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文科 《神州》2014,(11):136-137
本文针对语域理论与文学赏析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说明语域理论的产生、发展、具体应用。其次,具体介绍语域理论的内容。再次,简单的介绍《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提出本文研究以《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作为具体实例,最后,以《格萨尔王传》这一藏文学作品作为具体实例,提出语域理论在文学赏析中的具体应用,即语场角度的文学赏析,语旨角度的文学赏析,语式角度的文学赏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语助》中所用的“俗语”资料进行逐条考证,下篇则从汉语史和汉语言学史的角度对《语助》使用“俗语”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3.
明清俗语辞书在中国古代辞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今日大型语辞书的编纂也有重要的作用,但现在权威性的《汉语大词典》在编纂时似乎未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本对此作一拾遗补阙的工作,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陈卫安 《神州》2014,(5):140-141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中常常会出现模糊语言的现象,可以说模糊概念、模糊语言充满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也直接促成了模糊语言学的产生。由于模糊语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用功能,因而模糊语常常被人们用在生活交际中,同时模糊语还被广大文学创作者大量运用在文学作品当中,从而在文学作品中绽放着模糊语的语用魅力。在此,本文将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例,分析模糊语在作品中的语用体现。  相似文献   

5.
"语"是先秦时期常见的一种文体,它出于实录,最早出自史官的"记言",是早于"六经"而出现的。长时期内,"语"文体发展并不成熟,一直到《国语》的结集成书,"语"作为一种文体才完备起来。《国语》主要记君臣之政治得失,这种取向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正史中的"国语家"。"语"在发展分化中,实录性质有所减弱,多少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意志。诸子书最初多采用"语"体,被称为"百家语"。先秦时期,对文体的界定相当模糊,在"语"这个宽泛的文体里,可以说,"谚语"、"俗语"是其剪裁,"事语"是其流变。近年面世的上博简《曹沫之陈》竹书对于我们认识"语"文体很有启发意义。作为篇题的"陈"字,应该如本字读,不必假"陈"为"阵",以牵强于军阵之意。题为《曹沫之陈》,正是曹沫陈述之语的意思。《曹沫之陈》见证了古代"语"文体的发展演变,是早期"语"文体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通俗文》是东汉末服虔所撰中国古代第一部俗语词辞书,在小学史与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然而由于这部书早已亡佚,有关研究一直不够深入,对此书性质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分歧文章通过将《通俗文》的佚文与《说文》《方言》《玉篇》《正续一切经音义》《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古今辞书进行比较, 发现这部书所收语词不是方言, 而是民族共同语(通语)?不是专门收新字新词或冷僻俗字,而是东汉末正在使用的常用字词,其中有源自古汉语者,有源自方言者,当然更有大量的新字新词?因此认为《通俗文》的性质与《现代汉语词典》相类似,其最重要的性质特色是收词的通语性与共时性  相似文献   

7.
东汉佛典在中古汉语和佛典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它“估曲聱牙”,比较难懂,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中有很多连《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佛光大辞典》等大型辞书都不载的俗语词、译词或者词语的意义.而且不经考释很难从字面便知其意义。本文在前彦时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中九个词语进行考释,以期对大型辞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8.
王雯 《神州》2013,(20):33-33
本文通过对晋剧《打金枝》中一些唱段、唱词的研究,了解古代的寿诞习俗。通过对《打金枝》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进一步研究寿诞习俗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意义和影响,以小见大,更好的保存一些古老的、富有文化意蕴的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晋剧《打金枝》中一些唱段、唱词的研究,了解古代的寿诞习俗。通过对《打金枝》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进一步研究寿诞习俗在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意义和影响,以小见大,更好的保存一些古老的、富有文化意蕴的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中国靖江宝卷》中"官"字俗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民间的政治文化。《中国靖江宝卷》中的"官"字俗语,集中反映了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认知以及对于政治权力的情感。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基本认知,形成了民间面对权力时的种种复杂心态和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11.
滕华英 《民俗研究》2014,(1):114-118
文章以《中国靖江宝卷》中“官”字俗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民间的政治文化。《中国靖江宝卷》中的“官”字俗语,集中反映了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认知以及对于政治权力的情感。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基本认知,形成了民间面对权力时的种种复杂心态和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12.
侯门深似海     
李拜天 《世界》2006,(8):72-73,70
在《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的众多词条中,这个俗语引起我的注意纯属偶然。因为根据《全书》编撰者的说法,严格意义上这不能说是一个纯粹的俗语,而且流传的范围也不是很广,缺乏普遍的代表性。因为它太书面化了,很像是某个穷酸失意的文人的创作。《全书》编撰者甚至懒得给出它的使用频率的调查。它引起我的注意仅仅是因为它恰好排在“宰相肚里能撑  相似文献   

13.
高飞 《沧桑》2008,(6):172-173
贾谊(前200~前168)是西汉初期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他曾两任王子太傅,对教育极为重视。其著作《新书》中的《胎教》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胎教思想。对贾谊胎教思想的发掘、研究,对当前幼儿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孔子家语》是研究古代儒学思想的重要资料来源,由于长期被当作伪书而备受冷落。随着出土材料的不断出现,《孔子家语》的真伪问题再度成为学术热点。然而《家语》研究无善本可从,通行本《家语》中的错误随处可见。拟从文字讹误、脱漏、增衍、语句脱落、文字颠倒等五个方面清理通行本《家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成功的塑造了人物形象,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研究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红楼梦》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红楼梦》中的人物分析和研究也由来已久,包括索隐派、评点派、新红学的自传性分析和社会学分析的阶级方法等在内的几大研究方向各有千秋,每种评价的方式都有利弊,我们应当在时代背景下研究更为恰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逸周书》不仅对研究西周早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且对研究先秦时期的语言也有着极重要的价值。本着重探讨了中成语俗语的意义、演变及其对后世语言的影响,还讨论了月相词语的含义和所指时间,认为月相词语都是定点的。  相似文献   

17.
雨果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悲惨世界》、《九三年》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8.
薛亚玲 《沧桑》2011,(5):111-113
清代山西小说家刘璋的《斩鬼传》,一直以来并未受到评论家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斩鬼传》的价值体现在各个方面。通过刘璋《斩鬼传》总论、鬼怪内容、传播和对后世小说影响等几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山西太原人刘璋的《斩鬼传》,是中国古代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悦读     
《旅游》2012,(3):96
《雅舍谈吃》作者:梁实秋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内容简介: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的代表作,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  相似文献   

20.
端木蕻良的小说语言除了吸取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语言的典雅和西方小说语言的睿智外,还充分地汲取了地域文化和北方方言(主要是东北方言)的营养,从而使他的作品《科尔沁旗草原》具有了雅俗共赏、独具品格的语言特色.他所使用的语言既提高和净化了东北的方言俗语,又为西方和中国的古典语言灌注了野生的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