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古夜郎国,人们对其名称的由来和含义已经作过种种解释,但却不太令人满意,本文试作新解。夜郎国内居住有许多民族,其后高尚有分布在今天的贵州及周围地区,‘市郎”一词的语源和语义必须从这些民族的语言中寻求。一般认为当时的民族有催、僚、越等系统,持不同意见者从不同角度对某些相同的材料作出不同的解释,或把并不属于统治民族的东西描述成统治民族的,这就往往把问题复杂化。不论材料如何复杂,诸如“夜郎”这个主要问题一突破,则可以解决一大片问题。本文认为“夜郎”一词与今天的壮侗语族语言有关系,也即夜郎的统治民族是…  相似文献   

2.
“老公”一词最初形成于魏晋,经过词义的互换与融合后,在宋代固定为妻子对丈夫的爱称,词义经历了一个由泛指到专指,蔑称到爱称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源学的角度对东汉时期表示溺器的“伏虎”一词的来源进行考证,参考并借鉴心理学、民俗学、考古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辨析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词语形式与语音状况及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李鹏 《北方文物》2017,(1):86-92
经考证"松漠"是北魏时期对科尔沁沙地的泛称。从东晋建元二年(344年)起,至北魏太和三年(479年),135年的时间里,契丹在"松漠"中的分布地域,基本没有变化,即今通辽市中部的开鲁县、科尔沁区和科左中旗及周边地区。大黑山是奇首可汗的出生地都菴山。奇首可汗的龙庭,是通辽市的福巨城址。契丹在"松漠"中活动地域的中心,位于通辽市西辽河平原腹地的科尔沁区,这里是契丹真正的起源地。  相似文献   

5.
赵宇晨 《黑龙江史志》2013,(17):269-272
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胶州湾有"少海"、"南海""、麻湾"等名称。"胶澳"一语是近代出现的对胶州湾及附近地区的称谓。中法战争期间,该地开始受到重视,其时,朝廷力主李鸿章在该地设防。北洋水师兵备道刘含芳给李鸿章的呈文中首次使用了"胶澳"一词,从经济和保卫京畿的角度否定了胶澳作为战略要地的种种优势,这份奏折成了李鸿章阻止朝廷设防胶澳的依据,最终导致德军轻取胶澳。"胶澳"一词在使用中,其含义多次发生变化,由最初的地理含义、到后来的军事含义,再到最后的德国殖民时期的行政含义都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曾家山初名大漫天岭,亦名藁本山,俗名曾家河,大名曾家山。位于秦巴南麓、川北门户、广元朝天东北,平均海拔1400米,面积737平方千米,其中朝天区586平方千米、旺苍县151平方千米,覆盖曾家镇等5个乡镇、朝天镇2个村及旺苍县天星镇6个村、盐河镇2个村,素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小养胜地”之美誉。曾家山依托川陕结合部、蜀道亚高原的区位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养生文化;悠久的历史积淀,特殊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曾家山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名文化。  相似文献   

7.
"京兆"一词因官职"京兆尹"而得名。西汉以官名"京兆尹"为地方上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目的在于突显其在京畿附近地位的重要性。本文对西汉始设京兆尹的大致范围(即今大致西安市范围内)及其"京兆"一词作为行政区名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京兆"在此以外的地区作为行政区名的情况作了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8.
查阅民国时期房产档案,多会见到以“井”标示的房屋面积单位。而多本字、词典的“井”字条目内均无地积单位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贺云翱 《东南文化》2012,(1):91-98,127,128
"贡瓷"及与其相关的"官窑"制度是中国古代瓷业生产中的重要学术问题。文物考古界一般认为,中国的"贡瓷"制度开始于唐代,烧制优质"贡瓷"的"官窑"制度则始于晚唐或宋代。然而,近年来在湖南湘阴窑和南京发现的"太官"、"供奉"、"上府"铭瓷器标本证实,"贡瓷"制度最迟开始于南北朝时期。湘阴窑址出土的刻有多种瓷业工人姓氏及"官"款的窑具资料可能还把中国烧制"贡瓷"的"官窑"制度开始的时间提前到南朝或隋代。  相似文献   

10.
《攀登》2017,(3)
"土人"即"土著",史志所载"土人"多为中原汉人对少数民族、域外之人、土官(土司)及其属民的称呼。在较大区域内,"土人"是泛称,但在小区域内"土人"可专指特定少数民族。《秦边纪略》、乾隆《西宁府新志》等所载河湟"土人"与当地其他民族并称,但并非单一民族专称,其主要含义为土司及其属民。宋代灵州一带的"土人"确系吐谷浑人,如若(顺治)《李氏世系宗谱》、(宣统)《李氏家谱》等所记可信,那么西夏亡国后灵州一带"土人"西迁河湟也是有可能的。目前可以确知的是,河湟"土人"主要由蒙古、汉人、西域缠头回构成,这些原有族属十分明确的族群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在长期的民族杂居过程中,他们往往脱离或疏远原生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习俗等有趋同的倾向。河湟"土人"是今日土族的上源,地域上与河湟及甘肃永登一带的土司分布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16,(6)
清乾隆皇帝敕编的五种"西洋馆译语"分别为汉语与法、德、葡、意及拉丁语的对译字书。前四种书题中的国名均采用拉丁语而非本土语言,与其他"华夷译语"类字书习惯不同,这是因为"西洋馆译语"的编者系来华的传教士,而拉丁正是当时传教士的通用语言。最后一种《拉氐诺话》中的"拉氐诺"来自Latina的中性形式Latinum。  相似文献   

