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研究是边境问题研究的核心,事关国家安全、边疆和谐、民族团结等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还存在一些问题、阻力。文章以中缅边境的国家一级口岸畹町镇的景颇族为研究对象,对畹町镇景颇族的民族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促进跨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加强其民族认同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认同是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在文化上有认同感的产生,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加强彼此间的认同与包容,进而对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在南海区域,郑和崇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郑和这个形象推动了南海区域文化认同感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列举了郑和崇拜的具体现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这一崇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郑和这个文化符号在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上的意义,并进一步强调对国家与地区间交往的和平与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向广宇 《沧桑》2014,(1):79-83
文化认同是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在文化上有认同感的产生,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加强彼此间的认同与包容,进而对解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产生积极影响。在南海区域,郑和崇拜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郑和这个形象推动了南海区域文化认同感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列举了郑和崇拜的具体现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出现这一崇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郑和这个文化符号在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上的意义,并进一步强调对国家与地区间交往的和平与平等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梦萍  赖泓汀 《沧桑》2010,(4):44-45,49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对性别的普遍认同是女性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的。但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却有着男女同等社会地位的婚姻形式和生活方式。本文以广西灵川县老寨瑶族的"两边婚"形制、婚后的居处形式以及劳动分工等,揭示瑶族社会性别平等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易凡慧子 《神州》2012,(34):14-15
所有民族文化的存在本身都应该以国家为统一才能够达成民族融合,但是实际上却因为文化异质性和多元文化的发展存在着问题和难度。达成民族融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对于统一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我国的民族政策多习自于苏联经验,苏联同样建立的是多民族的国家,最终却因为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各种矛盾导致解体,其中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何建华 《历史地理研究》2023,(1):78-92+161-162
安徽省域跨江逾淮,省内文化彼此疏离,在近代地方主义浪潮中如何形成统一的地方观念,是近代安徽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以建省、纂修省志、淮军崛起、重修省志、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事件为动力和契机,在对人、地两个要素的区域整合基础上,安徽的省籍意识和地方认同得以形成并强化。看似单调的线性建构史,蔓生着行政层级、社会阶层、地域差异、特殊人群等多元枝节,曲折演进中包含着认同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诸多面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脉络使安徽地方史与国家整体史共享诸多历史经验,勾连甚广,安徽地方认同具有地方、民族和国家等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7.
张勇 《攀登》2005,24(Z1):27-29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化、有序化而叉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社会.所有成员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但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以维护真理、民主为原则,形成良好的秩序化环境.和谐社会,一定是具备了被大多数公民所认可的社会认同.反之,不具备社会认同的社会几乎不可能达到和谐的目标.具备了社会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就具备了最坚实的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勇 《攀登》2005,24(12):27-29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化、有序化而叉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社会。所有成员的身份都是平等的,但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以维护真理、民主为原则,形成良好的秩序化环境。和谐社会,一定是具备了被大多数公民所认可的社会认同。反之,不具备社会认同的社会几乎不可能达到和谐的目标。具备了社会认同,构建和谐社会就具备了最坚实的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郭渊 《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1):27-36,123,124
20世纪90年代,美国和日本开始更加积极地介入南海争端,南海地区再次凸显"边缘地带"特性。在此背景下,东南亚某些国家不断在南海岛礁制造事端,进行主权造势,对中国南海主权进行严重挑衅。为维护南海权益,中国除了继续对南海宣示主权外,同过去相比,更侧重于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国家间的协商、谈判以解决南海争端。同时,适应国际形势和南海形势的变化,中国政府对南海政策做出了适时调整,即制定并完善国内法,正式确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加强了海疆国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游莉 《神州》2020,(1):58-59
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使命,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了学生意识形态特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弱化趋势。基于此,本文以主流意识认同教育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现状,阐述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路径,为学生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汪涛  曾刚 《人文地理》2003,18(5):52-55
在当今全球化与区域化趋势并存的时代,新区域主义以其强调区域竞争、保护地方经济社会多样性的主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新区域主义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这一期间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激烈变动,导致新旧区域主义在政治经济、国际贸易、经济系统、区域发展目标等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别。在全球化和后冷战结构的制约下,新区域主义主要表现为大区域主义、小区域主义及国家内部的各类区域组织三种形式。论文针对中国现行的区域发展模式在新区域主义的冲击下,暴露出的薄弱环节,提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从三个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部威胁的加剧,高昌国末期的砖志中出现了一些以本地的“交河郡”为籍贯的书写,这是“高昌人”认同觉醒的表现。高昌国的灭亡以及部分高昌人内迁中原让入居内地的高昌人感受到自身文化习俗的特殊性,也促进了“高昌人”认同的增强,这在龙门石窟的题记中也留下清晰的表达。贞观年间来自中原的卫士、移民等外来势力涌入唐西州,部分高昌人的遗民认同潜滋暗长;永徽初年麹智湛及徙居中原的高昌豪族返回西州,他们的“高昌人”认同与当地既已存在的遗民认同合流,进而出现了永徽、龙朔年间墓志中“高昌人”书写显著增多的现象。此后对唐朝认同的逐步增强,处于自发状态的“高昌人”认同因为无法得到强化,最终归于消亡。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与新加坡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表明其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它有别于日本一贯主张的“多边主义”,这一变化是建立在对多边贸易政策和区域协定重新认识基础之上的,表现为日本积极参与区域协定的具体行动上,其意图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千年,地球村的文化焦点之一是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文化认同是指人类或地区社会从文化角度确认并确立自己存在的根源、性格、意味和生活方式。目前,文化认同已成为焦点问题,这说明地球村正面临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文化是地区的产物,文化认同危机关系到地区文化的存亡。  相似文献   

15.
