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外庐先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的社会史与思想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突出的贡献,正如白寿彝师指出的:“这就是,他研究中国历史是想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化,也可以说是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民族化。”“它反映了我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外庐同志的著作是这个阶段的标志。”①侯外庐先生的历史研究方法论,是他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使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民族化的内在条件,这里,我想就学  相似文献   

2.
林甘泉提出了事实判断、认识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历史认识“三个层次”说。他本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亦可依此“三个层次”说进行探析。他强调“事实判断”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只有功力之分而没有阶级性”;“认识判断”体现出不同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分歧,明确表示“我仍然信仰唯物史观”;同是唯物史观的学者在“价值判断”上也会有意见分歧,“总是有一种意见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求真务实则成为林甘泉学术思想的鲜明特色,“三个层次”说是建构中国特色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侯外庐先生治史的特点 ,是把研究社会的一般构成视为研究历史的先决条件 ,亦即基础条件。他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 ,都是建立在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中国封建社会研究的基础上 ,他是把社会史研究与思想史研究熔为一炉的有代表性的史学家。侯外庐先生的治史道路 ,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道路 ,他在这方面的自觉性和杰出贡献 ,也使他成为有代表性的、杰出的史学家。继承侯外庐先生的学术遗产 ,推进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建设 ,是 2 1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两大流派,即实证主义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韩儒林先生是一位掌握实证史学方法、努力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释历史现象的史学家。他在元史和边疆史地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就,成为一代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尹达先生占有重要的一页。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里,他追随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坚定信念和在历史科学理论研究方面的许多真知灼见,如对唯物史观作出的具有鲜明针对性的阐述,对历史研究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阐述,对马克思主义怎样改变了中国史学面貌的阐述,以及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与历史科学的理论创造之关系的阐述,在今天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史研究──在“白寿彝教授史学思想讨论会”上的发言林甘泉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为祝贺白寿教授治学65周年暨85华诞,举行"白寿教授史学思想讨论会",我很高兴能够参加这个讨论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历史第一所和第二所...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25日,由《史学史研究》编辑部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举办的"《史学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史学月刊》、《安徽史学》、《清史研究》、《人文杂志》和《天津社会科学》等编辑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林甘泉先生等人,通过来电或以写信的方式对会议表示祝贺。与会的专家学者回顾了白寿彝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创刊、办刊的经历,充分肯定《史学史研究》的办刊成绩和办刊特色,并对《史学史研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12日,有幸参加了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联合举办的尹达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座谈会,颇受启发。尹达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考古学家和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家,晚年十分重视史学史的学科建设。"文革"结束后,他不仅带病亲自指导了首届史学史研究生,还很快  相似文献   

9.
为了纪念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逝世一周年、深入研究白寿彝先生的学术思想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历史系、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纪念白寿彝先生逝世一周年学术座谈会”于 2 0 0 1年 3月 2 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十几个单位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白先生的生前友好及学生共 5 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袁贵仁教授、副校长郑师渠教授等校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史学研究所所长龚书铎教授主持会议。袁贵仁校长在会上首先作了发…  相似文献   

10.
白寿彝先生和 2 0世纪中国史学有密切的关系。首先 ,他从一个爱国者走向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反映了 2 0世纪一批进步史学家所走过的共同道路。其次 ,他以兼擅博洽、专精而又独具卓识著称于世 ,这是只有那些勤奋、多思、富于创造精神的史学工作者才能达到的境地。再次 ,他在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史学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如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方向、大力倡导历史教育、致力于一系列学术组织工作、完成宏伟的世纪工程———《中国通史》的编撰等 ,更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学家才能做得到的 :作为新时期中国史学的一位杰出的建设者 ,白寿彝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刘大年先生是继马克思主义史学"五老"之后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大师,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理解其史学思想的核心对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刘大年不仅在史学研究与史学思想上卓有建树,在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中也贡献良多,先后参与建立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12.
吕振羽是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一生治史的最根本特点,就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他的史学致用实践及其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曾起过十分显著的作用,对这一问题作历史回顾和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1989年4月19日,我们访问了林甘泉先生。林先生出生于1931年,福建石狮人,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在两个多小时的谈话中,他就客观历史认识的无限性、秦汉史研究的回顾、史学工作的拓展和创新、历史教育的作用等问题,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林甘泉先生主编《孔子与20世纪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原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项目立项和撰写的,在2007年前后书稿完成之际,我有幸是评阅人之一。当拿到厚厚的成果打印稿时,我确实颇感惊讶:林先生是古代史专家,尤以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土地制度史著名,而他却承担了这样一个近现代思想史、学术史的项目,离开他原先专擅的领域甚远,这岂不是迎接一场很大的挑战吗?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是尹达先生诞辰110周年,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联合举办了尹达先生诞辰110周年暨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与发展座谈会。尹达先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历史研究所创办了史学史研究室,他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  相似文献   

