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11月26—27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古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第三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海内外近40位学者与会。特别演讲部分。刘尊志强调考古资料在日常生活史研究中的作用,通过对秦汉时期居住建筑装饰的考察,勾勒出汉代民众居住环境的基本场景。阿部幸信考察了魏晋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31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4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多样性、物质文化及其他、物质性与地方社会、民族文化交流、城市生活、医疗生活与文化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卢建荣分析了唐宋时期的游园文化以及士大夫的政治心态。刘永华以"物"的  相似文献   

3.
兼士 《安徽史学》2005,(5):51-51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和历史学院主办的"近五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5年8月22-24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包括香港、台湾地区)、日本、美国、韩国、法国的学者6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中古社会史研究新理路 ,交流最新学术成果 ,由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唐史学会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 3— 9世纪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系和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所合办的中国中古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0年 8月 1 1日至 1 4日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及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的 1 2 0余位学者参加了讨论会。会议组织者认为 :中古即魏晋—隋唐时期 ,上承秦汉、下启近古 ,跨越了约 7个世纪之久 ,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不仅在时序上与前后…  相似文献   

5.
2014年4月24-26日,南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名青年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围绕古史理论探索,政治史新探,制度与仪式,出土资料新研,地域变迁与地方社会,宗族、聚落与日常生活,信仰、思想与文化等七个议题交流了治学心得。  相似文献   

6.
2006年8月11日至8月14日,国内首次“社会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疾病医疗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共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两岸三地的50余位具有史学和医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参加。与会学者主要围绕着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问题与方法、殖民医学与中西医学文化交流、中国历史上疾疫与社会应对、中国近代的卫生观念与机制以及中国历史上的医生、医疗行为与药材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1.疾病医疗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梁其姿(台北中研院史语所)在主题报告《医疗…  相似文献   

7.
20 0 4年 8月 2 1日“元代社会文化暨元世祖忽必烈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8月 2 4日 ,会议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了最后的大会发言和闭幕式。这次会议由南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元史研究会共同主办。会议有三个主要议题 :元代社会史、文化史、元世祖忽必烈研究。以下按专题作一综述。一、元代社会史研究族群关系。元代中国呈现出多族群、多文化的社会面貌 ,萧启庆 (台湾清华大学 )《元代多族士人网络中的师生关系》以师生关系为主干 ,论述了蒙古、色目士人群体的形成及其与汉族士人的文化互动。饭山知保 (日…  相似文献   

8.
申红星 《安徽史学》2007,(6):127-128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宋以后宗族形态的演进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28日至31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国内十几个省市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2名学者,以及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与美国、日本、韩国的14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48篇,内容涵盖了宋以后宗族研究的各个方面,基本展现了国内外有关中国宗族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兼士 《安徽史学》2006,(5):128-128
由中国现代史学会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的“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8月14-16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会议收到论60余篇,有80余位学参加了讨论会。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6月7—9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与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文学院联合主办的"清代档案与清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值此国际档案日之际,来自海内外1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9位专家学者围绕"海内外利用档案研究清代社会的理论方法""清朝档案反映的法治与社会""清中叶的日常生活""国际视野下晚清档案与清代社会""胶海关与青岛地方社会"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度的讨论。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向与会的  相似文献   

11.
导读     
正2021年新春伊始,《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恭祝学界朋友幸福安康。本期刊发"中国历史发展道路"专栏、专题研究和读史札记18篇,集中于政治史、法律史、文化史和社会史等方面。天下之中是中国古代"天下"观的重要概念,《地中、土中、天下之中概念的演变与认同:基于西周洛邑都城选址实践的考察》以西周洛邑都城选址为线索,指出西周初期的"地中"等语词具有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多重意义。《"中州名汉"考——中古时期的地域问题》釐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族群与地域名称混用现象背景下"中州名汉"之含义。  相似文献   

