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4~2008年发掘的神禾原战国秦陵大墓,为"亚"字形墓,位于陵园中心位置.大墓虽遭严重的盗扰、焚烧,仍出土精美器物数百件.根据大墓形制、随葬器物及其刻铭,并结合文献资料,推定墓主为战国晚期秦国夏太后.该墓的发掘为战国秦汉时期有关帝王陵墓形制、构筑、制度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镇江博物馆 《东南文化》2021,(2):45-53,中插1-中插2
2020年4-5月,镇江博物馆在句容市宝华镇牡丹西路北侧清理了四座东晋晚期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出土文物64余件(套).四座墓均为"凸"字形单室券顶墓,其中M1保存基本完整,出土文物丰富,尤为可贵.这批墓葬为研究南京、镇江地区六朝墓葬制度演变和葬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广州西汉第二代南越王赵眜(胡)墓出土了240余件玉器,其中多数玉器造型独特,琢刻工艺精湛,是研究当时玉器使用制度、时代风格的珍贵实物资料。研究发现,该墓中墓主和殉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玉器,属于墓主的是葬玉,用玉目的除了彰显权贵更重视护尸升仙;属于殉人的是装饰玉,注重身份高下而忽略了升仙功能。推测其目的是为了营造墓葬等级,而...  相似文献   

4.
导读     
正新年伊始,《中国史研究》编辑部全体同仁恭祝老友新朋万事如意,盼请多赐佳作。本期刊发了20篇专题论文、书评和札记,主要涉及礼制、思想文化、政治和经济诸领域。《从大河口鸟形盉铭文看先秦誓命规程》依据新出西周金文资料和传世文献,考察了两周时代的誓命规程。《周代"籍礼"补议》对先秦时期籍田和籍礼制度的起源和程序提出了新的意见。《北魏太武帝庙号升格问题考议》考察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庙号变  相似文献   

5.
新沂乱墩汉墓群I号墩中发现土坑墓2座、石棺墓11座、砖室墓3座,排列有序,时代跨度为两汉之交,为研究当时家族丧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小依次递减或基本相等的列鼎制 27,到 70年代以来正鼎、陪鼎的区分28,以及对用鼎制度的不同看法等 ,均引起普遍重视 ,目前在对发掘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时 ,多数研究者以列鼎制来划分墓主的身份等级。即依据《仪礼》、《礼记》的记载 ,天子和东周国君用九鼎 ,卿、上大夫用七鼎 ,下大夫用五鼎 ,士用三鼎或一鼎。并以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五鼎配四簋等为周代的礼制。前述洛阳 2 0余座东周铜器墓的研究报告多以上述之礼制来判定墓主身份的。如一~三鼎墓为士 ,五鼎墓为下大夫 ,七鼎为卿或上大夫等。前述的 2 6座铜器墓中 ,三鼎以上墓有 7座 ,其…  相似文献   

7.
南阳市三杰房地产公司住宅小区M49为西汉晚期墓,形制为双凸字形竖穴土坑墓,由双墓道和东西两室组成.墓中出土大量的青铜器和原始瓷器,为研究南阳汉墓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江苏新沂市乱墩汉墓群I号墩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文化》2003,(3):43-48
新沂乱墩汉墓群I号墩中发现土坑墓2座、石棺墓11座、砖室墓3座,排列有序,时代跨度为两汉之交,为研究当时家族丧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周峰 《北方文物》2018,(2):68-71
新发现的金代郭周墓铭为了解金代农村的富裕农民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其记载了郭周的善行。墓铭对于研究金代老人授官制度以及西夏侵扰所引起的移民问题也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李德文  秦让平  汪欣  邓刚  杨亚宁 《考古》2012,(5):29-40,98,106,109
2010年4月发掘的白鹭洲战国墓M566为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墓主为女性。墓葬中出土一椁三重棺,以及铜器、仿铜陶礼器、漆木器及玉器等随葬品。墓主身份应不低于大夫级,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偏晚。此墓葬的发掘丰富了战国时期皖西地区楚墓的研究资料,对研究安徽地区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0年9月,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高皇一鱼塘内打捞出一批青铜器,共有5种12件,即鼎5件、盨4件、盘1件、匜1件、车辖1件。其中1件铜鼎和2件铜上铸有铭文,应为西周中晚期应侯见工墓被盗之物。  相似文献   