16.
周祥森 《史学月刊》2000,(3):151-151
《史学月刊》创刊于1951年1月,原名《新史学通讯》,是新中国最早的历史学专业刊物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为使《史学月刊》在新的世纪有更大的发展,真正肩负起繁荣学术、引导学术发展的重大使命,从2000年起,《史学月刊》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知名学担任顾问、编委。4月19日,编辑部邀请在京的顾问、编委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顾问、编委有齐世荣、林甘泉、何芳川、蒋大椿、郭华榕、瞿林东、陈铁健、王子今、朱汉国、赵世瑜、虞和平、王续添  相似文献   

17.
20 0 4年 1 0月 1 4— 1 5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论坛”在京举行 ,十余位专家围绕着“建国以来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这一主题 ,作了专题演讲。下面择要予以综述。一、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与方法是专家们关注的要点。林甘泉就当前史学理论研究提出三点意见。一 ,不应该把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简单归结为五种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内涵十分丰富 ,坚持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对研究中国古代史十分重要。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也非斯大林提出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 1 938年出版的 ,在此之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社会经济形态进行广泛…  相似文献   

18.
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史研究被认为是新时期史学研究发展的突破口。甘泉同志的研究重点转到这一领域,他和方行、宁可先生共同主持"中国经济史断代研究",成果即后来的多卷本《中国古代经济通史》。我从20世纪80年代调到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以后长期在《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工作。我和甘泉同  相似文献   

19.
本期设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专栏,刊登三篇文章,论述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白寿彝、龚书铎的学术特点、学术风格、学术人生。三位史学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学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仁国先生参与过撰写《刘大年传》,积累、掌握丰富的刘大年研究资料。他从刘大年的学术著作、会议讲话、学术活动中所提炼出的刘大年治学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刘大年的学术风貌。薛莹(刘雪英笔名)老师在白寿彝先生身边工作十七年,是白寿彝先生晚年学术工作的得力助手。她写的《白寿彝先生的学术风格》,于解读白先生的论著中寓有自己的观感,严谨而富有情感。龚书铎先生于2011年11月不幸病逝。杨共乐、张昭军、邱涛三位先生以凝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龚先生的学术人生,是对这位卓有贡献的著名教授辞世期年的深切缅怀和祭奠。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中国现当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热切希望学界同仁更加关注和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期设立"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专栏,刊登三篇文章,论述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白寿彝、龚书铎的学术特点、学术风格、学术人生。三位史学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学建设,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黄仁国先生参与过撰写《刘大年传》,积累、掌握丰富的刘大年研究资料。他从刘大年的学术著作、会议讲话、学术活动中所提炼出的刘大年治学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刘大年的学术风貌。薛莹(刘雪英笔名)老师在白寿彝先生身边工作十七年,是白寿彝先生晚年学术工作的得力助手。她写的《白寿彝先生的学术风格》,于解读白先生的论著中寓有自己的观感,严谨而富有情感。龚书铎先生于2011年11月不幸病逝。杨共乐、张昭军、邱涛三位先生以凝练的笔触,高度概括了龚先生的学术人生,是对这位卓有贡献的著名教授辞世期年的深切缅怀和祭奠。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中国现当代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刊热切希望学界同仁更加关注和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