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五缘”,就是亲缘、地缘、神缘、业缘和物缘,是中国人一种群体结合方式。“五缘”文化的核心是亲缘,其他各缘只不过是亲缘的关系网络的转化和运用,导致亲缘向其他各缘转化的理论基础则是孔子“仁”学的“泛血缘化”特征。《论语.颜渊》中有关司马牛问仁而与孔子和子夏的三段对话,是儒家“仁”学理论由正式血缘向拟制血缘转化的一个经典性例证。随着孔子和子夏通过对“仁”一步一步地深入阐释,逐步化解了司马牛关于“人皆有兄弟,我独无”的忧惧心结,全面完成了“仁”学由正式血缘向拟制血缘即“泛血缘”的转化,从而使中国人的群体交往方式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孔子弟子中的河南人赵全鹏孔子3000弟子中取得杰出成就的有70余人。70余人中有不少是河南人,兹予简介。卜商,字子夏,卫国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在孔子弟子中,子夏以文学著称,被列为十哲弟子之一。孔子死后,子夏居住在今山西南部,在那里聚徒讲学,成为孔门...  相似文献   

3.
子张从政辨     
本文对“子张终身未仕”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在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不能妄下结论。笔者通过考察《论语》及大小戴《礼记》中“子张问政”的条目,发现子张向孔子问政的次数远大于同是问政的子路、子贡、仲弓、子夏,而他们问政都是在已经从政之后的切事而问,这可以推断出子张的问政很可能也是从政后的发问。结合《大戴礼记》中孔子对子张“不弊百姓”的评价,我们可以推断出子张曾经从政,并且孔子对他提出的戒急戒躁的从政建议,也与《论语》中记载的子张性格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河南     
河南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夏、商、周时期的中心舞台 ,同时又是儒家圣人孔夫子的祖籍所在。孔子能对三代遗产予以全面总结 ,权衡损益 ,垂宪万世 ,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基础 ,与此有很大关系。据史家考证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 ,是宋国的一位大夫 ,食采于栗 (今河南夏邑 ) ,在宫廷内乱中被杀 ,其子木金父避难 ,逃到鲁国的陬邑 ,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 ,成了鲁国人。宋国是殷“三仁”之一微子的封国 ,奉殷之先祀 ,行殷之正朔 ,用殷之礼乐。所以历史上也有人称孔子是“殷汤之后”、“微子之后”。对自己的身世 ,“好古敏求”的孔夫子…  相似文献   

5.
子夏故里温邑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子夏是唯一的晋人。一般认为子夏的故里在当时的温邑,但是,关于温邑的归属国,千百年来却是众说纷纭,致使子夏的“国籍”一直处在多种观点并存的状态中。在相关的史籍记载中,今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没有子夏故里的记载,《集解》引《孔子家语》说子夏是卫国人,又引郑玄的说法,说子夏是温国人,而《礼记·檀弓》孔颖达《疏》则说子夏是魏国人。那么,上述说法究竟哪一种是事实或是更接近于事实呢?这就需要从古温国或温邑的历史变迁讲起了。周朝初年分封的古温国,地处今河南省温县西南部。作为周武王的封国,古温国的历史地…  相似文献   

6.
上博楚竹书所谓的《子道饿》篇当称之为《鲁司寇寄吉游於逡楚》。此篇记载的主要是子游之事,与孔子无涉。筒文所谓“鲁司寇寄言游於逡楚”,子游辞行“至宋、卫之间”遇险,当是子湘为孔子“庐墓三年”以後之事。这是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过的新莉载。以此与《荀子。非十二子》篇互参,可知子游在孔门中的地位,速胜於子夏、子张之辈。上承孔子,下启思、孟的,不是颜、曾,而是子游。  相似文献   

7.
至德流芳     
正南方夫子言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年吴地常熟人。小孔子45岁,和子夏、子张、曾子等同年辈,是孔门中的少年弟子。言偃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入学孔门,虽然从师较晚,但能学而有成。孔门有四科,言偃在文学一科中占第一位。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言偃对孔子竭力倡导的仁礼有特别的领悟,形成他独有的气概和作风。他领悟仁礼的精神实质,忽视其礼数小节。曾批评子夏之门  相似文献   

8.
旧时中国的孔庙(或称文庙),多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祀孔子,其中颜渊、子思居孔子的右边,曾参、孟轲居孔子的左边,统称“四配”。唐朝初年,孔庙中尚只有颜渊一人配祀。唐睿宗时,孔庙中的配享者(孔子的门人或者在经学上有成就的人死后随孔子一起受到祭祀)增加为颜渊、曾参二人。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立孟轲、扬雄像于庙廷”、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春秋末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姓孔的吗?不是,孔子是“子”姓,不过,这个“子”字与“孔子“的子不同。前者是姓,后者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或美称,孟子、荀子、韩非子的“子”也是一样。既然“孔子”的子是对这位古圣人的尊称,又说他“子”姓,那么,为什么不称他为“子子”,却称他为“孔子”呢?这个“孔”又是什么呢?原来,孔子的“孔”是氏。在古代,姓和氏是有区别的。姓是标志家族系统的族号。以姓为标志的家族,其子孙繁衍后,一族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先秦时代,中国内陆南北文化曾出现过两次大的合流,其显著的标志就是《诗经》的流传和《楚辞》的诞生.说到《诗经》,我们不会忘记孔子所作的贡献.这里有必要巡视一下孔子的中国文化观.孔子一生以恢复周礼为能事,提倡以“仁”为中心,由周天子来一统天下的政治主张.他不仅有过“乘桴浮于海”的畅想,也有过“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胸怀.一部《论语》不仅标明了孔子的政治观,同时也包含着儒家文化创始人在“夷夏”文化问题上的开明倾  相似文献   

