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罩溯源     
正说起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2.
正口罩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3.
《湖南文史》2008,(8):34-35
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一个变态的习惯,那就是凡是与自己有关的东西都不许别人染指,包括名字,包括人称代词。譬如“朕”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秦朝之前,每一个人都可以使用。自从秦始皇以来,这个词就和普通人无缘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的皇帝有一个变态的习惯,那就是凡是与自己有关的东西都不许别人染指,包括名字,包括人称代词。譬如“朕”这个第一人称代词,在秦朝之前,每一个人都可以使用。自从秦始皇以来,这个词就和普通人无缘了。  相似文献   

5.
奇人趣事     
《环球人物》2013,(12):13
丹麦公务员穿上"皇帝的新衣"现在,公务员似乎成了大家最不信任的人。为了治治这些善于说谎的"大人物",丹麦"罗素格地"工作室想出了一招:为他们定做一款特别的"公务西装"。如果穿着这套西装的人胆敢说谎,他们就会瞬间穿上"皇帝的新衣"——身上的衣服变透明!现代版"皇帝的新衣"是在衣料中加入了一种脉搏传感装置,它能根据人说谎时的情绪波动来调节衣料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辽朝皇帝的尊号中频繁使用"天"字,从构词方式来看,有动词加"天"构成的和"天"加动词构成的词素,反映了"天人感应"和契丹人信仰萨满教崇拜最高神祇———天神。其中,在皇帝尊号中使用"天"加动词构成的词素最多,年号中也有这类词素,而在皇后和太后尊号中均为动词加"天"构成的词素。辽朝皇帝尊号中使用由"天"字构成的词素,因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故所体现的具体政治内涵也不同。这种在尊号中频繁使用"天"字的政治内涵就是"神道设教",表明君权神授,统治获得了天神的护佑、辅佐,为皇位披上一层神圣的合法外衣。  相似文献   

7.
秦汉皇帝通过使用兵符、帝玺等政治信物,实现政治与军事权力。栎阳虎符的格式、用字,与其他秦兵符实际多有不同。战国、秦兵符题铭不使用"虎符"一语,当称兵符,较汉代更为凸显君主角色。秦汉兵符存在用字减省与勘验功能加强的发展趋势。卫宏《汉旧仪》"皇帝六玺"条存在脱简,引述的诸种典籍在句读上皆有疏误。利用《隋书·礼仪志》等材料,可以进行考订推补。"皇帝六玺"在强调内外之别的同时,还建构了"行玺""之玺""信玺"的玺宝秩序,对应封授、赐慰、征召三种功能。秦及汉初主要以皇帝信玺、皇帝行玺两种为主,"信玺"在历史早期地位重要。考察秦汉兵符、帝玺之制,有益于认识中国专制主义皇帝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提起"直谏"一词,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首先会闪现出唐朝的魏征来。事实上,早在十六国时期的汉国,就有一个敢于直谏的大臣。皇帝修建宫殿,他冒死进谏;皇帝并立三后,他冒死进谏;皇帝诛杀贤臣,他依然冒死进谏。可惜的是,魏征遇到了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唐太宗李世民,而他却遇到了荒淫昏暴的汉国皇帝刘聪。  相似文献   

9.
"皇帝"这一政治名号,是中国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持续使用了两千多年。而在名号不变的背后,"皇帝"名号的含义却非一成不变。中古时期人们对"皇帝"名号以及皇帝形象的理解,并非秦汉之际"皇帝"号成立的初始含义,而是来源于后来学者和政治人物在谶纬思想和"三皇五帝"史统下对"皇帝"名号含义进行的重构,此外,也与汉代由旁支入奉大统的皇帝"尊父为皇"的历史事实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口罩溯源     
正口罩不仅是御寒的工具,而且还是医疗卫生用品。医生戴口罩,是为了不把自己口腔、鼻腔里的细菌传染给患者;熟食经营人员戴口罩,是为了熟食不染上细菌。说起口罩,可谓历史悠久,它是我国的重要发明之一。早在1275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所撰的《东方见闻录》中就有中国人使用口罩的记载:"那些伺候皇帝饮食的人,口与鼻子一律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使他们所发出的气息不至于传到皇帝的食物上。"这种"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薄巾",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口罩。  相似文献   

11.
正首都博物馆的金银器藏品中有数量众多的明代遗物,它们大部分出土于明代墓葬中,有些器物上镌刻了"龙凤"图案,但这些器物的主人,就其身份而言是不可以僭越使用龙凤图案的。事实上这些金银器物上的"龙凤"与帝后使用的龙凤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们是明代宫廷等级规制下的产物。明代宫廷的等级规制《大明会典》的冠服制度最能体现等级尊卑,它规范了从皇帝到平民的服饰,细化到形制、材料、颜色、纹样及穿戴规格、使用场所诸多方面,即使在以皇帝为中心的最高统治集团内,也按各自的等级地位有尊卑高下之别。  相似文献   

