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自去年十一月间北京市委文化部号召所属各单位开展先进工作者运动以来,在文物、博物馆等单位中掀起了大闹技术革新的高潮.市文化局为了介绍交流这些单位在技术革新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在二月间特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技术革新展览.参加展览的有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自然博物馆、首都历史与建设博物馆,古代建筑修整所、北京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幻灯制片厂等九个单位.展出地点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品约一百五十件.展览的内容,文物复制方面,有中国革命博物馆用石膏翻制、喷漆着色、逼肖原物的红军长征时使用的饭锅,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手溜弹,上海第二次武装起义时用的军刀等,和过去用与原物相同的原料来复制的方法比较,省钱又省工,不但质量好,而且可以较大量的复制供各博物馆陈列.中国革命博物馆用胶板来印刷复制革命文献、手稿的办法,解决了大量复制文件手稿的技术问题.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出用蜡来复制古代玉器并使之不  相似文献   

2.
物品、收集品、展品,这三个名词应当是博物馆学的关键术语,博物馆学的研究应当围绕物品为何又如何变为收集品,收集品为何又如何变为展品这两个过程展开,这两个过程既有深刻的理论支撑,又是博物馆中的重要实务,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方法论可以作为博物馆学独立的研究方法,分别为:物品博物馆化法和收集品利用法,这是博物馆实务与博物馆学研究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通过展览将物品建构为展品的时候,也为观众的感官体验创造了条件。在博物馆空间中,物品以展品的形态影响了其在人类社会中的绝对时间;而观众这一暂时性的身份与地位,使得其在博物馆空间中的感官体验过程是在其相对时间中完成。观众参观时间的暂时性,使得展品在博物馆空间中的存在是以刺激观众感官体验为前提;观众感官体验过程中的展品,是物品的绝对时间在现代性社会中延续的一种形式。而博物馆与公众之间距离的缩小,亦使得博物馆通过展品与观众试图重构"物"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自然历史、科技类博物馆的藏品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类:文物、标本、模型、复制品及其他等。文物类藏品在自然历史、科技类博物馆中多见于前人科学研究及实践探索中所用的物品记录等遗存,其在博物馆的展示研究中仅见于人物生平介绍、场景再现等,比重不大。模型、复制品等其他几类藏品由于其技术的可复制性及原始信息的易得性而通常被视为展示品,  相似文献   

5.
美国儿童博物馆收藏、开发、利用物品的历史悠久,并形成了鼓励儿童触摸藏品、积极利用藏品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流动展览与网上展览等形式扩大藏品展览的途径等特点。仔细剖析美国儿童博物馆对藏品利用的特点及意义,对我国博物馆在展品的展出、博物馆与其它机构合作的方式、博物馆网站的建设等方面有重大启发。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的藏品,即保存在博物馆内的物品。这个定义乍看已无须再作补充。可实际上只不过是将博物馆里所收集到的艺术品、日用品、技术装置、以及自然科学资料、文献和考古发掘物等归拢来作为“本单位的财产”吧?观代博物馆学对此持否定态度。在这看来简单的事物里隐含着许多复杂因素,而首要问题是确定博物馆收集品的选材标准。 珍贵的藏品,即具备珍藏价值的物品、文件、艺术品,它们应符合一系列要求。因此,通常将具有共同特性的藏品挑选出来,换句话说,就是以今后博物馆的使用观点来分类处理。博物馆藏品必备特性中,以其信息量、吸引力和表现力尤为重要。 藏品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即其信息量,它赋予藏品的能力是作为一种资料源泉,将历史事件、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表现出来。艺术品、日用品、生产工具、包括现代生产工具均与专供贮存或传送情报的文献资料一样,具备很大的信息量。例如机器人控制器是今天灵活的自动化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苏联中央革命博物馆的收藏品中,它成了采用遥控技术的标志,即不仅是科技思想发展的情报来源,也是强化生产过程的依据。 藏品的吸引力取决于其外观,它是吸引参观者注目的一种表现能力。藏品所特有的外形、色彩、体积以及美的魅力都可能是吸引力的由来。格·阿·依里  相似文献   

7.
陈列是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作为一个公开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尤为重要。陈列展览策划作为创造性陈列展览的有效手段,与陈列水平和博物馆建设密切相关。陈列展览策划是增强博物馆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陈列展览物品的设计,有助于深化陈列展览策划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同样也有利于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宣传度。  相似文献   