北魏的"魂人",是一个颇具民族色彩与时代特征的词语,指被用以象征死者神灵或作为死者灵魂依托的人,与先秦祭祀中的"尸"实质相同。起源古老的、类似于在中原地区早已消失的"尸祭"的"魂人"礼俗,曾经不仅盛行于拓跋鲜卑民间,而且存在于北魏皇室。但"魂人"与"尸"不能等同,一般不宜以"尸"直接替代"魂人"。其最大区别在于选择标准不同。"魂人"的选择最看重的是状貌与死者相像。即使并无血缘关系,祭祀者仍将其视同亲人。这两点也最为汉族士人所诟病。高允严厉指斥"魂人"礼俗既不符合秦汉之礼,又不同于华夏古制,严重损害社会风气,希望文成帝以移风易俗为己任,根除"弊俗",但其建议并未被采纳。"魂人"礼俗的消亡时间无法确考,或已至孝文帝改制时。这一礼俗的存在与逐渐消失的过程,是北魏文化认同曲折进程的一个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6.
从三星堆到金沙村--成都平原青铜文化研究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村所出礼器同时也是用以进行宗教活动的法器,商周时期成都平原“政教不分”的宗法制统治秩序业已形成,金沙村遗址具有典型的政教不分化特质。在今成都市西郊形成了以金沙村——黄忠村为轴心的颇具特色的聚落体系,以两为核心各自具有独特的功能。从三星堆到金沙村是同一化内的两个中心间的转移,内在动力是明中心所在地环境的变迁与选择和对更为广阔的资源和财富的向往,这种中心的转移并没有使古蜀明的传统中断或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7.
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中心城市建设,既为环三都澳区域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拓展了工作空间,又为其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前环三都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实施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在五个方面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为环三都澳区域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华夏民族与国家的演进和互动走着一条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由此形成古代中国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同一性传统及民族意识中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相一致的深层价值结构,同时也导致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地缘与民族地缘的特征。它使中国在国家与民族认同上呈现重要特点:即族别上的兼容性、民族统一与国家安全的一致性、文化的开放性。近代以降,传统家天下的国家与民族意识受到严峻挑战,其认同观念面临断裂和重新阐释、再塑的问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近代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民族国家的重建途径,创造性地提出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思想,并以此为核心构建近代中华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新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荀子集解》中所收清人校勘,相对来说较为严谨,但是由于时代及其他局限,他们的校勘也存在着一些失误.究其原因,主要有六条.其中最严重的是以彼文强改此文,和疏于语法分析.另外还有误解词义、不明注解体例、强以散文为俪偶、不明荀子的哲学思想等.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对冯乃超个人、家族经历及其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分析,揭示了辛亥革命与华侨关系研究中为人所忽略的一面:辛亥革命并非对所有华侨而言都是一次为他们带来新的民族国家归属的革命,冯乃超的遭遇映射出清末民初政局中个体与国家间的纠葛,其中既有寻求民族国家认同的渴望,也有因不被祖国接受而自放异乡的无奈,实非理所当然的归属关系可以概括。冯乃超被异邦和故国同时放逐的记忆,演变为民族国家的身份认同困境,是促使他转向马克思主义,投身以超越民族国家界限为号召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