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本《灵宝经目》究竟是陆修静编撰于元嘉十四年的经目,还是属于其《三洞经书目录》中洞玄部灵宝经的目录,国际学术界一直都有很大的分歧和争议。我们通过对敦煌本《灵宝经目》形成过程及其内在结构的考察,认为这部经目与古灵宝经最核心的教义思想具有高度的连贯性。现存《灵宝经目序》和敦煌本《灵宝经目》则属于两种具有内在关联而且相互高度倚存的文本。因此,陆修静《灵宝经目序》所说的《灵宝经目》,其实就是指现存敦煌本《灵宝经目》。而敦煌本《灵宝经目》亦证明,在公元437年陆修静整理古灵宝经之前,所有古灵宝经均已出世。至于陆修静本人及其"身边的道士们"则均属于古灵宝经的尊奉者,并未参与过古灵宝经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中外道教研究者大多数都把“三洞经书”思想的创立归功于陆修静.而小林正美则把有无“三洞经书”思想,看成是“葛氏道派”所创作的“元始系”灵宝经和以陆修静所代表的“天师道三洞派”所创作的“仙公系”灵宝经最根本的差别之一.本文研究认为,古灵宝经“元始旧经”其实有非常完整的“三洞经书”思想.而较后出世的“新经”则继承了这一重要观念.至于陆修静的“三洞经书”学说,则是对古灵宝经的直接继承.因而,敦煌本《灵宝经目》原有的“元始旧经”和“新经”的分类,更加符合古灵宝经的实际情况.而古灵宝经无论是“元始旧经”还是“新经”,亦均为“葛氏道派”所创作.  相似文献   

3.
敦煌写本《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属于一部已佚古灵宝经残卷,对于研究古灵宝经经教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有学者提出该经绝大部分经文并非古灵宝经原有的内容,而是由南朝中后期道教中人续写而成的。本文考察了该经的版本结构及其流传,认为历史上不存在"晋宋时代旧本"和"南朝中后期本子"的分别。至于敦煌写本以及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多种典籍所作的征引,均应看成是该经在东晋末年创作之初就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外道教学界对古灵宝经有两种分类法.本文通过对古灵宝经中《灵宝赤书五篇真文》与《道德经》关系的考证,证明了敦煌本陆修静《灵宝经目》有关“元始旧经”和“新经”的分类,更符合古灵宝经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郜同麟 《文献》2020,(1):116-127
伯2861+伯2256号"灵宝经目录"中的"卷目"是指陆修静所见经书的题目,并非某种目录的简称。"灵宝经目录"中的"未出一卷",当从大渊忍尔等学者从上读,是指两卷的《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有一卷未出。"灵宝经目录"中所说的"智慧上品三(大)戒三卷,二卷已出",二卷是指《罪根经》和《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在陆修静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罪根经》仅有一卷。《正统道藏》中《罪根经》卷下的主要内容是后人根据"灵宝经目录"或类似文献中《罪根经》两卷的传说造作的,其造作的依据包括《法轮经》《明真科》《黄录简文》等。另外,有学者认为《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的成书晚于《罪根经》一类的"元始旧经",这也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6.
敦煌写本P.2861.2+P.2256所载的一份古灵宝经目录对六朝道教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渊忍尔等学者对此卷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遗留一些基本而关键的问题没有解决。本文就以往学者未能解决的元始旧经“已出”和“未出”卷比例从21:15变成22:14的情况展开讨论,认为这一卷之差是指“智慧上品大戒三卷”中後出的一卷本《大戒经》。这不仅可以在敦煌原卷中找到内证,还可通过比较一卷本的《大戒经》与先出的二卷本《罪根品》的戒律思想得到进一步印证。  相似文献   

7.
明内府刻本《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梵夹本,每面五行,行十五字。首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月初一日明成祖《御制灵宝天尊说洪恩灵济真君妙经序》。次图像两面,即据《经》中所序"灵宝天尊在大罗天上五明宫中,……时有斗中、都水二使者,左执青节,右仗黄钺,侍立帝前。"及二仙  相似文献   

8.
敦煌十卷本《洞渊神咒经》是目前所见最早冠以"洞渊"之题的劾鬼道经,其成书时间及杜光庭《神咒经序》尚存争议。南北朝及唐代道经将此经归入三洞分类之洞神部而非灵宝部。据敦煌本所载卷数以及其他文献引用情形可知,其二卷本出自东晋末刘宋初年,十卷本不晚于梁末。杜光庭《王氏神仙传》《神仙感遇传》佚文中关于此经降世的记载表明,《神咒经序》应为杜光庭基于十卷本所作,冠于二十卷汇编本前。受经道士王纂是所见可考最早修洞渊法之人,由宋元道经对其地位的提升可见,《神咒经》于宋元时期仍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9.
古灵宝经报应观是对汉晋以来道教教义思想的重大发展。"元始旧经"与"新经"都在直接吸收和充分运用来自佛教的个人受报思想时,始终坚持中国本土传统家族报应立场,都强调和重视对家族祖先的救度。因此,两者的报应观是完全相同的。在"新经"与"元始旧经"之间,并不真正存在一种由报应观念的先后演变所形成的历史线索。也不能将其作为判断"新经"必定作成于"元始旧经"之前的内证。古灵宝经所确立的个人受报与家族受报混融并存的报应观,对其后道教教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考定东晋南朝道教《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的两件敦煌残抄本。其次考定一件《九天生神章经义疏》抄本的残片 ,并指出此残片证明《正统道藏》收入的三种古灵宝经疏 ,可能是南朝道士宋文明所撰《灵宝经义疏》。  相似文献   

