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晓菲 《沧桑》2011,(1):47+52-47,52
历史上对于辽朝怎样据有平州及据有平州的时间却有着不同的说法。考诸文献,平州于辽天赞二年即公元923年,由时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辽太宗耶律德光从后唐手中取得的。后置辽兴军,隶属辽南京。  相似文献   

2.
五代后唐时,平州被契丹占领,随即被升为节镇州,先后置卢龙军、辽兴军。但宋人记载契丹升平州为辽兴府。对此,学界皆视宋人记载有误。作者认为辽兴府确曾存在,其存在时间可能不在辽初而在辽末。辽末,随着大片国土不断落入金朝之手,新建立的耶律淳政权出于捍卫燕京的考虑,将平州升级为辽兴府。天辅七年正月,金破燕京后,辽兴府守臣时立爱降金,金太祖旋即升辽兴府为南京兴平府。这才是平州在辽金鼎革之际的真正变迁过程。"辽兴府"是当时不为各方所承认的耶律淳政权所升,且存在的时间不满一年,因而长期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3.
唐朝朝阳称营州,是唐王朝在我国东北地区设立的州治所所在地。武德七年(624年)营州改为都督府,统辖营、辽、昌、师、崇、顺、慎等七州,同时还兼管契丹八州,奚三州。其疆域,“东至辽,南至大海三百四十里,西至平州(今河北卢龙县)七百里,北至秦长城二百七十里,至契丹界湿水  相似文献   

4.
<正> 一九七八年四月,河北省乐亭县城南蔡庄乡独幽城刘庄村农民在村西北50米处取土时,发现一辽代塔基,在地宫内发现有陶碑四通,辽代典型四门式陶塔五座,陶函一个,内有银棺,银盒及骨灰等,陶函前摆两件白瓷净瓶和两件白瓷盂,陶函上压一面葵花形铜镜,其中四通陶碑的碑额文字相同,正面为:“平州马县南千金千人邑同建无垢静光佛舍利塔”,背面为“大契丹国昭孝皇帝重熙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记”(照1)。  相似文献   

5.
对于辽代人口总量,学界研究众多,但多据户数推算人口总数。吴松弟《辽代人口新考》认为辽代户丁数据中,丁更为可靠,利用统计数据来推算户均丁数,进而根据丁数推算新的户数,再结合户均人口推算人口数。这一研究方法显得独树一帜,在辽代人口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传世文献所载的丁数实为兵数,并非中原王朝传统意义上的丁,亦非一户中所有壮年男丁。《辽代人口新考》用统计数据推算户均丁数的前提不存在,具体计算过程亦有问题。对于失载户口的估测,《辽代人口新考》在方法论上没有新意,某些部分缺乏说服力。至于传统赋税意义上的丁籍,辽代的终止年龄很可能要高于五十岁。  相似文献   

6.
辽上京城周围是辽代火葬墓最为集中的地区,仅以近年来出土的带有墨书铭文的若干骨灰匣或匣板为例,说明辽晚期上京周围火葬情况.火葬墓主多为佛教僧人,但也有部分为上京衙署官员及平民.墓主几乎全是汉人,契丹人极少.这充分说明契丹人统治下的辽上京人口仍以汉族为主体,可窥见当时汉人的社会地位及崇佛风尚.  相似文献   

7.
王明荪 《史学集刊》2005,24(3):56-74
金代东北及内蒙地区之府、州、县约为7府、35州(路、司)、90县,其承辽代之疆域,但政区经省并后,则设置较少,城市数亦应相对减少。但以考古资料而言,则金代城市有显发展,其数量约为辽代之二倍,以人口数而言,金代亦有明显增长,恰又为辽代之二倍,说明城市发展与人口之关系。  相似文献   

8.
杨军 《史学集刊》2021,(5):67-74
墓志铭所见冬寿和镇的官衔皆为高句丽所授。冬寿墓刻意回避平州字样,是因为东晋封赐慕容皝的头衔中有"平州刺史"。镇曾在371—376年间任前秦幽州刺史,约于385年奔高句丽。两者皆在高句丽生活20余年。两墓铭文对照,既反映出高句丽管理中原移民方式的变化,也反映出中原移民对高句丽政权认同心理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辽代是以契丹民族为主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其法律发展经历了兴衰的过程,在看到辽法价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法律中存在的酷刑。辽代的酷刑多种多样,极尽残忍,有好多酷刑是辽代的首创。辽代的重罚重法没有更好地维护辽代的封建统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动荡的因素,加速了辽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0.
聂定 《北方文物》2017,(3):93-97
在已发现的辽代贵族墓葬中,墓门仿木门楼装饰的兽吻,其意义比较重要。分析研究表明,兽吻装饰的存在与否,是鉴别辽代贵族墓葬前、后两个时期或区分世家大族墓葬与普通贵族墓葬的条件,并且从其位置、形态再结合辽代社会文化,可以看出其中包含有萨满教、佛教、道教等方面的因素,体现了辽代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但贵族墓葬墓门装饰兽吻现象,却未能在辽代墓葬中完全盛行。  相似文献   

