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雒惊璟 《丝绸之路》2014,(10):31-32
嘉峪关“天下雄关”碑由肃州总兵李廷臣1809年视察防务至嘉峪关时书写而成,后来镌刻成碑,立于嘉峪关东坊一里道左,即现在东闸门东南处。1842年,林则徐一行出关外,见西面楼上有额日“天下第一雄关”,又路旁一碑亦然。说明此时的“天下雄关”碑已移至西门外。本文依据文献资料论证了嘉峪关“天下雄关”碑位置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2.
从军行(唐)王昌龄玉门山障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嘉峪晴雪(明)戴弁烟笼嘉峪碧?,影拂昆仑万里遥。暖气常浮春不老,寒光欲散雪初消。雨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雾飘。最是晚来闲望处,夕阳天外锁山腰。出关作(清)洪亮吉半生踪踪未曾闲,五岳游完鬃乍斑。却出长城万余里,东西南北尽天山。塞外杂咏八首(之二)(清)林则徐雄关楼堞倚云开,驻马边墙首重回。风雨满城人出塞,黄花真笑逐臣来。登嘉峪关(清)裴景福长城高与白云齐,一蹑危楼万堞低。锁钥九边联漠北,丸泥四郡划安西。雪中苜蓿绿鹦觜,天上桃花红马蹄。飞将神兵纷出塞,圣恩可许到伊犁。嘉峪关历代诗赞  相似文献   

3.
嘉峪关     
甘肃省嘉峪关市,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的城市,南有绵亘千里的祁连山雪峰,北有龙首山和马鬃山。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在这里派兵驻防。“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楼阁高耸,巍峨壮观,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动天下。  相似文献   

4.
走近嘉峪关     
领略雄关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因建在嘉峪山西麓的嘉峪塬上而得名,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这里依山傍水,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坡陡谷深、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形成15公里的峡谷地带,川道内文殊山、榆树沟山南北对峙,鳖盖山堵塞其间,三山成犄角之势,控制整个走廊通道,构成天然要塞,其进可控扼玉门关,退可据守河西重镇酒泉,自古为“河西咽喉”、“边陲锁钥”。嘉峪关布局合理,建筑精美,占地约10万平方米,由外、内、瓮、罗城四部分组成。有三重城廓,多道防线。中心是形如大斗,略成棱台状的内城,有光华门、柔远门各踞东西;两座大门之外有瓮城回护,为关城平添了几分幽深肃穆之感;迎敌的正面是凸形罗城,两端与外城墙相连,外城墙又与关城南北的明墙暗壁相接,罗城正中有城门与外界相通,城门正中央的门楣上镌刻着“嘉峪关”三个大字。而分别位于三座大门之上的光华楼、柔远楼、嘉峪关楼,斗拱重叠,檐翼飞耸,富丽堂皇,并与建于城墙之上的角楼、敌楼、箭楼交相呼应,更显万里长城雄关的凛然姿态。由此,形成了以关城为中心,城内有城,城外有壕,重城并守之势和长城、城台、烽燧、墩台星罗棋布的网络结构,构成了古代完整的军事防御和通讯体系。这也正...  相似文献   

5.
万里长城第一馆宋廷华长城,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长城,中华瑰宝,世界奇迹。古今中外,多少人欲"遍观千年古迹,饱览万里风情"而难以实现,终成遗恨。如今,有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这个梦可以圆了。长城博物馆,建在举世闻名的嘉峪雄关脚下,嘉峪关市新华南路西侧...  相似文献   

6.
天下第一雄关王秀玲众所周知,山海关称为“天下第一关”,嘉峪关称为“天下雄关”,而“天下第一雄关”则知之者甚少。其实它就位于北京昌平县境内西北约20余里的关沟之中,也就是长城上的著名关城居庸关。1993年———1997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投巨资将这一古...  相似文献   

7.
西部之旅散记王胜利细雨。车自古长城最西端上路。身后,古老的嘉峪关正在越变越小,最后终于溶身在灰黄的大漠之中,化作一片孤独的梦,在凭吊者的心灵里留下一团凝重、一缕寂寞、一串遐思这有点像人生历史。大漠雄关,矗立在人们面前时,显得那样气度非凡,不可一世,而...  相似文献   

8.
嘉峪关关楼坐落于嘉峪关西罗城城台之上,是嘉峪关关城三座关楼中最西端的主楼,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嘉峪关关楼的建成结束了关城在明洪武五年初筑土城之后长达123年有城无楼的历史,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它在历史的变迁中历尽劫难,一度损毁。现在的嘉峪关关楼是1987~1988年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建的,本文主要探讨嘉峪关楼在民国时期的损毁原因。  相似文献   

9.
关城四美     
尔来只因梦雄关,天下第一无比肩。长城万里起嘉峪,塞外风光别一天。  相似文献   

10.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享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作为一座缜密的军事关隘和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关卡,嘉峪关城内有城,楼宇相连,建筑风格融汇了中原和西域共同的特性.许多细节之处建造结构精巧、实用,并且蕴藏了当年大国工匠的聪明智慧和独特思维.今天研究和挖掘嘉峪关关城的建筑特色和智慧对传承长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该...  相似文献   

