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与新亚书院合办的“历史上的慈善服务与社会动力”学术研讨会 ,于 1999年 12月 6日至 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两岸三地学者 2 0余人出席 ,诺贝尔奖得者、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阿玛蒂亚·森 (Amartya Sen)应邀到会作“公共政策及民间善举与脱贫”的专题演讲。会议由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陈学霖先生主持 ,新亚书院院长梁秉中教授、文学院院长郭少棠教授、历史系主任苏基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词 ,江西省社科院文化所所长曹国庆研究员、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宋光宇研究员应邀担任会议引言人 ,…  相似文献   

2.
湖北随州擂鼓墩出土文物和越王勾践剑展览,于1984年12月1日在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开幕以后,为了与香港学术界一起对这些文物开展学术研究,加强内地学者和香港学者间的联系,中国文物展览馆于12月7日举行了一次学术研究讨论会,讨论的主题是:随州擂鼓墩出土文物和越王勾践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其与楚文化的关系。研讨会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郑德坤教授和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邢西彬主持。参加的香港学者主要有: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教授、香港大学艺术系主任时学颜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级讲师林寿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各类档案的整理、分析和解读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为推进档案史料分析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结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于2019年4月7日至4月10日开设了"档案、问题与方法"工作坊。工作坊特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曹树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史红帅副研究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娄敏博士等学者莅临讲座,并与参加工作坊的青年学人一起对各类档案进行研读。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6至7日,由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汉化·胡化·洋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浸会大学逸夫校园举行。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澳门以及韩国的56名学者,提交学术论文48篇,就中国历史上的“汉化、胡化、洋化”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章开沅 ,浙江吴兴人 ,1 92 6年生。自 1 951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至今 ,1 984年至 1 990年曾任该校校长。 1 983年起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 ,至 1 990年止。 1 990年至 1 993年 ,历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普林斯顿神学院客座研究员、耶鲁大学历史系鲁斯学者、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系客座教授。 1 993年 9月至 1 994年 1月 ,任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客座研究教授。 1 995年 1月至 7月 ,任香港中文大学第 1 4届“黄林秀莲访问学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兼任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主任。迄…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5月5至7日,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研究中心主办、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语言及文明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Civilizations,University of Pennsyl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五日至八日,香港中文大学承袁汝南堂宗亲总会及泰国袁氏宗亲总会赞助,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务实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以明末爱国将领袁崇焕历史地位的评价为中心,就整个十七世纪华南地区历史人物的功业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为了开好这次学术讨论会,早在九一年夏初,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即组成了一个精干的筹备委员会。在该系任讲座教授的许倬云先生以顾问领衔,主席为系主任吴伦霓霞博士,副主席为罗炳绵教授。秘书及委员三名皆年轻有为,秘书由博士刘健明先生担任,三名委员一是张学明博士,一是叶汉明博士,一是刘义章讲师。应邀出席者凡三十余人,分别来自美国、法国、日本及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和台湾、北京、天津、广州。与会者共提交论文二十六篇,会议期间作七节分类进行了宣读和评论。  相似文献   

8.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梁元生博士的新书《新加坡华人社会史论》已于2005年2月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和八方文化创作室联合出版。该书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南亚华人研究丛书之八。该书共分十章,分别是早期新加坡之“士人社会”、十九世纪新加坡华人社会中“士”阶层之分析、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之士人雅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星沪之间两本游记的解读、十九世纪末期新加坡的儒教复兴运动、早期新加坡华人基督徒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回应、早期新加坡华人社会中两个潮人家族之历史考察、二十世纪早期新加坡…  相似文献   

