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吉州窑釉下彩绘瓷是吉州窑极具地方特色的一类产品。水波纹,又称海涛纹、波涛纹等,或舒朗,或繁密,既作为主题纹饰,又用作开光外或开光内装饰,是吉州窑釉下彩绘瓷装饰中极具地方特色且较为常见的一类纹饰。以杨后礼先生为代表的学者将这类纹饰视为判断元代吉州窑瓷器的重要标准之一[1]。郭学雷先生认为,元代吉州窑瓷器的水波纹装饰较之南宋更为细密繁复[2]。本文将对吉州窑釉下彩绘瓷上的水波纹进行梳理,通过与同时期绘画、瓷器等器物上的类似水波纹题材相对照,推断水波纹所承载的历史信息,以期为吉州窑水波纹类釉下彩绘瓷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实物结合历史文献,针对吉州窑彩绘瓷器的品种、纹饰、分期及与其它窑口的相互关系作一探讨性研究,并阐明吉州窑彩绘瓷器的起因是由于南宋末年南迁的人口中也包括不少北方窑工,特别是磁州窑的工匠,他们把磁州窑的彩绘技法带到吉州窑。吉州窑在南宋末年至元初停烧,是由于蒙古发动对南宋的战争,吉州窑的工匠是抗元义军的主要成员。经过战后的恢复,临近元代中期,吉州窑又开始生产并迅速达到高潮,其产品水平此时已超过南宋。在元军对吉州地区进行残酷报复时,部分工匠逃到饶州,他们把吉州窑的彩绘技术带去,与南迁的工匠一道创造出青花瓷器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闻名中外的综合性窑场,富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特色,以具有禅趣的树叶盏、别具一格的剪纸贴花以及质朴秀雅的釉下彩绘最负盛名,其产品行销海内外,对景德镇元代青花的勃兴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吉州窑很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取得很多研究成果。近几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06、2008、2012年对吉州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总计揭露面积3330.8平方米,揭示龙窑、素烧窑、马蹄窑、辘轳车基座、釉缸、路面等多处遗迹,出土了一批瓷器和窑具标本,取得重要收获。通过发掘和研究,进一步探明了吉州窑遗址的分布范围,大量的出土标本丰富了吉州窑的内涵,使我们对吉州窑瓷业烧造发展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吉州窑瓷器的分期断代提供了基础,为遗址的保护利用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尤其是吉州窑早期青釉、青白釉瓷器标本的出土,有助于对吉州窑早期历史的研究,拓展了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吉州窑是江南著名的综合性民间窑场,它的瓷器装饰中,黑釉贴花工艺独具特色,以其制作工艺简便,纹样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而深受人们的赞赏。吉州窑贴花装饰分剪纸贴花和木叶贴花两种,剪纸贴花是由民间剪纸工艺移植而来的,广泛用于各种釉色,如黑釉、花釉等,而木叶纹贴花仅用于黑釉,是吉州窑瓷器装饰中的珍贵品种,其制法是取适合的天然树叶,经特殊处理后,蘸釉贴于已上釉的碗、盏瓷坯上,再人窑焙烧即成。新近江西上饶市南宋开法M年(公元1206年)赵氏墓出土的黑釉木叶纹盏,是黑釉木叶纹中的校校者,此类瓷盏存世极少,而有绝…  相似文献   

5.
本溪市博物馆藏有瓷器百余件,大部分为1983年集中收购,少量为出土,现选介如下。 1.元白釉黑花大口罐 大口微敛,圆唇,斜腹,圈足。内外均施白釉,下腹有开片,腹下近圈足部分脱釉,周身满饰黑褐色花卉,领下、肩各饰三周,近底部一周宽窄不等的褐色带纹。将图案分为上、下两层,上饰牡丹花卉,下绘两组牡丹花纹,中间有上下对称的蕉叶纹断开,  相似文献   

6.
杨爱玲 《收藏家》2008,(6):43-44
1972年,河南省安阳市洪河屯村发现了一座北齐墓,根据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人名叫范粹,是北齐武平六年的一位骠骑大将军,有身份、有地位,因此,死后墓内有大量随葬品。尤其是瓷器六件,其中五件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有可靠纪年的白瓷。白釉莲瓣纹四系罐同墓出土有两件,另白釉绿彩三系罐两件,白釉绿彩长颈瓶一件。  相似文献   

