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明代基层宗族组织的发展,家谱编修也随之兴盛。在明代家谱中又以徽州家谱素称发达,尤以嘉万时期为最。这一时期徽州家谱在家谱编修数量、质量方面都较之前有较明显提升,特别是家谱体例创新、形式多样更成为显著的新动向。究其原因,这一时期家谱编修的理念从传统谱牒学向家史进一步转变,不断地扩大了家谱的内容和形式;徽州宗族组织的不断完善,对家谱编修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徽商的崛起和徽州社会风俗的变化,进一步推动了徽州家谱的发展;当时流行的文学复古运动也助推了徽州家谱在体例上的新变化。该时期徽州家谱编修的新变化不仅直观反映了徽州社会的变迁,保留下了丰富的基层社会史料;也反映了家史发展的新动向,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家史编修理论。  相似文献   

2.
王裕明 《安徽史学》2015,(3):123-128
宋元时期徽州商人十分活跃。徽商萌芽于两宋,兴起于蒙元。徽商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由徽州经济结构决定的,而非所谓的地理、文化因素。宋元时期徽州商人的活动,加快徽州地方物产商品化,促进徽州人口流徙,推动徽州社会阶层分化。该时期的徽州商人属于专业商人,在经营过程中,获得大量财富,改变了徽州人的职业观,激起时人对四民观的审思;改变了自身和徽州经济面貌,形成区域经济中的徽州模式。宋元时期的徽州商人是明清徽商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试论徽商对徽州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成林 《人文地理》1995,10(4):36-39
从徽商的经济实力、意识形态和经商活动三方面,论述了徽商对徽州文化的影响,认为:1.徽商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徽州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2.徽商强烈的"入儒崇仕"意识促使徽州教育勃兴,文化昌盛,流派纷呈;3.徽商在经商活动中完善和传播着徽州文化。  相似文献   

4.
上海图书馆馆藏徽州家谱简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上海图书馆是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单位。在馆藏家谱中,徽州地区家谱以其数量多,质量高而成为中国家谱园地中的一朵奇葩。本论述了徽州家谱数量可观,休宁名列全国前茅;姓氏较多,凸现徽州地方特色;质量颇高,善本家谱超过一半;“矿藏”丰实,有待深入进行开发等特点,并对徽州家谱举例简介。  相似文献   

5.
徽州文书与徽学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徽学之所以成为一门新学科 ,根本原因是大量徽州文书的发现 ;没有徽州文书 ,就不可能出现徽学。徽州文书现存约 2 0万件 ,内容涉及徽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具有启发性、连续性、具体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等特点。正是由于徽州文书的学术价值被发现 ,才出现了以徽州文书研究为中心、综合研究社会实态、探寻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学科———徽学。徽学研究将给宋代以后的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史研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文章简要论述了徽州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和徽州文化旅游开发现状,认为发展徽州文化旅游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重点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搞好规划,避免破坏性建设和不合理开发;大力宣传徽州文化旅游,推出徽州文化旅游线路;提高导游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7.
程颢、程颐祖先可靠的世系是从五代开始的,与徽州程氏的联系相当模糊。从宋代开始,徽州学者和程氏宗族为证明二程为徽州程氏所出,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考证与谱牒编纂工作,但没有得出为众所公认的结论。二程后裔自宋末南迁后,逐渐与徽州程氏建立了密切联系,但直到明代晚期,在徽州程氏强盛而二程后裔衰微的情况下,二程后裔开始承认祖先为徽州程氏所出,并以此编纂族谱。这为明清时期徽州程朱阙里的创建提供了重要基础。二程家族与徽州关系的变迁历程,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重建家族早期历史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8.
徽州宗族研究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徽州是一个宗族体系,因此徽州宗族的研究是徽州学的基础,徽州宗族的研究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整体中国国情的认识,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学对徽州宗族展开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徽州宗族的资料积累也十分丰富,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有必要对徽州宗族研究一学术回顾和学术总结,以便在更高的层面上发展徽州学。  相似文献   

