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克什米尔一词取自梵文。“克”的意思是水,“什米尔”是使之干涸之意,克什米尔谓水竭之地。它包括查谟、拉达克、巴尔蒂斯坦、吉尔吉特、罕萨、纳加尔以及克什米尔谷地等七个地区。 相传在远古时代,克什米尔谷地是个浩瀚的山湖,湖名萨蒂萨尔。有个叫克什耶巴的苦行者,把湖水排干,因此得名克什耶布鲁尔,或克什耶布马尔,以后即以克什米尔相称。  相似文献   

2.
关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赵克仁克什米尔争端是当代国际关系中历时最久,冲突最激烈,至今仍未得到解决的国际冲突之一。一、蒙巴顿方案带来的祸根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它位于巴基斯坦东北部,印度的西北部,和我国新疆、西藏毗邻,北隔瓦汗走廓与中亚相望。境...  相似文献   

3.
曲欣欣 《神州》2012,(3):13-14
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佩兹利纹样,历史悠久,其名称源于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的佩兹利市。当时,克什米尔披肩在欧洲大受欢迎,于是欧洲各国出现了许多仿制披肩的工场,佩兹利市正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克什米尔披肩仿制地,因此,人们对该市仿制的披肩上的纹样统称为佩兹利纹样。后来,“佩兹利”一词统指所有地区生产的克什米尔披肩上的纹样,沿用至今巳成为一种特定的花型流派。关于佩兹利纹样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笔者结合现有资料,通过从时间纵向及空间横向上的梳理、分析与研究,得出佩兹利纹样的起源首先与克什米尔披肩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原型可追溯至古巴比伦,该纹样是西亚与中亚人民的共同创造。  相似文献   

4.
1955年4月11日,一架载送中国代表团赴万隆参加亚非会议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自香港飞往雅加达途中,在南海上空突然爆炸,乘客全部遇难,机组人员也仅有三名幸免。《“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始末》详细介绍了这次空难的真相。  相似文献   

5.
据《五部遗教》、《西藏王统记》、《格萨尔王传》等史书记载.早在公元七世纪的吐蕃王朝.兴建大、小昭寺期间,就已经有征调木匠进行寺庙家具制作的记载。藏式古典家具艺术主要的艺术流派有古印度艺术流派、中原传统艺术流派和西藏地方传统艺术流派三大派别。同时,《西藏艺术发展史》记载,西藏地方传统艺术流派深受克什米尔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吸取并借鉴了克什米尔艺术流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中巴宣布开启边界谈判之初,英国在密切关注的同时,因不愿卷入印巴克什米尔之争而避免直接介入。随着中巴边界谈判的进展,英国一度加大介入力度,积极推动印巴和谈并以此为由要求巴基斯坦延迟签署《巴中边界协定》,但在巴基斯坦坚持签署《巴中边界协定》后,英国又转而对巴基斯坦实施安抚政策。英国对中巴边界谈判外交干涉行动失败,其主要原因既是英国不能满足巴基斯坦的安全需求,无法阻止巴基斯坦追求其国家利益,同时也与英国断定巴基斯坦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和不愿过多地介入印巴克什米尔之争有关。  相似文献   

7.
1900年5月31日,著名探险家、考古学家奥里尔·斯坦因从克什米尔出发,开始了中国的第一次探险。经过两个月的奔波,7月30日,斯坦因的探险队来到新疆的喀什噶尔。  相似文献   

8.
周伟洲 《清史研究》2012,(1):121-124
一、乾隆时巴勒布商人在藏贸易人数考清朝乾隆年间,在西藏地方贸易的外商中,人数最多的是邻近西藏边界的廓尔喀和克什米尔商人。廓尔喀,公元1769年廓尔喀人普拉特维.拉纳阳.沙阿推翻今尼泊尔加德满  相似文献   

9.
所有的藏羚羊绒只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地——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因为那里是这种羊绒惟一的加工地点。它们在那里被织成一种名贵的手工披肩——“沙图什”。“沙图什”一词来自波斯语,意为“羊绒之王”。这种每条需要用三只藏羚羊的羊绒才能织成的披肩,可以轻易穿过一个戒指,因此有“戒指披肩”之称。 18世纪70年代起,欧洲的妇女开始在她们的肩头上披上羊绒披肩,从克什米尔来的上好披肩则更是显赫地位的象征,越轻软越珍贵,“沙图什”是其中的极品。正是这种有着美丽名字并售价昂贵的装饰品给可可西里的藏羚  相似文献   

