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唐代的州过渡到明代的府,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唐、五代府的初创阶段,二,宋 代府的演变阶段,三,元、明府的确立阶段。其中宋是演变的关键,它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 继承时期,宋大祖至哲宗(960-1100)。二,大发展时期,宋徽宗(1101—1125)。三,持续发展时 期,宋高宗至度宗(1127—1274)。  相似文献   

2.
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代道制改革是以中央集权、分级管理为制度取向的综合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起于睿宗、玄宗之际 ,至代宗、德宗之际告一段落 ,经历了景云—开元和乾元—大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的发展特点是改造贞观十道的虚设巡察单位性质 ,使之逐渐向实体地方管理层级机构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的发展特点是受战争影响 ,加强了观察使、节度使等使府长官在地方行政管理方面的作用 ,同时改进加强了道一级建制的制度建设 ,使之行政实体化。第二阶段及此后百余年唐廷的地方行政 ,就在道级单位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府的体制下运行 ,形成道—州府—县分级管理的三级制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3.
秦汉确定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而以郡县制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地方行政体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君主统御地方、强化全国统治的有力手段,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地方行政制度是秦汉史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涉及地方行政机构的组织、运作,吏员设置、升迁、秩次等诸多问题,一直倍受学者关注,近百年来前人有关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宋代石藏葬制的发端一般被认为是治平四年(1067)英宗永厚陵,仔细查考文献可知,此时实以石椁作为变通形式。真正在皇堂内设置地下石藏,始自元丰三年(1080)慈圣光献皇后陵。而在此之前,熙宁八年(1075)韩琦墓已首次特诏构筑石藏。此后,又有少数与皇帝关系特别密切的王爵及对朝政起重要作用的宰臣得以使用。通过排比北宋后期帝陵、后陵、特制亲王宰臣墓、亲王墓资料,发现在墓室尺寸、石藏尺寸、石门有无等方面都构成了比较明显的等级差别。在考虑宋代墓葬等级问题时,除了地上设施诸因素需要纳入考察视野外,对于特制墓例地下形制的独特之处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中,朝廷不再将颁授碑祠作为笼络地方或政绩奖励的手段,对生祠放松了管制。这使得修建生祠的主动权在很大程度上转移到地方,为其盛行创造了条件。生祠因兼具为官员祈福祈寿与颂扬美名的功能,从而成为民众偏爱的报答方式。作为循吏传统的重要象征,建祠立碑对于提高官员声望、塑造循吏身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官员道德实践得到认可的标志,故受到推崇。同时,地方士民借此评价官员的施政效果,把各种善政措施固定化,以维护自身利益。这些因素都推动了宋代生祠的盛行。  相似文献   

6.
南京政府时期四川防区制下的县级行政,被以刘湘为代表的新军阀当局改造为军事贡役体制下的战争勤务工具,正常的民事行政职能因军事当局对团防工作和战争勤务的重点强化而萎缩。虽然四川新军阀当局县政设计的本意背离地方自治精神,但在敷衍南京中央政府地方自治建议的同时,新军阀当局通过积极推行户口清查和基层政权的组建,充分实现了对社会资源的最大限度控制和对基层团防的改造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方宁 《上海地方志》2023,(2):62-69+95-96
宋代明州属上州、节度州,南宋宁宗后又升为“府”,地方长官有节度使判、知州(府)之称,地方长官的称谓又因职官制度的改革和行政地位的提升而有所变化;明州由于其濒海的地理特征,重要的战略地位,曾于此设立沿海制置使司和市舶司等机构,其长官一般由知州兼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国民政府创设行政督察专员制度以加强对县政的控制。从法理层面上看,专署与县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行政监控、人事监控、财政监控、行政统筹、政治沟通、直接的军警领导权诸方面;从现实层面上看,专署与驻在县及辖区其他县的关系不同,专员权力的大小因专员和各个县长的资历、能力、背景、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其差异性。此制的建立,是国民政府完善官僚层级、重建国家权威的尝试,然而受派系、地缘、血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地方政府的法制化进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行政机关对地方行政立法的监督是行政系统内部自我控制和自我纠错的行政行为。这种“自己监督自己”的体制有违法治的基本精神,同时在监督主体、审查标准和监督程序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既有的框架内,应从实体规则上明确各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和审查监督的标准;从程序上完善地方政府规章备案审查制度,改进对“审查建议”的处理制度,建立“改变”和“撤销”决定的公布制度以及地方行政立法计划备案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目的在于,对20世纪以来的宋代乡村行政制度及相关问题研究进行一番回顾,并对将来的研究试作展望。目前,学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多种称谓,如“乡村区划”、“乡村行政组织”、“乡村制度”、“基层政权组织”等,为避免繁复,  相似文献   

