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博》2016,(2)
综合传世文献材料和近年来的考古实物资料,本文认为北宋著名爱国群体杨家将祖籍麟州新秦县,即今陕西榆林神木县。杨氏家族在北宋时期的家族世系较为清晰,自杨宏信后分为杨业和杨重勋兄弟两支,前者是后代杨家将故事的主要原型,后者世守麟州,是乡人将麟州故城呼为"杨家城"的主要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
民间传说《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一样,是中国流传颇广且深受人民喜爱的优秀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杨门后裔与女将传人。杨俊生是杨威武的女儿。杨成武是杨家将的传人.杨业第38代孙.为杨延昭(六郎)之子杨文广南征时留在福建的血脉。杨俊生是第39代杨门女将的传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搜罗了历代帝王球迷的故事,颇有味。自古以来,各代帝王中有不少"球迷",说起他们的故事来是蛮有趣的。我国古代的球类运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叫"蹴鞠"的足球。"蹴"是踢的意思。"鞠"是  相似文献   

5.
王定烈 《百年潮》2002,(5):78-79
党中央关于纠正不正之风和反腐倡廉的政策很好,现在需要的就是:言出法随,说到做到.古人说:"为政不在言多而在力行."孙子兵法讲,将帅必须做到智、仁、信、严、勇.诸葛亮斩马谡,戚继光斩子,杨家将辕门斩子,包公铡包勉等故事,及50年代惩治张子善、刘青山等违法犯罪干部,就是力行的范例,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近年来法办陈希同、胡长青、成克杰等,显示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庄子》颇爱称引孔子故事。详考这些故事,对孔子的称呼分为"孔子"与"仲尼"两类,这隐然关联着故事叙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塑造——以孔子为先贤、利用孔子形象正面讲述道家思想时,两种称呼均可使用;而以儒家门徒身份戏拟儒家孔子记述时,则必然称孔子为"子"。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庄子》讲述孔子故事的文化立场及对儒家贤者的态度,也有助于认识其他讲述孔子故事的传世及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构成。  相似文献   

7.
向读者致歉     
《文物》1957,(10)
由于本刊编辑部对于有关书籍涉猎不广与审稿时的疏忽,没有察觉到张开友投来的"铜镜"一文是抄袭自上海博物馆"铜镜"讲义及朱瑜著"铜镜的故事"一书,在本刊第八  相似文献   

8.
正归侨故事多,定居在山西阳泉的越南归侨谭业就是一个颇有故事的人。在采访谭业之前,我同他的儿子、曾任阳泉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现任阳泉市政协副主席的徐本宁本来就很熟悉。我知道他父亲姓谭,感到好奇,有一次就问他:"你老爸和你怎么不是一个姓?"他回答说:"他原来就姓徐呀。"后来,得知谭业下放到山西之前,曾经在我党情报部门工作过,是昔日的"红色特工"。当特工的有若干个名字是很正常的了。  相似文献   

9.
宜兴市太华镇太平村,原名觉了村。觉了村“跷会”,自清朝嘉庆年间开始,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行3天。觉了村“跷会”曾轰动过太华山区,相继延续了一百多年,可以说是久盛不衰。 觉了村“跷会”在出庙会时,由几十个村民戴上杨家将的脸谱,穿上杨家将的袍套,踩着高跷,表演杨家将的戏。如《杨家将出征》、《杨门女将》、《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扮演  相似文献   

10.
《庄子》颇爱称引孔子故事。详考这些故事,对孔子的称呼分为"孔子"与"仲尼"两类,这隐然关联着故事叙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塑造——以孔子为先贤、利用孔子形象正面讲述道家思想时,两种称呼均可使用;而以儒家门徒身份戏拟儒家孔子记述时,则必然称孔子为"子"。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庄子》讲述孔子故事的文化立场及对儒家贤者的态度,也有助于认识其他讲述孔子故事的传世及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构成。  相似文献   

11.
杨立 《文史天地》2012,(3):44-46
本文是读杨畋而知杨家将。  相似文献   

12.
正民间故事在不同的藏区有不同的名称。西藏地区叫"钟",是故事的本意;安多藏区叫"纳达",意为古时候的传说;青海玉树地区称为"达白",原意为谚语,而在玉树却包括民间故事;在四川藏区,民间故事又叫"纳钟",意为古时候的故事。藏族民间故事数量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了藏族作家文学作品。有关部门及地区先后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了多次调查、搜集并编辑出版《泽玛姬》、《康  相似文献   