10.
陈观浔的《西藏志》成书于民国中期,内有关于克什米尔、和田分别至拉萨的两条路线的程站,但本文认为此乃采自清末日本人山县初男编著的《西藏通览》,并参考外文资料对部分路线进行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1.
阴险毒辣:代号“湘江案”计划出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台湾蒋介石集团一直不甘心其失败,处心积虑,妄图“光复”大陆,推翻我新生的人民政权。台湾国民党特务机关曾多渠道派遣行动特务潜入大陆,制造爆炸、暗杀等恐怖活动,企图暗害我中央领导人,都未能得逞,又利用我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机会策划暗杀行动。1955年,台湾国防部情报局获悉周恩来总理将率团赴印尼万隆参加亚非会议的消息后,在香港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我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的印航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起飞后不久被炸毁,我代表团11名成员牺牲。周总理等中央领…  相似文献   

12.
1955年4月间,世界各大报纸和电台都在关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城,因为第一次亚非会议将在那里举行;也在注视香港,因为它是空难中坠毁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的起飞地.  相似文献   

13.
吉韧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特有的木制娱乐用品。吉韧是印度语,属舶来品,据说是过去住在拉萨的克什米尔回族人带入西藏的。约40年代初流行于拉萨。吉韧传入西藏伊始在达官贵人和商人家庭流行,后逐渐在一般贫民家庭和甜茶馆流行。  相似文献   

14.
雅珉 《中国西藏》2007,(4):44-47
“在海拔4500米的雪域,在藏羚羊游弋的草原,在圣洁的神山圣水旁,白云般飘动的日土白绒山羊,俗称克什米尔山羊,也就是开司米的正宗传承。优异的羊绒和现代工艺与金鼎奖设计师的智慧相结合,成就了极品藏绒品牌——金哈达!”  相似文献   

15.
质数 《文史月刊》2009,(3):19-22
1955年4月11日,中国政府包租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星座式飞机,搭载着出席亚非会议的我方工作人员,自香港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途中,在北婆罗洲沙捞越附近上空突然爆炸,机上11名乘客和7名机组人员,除3名机组人员幸运逃生外,其他人员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16.
1955年4月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克什米尔公主号"案件,至今已有57年了。50多年来,中外媒体对这一案件不断有所报道,但真假混杂,众说纷纭,讹误颇多。作为参与此案处理的当事者之一,有必要就我所知道的情况作些披露,以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相似文献   

17.
张向芳 《风景名胜》2011,(11):70-79
基本上,每年赖声川都要出门旅行一次。 从硝烟弥漫的克什米尔,到塞纳河畔的百年古堡,从法国的卢浮宫,威尼斯的嘉年华,到意大利的无声岛,科隆的大教堂,三十多年间,赖声川到过几十个国家,足迹踏遍五洲四海。对这个著名导演和剧作家而言,旅行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18.
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17世纪70年代西域和卓家族的重要人物阿帕克和卓因失势而被迫离开天山南路的流亡路线。认为其可能到过克什米尔等地,后东行经哈密至河州、西宁一带传教,由此进入西藏,求援于达赖喇嘛,1680年返回喀什噶尔。  相似文献   

19.
金申 《收藏家》2003,(8):46-50
藏传佛教造像因时代和地域的不同,造像风格上可程度不同地反映出印度、西北印度(克什米尔、斯瓦特)、中亚乃至中国汉地的影响。这些外来的文化因素在藏传造像上特别是早期造像上反映得较为明显,有时甚至同一尊像上可发现两种以上的文化因素,颇可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藏传佛教研究领域.中外学术界历来的研究意见都倾向认为,11至13世纪的西藏西部地区主要受到克什米尔艺术风格的影响,而在卫藏地区则主要受到印度渡罗(Pala)王朝的艺术传承和波罗系统的尼泊尔艺术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经常被称之为“印度—尼泊尔风格”(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