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遗稿由其诸子编辑成《范文正公文集》二十卷,今天尚存北宋刻本。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宋乾道间刻本”.收有嘉定五年以后才定名的《别集》四卷,其著录当有误。将不同时期所刻的范仲淹文集、奏议、书信以及后人所编年谱、祭文、遗事录等统一版式,汇总合刻为四十二卷,出于元至正年间褒贤世家(范氏)家塾岁寒堂,明清到本则大多祖范氏岁寒堂本,且多出自范氏后裔,或修版重印、或加以翻刻,但也有增编成四十八卷的;另外还有十四卷、十卷等重编本以及与他人文集的合刻本。总之,范仲淹文集流传至今基本保存了宋刻原貌,并免太多佚失;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是元以后最通行的本子,乃明清诸刻的祖本。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6,(1)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明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孙应鳌的《孙山甫督学诗集》明刻本一部,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孙山甫督学文集》明刻本两部,大陆无藏。本文通过比勘两馆所藏刻本的版式、异文,并参考相关书目和序跋,考证两馆所藏为同一版本,即刻于隆庆元年的《孙山甫督学集》。静嘉堂所藏《孙山甫督学集》对校勘整理孙应鳌诗文集、研究孙应鳌诗文艺术特色及任瀚的文学批评思想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存高拱著作十五种,明清时期刊刻过三次:即初刻四十二册本、万历《高文襄公集》四十四卷本和笼春堂《高文襄公文集》八十八卷本。本文对这三个刻本所收书目、编订原则、卷数差别和内容异同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辨析考证。这不仅对我们重新编订校勘《高拱全集》至关重要,而且对研究明史及高拱的政治改革和学术思想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郡志》纂成于范成大末年,时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而其初刻则在三十七年后,即理宗绍定二年;其后又经增补,因而形成了两种版刻:一是绍定二年初椠本,二是增补绍定初椠的续修本。现所知该志有七部宋刊本,其中犹可考见有四部,即上海图书馆藏《四库全书》底本、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藏徐乾学传是楼本、国家图书馆藏瞿镛铁琴铜剑楼本、南京图书馆藏张雋家藏本;另外三部则下落不明,分别是茂陵韩氏藏宋刻抄补本、钱谦益荣木楼藏宋刻残本、钱曾述古堂旧藏宋刻全本。明代刊本主要有内府板书本、苏州府宋刊明印本和毛晋汲古阁校刻本三种;至清代、民国又有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择是居本与宋宾王校宋本等多种刻本和校本。上述诸本多属宋椠续修本一系,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共同组成了《吴郡志》在后世版本的流传和演变。  相似文献   

5.
《滹南遗老集》是金代著名学者王若虚的文集,这部著作编订于作者去世前后,初刻于金元之交,主持者为其子王恕与槁城县令董彦明、县丞赵寿卿。稍后疑有官刻本。初刻本传世甚少,元大德三年江西兴贤书院重新整理刊刻。明代仅有少量抄本流传,未见刊刻。清人吴重熹据明代淡生堂抄本收入《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此前已有《四库全书》,此后又有《四部丛刊》、《畿辅丛书》等收其文集。比较而言,《四部丛刊》本校勘最精,而《畿辅丛书》本收条最全。  相似文献   

6.
汤君 《敦煌学辑刊》2006,2(2):44-53
黑水城出土的《庄子义》残本实际尚存110页,其卷5第28页《天运》残篇,未能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采入。《庄子义》是目前所存的吕惠卿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是其继元丰元年(1978年)正月进上《道德经传》之后的又一部学术力作。它作于惠卿贬谪困顿之际、北宋国力渐萎之时,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人生、国家、社会的一次全面思考和总结,更是其在经受了政治风雨历练后的社会、人生哲学的全面体认。黑水城本《庄子义》的付雕,必当在绍圣元年(1094年)至元符二年(1099年)之间,并为初雕版。今国家图书馆所藏金刻本《庄子义》,是目前唯一基本完存的《庄子义》版本。宋末元初褚伯秀的《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和明代焦珐的《庄子翼》两种采注本也是黑水城本《庄子义》的较为重要的参证资料。黑水城本《庄子义》虽然只是残本,但亦占全部吕注的过半的分量。作为最早的《庄子义》的初刻本,且是北宋蜀地精良的刻本,它是国图金代重刻本的最为直接和权威的参证资料。金刻本、褚本、焦本的诸多佚、误,因此得以重要的补充和改正。  相似文献   

