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戌时期维新派与洋务派在改革问题上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甲午战后,在国情、政局均发生大变化的前提下,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和新兴资产阶级维新派均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但是,洋务派的改革是迫于内在压力而显得被动,维新派的改革是基于民族存亡而积极主动;洋务派改革强调“守本”,以维持基本价值和制度、缓和现实矛盾为其特征,维新派改革重在全面创新,以实现国家富强、建立立宪政治为明确目标。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对洋务派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批判洋务思想和洋务派是梁启超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梁氏认为 ,洋务派也讲变法 ,也谈西学 ,但成效甚微 ,最根本的原因是其变法不知“本原”;并指出 ,洋务派的病根在于“不以民为重 ,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从而击中了洋务派的要害 ,从政治上划清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界限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给中国思想界带来较之第一次鸦片战争更为重大和深远约影响,中国社会出现了力主向西方学习纳新派别——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滚。他们指出:中国面临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有亡国之危险;提出“自强”的口号;而要自强,就必须学习西方,进行变法。他们学习西方的要求比较全面、大胆,但又有相当的保守性,这一切都凝聚在“中体西用”化观上。  相似文献   

4.
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后,洋务思潮有了新的高涨和发展,洋务派队伍也有所扩大。洋务思潮是戊戌思潮的组成部分,洋务派也属于戊戌时期的改革派。洋务派与维新派有矛盾斗争,但性质是改革派内部之争。戊戌维新运动中,双方合作是主流,洋务派支持、参与了变法活动,推动了变法的发展和走向高潮。变法失败后,洋务派为维护改革的成果进行过努力。洋务派是维新派的同路人,不是顽固派的盟友。通过变法维新,洋务派自身逐渐转化,在其后的清末新政中,转变为立宪派。  相似文献   

5.
冀贡泉是近代山西历史上著名的法学家和教育家,在其执掌山西省教育厅期间,对山西的教育系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对山西省教育厅和山西中学教育的改革影响深远。通过其改革,近代山西的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早期维新派法律思想的形成是中西法文化交汇融合的产物,是他们用"中体西用"的传统法文化观对西方法律文化裁剪的过程,其刑法改良思想就是在儒家思想"仁"的指导下的直接体现,不过他们提出的废除重刑的主张实开晚清法制改革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何艺 《满族研究》2022,(3):59-64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容、特点和其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三方面。首先,学者们纷纷对于此次教育改革的内容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学者们还分别对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学者们集中从四个角度研究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普遍认为此次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动具有重大作用。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学界对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研究比较系统而且全面,但是大多集中关于国内视野,从国际视野中进行对此次改革的研究有待拓展。  相似文献   

8.
潘俊岭 《神州》2014,(6):93-9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发达,国与国之间的公民进行认知的阻碍越来越模糊,两国之间的交际越来越密切,而摆在两国之间首要的问题就是沟通方面的阻碍。地球上的国家甚多,相对之下语言种类五花八门,当今世界上现存的语言种类约有6900多种,人类虽然处于生物进化的最高阶段,但是掌握语言的能力还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摆在人类面前的问题则是怎么样进行交流及语言哪种语言进行交流。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及发展,英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成为不同国民进行交流的工具,其学习者也随时间发展而不断的增长,学校也成为学习者们首选的对象,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让语言学习者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语言文化背景,而大学英语阶段的学习则是更上一个层次,其实用性更为贴近学者的日常生活,要求则为专业化,更为流畅化。因此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相比之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怎样提高大学英语教育的有效性则成为了众多大学英语教学所要面临的新一轮的全新考验和巨大体验。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其影响力是多方面的。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是其一生政治思想的起点,而对其维新思想渊源的探究,能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梁启超维新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原因,探究本源,是我们理解梁启超一生思想的重要基础。本文力图从社会背景、传统儒家教育及其师从康有为后思想的演变等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出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维新思想的渊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挽救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维新派针对中国妇女被压迫和摧残的现实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初探索。  相似文献   

11.
12.
王琳 《沧桑》2013,(6):30-32
“新政”时期,袁世凯作为朝廷倚重的一员封疆大吏,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力,在教育上注重革新,主张废除科举制,重视军事教育、留学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和教育管理等。这些举措使他统辖的直隶地区成为当时全国教育的典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但是,袁世凯毕竟是从旧的传统社会中走出来的,这也就使他的教育改革有着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的日本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堪称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日本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日本历来重视教育工作。日本开始实施全民教育是在1872年,距今已有近130年的历史了,因此,其影响已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及思维方式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战后,日本政府更加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先后在不同时期提出教育立国、科技立国等口号。日本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日益提高。高中的就学率在1948年开始实施新的教育制度时是40%左右,60年代开始迅速上升,1975年增至90%多,1990年达到94.4%。高中阶段虽然不属于义务教育,但是日本年轻一代实际上绝大…  相似文献   

14.
李娟红 《沧桑》2009,(1):28-29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代表之一。面对危机四伏的近代中国,他大声呼吁尽变西法。在政治方面,他主张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但这些措施中也隐藏着消极因素。本文对他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政治理想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略论战国秦汉时期的思想整合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功  张科 《史学月刊》2001,(3):143-145
春秋战国之世、生产发展,社会结构重组.政治集团林立。思想化领域也经历了百家竞起、异说纷呈的空前繁荣局面。但这种情况不可能永无休止地持续下去,随着国家统一的渐趋实现。思想化领域群龙无首的局面也必将结束。于是。对思想化进行整合、从而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提供一尊的、指导性的新思想武器的任务便摆在了战国末、秦汉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的面前。这种整合。以战国末荀子、吕不韦的尝试始,以西汉中期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被定为一尊终。  相似文献   

16.
凡论及北朝陶瓷,肯定会涉及到寨里窑;只要提及莲花尊这一时代性极强的代表性器物,当然也会联想到寨里窑。自1957年发现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寨里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点之一,并各有著述。笔者步前贤后尘,分别于2009年5月和2010年8月两次考察寨里窑。在此,笔者拟根据考古发现和有关资料,对北朝时期寨里窑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荀巧燕 《神州》2013,(34):128-128
人类正在经历了三百多年前那场革命以后的今天,人类正经历着另一场深刻的变革,支持当前这场变革的核心技术是信息技术。人们已经把到来的21世纪称信息时代。信息时代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育模式正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运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步骤,使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历时近半个世纪的三次变革。它们之间虽然充满了矛盾和斗争,但它们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在实践上也是相继的,涉及的范围也是广泛的。其中三次新政对教育的改革折射出三次新政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清末甘肃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传统上被认为是最具成效的改革,具有进步的意义。由此而来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废除,在今天是否值得重新探讨,人才的培养本应该带动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清末的教育改革事实上并没有显著推动社会生产力,在思想领域中也没有起到推进辛亥革命进程的作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耀玲 《神州》2012,(20):1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的义务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取得了卓有成绩的效果,对我国以后的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