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棵在闽南民间有着广泛的用途,按照闽南习俗举凡祭奠神明、供奉先贤、红白喜事和乡俗节庆之类的活动等传统民俗礼仪活动中,民众都会制作各色糕饼棵食用作供品或礼物赠送.印制这类糕饼棵食的模具,闽南地区常统称为"粿模"、"龟印"或"米棵印"等,材质以木制为主,另有陶、瓷、砖、金属等.  相似文献   

2.
《收藏家》2021,(1)
正吉林省博物院多年来陆续收藏了约2000件糕饼模具,数量众多,品类丰富,为我们研究糕饼模具提供了重要的文物支撑。糕饼模具,顾名思义就是制作糕饼所使用的模具,在我国的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南北方都有使用,而且因为南北方饮食文化和习俗的差异,这些模具在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有区别。北方地区的称呼有木模、模子、面模、面磕子、磕磕、磕花、卡花、脱脱、果模等,南方地区的称呼有糕模、糕印、糕板、印糕板(版)、饼印、饼模、印模、粿印、糍粑模等。这也体现了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食为主的差异。但无论南北,糕饼模具在材质、造型、图案、功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共性,只是在个别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3.
旧时,常州民间过春节的习俗丰富多样且具地方特色,主要是通过这些传统活动欢度节日,同时表达祈祥纳福的愿望。 “裹金裹银”除夕夜 从腊月下旬开始,已有过年气氛,家家户户做团子,蒸馒头,酿酒,做糕饼,因馒头与“满”谐音,糕饼与“高”谐音,也带有喜气。有的农户会杀一头猪。用作过年菜肴。在廿六或廿八日,一般人家要备香烛、糕团、果盘、三牲(猪头、鲤鱼、公鸡)、酒、菜等祭祀祖先、路头(财神)、宅神、田神(俗称“斋场头”)。坊前、寨桥等乡在田头燃火把,称之“烘田角”,横山桥、芙蓉等乡则称之“放田燧”即“招田财”。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闽南的习俗,每逢敬神祭祖、岁时节庆或人生礼俗,人们都要使用品种多样、图样精美的印模制作米粿,作为供品或礼物赠送。由于窑业的兴盛,除了木质和金属质地的粿印,闽南地区也常见陶瓷质[1]地的粿印。瓷粿印有不蛀不腐、花纹不变、易于脱模等优点,但相对较易损坏,故世数量较少。目前闽  相似文献   

5.
“喜不见喜”作为一种婚姻或生育的礼俗的民俗禁忌,在闽南有很深的渊源和影响,主要体现在限制新婚或生育的交往行为上,是人对生育、对生命诞生的细致入微的关切,也表达了闽南对人际交往的细腻关心,背后包含着神秘的命运观和阴阳和谐思想等中国传统的观念,体现了闽南人们独特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6.
闽南佛教界至今仍保留有一种几乎绝迹的特殊佛教派别——香花僧。“明末清初.南少林武僧道宗(万五、达宗),从兴化来铜山(今东山)组织开展‘天地会’活动.此组织以僧侣为业作掩护.取名‘香花僧’.旨在‘反清复明’.闽南香花僧的重要活动地就在东山.而后向闽南和海外衍播发展。何为“香花”?据佛典《大疏演奥钞卷一》,  相似文献   

7.
蒋廷瑜 《广西文史》2005,(3):114-117
在我国,使用玺印的历史己有三千多年。秦代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称为“鉨”,即“玺”。秦统一中国后,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玺”,其他人的印只能称“印”。到汉代,这种制度有所放宽,诸侯王、王太后的印也可以称“玺”,年薪二千石以上的官吏的印则称“章”,其他人的印还是称“印”。后来也有合起来称为“印章”的。  相似文献   

8.
清代后期,闽南出了一位“直声震天下”的监察御史陈庆镛,他与朱琦、苏廷魁并称为“天下三大鲠直御史”。陈庆镛出生于闽南泉州,深受闽南文化的浸染。本文通过考察陈庆镛的生平业绩,以探讨闽南文化的一些人文特质。  相似文献   

