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在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目前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首先针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其次谈范宽《溪山行旅图》对自然山水的再现,体现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自然山水不但是画者的生活场所,也是画者去观察临摹的物象,更是师法自然的老师。最后从美学原理视角审视了范宽《溪山行旅图》的画中意境。  相似文献   

2.
《文物》1979,(10)
范宽是北宋初年杰出的山水画家,名中正,字仲立,《图绘宝鉴》说他"其性最缓,故以宽称之,詎知中立不以名著耳。"陕西华原(今耀县)人。常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喜画水墨山水,初学荆浩、李成,后感到"与其师人,不若师造化",遂迁居终南山、太华山,常在岩隈林麓之间危坐终日,纵目四顾,以求其趣,徘徊凝览,以发思虑。从此脱去旧习,对景造意,写山真貌,终于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3.
国宝巡礼     
刘士刚 《收藏家》2005,(2):78-78
《雪景寒林图》绢本墨笔,是一件用三幅绢拼接起来绘制的群峰屏立的大幅立轴作品。画面山石雄峻,崔嵬之山几乎占去了画面的五分之四。高山之麓,溪水之滨,以粗笔浓墨绘出古木密林,枯枝老干,苍劲挺拔,山脚云雾迷漾,寒林漠漠,表现了秦岭山川的神姿异彩。范宽生卒不详,约生活于公元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北宋初期杰出的山水画家,名中正,字仲立,陕西华原人。因其性情宽厚,人们称呼他为范宽。他擅长画山水,主张师法自然,所以他经常出入终南山、太华山进行写生,领略大自然的变化而进行创作,并以雪景著称。  相似文献   

4.
在流传下来的众多清代绘画中,有一部分作品上,作画者的姓名前署有一个"臣"字,这就是我们习惯上称之为"臣字款"的绘画。这部分作品数量不少,但传布并不很广。下面就笔者了解的情况,对"臣字款"画作一些考察。画家在名款前署"臣"字,并不始于清朝,就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为宋代,如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卷款为"臣李公麟奉(束力)摹韦偃牧放图",梁师闵《芦汀密雪图》卷款为"芦汀密雪。臣梁师闵画。"南宋供奉画院的马远、马麟、夏圭等人的作品上也有署"臣"  相似文献   

5.
元人《宦迹图》卷(旧题宋人画《赵遹泸南平夷图》卷) 绢本水墨淡设色长卷,高39.3、长396.2厘米,今藏美国堪萨斯城奈尔逊·阿金斯艺术博物馆。此图景物相连,画一人不同时期的事迹,无款识。卷前有佚名人书"笃恭"二大字,书于元宫廷御用明仁殿描五爪金龙黄笺上。又有明沐昕篆书"徽宗宸翰"四大字。卷后有沐昕行书跋及明宣德十年吴讷跋,都称"笃恭"二字是宋徽宗所书,而没有提到  相似文献   

6.
《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所载李公麟画《李密迎秦王图》一卷,现在收藏在上海博物馆,改名为《宋人画人物故事》(图一)。画上没有作者名款印记,人物多作宋代衣冠,其中长脚幞头,最为明显易辨。考南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3中一条云:"至刘汉祖始仕晋为并州衙校,裹幞头,左右长尺余,横直之,不复上翘,迄今不改。国初(北宋)  相似文献   

7.
1977年苏联滨海地区的赛金古城出土了一个有女真字的银牌。银牌长22.2、宽6.5厘米,现考释如下: 银牌上的第一字"(?)"为御押。宋人周燀的《北辕录》一书中提到的一种金代银牌是"牌样如方响,上有蕃书急速走递四字,上有御押,其状如主字之法。"宋人范成大  相似文献   

8.
邬建 《中原文物》2006,(4):85-87
《溪山行旅图》,绢本,立轴,淡设色,206·5厘米×103·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范宽,字中立,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图画见闻志》记载他“仪状峭古”,“性嗜酒、好道”,“理通神会”。就是说范宽能把道之理、物之理与画之理相通,把自己的精神与山林自然之精神相会而融合为一体。在好道之心的驱使下,澄怀而昧象,拒功名利禄、除俗虑杂欲,而专意于山水。一、范宽的“师古人、师自然、师心”范宽的山水画初学荆浩、李成,从《溪山行旅图》上能看出:强调写实,追求理趣,全景式的构图,充实、严密、一丝不苟。坚挺的外轮廓以及…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博物馆收藏《于叔明移居图》一卷,纸本,纵25、横95厘米,设色画。画面上小舟一叶,山水清幽,是画主人于克成(字叔明)隐居生活的写照。山石用"披麻皴"。全幅基本以墨绘,间施绿色,极富苍茫之致。右上方绘者题"□亥秋日写赠叔明先生倪端"(图一)。此画作者倪端,有人认为是明宣德年间的院画家。关于这个画家,明徐沁在《明画录》中说:"倪端,字仲正,宣德中征入画院。道释精妙入神,兼工人物花卉,其山水宗马远一派,与谢环、李在、石锐同时宠渥。"明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说倪端(仲正)是"天顺间锦衣千户,画法夏珪,  相似文献   