11.
田野 《丝绸之路》2014,(2):29-30
辽代金银器是我国古代金银器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辽代金银器的种类、造型及纹饰特征、制作工艺等,并深入分析了其形制特征及演变规律,对于更好地了解辽代金银器的文化艺术价值以及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丰  袁宣萍 《文博》2009,(6):348-353
彩绘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织物装饰工艺,文献上有记载并有历代出土实物的佐证。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数量最多、技术最完善、图案最丰富的彩绘丝绸属于辽代。从辽代耶律羽之墓出土彩绘丝织品的鉴定和分析来看,辽代丝绸手绘色彩中最常见的为金、银、红、黑和白色等,均为矿物颜料,用毛笔在绢地或绫地上以勾勒着色和线描的手法进行彩绘,特别是在提花纹样的轮廓上作线描是辽代丝绸彩绘的特色。图案风格较丰富,体现了辽代艺术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3.
辽道宗中晚期的自然灾害以时间长、多种灾害伴生、并存著称。如此严重灾害,不仅破坏生产力,使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而且影响了社会发展,甚至与辽政权灭亡也不无关系。辽朝抗灾、赈济等一系列措施,既有成功之点,又有失败之处。其中,“两仓”制度值得借鉴,“入粟补官法”应彻底否定。在辽政权日益腐败的情况下,其抗灾、赈济等措施不可能发挥应有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张桂莲  尹虹 《收藏家》2000,(6):22-25
辽代白瓷是指辽政权统治时期在其所辖地域内烧造的白瓷制品。从窑址调查和发掘情况来看,北京龙泉务窑、辽宁官屯窑以及内蒙古缸瓦窑和上京窑等辽代瓷窑均以烧白瓷为主。而且辽代墓葬、塔墓、遗址中出土的陶瓷也以白瓷较为常见。可见白瓷在辽代陶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弄清其面貌特征对于辽代陶瓷器的研  相似文献   

15.
西汉于昭帝元凤三年至宣帝地节三年间设置的度辽将军,其性质初为"出征暂置"的"杂号将军",自元平元年五月后则转变成佩"金印紫绶"的"列将军"。东汉度辽将军定制于光武帝建武元年,始置于明帝永平八年,是专典五原郡"度辽将军营"且佩"银印青绶"的"将兵将军",秩仅二千石,地位相对较低。东汉度辽将军与西汉度辽将军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所不同的是,东汉度辽将军已不再是以卫尉兼任的"杂号将军"或"列将军",而是常设的专掌北边"屯警"的将军。两汉度辽将军为维护北部边疆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琥珀的研究在欧美颇有规模 ,而在国内 ,一直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辽代墓葬和遗址出土的丰富的琥珀制品 ,为研究中国古代的琥珀工艺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以科学发掘出土的辽代琥珀制品为依据 ,对其类型、使用、题材、工艺、原料来源、琥珀饰品大行于辽等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围绕辽地琥珀来源而将引发的中西方文化交流 ,以及辽代琥珀工艺所揭示的契丹族独特而多元的文化艺术的研究 ,都将是饶有兴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关于辽朝控制下的人口总量是学界讨论比较多的问题,结论从不到230万到1000多万,相差四五倍之多,从早期至近期,估算的数字呈逐步增多的趋势。②本文试谈些个人的粗浅认识,以求正于学界先达诸君。辽朝控制下的人口可分为五个部分:五京州县人口、诸斡鲁朵人口、诸部族人口、属国属部人口以及僧尼、流民等不入籍人口。《辽史》卷四五《百官志》:"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就是包括前四个部分。有学者根据《辽史》卷三五《兵卫志》单列御帐亲军条,而独  相似文献   

18.
尖足布币是流通于战国早中期的赵国铸币,学界对部分尖足布币铸造地的地望考订尚有分歧。结合史书记载与出土战国文字资料,我们认为战国中期秦惠文王侵夺魏国上郡地之后,始与赵国在今陕北地区正面交锋;魏国上郡的北界止于今无定河一带,肤施等地原为魏地,后被秦、赵所据;结合张家山汉简《秩律》等资料可以判断,"平州"尖足布币的铸造地在今陕西米脂县,"平州、中阳、襄城"尖足布币、"言阳"直刀币、"干关"方足小布等都是赵国占据陕北地区之后的铸币,时间上不早于武灵王"西略胡地,至榆中"的公元前306年;实行大、小二等制的尖足布币"虑虒"的铸造地仍以定在今山西五台县境为妥。  相似文献   

19.
辽、宋两朝的交往是多方面的、频繁的.这对双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都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对辽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辽代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和辽、宋双方相互交往有着密切关系。本来,辽代的畜牧业一直是契丹族一项主要生产部门。《辽史》记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强射生,以给日用”。正如述律后所说:“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所以,畜牧业是继承契丹族的悠久历史传统,成为辽代前期第一重要生产部门。辽代农业生产可以远溯到辽朝建立以前,作为遥辇初期的军事统帅涅里已“究心农工之  相似文献   

20.
十一、《辽史拾遗》 二十四卷,清人厉鹗辑录。厉氏鉴于《辽史》过于简略,乃多方搜寻,对辽代史事作辑佚和补充的工作,辑成《辽史拾遗》。他采集各种书籍三百余种,对《辽史》的本纪、诸志、列传,分别加以补充;对其记载有错误的,并作分析考证。该书刊刻后,为学者所重视,认为对辽史的研究很有帮助,因而是一部很有名气的史料书。该书的缺点是其所取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