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寥晦城考     
寥晦城一名,见于《金史·太祖本纪》天庆四年(一一一四年)“九月,太祖进军宁江州,次寥晦城”;收国元年(一一一五年)“三月辛未朔,猎于寥晦城”。寥晦城是女真族英雄完颜阿骨打于公元一—一四年,率领女真起义军起兵反辽、进军宁江州前的集结地。在此会诸路女真兵过拉林河,在得胜陀地方誓师伐辽,克宁江州。从此又败辽于出河店(鸭子河北——今第一松花江西段北岸)达鲁古等地,为建国、灭辽开辟了道路。由于史学界对宁江州的地理位置一直没  相似文献   

2.
邸海林 《黑龙江史志》2013,(14):48-49,52
出河店之战是女真与辽朝初期作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双方交战于此。它开启了女真反辽灭辽的历史,击溃了辽朝的出兵计划,标志着女真军正式崛起,为占领黄龙府等重镇打开了通道,是促使女真把反民族压迫与争取民族独立结合起来的关键性一步  相似文献   

3.
山西灵丘北魏文成帝《南巡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巡碑》,全称《皇帝南巡之颂》碑,是为纪念北魏和平二年(461年)文成帝拓跋濬南巡而立。该碑原存于山西省灵丘县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的河阶台地上(图一、二),台地东、南、西三面环绕唐河水,北面与山地相接,由山顶俯视,台地平面南北向呈楔形,北宽南窄。台地隔唐河以南为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当地人称“笔架山”;台地隔唐河以西,即北魏著名的“灵丘道”(现在是一条省级公路),当年北魏皇帝由平城南巡山东诸州,就必经此  相似文献   

4.
南京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碑刻是明征君碑,位于南京市东北郊栖霞寺前右侧御碑亭内,是唐高宗李治为纪念南齐隐士明僧绍(征君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于永明元年(483),将后院宅第献给佛门创建栖霞寺(当时称栖霞精舍)而立。碑末行刻有  相似文献   

5.
<正>2.8亿年化石刻制、唐高宗撰文、当朝重臣书丹、篆额,赞颂一位隐士——南京栖霞寺前有一方明征君碑,此碑立于唐高宗仪凤元年(676),乃为纪念南齐隐士明僧绍舍宅建寺而立。  相似文献   

6.
《金史·地理志》卷24记载:“肇州……旧出河店也。天会八年(1130年),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可知金肇州治,原是辽时之出河店。然出河店之地望,多有学者以今松花江东流段,或嫩江下游段为鸭子河,进而引申谓其北岸为“鸭子河北”,而推定肇东八里城或肇源茂兴站南吐什吐古城为肇州。笔者据史料记载,认为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7.
武王伐纣之彭国考伏元杰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组织联军发动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之战①,此战一举推翻了商王朝,确立了周王朝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我国从此又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据记载,彭国参加了伐纣联军和牧野誓师。由于年代久远,三千年前参战的彭国究...  相似文献   

8.
陕西乾县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乾陵前有一通没有文字的碑,俗称没字碑或无字碑。此碑周围雕刻着十分精美的龙纹图案.又与左面歌颂唐高宗李治的《述圣碑》相对而立,表明它是为武则天而立的。此碑何以无字?这个问题成了千古之谜。千百年来,人们对此有着诸多的揣测,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其中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武则天陵前的没字碑暗示她的“千秋功罪自待后人评说”之意。不久前,有学者著文指出“这只是人们的臆测”,认为“实际上此碑当是立于武氏生前,碑文欲留待死后再行撰刻,及至去世,李氏复政,既不愿意为之歌功颂德,又不能加…  相似文献   

9.
正疫情期间读《松漠纪闻》,发现一个叫冷山的地名,著者洪皓在这里住了十年,据他讲"冷山去宁江州百七十里",这是考证冷山的一条重要线索。考冷山必先考宁江州,于是又读了李健才先生《辽代宁江州考》,刘少江先生《伯都讷古城考》,很受启发。宁江州的价值有两点,一方面它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首战之地,记录了一个王朝的起点;另一方  相似文献   

10.
黑龙 《清史研究》2007,215(1):104-109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清军与准噶尔军在内蒙古乌珠穆沁左翼旗境内的乌尔会河①发生了双方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冲突,是役以清军的惨败告终,史称"乌尔会河之战"。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战役,对随后的乌兰布通之战及噶尔丹的败亡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史料原因,乌尔会河之战尚未被充分论述,也未见专文发表。笔者利用各种文献史料,考察此次战争的起因,战场的布局,双方的兵力、装备、战术、指挥等环节和战争的结果,以供研究者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姜振波 《黑龙江史志》2013,(11):295+297
八里城遗址所在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成为我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进行生产生活的聚居地。至辽代女真人在此居住。辽代末期为了反抗契丹贵族对女真人的种族压迫与经济剥削,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部落开始了对辽战争。初战宁江州获胜之后,又于鸭子河畔的出河店大败辽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元灭金后,肇州所在地为诸王斡惕赤斤分地。元贞元年(1295年)立为肇州屯田万户府。明代成为我国东北交通网中的一个重要驿站。清初,为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游牧地。民国时,八里城遗址所在地属肇州管辖。敌伪时属肇源县辖。建国后,八里城遗址所在地划归肇东管辖至今。  相似文献   

