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吴稚晖既是民国时期的学术伟人,更是行为怪诞的文化名人。他一生以西汉的张良为榜样,居于世而不入世,甘为士而不入仕。"作为无政府主义者,官是一定不做的,但国事是一定要过问的。"洞悉官场习气的吴稚晖,论及官场,常常是妙语连珠,令人捧腹。1935年,71岁高龄的吴稚晖在北京与人谈起做官妙诀,大发高论说:"现代做官,确有妙诀。未登仕版之先,必须善于用气,用之得当,遂能做到大官。盖气分数种:曰耐气、忍气、下气、使气,  相似文献   

2.
张枫 《文史天地》2008,(7):10-14
无论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还是在国民党政府之中,吴稚晖都是以言行怪异而著名。有人做了这样的总结:蒋介石最秘密的“五老会议”:张静江是主席,吴稚晖是小丑,李石曾是花旦,蔡元培是学究,戴季陶是军师。  相似文献   

3.
吴稚晖是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政治家、教育家,在国民党政界享有极高的威望,孙中山、蒋介石等国民党政要对他都特别尊敬.作为政治家的吴稚晖,其功绩早已为人所熟知;其实,作为教育家的吴稚晖,其贡献也同样值得我们铭记.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与吴稚晖是一对革命的挚友,终身致力于中国的自由平等。但一开始,举人出身、自以为是读书之人的吴稚晖并没有把自小喝洋水、读洋书长大的孙中山放在眼里。从吴稚晖来说,对孙中山的认识经历了从不愿相识到相识、相知并终身追随的过程,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则完全在于孙中山伟大的人格魅力。在吴稚晖看来,孙中山的伟大是不能形容之伟大,称作“自然伟大”最为适当。是伟人绅士还是“绿林好汉”吴稚晖出身于清朝科举,参加过康有为的“公车上书”,曾以维新党自许,游学日本时因不满清廷曾愤而投水,至而转向鼓吹革命,组织爱国学社,于上海倡言革…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先生,对孙中山声容笑貌自然熟悉。可在1933年闹了个大笑话,竟连孙先生的遗像都认不清楚。那年,吴稚晖参加五省铁路通车典礼剪彩,路过宣城。宣城县长周君南,为炫耀自己的“政绩”,邀请吴一行人员游览自己一手建造起来的鳌峰公园  相似文献   

6.
去年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87周年之际,中国国民党在台北举办了五四名人书札展览,展出了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钱玄同、罗家伦、傅斯年,以及孙中山、胡汉民、廖仲恺、吴稚晖、叶楚伧等17人的书法手迹。在展  相似文献   

7.
无论在国民党中还是在国民党前身中国同盟会里,1865年出生、1953年去世的吴稚晖都可谓不折不扣的元老.论年纪,他比孙中山大一岁,比蔡元培大3岁,比章太炎大4岁,比黄兴大9岁,相较汪精卫、蒋介石几乎等于父辈;论功名,他是前清举人,本来还颇有中进士之望,只为受新思潮的鼓动,憎恶八股,绝意科举,遂未克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8.
民国三十二年(1943)八月一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先生逝世,安葬在距离重庆十余公里的林园。蒋介石再三敦请年高德助的吴稚晖先生继任主席。他是党国元老,众望所归。谁也没有想到,他竟婉转拒绝接受国府主席这样的高位。我认识吴稚老很早,当年我到欧洲求学,就是受了他的启示,以后一直都有交往。我特地去拜见他,请问他为什么不肯做国府主席?他坦诚地说:‘依本来是无政府主义者,后来认识国父孙先生,受了国父的感召,才信仰三民主义。但彼此之间有一个默契,为了革命他可以派我做任何事,就是不能派我做官。现在承蒋先生看得起我,不…  相似文献   

9.
吴稚晖是民国政坛上一位颇为奇特的人物。其性格亦庄亦谐,为人处世特立独行。他原本是个晚清举人,却在本世纪之第一年自费出洋留学,从此竭力倡导科学,崇尚语出自然。他言谈举止不同常人,不管是袁世凯要授勋,还是蒋介石要他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他都嘻笑怒骂撰文调侃……多少年来,人们对于这位1953年去世于台湾的老人,多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拥护维新变法的举人吴稚晖,原名眺,后名敬恒,字稚晖,晚号 盒,1865年3月25日(清同治四年二月廿八日)生,江苏阳湖县(后并入武进)人。吴稚晖家境清贫,6岁丧母,由外祖母抚育长…  相似文献   

10.
一 吴稚晖日记中保存的复陈独秀函稿吴稚晖是国民党元老 ,陈独秀是中共领袖 ,二人关系一度密切。然而 ,四一二政变前夕 ,吴稚晖却与蔡元培、李石曾等一起 ,“检举”陈独秀和中共 ,成为蒋介石“清党”的舆论制造者。研究吴、陈二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有助于了解 192 7年春国共关系破裂的一个侧面。吴稚晖未刊日记 ① 中保存了 192 7年 2月 2 5日复陈独秀函稿一通。函云 :仲甫先生 :前日去汪先生处 ,候一小时 ,知其时风声甚紧 ,不便行路 ,即弟亦仅望作剧谈 ,并无要言 ,不欲先生之冒险 ,故与汪先生谈闲话甚畅而归。前日由罗先生奉到赐书 ,未早复…  相似文献   