10.
《维摩演教图》是宋人师承李公麟的白描人物画。作者经过对比分析,认为此图不是金马云卿的《画维摩不二图》。而关于王振鹏《临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也存在诸多疑问,它或许是曾经元内府收藏、清《秘殿珠林初编》著录的李公麟《画维摩不二图》卷的临摹本。  相似文献   

11.
相关秘色瓷最有名的诗就是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但是包括《侯鲭录》在内一大部分宋代文献并未称该诗为《秘色越器》,而是《越器》。本文认为,在宋人的观念中,越器就是秘色瓷的一部分,而该诗的内容,显而易见是描述秘色瓷代表产品越窑的,故省去了"秘色"二字,而简称为《越器》。  相似文献   

12.
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的一轴署名范宽的《雪景寒林图》,是一幅优秀的古代山水画作品(见《文物》1979年第10期),它在"文革"期间被意外地再发现之后,引起海内外有关学者的普遍关注。随着近几年来对范宽作品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13.
1915年缪荃孙烟画东堂小品本《京本通俗小说》刊版问世以来,六十年间一直被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者所重视,一般都同意缪荃孙在跋语中说的原书是"影元写本",它的九篇话本都是宋人作品。只有少数人稍有疑问。如1930年郑振铎对此书原本为"影元写本"提出不同看法,郑振铎说:《京本通俗小说》"当是明代隆万间的产物,其出现当在清平山堂所刻话本后,而在冯梦龙的‘三言’前"(《明清二代的平话集》,1947年开明书店《中国文学论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不乏长幅巨制,巍然壮观。同时,尺幅小品也异彩纷呈。《宋人册页》即精选了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小品画一百幅,每十幅编为一册,共十册。这一百帧小品画包括花鸟、山水、人物,其中大都是皇家画院的作品,并且以北宋徽宗到南宋宁宗、理宗这一时期的作品最多。风格多以严谨、细致、精密见长。显示了两宋绘画,特别是宋代院体绘画的风貌。马远《梅石溪凫图》页即是被收入《宋人册页》的一幅山水、花鸟结合的精美小品画(封底)。  相似文献   

15.
李寅,字白也,号东柯,江苏扬州人,以擅画山水、界画闻名,是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活跃在扬州地区,以卖画为生的职业画家。他的山水画师法宋人风格,结构严谨,笔墨工整。清·韩昂《图绘宝鉴续纂》云:“李寅……画法唐宋,几无别焉。”清人  相似文献   

16.
《文物》1978,(6)
《文物》1977年第9期《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法书》一文,著录了王詵自书《颖昌湖上诗、蝶恋花词》合卷,并简单介绍了王詵的生平,于王詵的生卒年则"不详"。我于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11月印行的《中国画》创刊号,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12月印行的中国画家丛书《王詵》中,知道王詵生于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  相似文献   

17.
南京博物院藏有朱耷《牡丹大石图轴》(图1),纸本,水墨,124.6cm×62.3cm,款署“八大山人”,下钤“驴屋人屋”白文印。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鉴定此画为真迹, 编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七册(文物出版社版)。此画曾多次展出过,笔者反复观摩,对署款“八大山人”四字的书法疑其为伪,因此查阅了与此作创作年代相近、署款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博物馆藏明代袁尚统《岁朝赏梅图》(图1),纸本,立轴,画心纵长48、横长47.5厘米,画中山野一隅,寒梅绽放,老翁闲倚树干,笑看小童燃放爆竹。画幅左上款署"丁丑腊月写似栖筠兄,袁尚统",钤朱白文"尚统之印"和白文"字叔明"名章二方(图2);右下压角钤朱文方印"将疾"。作画时间"丁丑",在明崇祯十年(1637)。  相似文献   

19.
《文献》2012,(2)
<正>丁声树曾讨论过"弗"和"不"的区别,他认为"弗"字似乎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但《尚书》中"弗"很多,多有例外。丁声树援引石经以及其他古书引《尚书》的语句,辨明其中多有由"不"误为"弗"的。照此看来,古书中有些"弗",原来应是"不"。这种看法是可信的吗?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通过分析修复清代《沈泳荪仿查二瞻山水轴》采取的一些有别于一般纸本的修复和保护方法,结合具体事例提出了一些修复观点,以供商榷探讨。沈翰,字咏荪,号醉白,光绪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候补湖南通判,不得意,以卖画授徒为生,善画山水,宗倪、黄,光绪季年卒,年六十余。《沈泳荪仿查二瞻山水轴》系其仿制作品,题跋称沈瀚临自査士标,而所谓査士标仿石田(沈周)一行署款是不知名者妄添,实际上本件的图式来源于倪瓒。此画仿倪瓒山水"一河两岸式"的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