9.
闽南文化论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闽南方言为母语的厦、漳、泉地区组成的闽南金三角.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中国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同时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龙头,也是福建“三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进入新世纪以来,海内外学术界对闽南经济文化圈的学术研究活动越来越活跃.在谋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今天,我们旨在通过对闽南文化的初步探讨,来诠释地域文化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因果关系,从文化视角上加深理解研究闽南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磊 《丝绸之路》2014,(24):27-31
青海新出铜印“广纳戍印”可能出土于青海都兰北朝—隋时期墓葬。广纳当为南朝广纳县,故地在今四川省通江县附近。“戍”是北魏统一北方后为保卫边防而置于关隘的军事机构,广纳戍在广纳县境内。“广纳戍印”是南朝齐国印章,在青海发现当为传入品,传入时间最有可能是在南齐时期(490年或更早),即吐谷浑国第十二代王拾寅、十三代王易度侯或十四代王伏连筹在位期间。“广纳戍印”对研究南朝与吐谷浑的使节交往和交通提供了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1.
宜泉 《收藏家》2004,(6):36-39
甲申三月初,我应邀赴东南亚参加一个佛教文化活动,有幸结识了几位佛教界名流,其中就有潼印法师——一位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家。那天下午,我来到潼印大师家。在风光如画的绿树浓荫中,只见大师家门前高悬着一块中国式的门额,其上镌刻着赵朴初先生的手迹“庐鸿草堂”。大师今年已经81岁高龄,祖籍福建,会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话, 而中国的普通话也说得出奇的好。大师人很随和,双目炯炯有神, 睿智而深沉,仁厚也率真,虽然很少来大陆了,但谈到中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乃至中国绘画以及绘画史上的名人掌故竟能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2.
汉代图形印     
汉代图形印牛济普图形印,过去人们称作“螭纹”或称为“肖形印”、“生肖印”,综观这类印章所表现的内容有龙虎、禽兽、鸟虫,还有人事、风俗、歌舞、管弦、百戏、神人、武士、图案,以及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相似的阙楼、轺车出行等。以其所表现的内容,称此类印章为图...  相似文献   

13.
印章与考古     
春秋战国至秦以前,印章称为“鉩”或“玺”。秦统一六国,皇帝的印信称为“玺”;官、私所用的均改称为“印”。至汉代,官印中始有称“章”或称为“印章”。唐代女皇帝武则天执政后,认为“玺”音近“死”不吉利,遂改名称“宝”。此后至清代,凡是皇帝所用的印章一般都称为“御宝”,或称为皇帝的凭信。  相似文献   

14.
吴榕青 《民俗研究》2005,(2):86-102
清代,在闽南的泉州、漳州两府与粤东的潮州地区,妇女出门普遍流行盖头巾——一种被文人称为“文公兜(斗)”或“文公帕”的奇特服饰。  相似文献   

15.
小蔡 《福建史志》2013,(6):20-20
2013年12月14日,省方志委副主任方清受福建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福建师范大学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之邀,参加历史文献纪录片《闽南望族》研讨会。会上,方清副主任对“闽南望族”的界定标准以及闽南文化内涵谈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闽南望方矣》纪录片的拍摄对传播闽南文化和增进台湾同胞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陕西境内遗存的道教符印较多,其中部分道符印,一些学者已在他们专著中作了著录。著录的这些道符印,作者对其解读甚少,只是以“符篆印”或“印文不识”一言以蔽之。  相似文献   

17.
宣和御府印格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现代考古学“类型学”的方法,转用到印章学的研究之中,对所见宣和御府诸印逐一进行了样式分析与位置比较,指出,见于传世品上的宣和印,分别出自50方彼此各异的印章;并通过与《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的对照,辨析出宣和真印、伪印;在此基础上,确认了每一种宣和印的“标准位置”以及宣和印的“常规组合”。还论及宣和印的钤盖原则、仿刻印与原印、宣和印的诸多称谓,以及宣和“五玺”、“六玺”、“七玺”与宣和装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铮 《收藏家》2002,(4):45-47
手卷纵27厘米、横625厘米,题签“黄石斋先生书倪文正墓志铭”、“(磊)斋珍藏,长乐黄葆钺”,下钤白文篆书“黄葆钺印”。引首题“苍天为正”四大字,下署“甲子岁(民国十三年)岁暮磊斋属,孝胥”。钤三印,均篆书,朱文一印为“海藏楼”,白文二印为“郑苏堪”、“孝胥”。拖尾有乾隆癸酉(十八年)冬月沈德潜题跋,钤三印,均篆书,朱文二印为“御赐吴下老诗翁”、“沈德潜印”,白文一印为“归愚”。  相似文献   

19.
李娜 《福建史志》2005,(4):51-53
翻阅闽南族谱,追溯闽南人祖先的源流时,我们会发现史料清楚地记载着闽南人的根在中原或北方,闽南人基本上都是从中原或北方迁徙而来的,主要聚居在幅建的厦门、泉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金门、安溪、永春、德化、漳州等市(县)。自明清开始,福建大量向台湾移民,据数据统计,目前全台湾约75%的人讲闽南话。因此,台湾也是闽南人的主要聚住地。  相似文献   

20.
独孤信印是一枚用煤精制作的纵横各呈八棱的多面体组印。其中正方形印面十六个,三角形印面八个,共有印面二十四个。印面边长均为2厘米。通体高4.5、宽4.35厘米,重75.7克。因年久浸蚀,印体表层已有多道横向裂纹,印面局部剥落,棱、角略有残损,但保存基本完好。在十六个正方形印面中,有十四个印面镌有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夹刂)史之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