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1980年开展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开启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新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以旧方志学为思想理论资源,伴随新方志编纂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升华不够、学术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成熟概念与逻辑体系,学科地位不高等欠缺。要进一步加强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要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三要强化方志学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方志编纂学是一门研究地方志的基本内容以及编纂方法的学问,属于方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方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
理论研究     
方志学的学科体系 梁滨久在《方志研究》89年1期撰文,认为方志学的学科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一、方志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志的种类与编纂目的,性质与特征,功能与属性,内容与体例,方志事业发展的内在原因与外部条件,发展规律与趋势,方志事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方志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方志的专门性和方志学的独立性,编纂专门的地方志书,建立独立的方志学科体系,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重点谈了如何建设和发展方志学科:一、应深入开展方志学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要和志书编纂结合起来。二、建设一支精干的方志学理论队伍。三、尽快进行方志学学科立项。四、围绕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组织重大项目攻关。最后指出当前方志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近四十年来两岸的台湾方志研究进行整理、分析,从方志学研究体系出发进行概括、归纳,认为两岸学者的台湾方志研究有同有异。从微观上看,两岸学者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者分布上都存在差异;但从宏观上看,台湾学者的台湾方志研究与大陆学者的台湾方志学研究都属于方志学的范畴。加强两岸方志研究者的交流,构建方志文化共同体,是促进台湾地方志研究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史念海不仅是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新方志编纂事业和新方志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史念海在1949年之后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利用方志文献,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新方志编纂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史念海对方志的起源和发展、史志关系、方志的性质、新方志的编纂方法、历史地理学与方志学的关系、新方志学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新看法、新建议,从而为丰富和发展新方志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沈慧 《宁夏史志》2007,(1):23-25
由著名史学、方志学和谱牒学专家仓修良先生撰著的《仓修良探方志》于2005年10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本独特而厚重的学术著作,书中收录了作者40多年来有关方志发展史、方志学基础理论、方志编纂学等方面的部分论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于方志的历史和方志理论;二是对首轮修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商讨和评论,对于好的和具有特色的志书加以评价,向读者推荐;三是谈论新一轮志书如何编修。全书论证严谨,资料翔实,创见迭出,填补了方志学研究的许多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不仅是了解方志学科的入门之作,也是提升修志理论和编纂水平的必读之作。纵观《仓修良探方志》,笔者认为该书的出版意义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考察近代方志学渊源与转变的历史,认为发源于"编纂之学"的方志学理论,在近代方志转型的背景下,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有了新的变化;而受西学影响,"分科治学"大行其道,时人在修志实践中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方志学重心亦由重视"编纂之学"向以"专门学问"为旨归转变,伴随着近代方志学学科体系的不断构建,方志学亦趋于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可以说,历代方志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对近代方志学渊源流变的考察,可以窥探方志学基本内涵衍化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为当前全国方志编修以及方志学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我国方志学,是一门历史相当悠久的学科。它是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方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它本身的理论体系和具体内容,主要是研究地方志的性质,方志的编纂宗旨和编修原则,方志的结构和体例,方志的类别和各类方志的作用(社会效益),方志的编纂方法以及方志的整理和利用等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认为“方志学之成立,实自实斋始也。”从此以后,许多有关方志学的论著,几乎都唱同一个调子,把章学诚作为中国方志学的创立者,认为中国方志学形成于乾嘉时代。其实,这是一种传统的偏见,必须重新加以鉴定。  相似文献   

10.
方志目录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构建新方志学学科体系是方志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本文对新方志学的分支学科——方志目录学曲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目前建立方志目录学的基础和有利条件,阐述了方志目录学研究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和九种目录类型,提出方志目录学发展的三段论,并分析了方志目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二三十年来,海峡两岸方志学者交流日频,对方志学的研究日益深入,而有关学术观点和见解的不同和差异也日见凸显。这种学术争鸣的气氛对两岸方志学的研究着实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仅就海峡两岸方志论坛差异做些介绍和浅议,使之有利于我们把握两岸方志学研究之脉动、共同推进方志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史研究与新编地方志关系紧密,了解国史研究的发展态势和研究取向,对于地方志编纂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眼光向下”、科际整合、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是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范式,也是提升地方志品质不可或缺的编纂理念。  相似文献   