8.
孙丽霞 《南京史志》2023,(26):58-59
<正>幼儿园博物馆是一个为幼儿感知、欣赏和探究自然、社会、文化及科技而呈现物品、提供操作机会的场所。我们以“建一座儿童成长的博物园”为愿景,聚焦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对廊道主题博物馆、班级微型博物馆、户外自然博物馆等博物馆场域的建设,探索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努力让幼儿园的一切空间、资源为幼儿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物》1958,(8)
(现存中央革命博物馆)~~红军在长征中用过的物品~~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馆藏物品分类管理,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具有文物分类、研究、探索、保护、展览等方面职能,属于非营利性机构。而在博物馆所展览的物品中,大多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独一无二的文物珍品。而这些文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损坏,为了保证文物的完整性以及对文物完美的安全保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每一个文物都有着特殊的保管模式。文章重点就是在分析当代博物馆对馆藏文物的科学保护,以及技术性的保护措施,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第二篇修复第一节术语‘修复’底意义。基本原则。西欧及我国(指苏联——译註)修复工作历史简说如前面曾经说过的,要求对博物馆物品进行处理,以防止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变成一堆金属的氧化物或细碎的灰尘是极常有的情况。对这种情况的处理通常称为修复工作。修复一词,发源于拉丁文的动词restauro,它的意思是‘我把某物复原’。由这个字而生Restauration一词,它的意思是‘恢复原状’。保存到博物馆内的物品,乃是历史文物。假如,在博物馆里有某一种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金属物品,那么这个物品就证明着它所从属的那一时期内居统治地位的生活习惯和嗜好,就证明着在一定发展阶段上该文化中金属的出现;如  相似文献   

12.
<正>1.绪论博物馆的定义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1)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宣传、娱乐为目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博物馆都存在资金紧张,运营不便的问题,一些私立博物馆更是举步维艰。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  相似文献   

13.
杜辉 《东南文化》2014,(2):129-132
民族学博物馆作为民族学与人类学伴生的产物,成为异文化物品收集和展示的场所。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思潮下,人类学内部开始对该学科具有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进行反思和批评。在此影响下,民族学博物馆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其未来发展之路,即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民族学博物馆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职能及使命。  相似文献   

14.
彭洁薇 《东南文化》2018,(3):120-126
注销是指将藏品从博物馆藏品清单及库房中移除的行为。欧美博物馆在注销方面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为保证注销过程的规范化,博物馆专业组织及诸多博物馆都订立注销标准,以"符合博物馆宗旨""不能因营利目的注销"为基本原则,并辅以藏品保存状况、独特性、可用性等方面的考量。在处置已注销物品时,博物馆会优先采用非出售的方式,并且尽量将藏品保留在"公共领域",以保护公众利益。虽然藏品注销极易引起争议,但也有正面意义。藏品"只入不出"的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利于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注销有助于优化馆藏、节约资源,对于藏品管理颇具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弱电系统是现代博物馆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合适的方式将楼宇机电设备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的管理和控制集成起来,形成安全、便利、高效、舒适的空间环境。博物馆以其公共性和保藏物品的特殊性成为了建筑弱电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所,也是投资较大的部分,对弱电系统不适当的应用将会造成博物馆投资的浪费和使用的不适应,甚至影响运营发展。本文初步探讨了博物馆工程建设中如何把握弱电系统得到适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其用途和故事。古董放在私人藏家手里,就要成为“藏地秘密”了,而放在博物馆里,则是在解读“藏地密码”,成为传承文化的平台。就这样,牦牛博物馆迎来了一位又一位热情的捐赠者。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对一些物品产生特殊情感,源于在其中发现了价值与意义,即"博物馆性"。确定了博物馆性,通过博物馆化的行为将其与现实时空分离,"物"转化为"博物馆物",这就是人类的收藏。随着人类的认知深化及收藏活动的社会化,人类在越来越多的物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性",博物馆物的数量与类型出现持续扩张,这一过程就是"博物馆化的拓展"。持续的拓展导致种类繁多的博物馆的诞生。随着物作为意义载体的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及机构性收藏成为主流,博物馆物被视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并被赋予更高的传播使命,由此深刻改变了博物馆的功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相应地带来博物馆组织结构,展览建设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是通过展览一些具有代表性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品,为人类提供学习和教育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对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真正为人类发展提供服务的非盈利机构,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关于观众 一、控制观众流量 △如果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过于密集,这容易引起博物馆建筑、室内装饰和布置、展览文物等的损坏。宫殿博物馆、故居和历史纪念馆更容易受到破坏,因为这类博物馆中往往有珍贵的壁饰、壁画、挂毡、丝绸帷帐、绘画、雕塑、雕刻或镀金门窗,以及各种家具,而这些物品很容易因观众拥挤而损坏。如何减轻这类博物馆内文物的损坏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碰撞磨擦是主要的破坏原因,此外,人体的热量、呼吸出的湿气和二氧化碳所构成的小气候,也对各种文物和建筑产生潜移默化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族学博物馆作为民族学与人类学伴生的产物,成为异文化物品收集和展示的场所.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思潮下,人类学内部开始对该学科具有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进行反思和批评.在此影响下,民族学博物馆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其未来发展之路,即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环境下,民族学博物馆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职能及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