9.
明清徽州文书中所见的招赘与过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安徽史学》2005,(6):86-92
招赘与过继是家庭延续出现断裂环节时常用的实现香火传承的两种基本方法.在明清徽州文书中,有关招赘和过继的契约不乏,解读这些文献,有利于我们认识徽州社会的家庭观念、招赘与过继的方式以及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明代徽州的民事纠纷与民事诉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大量的原始资料和地方志 ,论述了明代徽州民间诉讼增多的原因、诉讼的基本内容、处理程序和依据标准等。在明代 ,包括徽州在内的全国许多地区诉讼案件的增多 ,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 ,越来越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力 ;另一方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一点在徽州地区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1.
要对明清徽州人地矛盾有深入认识,必须把它和安徽与全国做比较分析。首先,明清徽州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主要表现在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上。明代徽州人口不断增加,与全国和后来隶属安徽的其他府州相比,到中后期人口压力已相当大;到清中前期,徽州人口压力持续加大,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急剧增加,到太平天国战争后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其次,明清徽州人地矛盾还突出表现在人均占有田地少、能生产粮食的田地少和田硗地瘠。上述诸多因素叠加作用,使明清徽州人地矛盾不断加剧,成为迫使徽人大量经商的基本原因。不过,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县域它所产生的作用不同,对此应作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试论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成林 《人文地理》1993,8(4):57-63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论述了徽州地理环境对徽商和徽派民居建筑的影响,认为:1、徽州人商业活动起源于徽州物产"结构性失调",徽州"地狭人稠"促使"徽民寄命于商";2、徽商经营行业受徽州地理环境影响,以徽州物产余缺为基础;3、徽州群山环抱,陆路交通闭塞,新安江等水路从而成为徽商境内外贸易的主要通道;4、徽商投资产业多在徽州以外地域,明显受徽州物产和市场因素影响;5、徽州民居建筑在选址、用地、材料、结构、造型等方面,与徽州地理环境和谐、协调。  相似文献   

13.
陈瑞 《安徽史学》2003,(6):75-83
本对清代中期徽州山区外来棚民的基本状况、棚民营山活动的内容与类型、棚民营山活动给山区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徽州社会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所采取的应对举措等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章认为,清代中期徽州山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主要是由外来棚民所从事的简单粗放、掠夺式的营山活动造成的。在长期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苦情况下,徽州山区社会采取了驱禁棚民与封山育林,调整产业种植结构相结合的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时期,在清廷动员下徽州团练应时兴起,其具体组织十分严密,办团之法很有特点。徽州团练的兴办得到了宗族和绅士的大力支持,且在徽州战局中积极协助官军,甚至独当一面,给太平军活动造成了极大钳制。徽州团练也给徽州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5.
明刊《新安忠烈庙神纪实》是目前记录宋元时期徽州汪王信仰的最完整史料,也是后人藉以了解宋元徽州历史的重要资料。该书以南宋徽州文献《汪王事实》为祖本,经历了南宋乾道五年、咸淳七年和元代泰定时期的三次编纂,主要的编纂人分别为南宋徽州知州郏升卿、徽州学录胡立忠以及元代紫阳书院山长张炳。该书在宋元明时代的编纂与刊刻过程,体现了地方政府与地方人物之间的密切互动,虽然士商群体是其中的主要力量,但行政守宰的作用也颇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振忠 《清史研究》2001,(2):105-119
徽州文书是研究明清以来徽州社会实态的重要史料.本文以徽州府婺源县浙源乡孝悌里凰腾村文书--<应酬便览>为中心,结合新近发现的一批文书史料,对清代徽州的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及相关习俗加以初步探讨,力图揭示徽州地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视的另一侧面.  相似文献   

17.
明代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传播和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明代中后期,与朱子学“别立宗旨”的心学在徽州得到广泛传播,并在徽州士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入徽州的心学主要有二支,一是湛若水之学,一是王守仁之学。湛、王心学对徽州学术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既使南宋以来朱子学在徽州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同时也导致了新安理学学派中形成了二个不同的学术阵营。这种状况一方面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心学兴起以后,朱子学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的削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徽州学术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徽州各地的演戏活动极为频繁,成为宗族或会内的重要活动,现存的大量徽州文书不仅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更深刻揭示了徽州演戏和游神的紧密关系、演戏活动与信仰和娱乐的关系.演戏活动已经成为徽州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由此导致官府的干涉和民间的竞争与矛盾,当然这并不排除有特别重大的原因所作推迟或停演的举措.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徽州文化表现出典型性、丰富性和完整性,其形成和发展与发生的各种要素流动有着密切联系。要素的流动改变了区域的地理环境,影响地域文化的发展进程和速度。移民导致徽州人口数量增加和素质提高,为文化发展奠定人口基础;人口增多,为了生存徽州人普遍选择外出经商生存之道,成功后将大量的利润用于家乡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文章以发生在徽州人口流动和其它要素流动对明清时期高度发达的徽州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寻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究地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徽学研究的论著中,对于徽州绅商在徽州当地社会生活中的活动和作用的学术关怀似乎稍嫌不足.徽州因山多田少,从外输入粮食又常遭受邻县遏籴,徽州文书《歙地少请通浙米案呈稿》和《祁米案牍》就记载了晚清时期因为"遏籴"而分别发生在歙县和淳安,以及祁门和饶州之间的粮食运输纠纷.本文以邻县遏籴为切入点,以"歙案"和"祁案"为主要资料探讨徽州士绅和商人群体在晚清徽州地方事务中的作用以及官绅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