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精粹     
<正>乐启良:《当代法国社会史的革新——热拉尔·努瓦利耶的社会历史学探析》(《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20世纪60年代末法国政治形势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转折,这对法国史学构成了强烈冲击。以年鉴学派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史渐趋衰落,而长期遭到排斥的政治史、文化史和表征史开始回归、复兴。很少为国内学界关注的是,这一时期法国社会史也在艰难转型,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通过热拉尔·努瓦利耶的社会历史学,可管窥当代法国社会史的最新进展及其方法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联邦德国史学流派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德祥 《世界历史》2005,(1):86-101
20世纪末 ,联邦德国历史科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社会史学派在与传统历史主义学派继续竞争的同时 ,又迎来了一系列新史学流派的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史学派与日常史学派、妇女史学派之间的学术争议。本文续篇将介绍社会史学派与文化史学派之间的争议。  相似文献   

3.
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山西明清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区域社会史研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趋势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相关理论尤其是国家与社会、大传统与小传统等在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者认为 ,在方法论上 :应从整体史的角度出发 ,加强区域间的比较研究 ;要重视区域史的分期问题及其划分区域的客观标准 ;要加强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 ,提倡史学工作者走出象牙塔 ,走向田野与社会。结合明清以来山西社会变迁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结合国内外学术发展前沿和主要趋向 ,作者提出今后山西区域社会史应当首先从“明清以来山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变迁 ;晋商与山西地方社会 ;三晋文化与民俗 ;山西抗日根据地社会状况及其变迁”四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年鉴学派应用计量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史所取得的成功直接推动了18世纪法国书籍与社会史研究。新一代的年鉴学派史家,以系列史方法为指导,研究书籍的社会经济史,解读书籍的社会文化功用,试图勾勒出18世纪法国的书籍社会学。但此后,在后现代主义理论、文化人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影响下,史学家的目光从以统计学为基础的书籍社会学转向强调解读的阅读社会学。因此,对18世纪法国书籍与社会研究,总体上经历了从注重书籍计量到强调文本解读、从书籍社会学到阅读社会学、从文化社会史到社会文化史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马幸子 《清史研究》2015,(2):97-110
积储备荒历来为国家养民要政,地方备荒仓储实践深受中央政府仓储政策的影响。本文选择从国家视角出发,在对清代广东备荒仓储的发展脉络和基本面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仓储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国家角色与作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以期对以"华南学派"为代表的区域社会史研究中过于重视地方而忽视国家的研究路径进行一定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米罗诺夫是当代俄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苏联解体后,他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完成了两卷本的《俄国社会史》。该书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借鉴了年鉴学派等西方新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发挥了计量史学的独特功能,以其丰富的资料、缜密的论证和新颖的观点。对18-20世纪初帝国时期的俄国社会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文通过对《俄国社会史》的写作构想、基本内容与理论框架等方面的分析,认为该书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当代俄罗斯社会史研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是俄罗斯史学在新世纪崛起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联邦德国历史科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的社会史学派在与传统历史主义学派继续竞争的同时,又迎来了一系列新史学流派的挑战。本篇介绍的是社会史学派与文化史学派之间的争论。联邦德国文化史学派既是西方文化史学派的支流,也是本国社会史学派以及大学体制发展变化的结果。文化史学派与社会史学派的争议围绕“社会”与“文化”两个核心史学概念展开。文化史学派的挑战在年轻社会史学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目前,两大学派的竞争仍在继续,预言谁胜谁负,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史与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方新兴的日常生活史学派进行评介。首先分析该学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以及对于传统史学的扬弃;其次概括了日常生活史学的特点,诸如研究范围微观化、重建全面史的目标和“目光向下”的方法、“他者”立场的解释,等等;再次对专门研究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的该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进行简略的介绍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的西欧中世纪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得失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学术社会史根源于中国文化精神和推进学术史研究的内在需要,旨在超越学科畛域,从社会史视角研究学术的衍生、传播和兴替。学术社会史采用实证方法,多维度地研究学术与社会之间的互缘、互动,重视学术史的民间脉络和变易性,将研究重心从学术的思想史、观念史转向社会史。研究学术衍生的家族环境,学者的交游、结社,尤其是学者的情感及心态史,仍然是学术社会史的重要实践路径。学术社会史显示了方法论自觉,裨益于拓展、深化学术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在海内外史学界精彩纷呈,引人注目。其中,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为主体形成的学术共同体——"华南学派",即是国内几大学术重镇的佼佼者和引领者。就其研究的理念和路径而言,在学界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进村找庙,进庙找碑",甚至已成为人们用来形容华南学派的专属名词了。当然,作为一个具有持久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团队,一定会有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社会史在20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萌芽生长,其中最重要的源头是社会经济史领域的区域性研究。区域性研究汇入蓬勃发展的社会史潮流之中,两者相互激荡、相互启发,在90年代中期催生了有别于地方史的区域社会史概念,不仅扩大了研究范围,而且获得了新的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从事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在区域社会史与地方史、整体史的关系上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理论探索,或主以区域重构整体史,或主以整体区隔地方史。这两种取向都不能忘怀于整体史。以区域重构整体史,有助于解决宏大叙事之不足。以整体区隔地方史有利于解决研究的碎化、提升研究的对话空间。探寻中国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学术定位体现了学界重新书写整体史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史本当是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目前对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还基本是一片空白。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需要对建国以来的社会发展历程和社会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于是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和学科构建成为急需开展的课题。目前的中心任务是要构建一个比较成熟的中国当代社会史学科体系,先分门别类地研究专题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综合研究总体史。而方志界已经在社会史研究和记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很值得国史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经济一社会史的英原是“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所以准确的翻译应是“经济与社会史”或“经济—社会史”。经济—社会史研究在欧美各国历史学界和高校经历了几十年不同程度的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现在,我们愿借此机会对经济-社会史的来源、发展现状和基本特征做一概要性的述评,以进一步推动和开拓我国的历史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展并非自20世纪80年代始,因为20世纪初期社会史研究曾一度兴盛,但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段时间被中断,因此,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史研究,学界称之为"复兴"。但新时期以来,社会史研究不仅"复兴",而且实现了新突破,呈现出朝着中国社会史学科体系化努力的态势。回顾近些年来的社会史研究,学界对社会史的理论认识并不一致,呈现出两种鲜明的思路,即宏观社会史与微观社会史。宏观社会史以宏观社会为单位,力图揭示普遍的社会发展规律,即包括政  相似文献   

