权,坚决反对载沣罢黜袁世凯,从一开始就期待袁氏尽快复出。在载沣驱袁权力斗争的历史背后,同时也浮现出日、美两国较量的影子。  相似文献   

6.
《文史月刊》2009,(3):47-47
袁世凯是北洋军阀的首领,清末,他的党羽布满朝廷内外。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1909年清廷罢了他的官,他只好退居河南彰德。但他仍关心着全国形势的变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起义军占领了武昌。清廷极度恐慌,忙派冯国璋率军前去镇压。但冯国璋接到袁世凯的密令:按兵不动,坐等事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遗片保荐袁世凯说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路生 《史学月刊》2004,10(11):39-43
李鸿章的遗折证明,其中并无传统所说的保荐袁世凯继任直隶总督的内容。又有学者提出李是在遗折的附片中保荐袁世凯的。本文论证,清廷对袁世凯督直的任命,发表在收到李鸿章遗折之前,而且李鸿章遗折中根本没有保荐袁世凯之附片。袁世凯继李鸿章之后督直,是时势使然,无须借重李氏的保荐。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要闻     
1日清廷命铁良、徐世昌会办练兵事宜。又命徐世昌充政务处大臣。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12年后行立宪政体。2日庚子赔款交付办法画押。2日袁世凯、张之洞、周馥联衔奏请于12年后实行立宪政体。3日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英国福中公司签订河南铁路5厘借款合同,收买道清铁路,总额70万镑。  相似文献   

9.
谢洪 《纵横》2011,(10):21-23
1911年武昌首义之后,全国许多地方纷纷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对此,清廷没有选用康有为之类的书生们去与革命军“议和”,而是起用手握北洋重兵的袁世凯。10月14日,清廷补授袁为湖广总督,并督办剿抚事宜,所有该省军队暨各路援军,均归其节制调遣。11月1日,授袁为内阁总理大臣,仍节制调遣派赴湖北陆海各军及长江水师。袁世凯到任后,一方面让冯国璋率领北洋清军向汉口、汉阳的革命军进攻,造成“武汉形势危急,待援尤亟”  相似文献   

10.
慈禧临终遗命衍生出宣统朝隆裕、载沣互为牵制的权力格局,袁世凯被罢及复出自然绕不开隆裕的态度。载沣之弟载涛在力推军机更迭时原本有意让袁世凯复出,因隆裕反对未能实现。皇族内阁出台后,载涛与隆裕一派的载泽围绕继任内阁总理之争日趋激烈,皇族内争使得袁世凯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复出时机逐渐成熟。袁世凯在武昌起义之后决意复出,提出过一些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取得讨伐军总指挥权"。1911年10月21日,由于载泽的支持,清廷已基本应允袁世凯此项要求。因此,袁世凯顺利复出,主要得益于皇族各派的支持,与列强施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1.
1日李澄辉等在上海成立“环球中国学生会”。3日上海士绅设立“城厢内外总工程局”,试行地方自治。5日清廷改北京五城练勇为巡捕,派左都御史寿耆,左副都御史张仁黼会同尚书那桐通盘筹划举办,裁撤五城御史。7日袁世凯奏请禁止外人在中国境内私设无线电报及擅设电话。8日清廷从湖南巡抚端方奏,开常德、湘潭为商埠。10日川督马维骐率军剿平巴塘乱,杀害驻藏帮办大臣凤全之凶襁擒。11日政务处议准奉天试行地方自治。11日总兵萨镇冰接统南北洋海军。  相似文献   

12.
袁世凯罢官归隐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迅速启用归隐三年之久的袁世凯出山收拾残局。袁世凯后来确实不负众望,促使南北和谈。只是由于民主共和的思想已成为中国人的不懈追求,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即将成为过去。重出江湖的袁世凯顺势发力,结束战争,促成共和,使一触即发的全面暴力冲突演变成和平谈判。对这一结果,过去的研究者由于不明白袁世凯三年前罢官归隐的真相,总从道义上指责袁世凯在辛亥年公报私仇。本文根据新旧史料爬梳袁世凯罢官归隐的蛛丝马迹,试图解开袁世凯辛亥年政治举动的历史背景和真实心迹。  相似文献   