7.
《文物》2017,(4)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齐故城周边先后出土了10余件战国彩绘铜镜,形制有圆形与方形,主要以红、白、蓝色矿物颜料平涂绘制纹饰,纹饰有龙纹、凤鸟纹、花叶纹、卷云纹、几何纹等。彩绘铜镜较为罕见,而临淄齐故城周边出土10余件战国彩绘铜镜,表明当时彩绘铜镜在齐国比较盛行。临淄战国彩绘铜镜的出土,为研究古代铜镜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绍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自1984年成立以来,先后在县境内征集到一批六朝时期佛教题材青瓷器,现分别介绍如下.双系罐 2件.1990年3月福全镇王家山头村徐家山出土.口径8.6~8.7、底径7.8、高11.6~12.2厘米.直口,平唇,丰肩,鼓腹,平底微内凹.口沿处有七个支烧点痕.肩置竖耳、小佛像各一对,并饰弦纹、联珠纹和斜方格网纹带.其中佛像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硅材料公司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一座墓葬形制完整,出土器物种类丰富、组合明晰,主要出土物有陶俑、模型明器和铜器。其中陶俑造型罕见,数量较多,彩绘保存较好;两件陶罐,肩部间饰弦纹和波纹,似有匈奴文化因素。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判断该墓的时代为十六国晚期至北朝早期。  相似文献   

10.
杭州南宋遗址出土的定窑瓷器数量较多,令人瞩目,关于其年代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大部分人认为其为金代定窑产品。而杭州出土的一件建窑曜变纹黑瓷盏则被看作是南宋建窑产品。本文以文献记载、出土资料等为依据,并根据当时社会背景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杭州南宋遗址出土的定窑白瓷系北宋定窑制品,曜变纹黑瓷盏为北宋建窑的顶级制品,它们都是随着宋室南渡而被携带到杭州的。  相似文献   

11.
<正>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是宋元时期江南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吉安从隋唐至宋、元称为吉州,因此吉州窑得名。吉州窑历史悠久,始烧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衰于元末,延烧时间约500年。吉州窑品种多样,装饰丰富多彩,黑釉、木叶纹、剪纸贴花、彩绘等品种在宋元陶瓷中独树一帜。吉州窑的一大亮点是雕塑瓷,其瓷塑造型醇厚质朴,朴拙中见精巧是吉州窑瓷塑造型艺术手法最显  相似文献   

12.
1980年秋,淮安市博物馆在季桥颜牛村征集到1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盖罐。据调查,此罐出土于1座明代墓葬中,同时出土的有明龙泉窑印花青瓷八宝碗1件,墓志1合。墓志盖篆书:"故武略将军致仕陶公墓志铭"。据墓志记载:千户陶升,字彦皋,卒于明成化六年,享年62岁,葬于菊花沟祖茔。罐通高43.5、器高38.3、口径16、腹围106、底径18厘米。小口,溜肩,广腹,肩部有兽耳一对,腹下收至底处略外撇。盖为子母口,盖纽已残。盏面饰莲瓣纹,上下各有卷草纹一周,盖沿以古钱纹带作边饰。器  相似文献   

13.
荆门市包山二号墓出土的《迎宾出行图》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门市十里铺包山二号墓出土的彩绘漆奁(432号),是该墓中出土的文物精品之一。它既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又是一件内容丰富,记录战国史实的重要文物。因而,它的出土和发现引人注目。该器盖顶、器身和器底饰有凤纹、云纹和圆纹等花纹,并分别以红、黄和金三色描绘。奁内盛有花椒、铜镜、头饰、蛤蜊壳和丝织袋囊.很明显,这是一件盛装梳妆用具的物品。  相似文献   

14.
吉州窑瓷器的剪纸纹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剪纸是一种乡土艺术,在民间十分流行。而把剪纸用在陶瓷装饰上,和陶瓷艺术紧密结合,是宋代吉州窑的独创。剪纸纹样贴烧在瓷器上,达到楼空玲透的视觉效果,则是技术和艺术的巧妙结合。多年来,我在研究仿制吉州窑彩绘瓷、黑釉剔花瓷、虎皮釉、木叶纹装饰时,对陶瓷土的剪纸装饰也进行过一番研究。民间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史,曾是许多专家和学者热衷探讨的课题。从最早的意义上看,中国民间剪纸始于魏晋。考古资料有许多晋至唐代剪纸纹样的发现。如:在新疆出土有南北朝时期的五幅精美的团花剪纸,还发现有盛唐至中唐时期的一幅人形剪纸。剪…  相似文献   

