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呼喜平 《神州》2011,(6S):71-71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知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下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  相似文献   

2.
《中庸》解者众多。内中的“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一句,旧解似有未洽。自罗振玉在《存拙斋札疏》中将“素隐”解释为索隐,并引《易.系词上》有“探赜索隐”为证后,前一句语义才较确定明了。但是后一句“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仍有未通之处。郑玄注“弗能已矣”为“汲汲行道,不为时人之隐形”,孔颖达疏为:“已,犹止也。吾弗能如时人半涂而而休止,言汲汲行道无休已也。”朱子集注谓“已,止也”,所解与孔颖达相近。但是根据他们所解,虽然“半涂而废,吾弗能止”与“素隐行怪,后…  相似文献   

3.
正"梦周公"这个典故出自于《论语·述而》。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意思是:"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啊!我好长时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周成王的叔父,因食采邑于周(今陕西宝鸡东北),故被称为周公。周武王死后,成王姬育继位。当  相似文献   

4.
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卷四十三,明宗纪第九载:“初,帝欲以赞华为藩镇,范延光等奏,以为不可。帝曰:‘吾与其先人约为兄弟,故赞华来附。吾老矣,傥后世有守文之主,则此辈招之亦不来矣。,由是近臣不能抗议。”(第591页)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七,后唐纪六,明宗长兴三年载:  相似文献   

5.
<正>一文脉传承有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人,另一个是书。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夫子当年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一段就是"文献"一词最早的出处。按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解释,这里的"文"指的就是典籍,也就是书;"献"指的是贤人,也  相似文献   

6.
徐传武 《文献》1998,(3):207-209
汉代人贾谊在<新书·春秋>中说:"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母亲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南朝宋人刘义庆之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德行>载有人劝庾亮卖掉被认为是害人的"的卢马",庾曰:"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相似文献   

7.
诗医颂并序     
诗人李浚川教授,吾楚之名医也。从医执教于高校,五十年矣。医德高尚,医理精通。起沉疴,祛恶疾,尤能济困患伤,著称善焉。岂止杏林桃李满园,而名著诗坛亦数佼佼者。数十年吟哦,妙笔华章,猗欤!美矣!前年八月,承惠赐专集《诊余酬唱》,是一医家、诗人之嘉集也。捧诵之余,喜而赋此。  相似文献   

8.
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三月初八日申刻,清朝开国第一功臣、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费英东卒于赫图阿拉,享年五十七岁。史载他临终时,“天色明朗,忽起片云,声雷掣电,雨雹齐降,霎时而霁,遂卒。”甚者,还绘形绘色地描写他死前化作巨蟒,在大风阴霾之日,托人转告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勿以吾为念也。”努尔哈赤听到这一消息后,不顾忌讳,对众妃、诸贝勒说:“与吾创业大臣渐有一二凋丧者,吾亦不久矣!”于是,坚执亲往吊唁,既到,哭之恸,惆怅良久,漏下三更始回。是年九月十九日,努尔哈  相似文献   

9.
刘勃 《环球人物》2021,(8):104-106
《世说新语》第六门是“雅量”,最能体现人的雅量的自然是看淡生死。著名的嵇康之死,就在这一门。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相似文献   

10.
“我近为风湿疹子所苦,爬搔不宁,夜不成卧,服苦寒剂稍可,惟末大效。已经三月有余,只盼秋凉,或可痊愈耳。”“吾归计早决,但西事未了,不敢恝然。”“能于三年内将甘肃、新疆事局定妥,不但国势强固,国计亦纾矣。届时悬车,于义有合,于必斯安耳。”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4,(2)
<正>古人往矣,故人太息,而今日繁华,英雄失路。吾取古事,华衮其贤哲,效颦于仰慕之人前,陶醉于山上之色,水中之味,抑或花中之态,而幼时候,前身往事,常见于梦寐中,数年以往,多放诞之作,且累诗篇若干,即便鄙陋,却记书画之未达。古人论诗有兴趣意理四格,故画也有别裁,曰敬清涩远:见山水清音,无不涤性.人生苦短,莫不悲惋。故吾所作罗汉、山音、鸟迹明为笔墨出之实漫托之风云月露、草木虫鱼、佛道贤达.聊谴平日所思与未见。洞照当今,是谓之无奈,而亦自我郁结之消解,倘若有友人与言:文人未尽才,非书画所能穷达。吾以为知音。  相似文献   

