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诸葛亮真的能借东风吗?其实古人早就根据《易经》和物候的变化预测天气,这也是诸葛亮能"借来东风"的秘密。诸葛亮预测到将有东南风起,有三个依据。一是根据阴阳五行和占卜预测。诸葛亮熟读经书,精通易理,用《周易》预测风雨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八个卦象分别代表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如"坎"多主雨",震"  相似文献   

2.
吕方 《文史天地》2014,(8):67-70
正公元227年,诸葛亮向蜀汉后主上书,慷慨誓师北伐曹魏,千古奇文《出师表》令我们感动至今。然而,在北伐中他的战术却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气壮如山的誓师陈词形成巨大反差。陈寿评价诸葛亮在北伐中的表现:"奇谋为短。"那么,果真是由于诸葛亮的战略战术失误主导了北伐的进程与结局,还是战争背后另有玄机呢?一、诸葛亮北伐战术受制于  相似文献   

3.
肖艳 《文史春秋》2006,(12):64-64
设想一下,如果让张飞去住怡红院,访蘅芜院,在大观园里享受风花雪月……那将使读者啼笑皆非,为什么?不和谐啊,人物与环境不和谐嘛。如果让诸葛亮去水泊梁山,充当“智多星”,当然完全可以胜任,但他以汉室为宗,以臣节为重,去当草寇,是不会愿意的,徐庶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设一谋吗?假如让诸葛亮上梁山,也是思想性格与行为相悖。而在《三国演义》里,却是异常“和谐”,作者罗贯中是深谙和谐之理的。《三国演义》讲述的是和谐的故事。东周列国,人物故事纷繁、紊乱;隋唐演义,故事单调,缺乏波澜。所以,《东周列国志》和《隋唐演义》都不能成为…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三顾茅庐的来历三顾茅庐与《隆中对》的具体内容,在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里已记录,它是以王沈《魏书》、韦照《吴书》鱼豢《魏略》、谯周《蜀本记》为基础并兼顾其它资料纂集写成。关于刘备和诸葛亮最初相识过程,《魏略》与司马彪所著《九州春秋》均记载是诸葛亮先主动去求见刘备,而没有三顾茅庐与《隆中对》。对于这一重要史实的判断取舍、陈寿是慎重考虑的,最终选择了诸葛亮晚年的回忆自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相似文献   

5.
《隆中对》新考王延武《隆中对》是蜀汉政权官方文件的翻版。刘备、诸葛亮初见时不具备《隆中对》所述谈话的事实基础,故《隆中对》为诸葛亮在荆州隆中答刘备问之说有三点失实之处:1、刘备、诸葛亮不能“交浅言深”。刘备所处之荆州,政治矛盾错综复杂,刘表对刘备并不...  相似文献   

6.
《后出师表》与《出师表》的出处不一样,但二表的文章总体风格是非常接近的,都出自诸葛亮一人之手,共为诸葛亮不朽精神的化身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杰作。  相似文献   

7.
丁晨 《丝绸之路》2011,(19):46-49
一提起蜀道,人们首先会联想起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千古绝句。清代学者严可均编纂的《全三国文》诸葛亮名下收录的一篇《黄陵庙记》记述了诸葛亮“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说诸葛亮进军四川之事。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在《三国志》的注释中曾引《魏略》一书,已用“蜀道”一词。  相似文献   

8.
世人谈三国史事或看《三国演义》,看到刘备漂泊半生,东投西靠,处处寄人篱下,没有一块立足之地,前途渺茫,不知所措时,不禁为英雄扼腕叹惜。及看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之开陈天下大计,精辟的分析,英明的论断,使读者与刘备顿开茅塞,犹拨云雾而见青天。后来刘备—一旅行,竟如柳暗花明,更觉得诸葛亮有先知之明,简直是神仙中人。其实,当时看出这种形势、与诸葛亮有相近见解的,还有在《三国演义》和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被描述的呆头笨脑、屡屡被诸葛亮愚弄的鲁肃。史称鲁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绝不是小说和电视剧中那种迟钝猥琐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通过将中华书局标点本《晋书·天文志》与《汉书》《三国志》《宋书》等对读,发现其关于诸葛亮屯兵渭南及文钦、毌丘俭淮南叛乱的记载存在不妥之处。就此略抒管见,献疑于方家。一、《晋书·天文志下》载:"蜀后主建兴十三年,诸葛亮帅大众伐魏,屯于渭南。"~((1))按:"十三年"疑为"十二年"之讹。《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建兴)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  相似文献   

10.
吴蜀荆州之争与三国鼎立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诸葛亮在《隆中对》(一称《草庐对》)中,为刘备提出了一个建国方略。其要点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指刘备)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以上为刘备提出的建国方略,显示了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远见卓识,而以后的刘备及其建立  相似文献   