12.
菜中有权术     
古代的皇帝吃饭有个规矩,叫“菜不过三口”. 就是一顿饭里,面对着满桌珍馐,不管皇帝喜欢吃哪一道,就单道菜而言,都不得超过三口.皇帝吃饭,一旁有太监监督着.哪道菜,皇帝吃了几口,太监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要是有某一道菜,皇帝吃了三口,太监马上就会将该道菜撤下去.接着,连着十天半个月的,这道菜都不会出现在饭桌上了. “菜不过三口”,正是法家权术的体现.身为一国之尊,最怕让底下的人知道弱点.所谓的弱点,可以指皇帝性格或能力上的缺陷,也可以是皇帝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3.
张国庆 《北方文物》2020,(1):96-102
辽朝官员中虽然存在向当朝皇帝的"言谏"行为,但却没有实职性谏官。辽朝官员的"言谏"形式主要有"面谏"、"书谏"和"诏对谏"三种;"言谏"的主要内容分为:对皇帝不当言行的"言谏"、对皇帝错误决策的"言谏"、就不合时宜规制向皇帝的"言谏"、对皇帝用人失察的"言谏"以及遇法禁有乖、刑罚不当时对皇帝的"言谏"等几个方面。辽朝皇帝对待臣下的谏言最终是"纳"还是"拒",取决于多种因素。辽朝官员的"言谏"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正了最高统治者的行政行为,起到了纠正已错、防患未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古希腊文化在拜占庭帝国基本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拜占庭帝国,基督教信仰与古希腊文化之间出现了冲突与融合的过程,古希腊文化逐渐得到基督教会的认可与接纳。拜占庭时期的古希腊文化是加强皇帝崇拜、颂扬皇帝完美形象的有效工具,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古希腊式的教育体系和希腊语的普遍使用,使得拜占庭人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古希腊文化在教会文化、政治文化和大众文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为拜占庭帝国提供了文化共同体的框架,逐渐塑造了拜占庭人身份认同的标准,成为界定"拜占庭人"的核心特征之一。拜占庭人在延续传统"罗马人"政治身份的同时,逐渐接纳"希腊人"这一文化身份。其他族群也将古希腊文化视为界定拜占庭人身份的重要标准,将拜占庭人称为"希腊人"。  相似文献   

15.
《百年潮》2021,(4)
正人民解放军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早年曾留学苏联,当时使用的名字为王松。笔者在研究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史档案馆的档案时发现,20世纪20年代留苏人员中还有另一位中国人王勋,当年使用的名字也是王松,且两个"王松"日后竟产生过"交集",成为空中对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蔡邕《独断》为基础,结合简牍、金石与传世文献,探讨了汉代公文形态的四个重要问题。一是章与奏的区别。指出章是官民个人上给皇帝的文书,而奏属于官僚机构上给皇帝的公文。二是制书的体例和功能。指出制书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命令文书,主要用于颁布法令、颁布重大政策以及宣布对高官的任免等场合。三是策书与制书在性质上的区别。指出制书是单纯的命令文书,而策书是种礼仪性的文书,两者在任命高官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四是章奏文书与诏书的关系。指出汉代的主要诏书,是由章奏文书、"制曰"和皇帝的批答三者复合构成的,"制曰"是皇帝批答的标志。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汉代玺书的特征与性质,梳理了秦代的公文形态与汉代公文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一、名不正言不顺,称帝也需"理论支撑"在"篡夺"了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之后,袁世凯仍然不知足,还想当皇帝——总统虽大,处处受人掣肘,国会的、内阁的……,皇帝就不一样了,一言九鼎,权力最  相似文献   

18.
正在史籍记载上,凡是处事办案苛刻、极力陷人重罪的都称为"酷吏"。但名列史籍《酷吏传》的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敢于搏击豪强、一心维护法律的真正法官;还有一类则是和张汤一样,一贯依照皇帝意旨迫害良善的人主鹰犬。张汤的继任者杜周,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迎合皇帝意旨办案的法官。酷吏培养出的酷吏杜周是南阳人,先是在南阳地方官府里做小吏。后来南阳来了一位名叫义纵的著名  相似文献   

19.
《福建旅游》2005,(8):F0002-F0002,1
晋安,一个让人无法释怀的名字。走近她,就走近了寿山石通灵剔透、五彩斑斓的世界,感受着皇帝洞大峡谷的急流飞瀑、玉佛园神秘似幻的美妙境地,更难忘世所罕见的石中王、翡翠王、榕树王、柳杉王,还有那宦溪沁人的茶香,  相似文献   

20.
崔敏 《文史天地》2014,(2):34-37
正很多人都知道南朝历史上有个大名鼎鼎的皇帝——梁武帝萧衍。他曾4次舍身同泰寺,公卿百官们不得不交巨额"还俗费"赎这个皇帝老儿,前后共计"四万万钱"。皇帝向大臣"敲竹杠",那大臣们的"血汗钱"是哪里来的?南朝梁代的官员究竟有没有俸禄,俸禄是多是少,有没有隐性收入,和现代的公务员相比谁更幸福?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想到《梁书》。《梁书》是魏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