9.
中国留美历史学会将与北美20世纪中华史学会(由美籍华人历史教授组成)、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系联合召开海外华侨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时间,1991年3月23日—24日;地点: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系。讨论会主题为:“变动中的海外华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海峡两岸学者举行史学史研讨会1998年6月6日至7日,我国海峡两岸学者在台湾台中市举行史学史研讨会。我国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地学者在一起就中外史学史问题进行了研讨。这次学术研讨会是中兴大学历史系系主任王明荪教授发起并由中兴大学历史系主办的。本次研讨...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月6日,为追思刘浦江教授逝世三周年,学界同人齐聚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以学术考索与争鸣的方式致以深切缅怀。本次工作坊聚焦中国历史的内亚性与内亚历史的独立性,从理论、方法与文献批判入手,邀请五位青年学者报告各自的研究成果。工作坊由邓小南主持。张帆、荣新江分别发表讲话,缅怀刘浦江教授及其为北大民族史研究发展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遵循学术规范,加强学风建设专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9月19—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杂志社和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学科联合举办的“遵循学术规范,加强学风建设,发展世界史学科”专题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9月19日晚,南京大学历史系钱乘旦教授主持了开...  相似文献   

13.
宋立宏 《世界历史》1999,(1):121-123
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五届代表会议于1998年9月21-23日在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举办.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及科研、出版单位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举行了理事会的换届改选.南开大学王敦书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郭小凌教授分别当选为新一届理事长和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1月16-18日,由北京大学历史系、《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和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全球史、文明史学术回顾与世界史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在杭州西子湖畔召开.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以及《世界历史》、《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承办,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叶高翔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刘新成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高毅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史、文明史学术回顾和世界史学科建设两部分.与会学者围绕"全球史、文明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建设"两个主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国际会议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召开的第二届《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庆祝郑德坤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国际会议》于1994年2月25日至28日间,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省、日本、越南及香港本地的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隆重的开幕仪式,济济多士,汇聚一堂,可说是香港学界的一桩盛举。会议开幕礼由中文大学副校长金耀基教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陈方正博士分别致开幕及欢迎辞。这次会议目的之一,是为了庆祝考古学界老前辈郑德坤教授从事考古工作六十周年的重大成就,由金副校长以是次会议出版的论文集,呈献予郑教授,郑教授夫人黄文庄女士代接受赠书的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1月25日,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和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联合主办,来自上海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学、出版社的学者、研究生近180人与会。上海社科联党组书记潘世伟研究员、学会会长潘光教授、上海大学翟启杰教授致辞,  相似文献   

17.
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商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2 0 0 0年 7月 6日至 8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 ,来自中国内地、台湾、香港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 6 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商人、商会及商业网络” ,与会学者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提出了不少颇具启迪意义的新观点和新思路。这篇短文难以对本次会议的情况做全面介绍 ,只是分为几个方面就笔者印象较深的“网络结构”这一探讨中国经济史的新视野 ,略做简要述评。一 关于中国商业网络问…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2月16—17日,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举办的"中华文化的跨境传播: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20余名学者与会。会议围绕中华文化跨境传播的路径、方式等议题展开。(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与方式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梁元生以儒学在海外传播为切入点,通过对港台"新儒学"、"新加坡儒学"及"波士顿儒学"三者进行比较,认为港台"新儒学"是继承的典范;"新加坡儒学"是整合的典范;而"波士顿儒学"则是创新的典范,并由此引申出对"文化迁徙"与"跨境传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月24日至26日,福建省泉州市历史研究会、泉州市洪承畴学术研究会筹备组,在石狮市联合举办了洪承畴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兼职教授、《求是)}副总编苏双碧、王思治教授、历史系陈金陵教授、《洪承畴传》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王宏志、原国家体改委秘书长洪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王钟翰教授、陈梧桐教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徐艺圃、以及沈阳、长春、大连、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史学专家mo余人出席了研讨会。中国史学会会长、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戴逸教授写信祝贺会议的召开。李鸿树教授向会议提交了论文。会…  相似文献   

20.
柴德赓先生(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1934年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解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调江苏师范学院,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曾担任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江苏省付主任委员、苏州市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苏州市政协常委、苏州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柴德赓先生几十年来,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对中国历史要籍、五代史、宋史、清史、辛亥革命史等,有较深研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迫害,1970年逝世。1979年5月23日,江苏师院为柴德赓先生召开了追悼会,为他昭雪平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