15.
道光二年“沸泉水利图碑”是研究沸泉水利社会历史变迁的一把钥匙。以水利图碑为中心,结合历代碑文、方志和田野调查,引入垂向视角,关注地域社会的整体性,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结合,研究时段以清代为中心,通过向上与向下延伸,将沸泉水利置放于一个更大的地理空间和市场空间中加以审视和解读,讲述图像背后人水互动关系的长期演变史,从而实现水利社会史研究从文字到图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新社会史思潮的兴起及其整体社会史研究的国际反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社会史研究”作为一种史学新思潮,与西方史学的整体化趋势,几乎同时出现于现代国际史学舞台。英国新社会史思潮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国内外史学渊源。英国新社会史学派宣扬的核心问题是坚持“自下而上”史学观念,它彰显了由此观念指导下的整体社会史取向和研究实践。从较广泛的分析角度看,在国际史学发展格局重新调整的现时背景下,英国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史学派引起国内外史学界的广泛注意和效仿。它对国际史学发展的推动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集中体现了该学派及其整体史学研究的国际反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东北寺庙社会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我国东南沿海直到内陆地区掀起了一股庙宇复兴的热潮,对此,学术界给予了极大关注,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历史学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史与区域史研究的视角,目前以华南、华北、东南沿海  相似文献   

18.
地域社会史理应对充满田野气息的人类学予以重视。“田野“首先意味着空间特征的揭示,有助于培养历史学家的疏离感和想象力,认识不同社群类型对于地域社会完整性的意义。“田野“其次意味着地方;人类学特别重视“地方小事“及其存在环境的价值,并将存在于特定环境中的事件的意义视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加以理解,所有这些,与社会史的“整体性“追求暗合。“田野“还意味着缩影;人类学对于困境中的“社会缩影论“的省思,重新梳理了“小地方与大社会关系“,不但使社群研究获得了理论支撑,也明晰了从地域中国到全盘中国的具体考察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美国内战自爆发之初就引起人们的极大争论。伴随着内战的结束,内战史学随之兴起。此后,受不同时期美国社会变迁和史学思潮的影响,不同时代的美国史学家在内战起因、性质及历史意义等问题上对内战展开了激烈而持久的争论,美国内战史学中的地区主义学派、民族主义学派、进步主义学派、修正主义学派、新民族主义学派、新修正主义学派、多元社会史学派等依次勃兴于美国史坛。这些学派的出现,一方面构成150年来美国内战史研究发展变迁的完整轨迹,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很好地展示了19世纪下半叶以来美国整体史学思潮的发展与流变。  相似文献   

20.
张鸣 《史学月刊》2004,(12):7-9
我所理解的社会史研究,不是婚丧嫁娶、风俗人情之类的现象简单梳理,而是要寻求现象背后的意义。社会史的表达,不仅仅是社会现象的表达,而更重要是意义的寻求。从这个视角,社会史跟政治史、制度史和化史往往有着更多的纠缠,唯其如此,社会史的研究才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