7.
张九成《横浦集》的著录较晚,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认为今存宋刻本《横浦集》为绍定后翻刻本,但却未提及初刻本。据宋刻本卷一署名和卷末之跋,《横浦集》初为郎晔编刻。本文在全面考证郎晔生平,尤其是在搜集宋人有关《横浦集》和九成作品的言论的基础上,考定《横浦集》初刻于绍兴末至乾道初之间。通过全面搜集宋刻本《横浦集》的讳字和刻工,对照与之刻工重复最多的宝庆元年刻本《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考定宋刻本《横浦集》刊刻于绍定二年或稍后。  相似文献   

8.
《九域志》有新志、旧志之分,旧志是指《元丰九域志》,成书于北宋神宗元丰三年,是王存、曾肇与李德刍等人奉敕纂修的;新志是指《新定九域志》,是哲宗绍圣四年经黄裳提议,对元丰旧志的续修增补。因而《九域志》即是以《元丰九域志》和《新定九域志》这两种版本在后世演变流传。现所见《元丰九域志》版本有毛氏汲古阁宋板精抄本、钱曾藏影宋刻抄本、曹寅藏影抄写本、卢文弨抄本、绵纸黑格旧抄本、武英殿聚珍本、闽聚珍本、冯集梧校刻本、金陵书局刻本;所见《新定九域志》版本有徐乾学藏宋椠本、秦柄雁里草堂黑格抄本、张位青芝山堂影宋抄本、周梦堂旧抄本、彭元瑞藏旧抄本、袁芳瑛藏旧抄本、钱时霁藏清写本;二志流传版本众多,各成体系,但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九域志》的版本流传谱系。  相似文献   

9.
2004年,江西慈云寺塔所出、赣州市博物馆收藏的《妙法莲华经》卷三“化城喻品第七”刻本残卷为中国早期稀见刻经,根据塔藏文化生态、刻本字体、纸张三方面判断,此卷当为晚唐五代刻本。这一刻经的发现,填补了赣州地区唐五代时期刻本的空白,也将南方刻经的历史追溯到了晚唐时代,对中国古籍版刻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日本石山寺藏《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写本是目前所见关于该书早期的古写本之一。通过与《赵城金藏》本、《高丽藏》本、《碛砂藏》本等诸版本进行比较,本文认为日本石山寺藏《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所据之底本极有可能与北宋《开宝藏》具有重要的关系:或者石山寺写本所据之底本与北宋《开宝藏》刻本所据之祖本一致;或者石山寺写本所据之底本就是北宋《开宝藏》刻本。  相似文献   

11.
所谓"圣散子方",是古代的一个方剂名称,该方为北宋大文豪苏轼所传,并经他大力提倡,在宋明两代都很流行,还有刊本流传.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就存有一部名为<圣散子方>的医书,已为孤本,一直被认为是北宋刻本,颇受瞩目.如作为该学科的奠基之作的<中医文献学>在介绍现存宋刊本医方书时有"<圣散子方>一卷,北宋本(述古堂旧藏)" ①;<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馆藏中医线装书目>在前言中介绍馆藏珍本时,说有"北宋刻<圣散子方>" ②;中医界的权威目录<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亦著录该书为"北宋刻本(题述古堂藏)" ③.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和专著多据此加以著录或介绍,北宋椠本说已被中医界广泛接受.2005年该书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封面亦题"据述古堂旧藏宋刻本影印" ④.然而,一些版本学家认为该书具有明嘉靖时期版刻风格,定为北宋刻本尚有疑问.笔者近又发现了一些可以说明此本为明刻的资料,现予考述.  相似文献   

12.
《尚书注疏》二十卷,“台湾中央图书馆”藏明初刻本。半叶八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五字,白口,四周双边,双黑鱼尾,上鱼尾下刻“尚书疏卷第几”。钤“张鈎衡印”等印记。即《择是居丛书》影刻之底本。张钧衡跋云:“今得天一阁藏八行本,与《礼记》行款同,宋椠宋印,字大悦目,即行覆刻,以贻後学。”张氏所谓《礼记》指两浙东路茶盐司刻八行本《礼记正义》。  相似文献   