12.
余亡布币考——兼述三孔布地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出版《中国历代货币大系》第一册收录的几品日本银行所藏三孔布,是十分罕见的珍品。其中2482号,似未见于著录(图1)。布币面文二字,《大系》隶定“□余”,又于1112页“疑释亡余”。一般说来,三孔布的面文和背文多是自右向左读,此品宜颠倒《大系》的读法,改读为“余亡”。  相似文献   

13.
熊长云 《文博》2015,(2):32-34
秦"封陵津印",为新公布的秦代津渡用印,与黄河著名津渡风陵渡颇有关联。关于风陵渡之名,戴延之《西征记》云有风后女娲之墓,故称"风陵",然此本是晋以后附会的说法,不足为信。"封陵津印"之发现,则可证实秦时已有封陵津。《史记·秦本纪》、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均载封陵,为魏国故地。而文献所载封陵与风陵渡位置,大致重合。又因"风"、"封"二字均属帮纽,古音可通,《宋书》载"封陵堆",《魏书》作"风陵堆",可证封陵、风陵至中古时期本可通假,故二地虽属异名,实本当一处。今以"封陵津印"为新证,则风陵津其名的真正来源,当出自至少在秦时已有的封陵津,远承魏国之封陵故名。而风陵为女娲之陵的说法,则本属典型之层累古史,由是推出的关于女娲墓的种种考证,皆不足为据。  相似文献   

14.
"铜■"旧称为"卮",在墓葬中多与盘、匜、盥壶相配为盥器,也可用作食器或"分半"量器,其自名之"■"隶定为"枝",当读作"箪"。在《仪礼》中,"箪"用于盛放巾栉等盥洗用具而与盘、匜相配;在战国秦汉文献中,箪也可用作食器或容积半斗、半斛的量器。战国墓葬中的铜质筒形"镂孔杯",遣策称之为"■白之■"或"熏■",即《方言》《说文》之"墙居"或"觵白之筥",用于薰衣或盛放罚爵。遣策称为"羽■"的筒形容器应该是《仪礼》盛食器"杅(盂)"与"筥(篹)"的连称,而不是过去定名的"樽"或"洗"。两周时期"筒形杯"的造型与"■白之■"极为相似。这类"筒形杯"自名曰"■",出土时常与"斗形爵"配对,两者分别对应《仪礼》饮酒器的基本组合"觯"与"爵"。《三礼图》"筥"与"觯"的形状也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西安省”考——兼论“大陕西”和“小陕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清朝官方原始档案揭示了在乾隆、嘉庆年间存在一个"西安省",并研究了它的名称来源及空间范围,认为在当时的官方档案中,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存在一个"大陕西"和"小陕西",前者包括了"小陕西"和甘肃两个部分,而后者即为"西安省"。本文同时揭示了清朝省会存在着不同的称谓。  相似文献   

16.
李德明"臣宋"并非单纯遵父遗命,而是意图通过"臣宋"得到岁赐、贸易等机会,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以摆脱困扰夏州政权诸部的经济窘境。同时,借助宋朝赋予的政治地位来掌控约束诸部经济命脉,实现夏州政权内部由党项拓跋氏所主导的经济利益再分配,从而达到增强对诸部控制力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三年,在山西侯马新田遗址出土一枚耸,肩尖足空首布属春秋晚期。该币前所未见,著录《新探31《大系》1.711等。铭文二字。铭文的读序,诸家多自右向左读,释“邑金”或“玄金”。其中除“邑”字所释正确,另一字及读序均有可商。  相似文献   

18.
<正>崇正源出儒家思想对正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推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精髓,是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财富。客家人"根在河洛",虽经历次大迁徙流播南方,延及海内外,但始终心怀故土,近代后以"崇正"为天下客家的大旗,成为客家精神最精辟最集中也最有号召力的体现。考"崇正",《晋书·顾和列传》有:"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以一其统,斯人伦之纪,不二之道也。"[1]这里所"崇"的"正",指的是"正礼""正统"。同时,  相似文献   

19.
吴丽婉 《历史研究》2023,(2):184-201
<正>甲骨文宾组卜辞常见名为“黄尹”的祭祀对象。关于黄尹的身分,学界历来争讼不已。有学者认为黄尹即伊尹,仅是称谓不同;也有学者认为伊尹和黄尹是两个人。林宏明已对各家观点作过梳理和归纳,1此不赘述。现今学界多赞同二者为同一人,但仍有不同意见。2黄尹与伊尹“同人异名”和“分属两人”两种意见及涉及的相关问题,是甲骨学与殷商史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史记》、《汉书》所载之"翰海"又称作"北海",均为地道的汉语地名,指位于天山北麓吉木萨尔县以西至乌苏县境断续相连的湖泊沼泽。由于该湖泊沼泽为候鸟迁徙线路的重要补给点,岛屿上散落有大量的鸟羽,故取用表有"鸟羽"义的"翰"字命名该湖,"翰海"义为"岛屿上散布着鸟羽的湖"。自魏晋以降,由于隶书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了调整,由形符和声符构成汉字的方法得到广泛运用。许多汉字都被增加了形符,"翰海"亦因指称湖泊而为"翰"字增添一形旁作"瀚",又被赋予"水面浩大的湖"之语义。这正是《说文》中仅收录有"翰"字而无"瀚"字的原因所在。"翰海"、"瀚海"之语义虽有别而指称的客体对象却未变。厘清"翰海"与"瀚海"之间的关系及其地理方位,不仅有助于《辞源》、《辞海》等工具书相关词条的修订,而且可明确霍去病两度出击匈奴的行军路线、苏武牧羊的地点及相关史事,有益于深化相关历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