13.
正《资治通鉴》所记裴行俭论"初唐四杰"浮躁浅露一事,历来颇受质疑。因为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没有事实依据。故事里说,裴行俭担任吏部侍郎主持选官期间,对另外一位吏部侍郎李敬玄推重"皆以文章有盛名"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颇不以为然,判断他们仕途不顺,甚至不得善终,而当时名声不显的王勮、苏味道却能够做到吏部主官。裴行俭说:"士之致远者,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勃等虽有文华,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  相似文献   

14.
赵倩  岳永逸 《民俗研究》2014,(6):108-114
在华北,千年流传的女神三皇姑传说盛行不衰。这位女神的身份,以隋文帝女、南阳公主、千手千眼佛三说最具代表。在碑志等地方文献中,隋文帝女和南阳公主说居于主流;在民众口耳相传的故事中,千手佛的传说流传更广。这揭示出文人士绅重"教化"与民众求"灵验"的迥异心态。近代以来,三皇姑传说被再次整合,南阳公主身份与千手佛故事主体层累、叠加一处。如今,化约、趋同的三皇姑传说是旅游经济驱动和传统文化定性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刘晨曦 《收藏家》2008,(11):63-66
连台本大戏多由钦命词臣根据元明著名剧作家创作的杂剧和传奇改编,如Ⅸ劝善金科》、《升平宝筏》、《忠义璇图》、《昭代箫韶》等剧。该大戏取材于目连救母、西游记、水浒、三国、杨家将等故事。剧本大多要十本二百四十出。每部连台本大戏要演出要长达十天之久。连台本大戏的编撰,始于清朝康熙年间。  相似文献   

16.
明正德十五年(1520)《重修杨业父子忠节庙记》碑现立于唐县倒马关上城的上关岭城堡内,碑文记述了建庙、立碑祭祀宋代抗辽名将杨业、杨延昭父子的缘由,从中可知,明朝官方出于激励将士效忠朝廷、保卫边关的目的而对杨氏父子进行了大力宣扬,并进一步促使杨家将的故事广泛传播。本文对碑文及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7.
闻章 《文史精华》2010,(3):39-44
<正>谁与谁结缘,定是上苍有意。一日在某画店,偶遇河北日报社年近八旬的老美术编辑刘明义先生,彼此投缘,他说我听。他除了以一个国民党兵的身份亲历了北平和平解放的前前后后之外,还有20年的右派生涯等等一大堆经历,故事真切、奇特,为局外人所难料想。"国民党兵"那点事儿已经在今年第一期《文史精华》上发表了,下面就把他"右派生涯"的故事原原本本录下来,以广见闻。  相似文献   

18.
虽然早期就出現了袁倩的"百有余事"的維摩变,可是普遍地在壁画上表現維摩詰所說经全部內容,却是較晚的事。初唐以前画家們都集中在刻画"问疾品"中維摩与文殊的形象。而在初唐以后維摩变就和其他經变一样,由集中表現中心人物轉向注意表現故事中一些生活場面。特別是到中、晚唐以后,中心人物只不过是早期粉本的描摹而已。而环繞在中心人物四周的故事画却不断有所創造。反映的生活面愈来愈广闊,某些优秀作品的生活气息愈来愈浓厚。  相似文献   

19.
我读已故上海作家、资深报人刘金先生的《吹沙居杂文》,发现有一篇《由罗隐的故事想到的》,其中开头这样说:罗隐“是个才子,诗和文都写得好,在当时颇有名气。不知什么原因,在他身后,浙江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20.
《文史月刊》2011,(9):51-51
女性在某些场合下,也会主动掺和到战争里来,偶尔也会有个把女性,变成战士。中国有花木兰,西方有圣女贞德。只是,贞德实有其人,花木兰却更像是传说。这样的传说,在中国的小说和戏剧里,愈出愈奇。著名的杨家将的故事,里面的女人据说都比男性的英雄们武艺高强,从余太君到穆桂英,最后,杨家的男人死光了,余老太君和众寡妇们居然可以率军出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