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春节过后召开的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吸收“中国民俗钱币学会”为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单位的报告》。这是中国钱币学会1982年成立以来吸收的第一个民间钱币收藏团体,既是中国民俗钱币学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当代民俗钱币文化研究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张多 《民俗研究》2015,(3):154-160
<正>"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金秋的春城见证了中国民俗学新的起点。2014年10月10日至15日,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同时,作为中国民俗学会和美国民俗学会的交流项目内容之一,来自美国民俗学会的6位学者参加了年会的部分活动。中国民俗学会此次"两会"是中国民俗学在新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幕式上,第七届理事会对学会与学科发展作了回顾。第八届  相似文献   

3.
李凡 《民俗研究》2002,(4):201-204
2002年9月27日--29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石榴文化专题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2年年会在枣庄市峄城区召开。  相似文献   

4.
鲁讯 《民俗研究》2003,(4):208-208
2003年10月27日,“梁祝文化在济宁专家研讨会”在山东省济宁市运河宾馆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学君,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李万鹏,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民俗研究》杂志主编、  相似文献   

5.
《中国钱币》2008,(1):76-76
2007年7月,由国内外中国民俗钱币研究者、收藏者和爱好者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民俗钱币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学会”成立的目的和宗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民俗钱币的认知度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对民俗钱币爱好者的收藏、研究提供正确引导及系统服务;“学会”将致力于更加深入地挖掘民俗钱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并通过组织国际、国内民俗钱币研讨会、交流会,通过网络、刊物等多种媒介平台不断推动民俗钱币收藏事业的发展,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中国民俗钱币学会”成立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志》2013,(12):12-12
2013年9月21~23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山东省民俗学会主办的中国民俗志编修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市召开。来自中国民俗学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山东省及部分省区民俗学会、省内外相关院校、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12日,中国民俗钱币学会和报国寺收藏市场在北京报国寺召开座谈会,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中国收藏杂志等媒体,中国收藏家协会、各地民俗钱币爱好者等40余人参加。中国钱币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戴志强先生应邀出席并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钱币》2014,(3):62-62
正为宣传弘扬中国传统钱币文化,普及民俗钱币知识,2014年5月26日,由中国钱币博物馆、北京市钱币学会、中国民俗钱币学会共同举办的"吉金雅藏——中国历代民俗钱币展"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隆重开幕。在我国古代,正式流通的钱币称为正用钱,为皇室、民间铸造的、非正式流通的钱币统称为压胜钱,主要用于馈赠、玩赏、配饰、卜卦等。压胜钱上的文字、图案多涉及传统  相似文献   

9.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民俗学会,向山东省民俗学会和淄川区委区政府主办、淄河镇政府承办的"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淄川地区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特别是文化方面的资源特别丰厚,齐长城就在我们身边,淄河沿岸蕴育了非常丰厚的文化,在这一带流传广泛的孟姜女传说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精神血肉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立阳 《民俗研究》2006,(3):261-262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2006年3月31日至4月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26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开幕式于3月31日上午进行,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致开幕词。秘书长高丙中代表第五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几年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学会过去几年在实体化等方面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学会副秘书长萧放和万建中分别代表学会秘书处向大会作财务报告和关于修改中国民俗学会章程的建议报告。开幕式上,宋兆麟、陈勤建、高丙中以及美国葳…  相似文献   

11.
《民俗研究》2004,(2):69-69
2004年端午节前夕,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北京东岳庙举行端午民俗座谈会。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韩秀珍主持座谈会,刘魁立、乌丙安、陶立璠、高丙中、萧放、麻国庆、赵书、李龙吟等出席座谈会。端午习俗渐渐远离城市民众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俗艺术传入越南,在保留了适应越南国情的中国文化元素、吸纳了越南本民族的民风民俗、意识形态的内涵后,其越南当地本土文化色彩逐渐形成。经过长期发展,中国文化元素与本土文化特色紧密融合,最终形成了既有外来文化元素又独具越南本土文化特色的越南民俗艺术。  相似文献   

13.
正福文化是中国民俗吉祥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精神家园和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有学者归纳,中国民俗吉祥文化包括福、禄、寿、喜、财、吉、和、安、养、全十大方面的内容。《诗经·小雅·瞻彼洛矣》说":凡言福者,大庆之辞。"福文化就是吉祥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它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情趣、民俗  相似文献   

14.
西藏民俗学会负责同志及与会诸同志: 当这秋高气爽的时节,你们的民俗学会成立了。我谨代表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并以个人名义、满怀欣喜地遥祝成立大会的召开及其圆满成功! 风俗、习尚是每个民族(包括氏  相似文献   

15.
吴秀杰 《民俗研究》2004,(2):188-197
2003年10月5—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召开了以“地点·工作·身体——现代欧洲的民俗志”为题的德国民俗学会第三十四届大会。本文将以会议的主要论题为线索,对报告人的题目和观点,尤其是那些作者认为可能会引起中国民俗学界同仁学术兴趣的报告做简单的概括介绍。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不足与偏颇之处,敬请学界同仁不吝指教。  相似文献   

16.
民俗是一种不断产生、演变、发展的活态文化,它们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基因的基础上,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外来文化冲击以及自然环境差异等文化生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旧民俗不断消失,新民俗不断产生,这种继承与发展选择机制既保证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传统,又保持了中国民俗文化的创新活力。探讨民俗文化发展理论与文化生态规律,提出民俗文化发展理论在当下的实践运用,对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国民俗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2010年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国民俗学会章程》,选举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丁宁  华冰 《神州》2013,(3):197-197
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给现代平面设计不少艺术的启迪,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文章通过探讨民俗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分析民俗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论述了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将民俗艺术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并成功地向国际化接轨。  相似文献   

19.
岳永逸 《民俗研究》2002,16(1):176-183
中国民俗志的写作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是有条不紊、有规律可循的,它与同时期的中国民俗学的教科书采取了同一体系,一般都是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等及其细目的罗列铺陈。除了条目的顺序不同或根据当地资料的多少,每个条目内容的详略程度不同之外,不同时期出版的不同地方的不同人编撰的民俗志在这些条目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应当算是这些年来中国民俗志写作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邵凤丽  王娜 《民俗研究》2009,(1):271-272
中国民俗学会2008年年会于2008年12月26至28日在天津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教授柯杨,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