11.
张宗品 《文献》2022,(3):7-25
六朝隋唐时期通行的《史记》文本多为八十卷的集解本,而现存有宋以降集解本《史记》俱为一百三十卷,八十卷本面貌遂不可知。梳理日本尊经阁文库本《经史历》所载《史记目录》的文献信息,可初步复原八十卷本及其衍生文本的篇卷分合情况。通过将《史记目录》与现存敦煌本、日藏古写本和索隐本及正义本《史记》篇卷的比勘,基本可以确定目录所载八十卷集解本《史记》篇卷的相关信息并非出于后人的伪作。系统考察《史记》传本卷帙变迁的历史进程,将有助于理解现存《史记》古写本存佚因由以及纸简替兴和写刻演变之际,物质载体对文献面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83年11月底,灵宝县文管会在文底公社堡里大队的深山峪中普查文物时,发现两座古砖塔。一座名为“麻衣和尚塔”,又名普通塔,它在灵宝县西50公里文底公社堡里大队亚武山的沐珠峪中,该塔共有5层,高10余米,各层均为八角形,下层每面宽2米,高  相似文献   

13.
《四川文物》1995年第1期彭学艺先生所撰《乐山灵宝塔始建年代之我见》一文,谈到了对灵宝塔始建年代的看法,文中引述有误,今将我接触的史料和个人的看法陈述如下:灵宝塔又名凌云塔、凌云寺塔、凌云宝塔、大佛塔、九峰塔、九顶塔,一般人直称白塔,高踞于凌云九峰之一的灵宝峰之巅。凌云山有九峰,所以昔人又称九峰山、九顶山,因而灵宝塔又有相关之名称。灵宝塔为一密檐式方形十三级砖塔。塔的第四层檐下有匾额目“灵宝塔”,楷书,字竖行,可惜元年款。宋代靖康建炎年间(1126年一1130年),嘉州隐士杨晕所撰《碧云亭记》一文中所说:…  相似文献   

14.
本以叙录的形式刊布了敦煌市博物馆藏敦煌藏卷式写经。本馆藏藏卷式写经244件,全部为《大乘无量寿宗要经》,而且大多尾题抄经人、校经人,19卷还有收藏的印章。刊出其目,有助于了解敦煌写经在河西一带散佚流传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敦煌寫本P.2861.2+P.2256所載的一份古靈寶經目録對六朝道教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大淵忍爾等學者對此卷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貢獻,但也遺留一些基本而關鍵的問題没有解決。本文就以往學者未能解決的元始舊經"已出"和"未出"卷比例從21∶15變成22∶14的情況展開討論,認爲這一卷之差是指"智慧上品大戒三卷"中後出的一卷本《大戒經》。這不僅可以在敦煌原卷中找到内證,還可通過比較一卷本的《大戒經》與先出的二卷本《罪根品》的戒律思想得到進一步印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叙录的形式刊布了敦煌市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卷式写经。本馆藏藏文卷式写经244件,全部为《大乘无量寿宗要经》,而且大多尾题抄经人、校经人,19卷还有收藏者的印章。刊出其目,有助于了解敦煌写经在河西一带散佚流传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7.
《太平经》是东汉道教初期的重要经典,原书一百七十卷。现今唯一的古本是明《正统道藏》本,仅残存五十七卷,大部分早已散佚了。一九六三年中央文化部收集到一批古文物,其中有敦煌古写本《太平经》文字残页。据专家鉴定,这个写本大抵是唐初物。它对"治"字(唐高宗名治)并不避讳,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敦煌道教文献中留存有一组《十戒经》,是反映唐代敦煌乃至全国道教活动繁兴状况的重要资料。在这组文献中,《十戒经》连抄在《五千文》之后,并各自附有传授盟文。由于这一经戒传授针对的是在家的初级信仰者清信弟子,于是成为道教通往社会的一座重要桥梁,从而有利于道教的传播,并对社会基层的宗教信仰乃至道德教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明《道藏》也收有《洞玄灵宝天尊说十戒经》(下文简称《天尊说十戒经》)一卷,与敦煌  相似文献   

19.
才让 《敦煌学辑刊》2010,1(1):11-28
《金光明祈愿文》在吐蕃时代单独流通,受到信徒重视,是当时流传较广的佛教祈愿文之一。敦煌本《金光明祈愿文》与现存藏译本《金光明经》的《梦见金鼓忏悔品》之间差异较大,不属于法成和益西德所译《金光明经》的组成部分,而是自成体系。从渊源上看,其名称中有《金光明》,应源自于《金光明经》,但应属于《金光明经梦见金鼓忏悔品》的异本。《金光明祈愿文》在吐蕃时代单独流通,受到信徒重视,是当时流传较广的佛教祈愿文之一。敦煌本《金光明祈愿文》与现存藏译本《金光明经》的《梦见金鼓忏悔品》之间差异较大,不属于法成和益西德所译《金光明经》的组成部分,而是自成体系。从渊源上看,其名称中有《金光明》,应源自于《金光明经》,但应属于《金光明经梦见金鼓忏悔品》的异本。  相似文献   

20.
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大唐三藏圣教序》、《述圣记》、《大唐三藏圣教后序》、《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大周新翻三藏圣教序》、《新译大乘入楞伽经序》、《大唐龙兴三藏圣教序》等一批"御制经序",反映了唐代帝王与佛教的密切关系,展示了宗教与皇权的联合所带来的信仰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