13.
桑兵 《近代史研究》2019,(3):153-159
侯宜杰先生的商榷文主要提出袁世凯"不可能在1911年12月27日以前奏请清帝退位",甚至在1912年1月16日《请速定大计折》上奏前,也没有必要动议清廷退位。而《正宗爱国报》1912年1月3日刊载的《清内阁致八旗都统衙门函》,与《请速定大计折》同时拟订,为后者的简约版,主旨正是动议清帝退位。实则袁世凯此举是被迫应对民军代表的谈判前提条件。唐绍仪辞去和谈代表后,清帝退位的暗中磋商即再度重启。  相似文献   

14.
《文史春秋》2005,(11):58-58
1日清廷任命辜鸿铭为开浚黄浦总办。2日日本文部省公布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11日练兵处奏定续拟陆军人员任职等级及补官体制。12日浙江天台法国教堂被毁。13日京汉铁路举行落成典礼。验收大臣唐绍仪、张之洞、袁世凯及法国、比利时公使均至。13日清政府命外务部加派译员,选呈东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徐世昌均为清末的封疆大吏。在大清帝国大厦将倾之时,此二人联手呼风唤雨,先是主张君主立宪,继之又赞成民主共和,玩弄清廷权贵于股掌之上;与此同时, 又与革命党人讨价还价, 最终使袁世凯坐上了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的宝座。《袁世凯、徐世昌与中华民国的创立》一文的作者在叙述这一历史过程中, 对徐、袁在辛亥革命及中华民国创立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对严修非常敬重,请严总理直隶学校司.严开拓进取,使直隶教育为各省之冠.清廷新设学部,袁荐严任侍郎.袁任总统,复请严为教育总长.袁氏诸子拜严为师.筹安会起,严进行了忠告.袁世凯死后,严与袁家仍长期保持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葬母     
河南省项城市东南 10余里处 ,有一大片空旷的洼地 ,土质泛红 ,遇雨易涝 ,当地人称红土洼。清末民初曾经煊赫至极的袁世凯的生母、清廷敕封的一品夫人———刘氏就埋葬在这里。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 ,一生娶妻两室 ,共有六子二女。起初 ,袁保中与同郡望族郭氏定亲 ,由于郭氏长年患  相似文献   

18.
武昌起义后,清廷迫于革命形势兴起,不得不重新起用三年前被赶下政治舞台的袁世凯。但袁世凯是个沉浮于官场十多年的老手,他知道没有帝国主义的支持是会一事无成的。当时他的一批门客亲信“咸集洹上”,纷纷向他献计献策,有的主张他南面称帝,有的劝他不要应命,以待时机。袁世凯表面上声称他不会作革命党,决心维持清室统治;但实际上,他在采取行动之前正在  相似文献   

19.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京莫愁湖南岸的粤军阵亡将士墓,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清廷立即调动军队并起用袁世凯进行反扑。继汉口、汉阳失守之后,武昌危在旦夕,黎元洪通电各省求援。富有革命传统的广东革命派由胡汉民、姚雨平发起,组建了以姚雨平为总司令的广东北伐  相似文献   

20.
1日俄皇命户部大臣徽德由旅顺道胜银行拨款200万卢布交伯仔布拉塞夫(按:伯仔布拉塞夫甚得俄皇信任,为徽德政敌,其远东政策亦与之不同,去年11月奉命东来,打算改正4月8日之中俄协定,俄皇已准备将徽德撤职)。1日美国康涅狄格:民兵奉命出动阻止沃特伯里发生暴乱。2日驻英俄国公使向英国外交部质询英在西藏行事,声言将设法保护俄国在西藏的利益。5日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请在江宁创建三江师范学堂。7日清政府命袁世凯督练京选八旗兵。7日清廷命刑部尚书荣庆会同张百熙管理大学堂事务。10日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俄军无期限留住中国东北。1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