12.
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溃阳镇北的溃阳岭上,是一处以应国墓葬为主的大型古墓群,墓葬的年代为两周时期与两汉时期。本文介绍的M301是1992年在应国墓地发掘的一座楚国直辖时期的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此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主要有铜器、锡器、石器、漆木器、骨器等,其中铜礼器有鼎、簋、敦、盘、■、浴缶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此墓的墓主人可能是应国王室贵族的后裔。  相似文献   

13.
三门峡市盆景园8号战国墓为战国早期偏晚的棺椁墓。出土随葬器物15件,包括铜鼎、铜豆、铜壶、铜带钩、玉石饰件、玉琮、骨笄等。  相似文献   

14.
湖北广水巷子口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巷子口遗址是随枣走廊东南部一处重要的东周时期遗址。西周初年,周王朝在汉水的江北地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形成许多小方国,汉阳诸姬文化在这里才得以兴起和发展。巷子口遗址出土的鬲、盆、豆等与随州擂鼓墩1号墓、2号墓和庙台子遗址、叶家湾遗址、梅鹤子塆遗址以及枣阳周台遗址所出土的同类器特点相同,陶鬲与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周台遗址和广水黑洞湾春秋早期的陶鬲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而与汉水以西的襄樊真武山和其他楚文化遗址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巷子口遗址应是曾国的一处村落遗址。巷子口遗址的发掘,揭示出随枣走廊东周时期曾国的文化面貌,对研究曾国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衡阳市博物馆 《江汉考古》2005,(4):19-24,F0002,F0003
该墓是带墓道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随葬器物54件,其中有5套陶礼器鼎盒壶钫完整组合,出土30件日常生活陶器,还伴出大量泥郢称、泥半两.随葬器物从侧面反映了楚国故地衡阳在西汉早期,一方面承袭战国晚期楚国的礼制习俗,另一方面又开启西汉中晚期的封建田园经济生活新风尚.  相似文献   

16.
刘富良  安亚伟  尚巧云  胡小宝  胡瑞  高向楠  高虎 《文物》2011,(5):4-11,1,97,98
2001年9月,在洛阳市体育场路东侧发现了3座东周时期的墓葬,其中2座为"中"字形墓,1座为"亚"字形墓。2002年1~4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对编号为C1M10122和C1M10123的两座墓进行了发掘。C1M10122为带4个墓道的"亚"字形墓,是目前发现的两周时期唯一的此种形制的墓葬,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铜器铭文判断,此墓可能是周平王的墓葬。C1M10123为带2个墓道的"中"字形墓,此种形制的墓葬在洛阳为首次发现,根据晋侯墓地的情况可以推断,它与另一座"中"字形墓可能是周平王夫人的墓葬。  相似文献   

17.
安徽舒城九里墩墓残存的大部分遗存呈现典型的楚文化风格和战国早期的时代特征,应是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葬,而不可能是钟离公鱼的墓葬,更不可能是群舒墓、蔡墓或吴墓。这一看法与楚、群舒、蔡、杞、钟离诸国族的历史变迁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新近公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中《耆夜》一篇,讲述了武王八年出师戡耆(黎)大胜之后归周,在"文大室"即文王宗庙进行"饮至"典礼,武王君臣饮酒作歌的情景。本文结合传世文献叙述了简文给我们展示的西周初年庆功典礼"饮至"的内容,正是西周礼乐文明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也谈应监甗     
王龙正  孙清远 《中原文物》2012,(1):45-49,66
应监是监督殷遗民而非监督武庚,更非监督应国国君。在周王朝平定"武庚、管、蔡之乱"后,位于山西境内"武之穆(周武王之子)"的封国——应国,因其地邻近殷朝旧都安阳,而被周公与成王赋予监督殷遗民的新使命,"应监"可能是管蔡之乱后,应国国君应叔兼领监督殷遗民任务之时的称谓,南迁后的应国地处周王朝南疆,其国君仍然称为应侯,之所以称为应公者,则是因为他曾兼任周王室的卿士。  相似文献   

20.
论随州羊子山新出噩国青铜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在湖北随州安居镇羊子山墓地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本文对羊子山M4出土的20件青铜器进行了讨论。这些青铜器多有噩侯铭文,墓主为一代噩侯,说明西周时期噩国的地望在今随州,与曾国相邻。羊子山M4出土了多件神面纹青铜器,与其他噩国青铜器一样具有若干个性特征,它们应是噩国独立生产的青铜器,这一现象反映了西周诸侯国较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