11.
走丝绸之路最佳路线李培彦丝路古道,绵延数千里,历经上千年。坐落着长安(西安)、金城(兰州)、瓜州(敦煌)、肃州(酒泉)等历史古城;点缀着麦积山、炳灵寺、莫高窟三大石窟;耸立着玉门关、嘉峪关道道雄关;祁连山银装素裹,火焰山红光闪耀,戈壁滩绝域荒凉,月牙...  相似文献   

12.
疏勒河水泛着银光涌出祁连山蜿蜒西去,流向河西走廊的尽头,在嘉峪关外的大漠戈壁深处孕育了一片绿洲,这就是被称为"流尽一潭碧水,产出万担金粮"的古瓜州县。瓜州南望祁连,北枕大漠,东倚雄关,西邻国际旅游名城敦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素有"瓜果之乡"、"河西粮仓"之美誉。兰新铁路横贯全境,境内312、313、215公路线连通四方。县境东西长185公里,  相似文献   

13.
那是极富诱惑力的目标:一个银色的世界,冰雕玉琢,华彩闪烁,恍如仙境。置身于彼,人也将飘升超脱。仙境总是与险境联在一起,神秘的吸引与奇险的刺激——我决定去嘉峪关。大漠雄关,蕴藏着多少古老的历史与诡谲的传说,这本身就够诱人了,然而我这次去,却不是奔它。在嘉峪关南部116公里,祁连群峰环抱之中,有一个  相似文献   

14.
嘉峪关,这座位于西北戈壁大漠之中因关得名的城市,在茫茫的戈壁瀚海中,显得是那么异乎寻常的美丽。这份美丽是缘于她有神奇的七一冰川、迷人的天下雄关,也缘于悠悠古道上的烽燧,观峡暗叹的天险。皑皑祁连白雪,碧海辉映苍天。她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  相似文献   

15.
嘉峪关小记     
城 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认识,往往都是从感性开始的。我也不例外。嘉峪关市我20多年前去过一次,除了狭窄的街道和低矮的小平房外,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当然要把天下第一雄关排除在外。我那次就是为了看嘉峪关而去的。这次应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之邀,我又到嘉峪关小住了三日。 对一个城市的好印象,又往往和一个人有关。如果说这次嘉峪关之行印象很好,那就与市政协副主席薛长年分不开。开会的几天中,他和我们形影不离,除了组织服务外,他还是参观的向导和热情的解说员,他还善说唱,饭后茶余常常让人捧腹不止。同时,他还是个长城专…  相似文献   

16.
那是1941年初,我刚刚16岁,为了避兵,我和三哥宋文魁从家乡张掖流落到了西北边陲的嘉峪关。嘉峪关城是个多庙宇的地方。紧靠东门外有关帝庙、聚凤楼、舞台。在东关街的两边,有护国寺、财神庙、马王庙、鲁班楼、城隍庙、龙王庙、山神庙、药王庙、三光庙等等,这些庙宇,后来被资源委员会、甘肃油矿局、动力油料厂、嘉峪关第二炼油厂改建占用。边墙外的绊马坑在嘉峪关的西北边墙外面,有四排绊马坑,坑离边墙约1米,呈圆形,直径约2.5米,坑深约2.5米。每个坑里都栽有八至十个锥形木桩,锥尖向上。据老人们讲,这些绊马坑是古代军队的战略防御设施。每个…  相似文献   

17.
凤凰台上忆吹箫怀敏炉暖童心,酒温红颊,当年游倦扬州。忆姑苏相伴,六月狂囚。海角几惊风雨,弹离绪,更上层楼。人消瘦,重羁马厩,不媚诸侯。悠悠,流光饮恨,终日锁眉间,又在心头。奈远怀难诉,都为囊羞。空有雁书传泪,闲去外,寂寞添愁。添愁处,朝朝暮暮,望眼春...  相似文献   

18.
嘉峪关,历史上被称为“河西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也是丝路文化与长城文化的唯一交汇点,与长城内外的许多防御设施、兵力布置、通信交通、指挥中心等构成了完整的军事保障。嘉峪关的修建,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形成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长城墙体,其修建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文章就嘉峪关修建的历史沿革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从《国朝宫史》、《日下旧闻考》中有关宫廷建筑的记载看,建福宫花园没有名为“澹远楼”的建筑,但宫中的原始档案却记载了此楼的存在。作者将宫中陈设档与《日下旧闻考》仔细比较,并结合清人所辑《国朝宫史续编》,证明了“澹远楼”的存在,今位于建福宫花园西南角的所谓“静室”即乾隆所匾题的“澹远楼”。  相似文献   

20.
当历史进入新的千年,嘉峪关文化旅游景区,又为天下雄关增添了辉煌的一页。1999年以前,嘉峪关下还是一片戈壁滩,只有关城脚下的一块苗圃和几条渠道。为努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加快嘉峪关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步伐,加快文物景点、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1998年嘉峪关市人民政府经过充分规划论证,正式确定开发建设嘉峪关文化旅游景区,并将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列入了市“三区一线”的重点建设项目,列入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1999年2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嘉峪关市文化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专门负责景区的开发建设工作。为做好景区的规划论证工作,保证景区建设高起点、高档次,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于1999年2月邀请了北京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于英士教授等6位旅游和建筑设计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嘉峪关市的文物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根据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提供的有关嘉峪关的地理概况、水文地质、城市建设规模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资料,结合嘉峪关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各方面的优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证,并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他们认为,嘉峪关市委、市政府抓发展旅游业带有战略意义的目标有两点很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