11.
清代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在西藏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颇具民族和地方特色。本文首先从宗豁一级,其所辖之下的社会基层组织骆卡(庄园)、部落两级建制,以及特殊的地方行政体制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特点。其次,对清朝中央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基本保持原西藏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些改革,作了深入的考索。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成都瘟疫频发,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给城市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在抗战的"实际语境"中,成都市政当局初步构建了一个以国家行政力量为主的现代防疫行政,有效地防止了瘟疫的传播,稳定了大后方,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家权力向地方社会的渗透。同时,因历史局限,成都防疫行政的不健全,影响了防疫效果,也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关于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权力格局,学界长期以来多信奉"外重内轻"说。笔者通过对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权力变化的研究认为,辛亥鼎革之际,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实际上已演变为"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在清末庚子至辛亥期间,随着新政尤其是预备立宪的开展,清政府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地方督抚的权力被收束而日益变小,其干政的影响力也有一个逐渐减弱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清政府中央集权的实际效力却并不显著,反而随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而有削弱之势。这样,便形成"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一方面,清廷并没有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未能真正控制全国的军权与财权,中央集权有名无实;另一方面,各省督抚也不能有效地控制地方军权与财权,在地方已没有强势督抚,更没有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武昌起义前夕,正是地方督抚权力明显削弱,而清廷中央集权尚未强固之时,在此权力转换临界的关键时刻,革命爆发,无疑是对清王朝的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14.
江沛 《史学月刊》2013,(1):17-21
翁有为教授主持的《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研究》,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面世。翁著强调地区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在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制的设计与实施中,强调的是行政管理的效率与管理效能的扩展,中共与汪伪政权都采用此项地区行政层次,看中的同样是行政管理效率,意识形态的因素并不重要;此外翁著特别关注历史与现实间的关联性,把专员公署制在省县之间的上通下达作用看作是中国行政管理的必要层级。翁著提出了一些既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价值的观点,是中国近代行政管理制度史研究领域一部高质量的力作。  相似文献   

15.
由于立法上对行政权力的规定相互冲突、利益的驱动以及行政机关的道德失范,使得行政权力冲突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严重阻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对比各类办法,解决行政权力冲突的最有效、最彻底的机制是司法途径,即引入机关诉讼。  相似文献   

16.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清代厅制再研究》一书,以清代独有的地方行政制度——厅制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形成过程、各种制约因素以及与区域社会的互动关系,揭示了厅制是清王朝为解决“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超大规模”与“有限政府”这两对结构性矛盾,在各种“边缘地带”实施国家治理的弹性制度与空间。该书推进了清代地方治理和政治地理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天晓 《神州》2014,(5):271-271
行政权力的表层结构特征在于其垂直性和层级性,其深层结构特征则在于行政管理系统内部的权力的纵向分配和横向分配以及行政授权的不同方式。现代行政权力的功能日趋复杂化和专业化,它主要表现在政治统治、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考察宋代穷民收养设施的具体情况,就会发现其运营实态处于极其脆弱的状态。大部分居养院的财政基础极其脆弱,基本上无法提供长期维持居养院所需要的财源。居养院规模的零散性和财政基础的脆弱性与居养院收容者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宋代穷民收养设施的收容者中,确实存在着需要救济的穷民。但是,除了一些穷民之外,为维持社会治安,还必须收容无赖之徒。不少居养院常常以短期的治安维持为目的而运营,从而,呈现出其财政基础也极度脆弱的状况。正因为居养院制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其盛衰与社会情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宋代的居养院基本上是因政策的需要而被采用和运营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我国高校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概念及其关系入手,对二者的冲突进行简单的分析,并结合我国高校内部权力分配的现状,对二者关系的协调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蒋良富 《沧桑》2010,(3):95-96
电视作为我国主流媒介之一,制播分离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分析"制播分离"体制和节目公司化运作模式,探讨实施"制播分离"的必然性,分析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