12.
“思想与社会”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华银投资控股公司共同主办的“严范孙、张伯苓学术论坛———‘思想与社会’学术讨论会” ,于 2 0 0 1年 4月 6日至 8日在南开大学召开 ,莅会学者有 80多人。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刘泽华教授做了主题报告。这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中国思想与社会” ,集中讨论思想与社会互动过程问题。主要议题是 :关于中国思想与社会互动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回顾与评估 ;关于中国思想与社会互动关系的专题研究 ;关于家庭、家族观念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等。有关的学…  相似文献   

13.
2012年7月24至27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承办的“日常生活史视野下中国的生命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国内外的5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共提交论文40多篇。会议期间,来自历史学、医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在日常生活史视野下,讨论了医疗史相关的多方面问题。以下将分几个方面对部分会议论文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14.
1998年4月15日,是天津南开大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的老教育家黄钰生诞辰100周年。黄钰生的名字是和南开大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长期担任南开大学秘书长,辅佐校长张伯苓,全面主持南开校务;“七七”事变后,他组织员工长途跋涉抵达昆明,代表南开与北大、清华两校通力合作,创建了战时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并多年担任西南联大师范学院院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师范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在一片废墟上主持了南开大学的重建工作,使南开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天津解放前夕,带领员工英勇护校,将南开大学完整无缺地献给人民政权。1952年后,…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5月 2 1至 2 2日 ,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和历史学院主办的“历史上的中国人口行为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历史研究》编辑部、《光明日报》社、商务印书馆 ,以及美国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等单位的 2 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是目前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问题对中国来说 ,具有无比的紧迫性。现今的这种人口格局 ,显然不是突然出现的 ,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研究历史上的人口行为无疑对理解当今的人口现状 ,更好地制定人…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9月10—12日,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生活与制度:中国社会史新探索"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来自海内外3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3位专家学者围绕"礼法、士人与生活""医疗卫生与生活""性别与生活""移民与地方社会生活""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水的生活与制度""制度与生活的多样性"等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常建华指出,"生活与制度"的概念,旨在为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明清以来华北社会经济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 0 0 3年1 1月2 8日至1 2月1日在南开大学召开。会议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京、津、沪、晋、冀、鲁以及日本和韩国的5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历史学院李治安院长致开幕词,魏宏运教授在开幕式上回顾了华北区域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指出“这一领域的研究大有可为”。与会学者在讨论中畅所欲言,论争激烈,高潮迭起。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做一概述。华北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水平是会议讨论的焦点之一。史建云《2 0世纪前期的华北棉纺织手工业区》一文对清末民初华北农村新兴的棉纺织手工业…  相似文献   

18.
佛典之翻译是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基础,汉译佛典的绝大部分完成于中古时期。中古时期,西北地区形成了西域、河西、关中三大译经文化区域,译经中心大都位于交通要道或都城附近。中古西北佛教译经文化活动重心久在西域,晋唐时期转向了关中。  相似文献   

19.
在最新考古发掘报告与前贤时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都城空间结构及其特征。二里头都城的选址经过了周密的考虑。都城布局经过统一规划,属于单一城制即单一宫城形态的都城,其规划采取了按功能划分为不同分区的结构方法。宫城是一种"非城郭形态"的宫城,具有多宫城性质。二里头都城空间的形成大体经过四个阶段。都城空间的演变过程及其阶段性特征,与夏王朝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是其时社会发展在都城空间领域的集中反映。二里头遗址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城,后世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许多方面都可以追溯至二里头都城。  相似文献   

20.
都城空间区划制度与对都城内主要城市景观的称谓密切相关,在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都城空间区划制度有里制和坊制两种,因此主要城市景观的名称也就为里或坊。就北朝隋唐时期而言,首都居住区里、坊的称谓之间并非一开始就是官称与俗称的关系。在北魏洛阳,空间区划制度是里制,坊实际为落实治安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坊建好后,被围墙围绕的封闭区域也开始可以称为“坊”,此后,坊、里在指代空间位置时就可以等同了。不过,北魏洛阳涉及治安事务时才用坊表示居住空间,因此墓志所见城中居住区都为某某里。隋文帝正式在都城实行坊制,确立了坊在指代居住空间时的官方地位,由此才形成了坊、里官称和俗称的关系,但里代指居住区的用法并未改变,唐代坊、里的混用实源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