13.
霍宪章 《中国地方志》2012,(7):33-37,3,4
目前河南史志事业的发展面临着三大趋势、三大挑战和三大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保证史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七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同时要做到“志、鉴、刊、报、网、库、馆、研、用”九个方面协调发展,切实处理好史志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十大关系,树立战略思维观念,为史志事业长远发展确立战略目标,以创新精神推动河南省史志事业科学发展。要实现河南省史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就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基础保障,创新史志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志既是历史研究的史料,又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在传统史学中,地方志多被视作一种史料,用以重建和解释社会历史进程。方志界始终将地方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当下对方志编纂的关怀,对古代方志亦不乏具有社会史意义的批判。在社会文化史的视野下,地方志被视作一种“文本”,揭示其中暗含的权力、观念、目的和意义,成为相关学者的基本研究取向。通过梳理和述评,可以从社会史的角度,提出进一步拓宽地方志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方志比较研究是认识方志地位、价值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清代安徽与台湾为例,比较分析了台湾方志与大陆方志之间的传承渊源与密切关系。认为,清朝时期台湾所修方志跟中国大陆是一个体系,无论是修志宗旨,还是体式与编纂方法,在大陆方志体系中都能找到其源流。  相似文献   

16.
金利霞  李郇 《人文地理》2013,28(3):7-14
劳动力地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作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对指导劳动力市场调节、促进地方劳动力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劳动力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起源,认为其理论演变经历了由新古典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到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地理理论,到近年来"文化、制度转向"的劳动力市场地理发展历程。介绍了近年来地方化劳动力市场地理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及其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在对当前的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和未来方向。与西方学术界相比,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欠缺,尤其是文化、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彩票是以抽签给奖方式进行筹款或敛财所发行的凭证。在旧社会,由于发行机制不健全、政府监控力度不够等原因,发行彩票带来了很多弊端,在社会上也留下了不好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彩票更与盗、匪、赌、娼一起,被作为旧社会丑恶的见证,一起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很少人提起它,更不用说研究它。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纵深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和研究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近代彩票研究做一简要概述,以求对这一课题的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叶凡美 《史学月刊》2007,(11):114-119
2007年5月24~27日在天津召开的"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中外学者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增进相互交流和了解的机会,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学者对美国早期史的研究。提交会议的国外学者的论文在研究课题、视角、观点、材料和方法上多有新颖之处,从中可以看出国外美国早期史研究的一些发展趋势。相较而言,中国美国早期史研究尚存在极大局限和不足,提交会议的中国学者的论文大多选题偏大,观点缺乏新意,同时缺少详尽新颖的一手史料。可见,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亟需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逐渐在学术界兴起,经过近30年的努力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建立了正式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队伍;编辑出版了大量档案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发表或出版了大量研究成果,推进了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为学术研究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专门人才。今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学科建设,挖掘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文献史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史研究需要搜集、整理、考证和利用文献史料。搜集史料要求“全”,整理史料要求“实”,考证史料要求“真”,利用史料要求“准”,这些直接关系到所出研究成果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当代中国史文献史料类型多种,既包括有关的文件和档案、文集和文稿、报纸和新闻稿、定期刊物、纪实和回忆、资料汇编,又涉及地方史志、史学史料、国外资料、批判研究资料。就此文献史料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考察和具体分析,可加深对其真实性、政治性和现实性的认识。建国后,学术界十分重视当代中国史文献史料工作:搜集相当广泛,整理比较系统,考证多有创新,利用成效显著。倘能对此丰富实践继续给予理论上的总结,无论对于当代中国史文献史料学的学科建设,乃至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