12.
第七号吾母大人膝下:得第五号书,甚喜。又知上海之款已收到一月。甚望后此可源源而来,庶家中可无薪水之忧,而儿亦安心在外矣。儿之照片所以不常寄来者,因此间照片价昂,而儿友朋极多,每摄一影,非得二、三十张不敷分赠,故一时不能得耳。实则儿近来变易甚微,与前此摄影相差正无几,故望吾母能恕儿不寄照片之罪也。儿今复习夏课之外,尚有外事,又须卖文,故忙极,一时未及多作书寄家。此咎亦望吾母宽恕也。儿前收到全家照  相似文献   

13.
苗玲玲  周敏 《黑龙江史志》2014,(22):143-144
<正>唐太宗曾经问大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与安逸,守成难以!唐太宗曰:玄龄与吾共安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息,故知守成之难。虽创业之难,既以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可见自古以  相似文献   

14.
“我近为风湿疹子所苦,爬搔不宁,夜不成卧,服苦寒剂稍可,惟未大效。已经三月有余,只盼秋凉,或可痊愈耳。” “吾归计早决,但西事未了,不敢恝然。” “能于三年内将甘肃、新疆事局定妥,不但国势强固,国计亦纾矣。届时悬车,于义有合,于必斯安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梁启超先生是近代历史的深度参与者,也是博通中西,纵贯古今的史学家,他对于史学研究目的和方法的观点对历史研究很有启发。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吾尝言之矣,事实之偶发的、孤立的、断灭的,皆非史的范围。然则凡属史的范围之事实,必其于横的方面,最少亦与他事实有若干之联带关系,于纵的方面最少亦为前事实之一部分之果或为后事实一部分之因,是故善治史者,不徒致力于各个事实而最要着眼于事实与事实之间,此则论次之功也。”任何一个历史事实必有其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遥想伯夷叔齐彭岚嘉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亏,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采薇歌》这首悲怆动人的古歌的作者,是生活在距今约有三千多年的殷商时代的伯夷和叔齐。作为孤竹国的两位王子,他们并没有从那个附属于殷...  相似文献   

17.
先秦文献中的"以数为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伯雄 《文献》1999,(4):25-32
清人姚鼐在谈到《逸周书》的制作时代时这样说: 吾意是《周书》之作,去孔子时又远矣,文武之道固坠矣.庄子言圣人之法,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  相似文献   

18.
杨雅娟 《神州》2012,(15):355-355
《苟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xi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说有学问的人,不是先天就聪明,而是善于借助外界事物和客观条件等才能拥有更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面对目前教育新形势要求的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相似文献   

19.
魏邦良 《文史天地》2011,(10):48-51
萧红本是痴情女,可怜偏遇薄情郎。1911年,萧红出生在哈尔滨附近的呼兰镇。诞生在一个富裕之家,萧红本该过上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然而,真实的情况却与我们料想的恰恰相反。生性铿吝的父亲对年幼的萧红极为冷酷。后来,当萧红成为作家后,她对父亲的描述直言不讳,毫不留情:"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展览》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一块破旧的浸透血水的布巾上,写了如下两段文字,“衬刑伤血,承思亲泪,傍大病枕。汝实吾患难中之纪念品,而亦实吾纪念主恩膏之一要件也,吾安忍弃之,吾焉得不留之。戊申重阳之后一日保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