11.
李纾 《史学月刊》2001,3(6):123-127
李晓生所遗手稿以补录形式记载了辛亥年间同盟会员在伦敦活动的数事:孙中山亲绘青天白日国徽且坚持采用青天白日旗、会员杨笃生投海自杀善后、吴稚晖说服孙中山撰文通电推袁、孙中山与吴稚晖因拟调解电而起争执以及李晓生本人在伦敦的活动等。手稿所录数事补充、丰富了现有文献对同盟会过英会员在这段非常时期的活动记载。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的假做作 1948年,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曾和我谈起蒋介石竞选总统时的一段假做作。吴对我说:“老弟,你知道上海有种专做反戏的人,叫做‘仙人跳’的吗?如说‘仙人跳’中的老法师,那就要算蒋先生了。”他接着告诉了我下面的事。 在国民大会召开以前,蒋介石曾找吴稚晖谈话说,自己准备不竞选总统,特此征询他的意见。吴当时听到蒋的语气好像很诚恳,所以并未作多大考虑,就表示自己的看法说:“很好。抗战胜利后,先生你已成了  相似文献   

13.
褚民谊(1884-1947)是浙江吴兴南浔镇人,早年曾赴日本攻读政治经济学。1908年又与张静江同去欧洲旅游,在途中的新加坡参加同盟会。他在法国期间与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创办了《世界新闻》、《世界画报》等刊物。  相似文献   

14.
王世儒 《文史精华》2004,(10):14-16
华法教育会是中法两国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合作交流的团体,由留法学人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人发起,于1916年6月在法国巴黎成立。成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21,(3)
正北京西山碧云寺,依山而建,环境优美怡人。很多人知道,这里是孙中山先生灵柩暂厝地。鲜为人知的是,陈毅在坐落于此的中法大学就读,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职业革命的漫漫征途。中方动员法方退还庚子赔款,合建两所中法大学民国肇始,西学渐进,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创立留法俭学会(留法勤工俭学会前身)。1916年6月,他们又联系法国热心教育的知名人士,在巴黎成立华法教育会,合力推动中国有志青年留法勤工俭学。蔡元培为中方会长,巴黎大学教授欧乐任法方会长。后来,华法教育会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都建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国民党元老、历届中央监察委员吴稚晖,言行怪诞,异于常人。他创造了注音符号,在学术上有所贡献,但在政治上却助纣为虐,帮助蒋介石干了不少坏事。蒋介石尊他为“良师”,“革命圣人”。老百姓则称他是“无齿(耻)之徒”,“吴疯子”。吴稚晖,名敏恒,生于1865年,江苏武进县雪堰桥人,以耕读传家。吴稚晖7岁时入私塾,后从张鼎臣、侯翔千、孙伯箫等名师学习经史和书法。18岁开始自己设馆授徒,23岁考中秀才,27岁考中举人。吴稚晖在南箐书院读书时,一次,江阴知县过孔庙而未下轿,吴稚晖认为这是“非圣无法”的举动,便和…  相似文献   

17.
罗强 《湖南文史》2013,(8):69-69
一位留学欧洲学美术的年轻画家要开画展,因仰慕吴稚晖,便挑了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请他题词。因是超现实的抽象画,吴稚晖左观右览,不得要领,遂题打油诗一首: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  相似文献   

18.
公司的主要人物南京江南汽车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官僚资本企业。这个公司的主要人物,最初是张静江(人杰)、吴稚晖(敬恒)、李石曾(煜瀛)等。这三个人都属国民党右派。吴稚晖以清客姿态追随蒋介石,自比为大观园中刘姥姥。张静江在1921年与蒋介石共同搞过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中的恒泰号经纪人组织,经济上帮助过蒋介石。他出身于浙江吴兴的大地主家庭(南浔镇庞、张、刘、邱四大家之一),清朝末年在法国开古董店时,曾经支援过孙中山,是国民党的元老。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生平概述(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 1912年秋,蔡元培辞去教育总长,再度赴德留学,继续在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1913年夏,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他应孙中山之召回国,奔走鼓动。“二次革命”爆发,他和吴稚晖、张继等人创刊《公论》晚报,他撰写了《敬告各省议会》、《论非常议会》、《正独立之误会》、《成见》、《孰仁孰忍孰诚孰伪》、《袁氏不能辞激成战祸之昝》、《野心欤约法欤让德欤》、《折衷派》、《悔祸》等社论,鼓吹讨袁。他在《敬告全国同胞》一文中,  相似文献   

20.
吴稚晖,江苏武进人,早年结识孙中山,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后成为蒋介石的铁杆师爷,是反共的死硬派。他一生行事怪诞,言语苛刻,是国民党内的“名骂“。他的文词犀利,文采非一般人能比,但他却称自己的文章为“放屁“文章。为此,有人称他为“疯子“、“怪人“,可谓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