11.
冯岁平 《文博》2000,(6):63-68
清代辑存诸葛亮的资料,前有遂宁张鹏翮的《忠武志》,后有武威张澍的《诸葛武侯集》,它们均不同程度地辑存了诸葛孔明的言论、著述及其相关文献,是今天研究三国蜀汉史及诸葛亮的不可或缺的文献依据。大致处于同一时期的清代中期,在当年诸葛亮“死犹护蜀葬军山”的陕西勉县任武侯祠主持长达三十余年的虚白道人(李复心),也竭平生之心力完成了一部名记武侯祠、墓,实类诸葛亮资料汇辑的《忠武侯祠墓志》。  相似文献   

12.
袁培德 《旅游》2005,(3):68-72
诸葛村,古称"高隆",是诸葛亮一支后裔聚集的血缘村落。据《高隆诸葛氏宗谱》记载,村中的诸葛氏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圭为始祖。元代中叶到高隆定居的是诸葛亮第27代裔孙诸葛大狮。这座以九宫八卦构思布局的村庄是诸葛大狮亲自设计的。全村目前有5000多人口,其中近3000人为诸葛亮嫡传后裔,是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农村交通运输机械一章,独轮车——木牛、流马——一段上,我曾指出:独轮车是我国农村中应用相当普遍的一种交通运输机械。它最大的特点是:中间只有一个车轮;一般只由一个人推动;在狭窄的小路上,运用最为轻便;比人力担挑,畜力驮载,运输能量都大过几倍。我并且初步推断:这种独轮车可能创始于三国时期;因为根据《宋史·杨允恭传》,高承《事物纪原》及陈师道《陈后山集》等书的记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上的"木牛、流马"就是独轮车。而且当时我还没有看到在这一时期以前的其它有关独轮车的明确记载。又根据杜佑《通典》及赵无声《快史拾遗》等书的记载,认为这一种独轮车应是蒲元、廖立等人的集体创议,被诸葛亮所采纳,并不是诸葛亮本人所创造。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南征是三国蜀汉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陈寿的《三国志·蜀志》对此事的记载非常简略,对进军的路线和所到的地方没有说清楚。诸葛亮的《出师表》称这次南征为“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对进军的路线和所到地方虽有所揭示,又由于古代称为泸水的河流不止一条,“不毛”一词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因而引起过不少争议。《贵州文史丛刊》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刊登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解》,提出了诸葛亮南征渡过怒江并到达缅甸八莫的说法。作者根据他一九四四年从军缅甸的见闻和汉字的音训,认为《出师表》所谓的“五月渡  相似文献   

15.
“七擒孟获”的故事家喻户晓。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说:“诸葛亮打败了南中一带少数民族部落,俘虏了他们的首领孟获。……诸葛亮七次生擒孟获,七次放他回去。最后孟获心悦诚服,表示归附蜀国政府”。其他史书也有七擒孟获的故事。如东晋人写的《汉晋春秋》、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明朝李贽的《史纲评要》等,再如今人写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国史稿》、《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16.
司马懿其人     
司马懿 (河南省温县人 )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尽管《三国演义》尊刘抑曹 ,神化诸葛 ,但仍然掩不住司马作为诸葛主要对手的光芒 ,否则 ,诸葛亮的对手不堪一击 ,何谈诸葛亮之神机妙算。司马懿的生平事迹集中载于《晋书·宣帝本纪》 ,散见于《晋书》、《三国志》有关篇章。正史的记载是实事求是的 ,对司马懿是褒扬的。唐太宗在《宣帝本纪》末所作论赞中提出相反观点 ,则是当时政治的需要 ,是为防止出现觊觎帝位的野心家而提出的警告。可惜 ,这种强加之辞和《三国演义》的贬低丑化一直影响和左右着文史界、民间的看法。因此 ,我试从十个方面分…  相似文献   

17.
钱国宏 《文史月刊》2011,(10):27-27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随着小说《三国演义》的流传,家喻户晓。其实,历史上,诸葛亮并没有斩过马谡。  相似文献   

18.
正北方人饭桌上常常离不开馒头,但您知道"馒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认为,这个中国人熟识的词汇最早可能源自佛经。坊间对馒头一词的起源,一直流传着诸葛亮创立之说。据高启安考证,在宋人高承所著的《事物纪原》中记载着诸葛亮以面粉皮包馅以为人头之事,所以有"馒头"源自"蛮头"  相似文献   

19.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之一。此故事应是受孙权以船受箭为基础,结合唐代张巡“草人借箭”等史实,加以艺术加工、渲染而成。诸葛亮以其忠贞、智慧与军事才华称于世,而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据守雍丘、睢阳,也广为世人赞颂,张巡忠贞的品德、超人的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华,几可与诸葛亮媲美。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有文章称崔浩为"北魏第一谋士",当不过誉。南宋陈亮《陈龙川文钞》辑有诸葛亮、吕蒙、邓艾、羊祜、李靖等中国历代名将故事,其中就有崔浩。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出版有《中国历代智囊人物丛书》十四册,其中一册为崔浩卷,丛书将崔浩与孙膑、李勣、张良、范蠡、姜子牙、管仲、吴起、诸葛亮、李斯等一起列入中国著名智囊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