15.
高峰 《文物》2004,(12)
1986年8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在大同县大秦铁路湖东编组站基建工地发掘清理了一座北魏墓,出土一套木质棺椁。棺和棺床外均有彩绘漆画,残存部分可见缠枝忍冬纹和内绘伎乐童子的联珠圈纹,以及屋宇和人物图案,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墓内还出土随葬器物40多件,多为棺椁外表的装饰构件,有鎏金铜牌饰、莲花化生铜饰件及漆盘等。是北魏平城时期考古的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6.
罗辉 《南方文物》2015,(1):211-216
<正>吉州窑是宋元时代南方一座能生产众多产品、具有特色的综合性瓷窑。瓷器种类有青釉、白釉、黑釉、白釉彩绘、绿釉和雕塑瓷等。吉州窑制瓷技艺兼采众长、技艺高超,形成其产品丰富、装饰技法多样、地域色彩浓厚的特点,装饰技艺有木叶贴花、剪纸贴花、釉下彩绘、刻划花、印花、剔花、点彩、洒釉、捏塑等。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色彩斑斓,富于变化的黑釉瓷和自然清新、具有鲜活民间艺术风格的釉下白地彩绘瓷,并创烧了木叶纹、剪纸贴花、玳瑁斑、虎斑纹等构  相似文献   

17.
宋元时期,百姓受战争影响,纷纷向南迁徙。江西、湖南等地的移民迁入广东。广东人口的增加,推动了生产活动,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海外交通和贸易不断扩大。本文分析了广东褐色彩绘瓷器产生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广东地区的宋元时期窑址、墓葬出土的褐色彩绘瓷器的梳理,与江西吉州窑、湖南衡山窑的同类器物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宋元时期广东生产的褐色彩绘器物,在造型、图案特征、装饰纹样、彩绘技法等方面均受到吉州窑、衡山窑生产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73在绥德县城北2公里处温家原落雁砭山顶,当地群众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了清康熙年间马如龙夫妇合葬墓,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其中有一件五彩饕餮纹瓷方鼎,是很少见的珍品,现由陕西省博物馆收藏。这件五彩饕餮纹瓷方鼎呈长方形,高12.8、口径15.9×12.8厘米。平沿方唇,两侧口沿上有竖耳一对,四圆柱形足。口沿下饰兽纹一周,腹部贴横印的兽纹及彩绘的饕餮  相似文献   

19.
吉州窑位于吉安县永和镇,是我国现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窑遗址之一,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始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末。所产瓷器种类繁多,按胎釉可分为青釉瓷、乳白釉瓷、绿釉瓷、黑釉瓷、彩绘瓷等,其中尤以黑釉瓷的生产工艺独步天下,创造出"木叶贴花"、"剪纸贴花"等名贵产品。此次吉安县永和堤除险加固工程位于窑址的边缘地带,紧邻赣江,极有可能存在当时瓷器外运的码头、货物集散等重要遗存。江西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将工程涉及吉州窑边缘的有关情况向国家文物局进行了报告,并经批准对所涉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工作共分三个区域,发现了房基、灰坑及晚唐至明清时期的生活、生产、文娱用瓷等遗存,其中房屋基址均为明清至民国时期,遗物则包含了吉州窑的产品及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等标本。在发掘简报对三个区的地层介绍中,我们均发现"匣钵块""晚唐至宋的瓷器标本"等文字叙述,上述窑业遗存显然拜吉州窑所赐,晚期居民则就地取材,大量用于房屋的垫基。发掘证实了此处确实处于吉州窑的外围,而所出土的各类釉色瓷器,则可大大充实吉州窑的内涵,为吉州窑的深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馆征集的文物中有6件带戳记的陶器,除1件出土于宜君县云梦乡园树村外,其余5件均出土于铜川市郊区城关地区。现简报如下: 灰陶罐敞口,平沿,长颈,平底,亚字带腹;肩、上腹各饰一匝宽凹弦纹,腹有“频字”戳记。通高18.2、口径10.2、底径9.3厘米(图一:1,拓片一:1)。灰陶甑敞口,卷平沿,沿下内收成弇,斜直腹,最大腹径在弇下,小平底,底有五个梅花形透气孔,孔径0.5厘米;弇下、上腹鼓出部饰一匝粗凹弦纹,内底边有“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