13.
薛磊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9(3):61-72+153
谢安《八月五日帖》是米芾收藏的晋人三帖之一,原迹已佚。本文比勘历代丛帖刻本以及传世临本,尝试复原米藏原卷的面貌及其在后世的流传过程,并推断故宫博物院藏宋拓《松桂堂帖》本为最早版本,与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帖》所刻残本为同一来源;《戏鸿堂法书》本虽然晚出且摹刻失真,但很可能是以当时尚存的原迹上石。  相似文献   

14.
契丹国志     
又称《契丹志》或《辽志》,是记述契丹族史、辽朝史较早较有系统的一部史书,题名宋叶隆礼撰,实际成书于南宋末至元初。也有学者认为作者叶隆礼为后人假托,但各种版本均相承沿用。现存版本以北京图书馆藏黄丕烈题跋元刻本最早,以嘉庆二年(1797年)席世臣校刻的扫叶山房本流传最广。此外还有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承恩堂刻本和明清时期抄本、节抄本多种以及民国年间印行的席刻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校点本,是以  相似文献   

15.
<正>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一百卷,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唐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史籍。惜宋刻本不存,仅以抄本传世,故脱误颇多。清乾隆三十八年四库开馆,馆臣据征集来的《唐会要》抄本进行加工整理,编成武英殿聚珍本(以下简称殿本)和《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两个本子,流传至今,尤以殿本对后世影响最大。此外,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江苏镇江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及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等  相似文献   

16.
北宋薛居正领衔监修的《旧五代史》,在欧阳修《新五代史》颁行後逐渐湮没,原本至明代中叶最终失传。民国年间,有人声称存有金刻本《旧五代史》原书,引起学术界极大关注,但世人一直未能见到其书。直到今天,仍有许多学者期盼这一金刻古本能够现身於世。本文主要从同类正史通例的角度,审视这一所谓金刻本的相关特徵,指出实际上不可能存在这样一部金刻本《旧五代史》,研究五代史事和整理五代文献,都不必再对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相似文献   

17.
祁小春 《文物》2023,(2):60-70+1
苏轼写刻本《楞伽经》,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初刻于镇江金山寺,元三年(1088年)重刻于福州东禅寺等觉院。宋刊苏写本《楞伽经》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所知日本京都东福寺和东寺各藏有一部。文章梳理了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的发现与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其刊刻时间、地点、版本、字迹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文章分析认为,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为元三年等觉院据元丰版重新摹刻,卷首蒋之奇序、卷尾僧跋可能系重刻时仿苏体写刻或请苏轼补书;东福寺本与东寺本出自同版,但存在印刷先后、优劣之分。日藏宋刊苏写本《楞伽经》,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写刻本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桂林风土记》唐莫休符撰。有瞿氏铁琴铜剑楼藏钞本、丁氏八千卷楼藏钱南白钞校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钞本、德化李氏木犀轩藏小草斋钞本及吴枚庵手钞本、汉唐地理书钞本。《四库全书》本、《学海类编》本、《淡生堂余苑》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莫休符,开建(今广东封开县)人。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任融州(广西融县)刺史、春州(广东阳春)刺史。  相似文献   

19.
《墨池堂选帖》为明代著名刻帖。该帖原石拓本流传甚少,翻刻杂乱,前人评说多有矛盾。本文通过对故宫藏明拓原石本及两种翻刻本的研究、对比,考证了是帖的镌刻卷数、成帖年月,论证了镌刻人章藻的父亲章简甫并未参与该帖的摹刻等问题。研究中还发现容庚先生《丛帖目》中所录郭尚先《芳坚馆题跋》中的一部《墨池堂选帖》系故宫所藏,特将该拓本的题跋重录于此,以补《丛帖目》所阙。  相似文献   

20.
《小罗浮草堂诗集》/《小罗浮草堂文集》 诗文集。清冯敏昌撰。诗集40卷、文集9卷。诗集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和光绪二十年(1894)重刻本。文集有道光三年(1822)刊本和光绪二十年(1894)重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