11.
《礼记·檀弓上》曾子责子夏"三罪"一节,后儒多误解,并影响到对儒学史的认识。通过考辨子夏丧亲、丧子的时间地点可知,丧亲、丧子对子夏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有三:一是丧亲时子夏年轻体壮经得起巨大哀痛的打击,丧子时年老体衰精神承受力大不如前;二是丧亲时子夏挫败赵简子图谋未久,返乡服丧担心其报复,故"使民未有闻焉";三是丧亲时子夏远在异国求学为官,服丧能够悄然行事,丧子时已是举国敬重的贤儒大师,势必广被关注。曾子对此早有洞见,责其"三罪"只是一种特殊的劝慰方法而已。孔门弟子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君子群体,有认识分歧并且互有批评帮助是正常的,其践行君子之德决不会因孔子逝世而终止。  相似文献   

12.
一、孔子的孝母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对这个古今中外有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他的思想的探讨,评价、众说纷纭。然对孔子的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仁”,“礼”,无多非议。“仁”是孔子思想中一切德行的根本。“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观念,是“仁”的表现形式,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本准则。那么“仁”之本又为何呢?有子(孔子弟子) 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如此,“孝悌”乃仁之根本了。而在孝悌之间,能孝自然能悌,故孝亦可视为仁之本乃至一  相似文献   

13.
辞令     
《礼记·经解》:“属辞此事,《春秋》教也。”春秋时士大夫重辞令,孔子也重辞令,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他极重视《春秋》在表述上对文辞的斟酌。司马迁说:“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这反映出孔子对历史撰述在文辞要求上的严肃态度。《左传》作者概括了《春秋》在这方面的成就,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后来《左传》、《史记》都继承、发展了《春秋》的成就,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卜子夏故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春秋末年战国初期思想政治家,孔子著名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贤和十哲之一。他的故里在今河南省温县卜杨门村,至今村内还有他八十代和八十一代孙,家中藏有《卜氏家谱》,村南有卜子夏墓,《温县志》有戴。 一、卜氏源流与子夏业绩 《百家姓探源》说:“我国之所以有卜氏,与传统的占卜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卜是占卜之意,用卜骨卜甲来预知祭祝、征战、田猎、出入、匀成、风雨、疾病等凶吉。周代设有卜人,专管占卜之事。有占卜技术的人后人以先人的技艺为职业,后以官命氏。”据《路史》载,夏启的后代已有以卜为氏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的萌芽期与形成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说中国古代青铜器主要是指中国先秦夏商周时期的古青铜器。一从古代文献提供的线索来看,东周时一些学者为了阐明古代文物制度或宣扬自己的伦理政治主张已经注意到了实物资料。《国语鲁语》中记载了孔子对“矢”的研究;《论语八佾》中谈到孔子对鲁桓公之庙中所放...  相似文献   

16.
关于“郑声淫”古今各家之说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声问题是诗乐关系中的一个特殊问题,也是一个被封建诗教搞得比较混乱的问题。对于什么是郑声、郑声的性质和特点以及郑声与郑诗的关系,历代学者颇有争论,至今认识也未完全统一。郑声问题是孔子首先提出的。《论语·卫灵公》,“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又《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十分明显,孔子所谓的“郑声”、“郑声淫”等都是就音乐而言,而不是指郑诗。从春秋时代直到西汉人们一直这样理到,从无任何异义,因而也从无任何争论,这可以从《国语·晋语》、《礼记·乐记》和《史记·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孟子和苟子的“夷夏之辨”、“外夷内夏”、“夷夏之防”、“华夏一统”等民族思想为中华民族思想理论奠定了基调。虽然他们区分“夷”、“夏”的标准都是以“文化”为价值判断,但三人强调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孔子的民族观念是对西周以来民族思想的继承,主张以“仁”、“德”为区分民族差别的标准,讲究“和为贵”;孟子的民族观念继承了孔子民族思想的开放性因素,其核心是“以夏变夷”,其指向是以仁义治天下;苟子的民族观念则是以“礼乐”为中心构建起来的,也具备开放性特征,但其着眼点在“严夷夏之防”,终极目的是通过“礼乐”之教而使天下一统,直接为巩固君主集权体制服务。  相似文献   

18.
旧时中国的孔庙(或称文庙),多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祀孔子,其中颜渊、子思居孔子的右边,曾参、孟轲居孔子的左边,统称"四配"。唐朝初年,孔庙中尚只有颜渊一人配祀。唐睿宗时,孔庙中的配享者(孔子的门人或者在经学上有成就的人死后随孔子一起受到祭祀)增加为颜渊、曾参  相似文献   

19.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他对于诗的态度,其论诗、传诗的实践,对《诗》的传播及其进而为经典都产生了重要作用。最近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孔子诗论”,为我们研究孔子与《诗》的关系又做了献上的丰富:首先,《孔子诗论》充分证明了先秦的用诗风气之盛;其次,在《孔子诗论》中,孔子基本是从诗的本义出发来评价诗篇的风格,与后儒定义“风雅正变’说有很大差距;第三,传统诗论中的“美刺”说可以说完全是对《诗经》的误解。对封建时代的一些错误的诗说,《孔子诗论》为我们作了全新的辨正,为我们认识《诗》的本来面目提供了极大的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研究孔子多年,认为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时”,由“时”发展为“中”、“和”。另一个是“仁”,由“仁”发展为“义”、“礼”。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说“时”。《孟子·万章下》说:“孔子,圣之时者也。”《论语·微子》中,孔子自己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我看这都是“时”的证明。孟子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这就是“时”。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接淅而行”。做饭,淘淘米未等煮就去了。去鲁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