12.
(四)金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阿骨打建立大金国 生女真的完颜部,定居于安出虎水(今阿什河)后,阿骨打的祖父乌古乃、父亲劾里钵就为完颜部首领,被辽授予节度使称号。经多年征战,统一了女真各部,组成部落联盟。自图们江、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的中下游和绥芬河流域的女真各部,都归附于完颜部。阿骨打从青少年时就习武练射,后来多次参加平定叛乱,增加了军事才干。联盟中有的部落受灾,他提出3年不收赋税,受到人民拥护。阿骨打继兄任节度使后,不堪辽廷的欺辱,于1114年,在寥晦城(今双城县对面城),集兵2500人,起兵伐辽。在誓师时宣布:“汝等同心尽力,有功者,奴婢部曲为良(意为奴隶成为平民),庶人官之,先有官者叙进,轻重视功。苟违誓言,身死挺下,家属无赦”。赏罚分明,使全军将士同心对敌。攻击开始后,阿骨打身先士卒,亲冒矢石,取得了第一仗攻克宁江州的胜利。之后,阿骨打为扩大自己的力量,提出“女真、渤海本同一家,我兴师伐罪,不滥及无辜也”,争取渤海遗民;又派人去辽东招抚熟女真人,参加反辽。11月,辽天祚帝集兵10万于鸭子河(嫩江、松花江汇合处)北,而阿骨打所部女真军仅3700人。女真军渡江后,于出河店,利用尘埃蔽天的大风将辽军击溃。取得出兵以来的第二次胜利。阿骨打又分兵进击,攻克了宾州、  相似文献   

13.
金源郡王神道碑,是金王朝为表彰和纪念一批已经故去的金初女真勋贵,大规模地立建的纪念碑。迄今为止,共发现了四通金源郡王神道碑,包括完颜希尹碑、完颜娄室碑、完颜斡鲁碑、完颜忠碑。金源郡王神道碑在历史研究、书法研究、旅游文化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晋辟雍碑     
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1931年出土于河南偃师县西南12公里东大郊村北部西晋太学遗址中,后立于东大郊村。建于晋咸宁四年(公元275年)十月。该碑首和碑身整石凿成,碑高322、宽110、厚30厘米。碑首约占碑身的三分之一,其两边有蟠龙伏绕,碑额隶书23字。碑正文隶书30行,行55—56字,字径3厘米。无撰书人姓名。该碑是西晋的太学生徒为颂扬皇帝崇尚儒学的盛德而立,  相似文献   

15.
《等慈寺碑》是唐初刻立的一通名碑,碑文记载了隋末唐初中国之割据局面,记载了李世民大败窦建德的武牢之战的全过程。从宋代开始,历代金石著作对此碑都有记载,《等慈寺碑》在中国书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既有北魏碑刻和墓志的严谨法度,又有潇洒飘逸的情致,在唐碑中颇为独特,代表了楷书从魏碑向唐楷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近代史上,曾将12月25日定为"云南拥护共和纪念日",纪念1915年是日云南率全国之先首举义旗,反对帝制,拥护共和,誓师讨袁。但讨袁之师定名为"护国军"的由来,几十年来曾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事实上,"护国军"之定名是由护  相似文献   

17.
寿州孙家百年传奇(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晓颂 《江淮文史》2002,(1):140-152
苏州河进入上海市区后,一路曲曲弯弯,勾勒出许多沿河的三角地带。其中有两处最为整洁、漂亮。一处是华东政法学院所在地,绿树成荫,一幢幢红色小楼傍河而立。  相似文献   

18.
呼玛县续志动员会赠张连孝主编一束春花报北天① ,续修总纂奋担肩。晚霞如火心似铁 ,浩气凌云墨若泉。考献征文溯呼玛 ,述今缀古壮兴安。为将新志成精品 ,敢着神州第一鞭。  ①《呼玛县志》1980年 1月率先出版 ,是全国第一部新编地方志。呼玛尔之战纪念碑①孤松白雪朔风寒 ,崖顶登临眼顿宽。桥上车飞通黑漠② ,河中冰冻走北南。石碑犹记抗俄史 ,旧地未忘守土官。草木含情待春至 ,好将馨香洒江天。  ①呼玛尔之战纪念碑位于呼玛尔河大桥左侧山崖上 ,呼玛县人民政府 1987年建立。是碑系为纪念 16 5 5年清政府派明安达礼率军抗击俄国侵略者…  相似文献   

19.
好太王碑立于东晋义熙十年(414年),是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征战功绩所立的墓碑,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了。此碑现立于吉林省集安县大王乡,为目前我国现存古代最大碑刻之一。……  相似文献   

20.
《历史研究》2021,(3):56-76
《文馆词林》收录的高允《南巡颂(并序)》,是以和平二年北魏文成帝南巡活动为中心的颂文。该文有关皇太子拓跋弘参与南巡、巡幸路线、南朝使臣来访、衡水之滨举行宴会以及诸臣请求刻碑纪念等信息,为考证此次南巡活动的历史细节提供了重要线索。该文对衡水之宴的记载,披露了有关北魏巡幸宴会筹备、参与人员、活动内容等重要信息,据此可推测出北魏前期交聘宴会的仪式场景。和平二年的南巡活动,既是北魏对其自身游牧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吸收了华夏政治传统元素,呈现出游牧文化与华夏文化汇通交融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