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年潮》2015,(3):73
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萧军与时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有两次论战。在1942年5月2日的座谈会上,针对萧军"政治、军事、文艺是一家,谁也不能领导谁"的"走调"言论,胡乔木第一个站出来反驳:"文艺界需要有组织","归根到底,是党要不要领导文艺,能不能领导文艺的问题。"在5月16日第二次会议上,萧军的发言同样尖锐:"你们共产党现在又开文艺座谈会,又在整风,你们现在整‘三风’,将来有一天会整‘六风’。你们为什么不在10年前就提出来呢?"针  相似文献   

2.
方朔 《文史博览》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3.
方朔 《湖南文史》2008,(5):32-34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萧军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作家。他曾与鲁迅、毛泽东都有过亲密交往和书信往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萧军在20世纪20年代就与共产党有着密切往来。1948年他在东北刚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被打成“反苏反共反人民”分子,排挤在党外。之后连续30多年,萧军厄运缠身,在“文革”中还险些丧命。1982年在政治上得到平反,却没有恢复党籍。  相似文献   

4.
孟东 《文史精华》2004,(11):47-53
萧军在抗战胜利后奔赴东北解放区,此乃他在延安受王实味事件牵连遭批判刚从农村回到"鲁艺"之时。到了东北之后萧军演讲、办出版社、办报纸,工作有声有色,并加入中共。但是由于与东北局一些领导人的分歧,萧军再遭厄运,被下放到抚顺煤矿。萧军没有沉沦,而在安心工作的同时搜集素材,写出了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详情请看《萧军在东北解放区的遭遇》。  相似文献   

5.
张毓茂 《炎黄春秋》2007,(9):50-56,36
我和萧军先生是忘年交。在上一世纪50年代初期有幸拜识先生。那时他正身处逆境,对我这个敢于同他交往的东北小老乡,十分亲切,无话不谈。谈的最多的是关于鲁迅和毛泽东。  相似文献   

6.
1940年6月15日,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第一次是两年前(1938年3月)的短暂停留,而这一次,他在延安一住就是六年,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萧军一家随"鲁艺"前往东北解放区,告别了延安和中共中央。这六年时间,是萧军人生道路上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中共发展史上的关键时期。萧军在此期间写下了内容丰富的日记—《延安日记(1940—1945)》(上、下卷),书中大部分材料对于透视中共政治文化传统的建立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方朔 《名人传记》2020,(3):52-55
1956年,在北大读书、时年二十一岁的张硫茂独自拜访在北京家中的萧军,两人一见如故。从结识萧军的第一天起,张毓茂就开始了持续几十年严谨客观的了解和研究,先后撰写了《萧军传》《跋涉者——萧军》,总计六十余万字,发表近百篇论述萧军遭遇或作品的文章,成为研究萧军最权威的专家之一。2019年2月3日,张毓茂在沈阳不幸病逝,享年八十三岁。他和萧军是忘年之交,一生坚守正义,具有独立人格,刚直不阿,是一个当之无愧大写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作家从维熙曾这样概括他的老邻居兼文学前辈萧军:"在现代文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萧军这样特殊,牵涉那么多重要的史实和人物。"萧军在与众多历史人物的"牵涉"中,与胡乔木的交往却极特别。两人凭"文学"里的"政治"神交,因"政治"下的"文学"相识,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激辩,最终超越"政治"以"文学"的名义笑泯恩仇。两人跨越半个世纪的交往,不单是个体生命的偶然交集,更是历久弥新的"文学与政治"话题、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9.
彰无忌 《文史精华》2006,(11):51-58
在东北的遭遇1947年萧军从佳木斯返回哈尔滨,便一头扎进鲁迅文化出版社的工作,出版了鲁迅、列宁、毛泽东著作活面文选,季米特洛夫的《干部政策》,李六如的《财经六讲》、《革命之子莫铮》,《鲁迅研究丛刊》,以及萧军的《羊》、《八月的乡村》、《第三代》,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成绩是巨大的,但仍不足以释放他对新中国热爱的激情。他又创办一张8开小报一《文化报》,并要求凯丰派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邮票早在建国前就已经出现,"文革"时期达到高峰。建国以前的毛泽东邮票大多集中在解放区,且多以"毛泽东像"命名。毛泽东像专题邮票大约占解放区邮票的五分之一,可以说是解放区邮票中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史志》2021,(3):45-49
萧红年谱(1937—1942年)1937年26岁1月3日,完成组诗《沙粒》。1月9日,由日本东京至横滨,乘游船"秩夫号"回国。在船上,邂逅徐淑娟的哈法大同学高山。※同许广平、海婴、萧军去鲁迅墓拜祭。1月13日,抵上海与萧军住在吕班路256号,即后来的重庆南路256弄。这是他们在上海最后一处住所。  相似文献   

12.
史海撷英     
《百年潮》2018,(2)
正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游泳1958年8月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与前来访问的赫鲁晓夫会谈。谈到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的事时,赫鲁晓夫说:"你们为什么往我们后院抛石头?"毛泽东微笑着,心平气和又十分坚定地答道:"我们不是抛石头,而是抛金子。"赫鲁晓夫的态度很强硬,他说:"别人的金子我们是不要的。"毛泽东说:"不是你要不要别人金子的问题,是我要助你们一臂之力!"然后,他提议:"今  相似文献   

13.
正《"清抵簿"破解毛泽东家庭历史之谜纪实》新中国成立前,关于毛泽东老家的家产问题,曾有这么几种说法:一说是没有了,毛泽民都按毛泽东的意见全部处理了。二说是流动资金没有了,剩下的不动产大部分租给佃户。三说是动产没有了,不动产由毛震公祠收归公有。四说是1929年由国民党没收后,家产就不复存在。但根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收藏的毛泽东家庭账簿——"清抵簿",毛泽东家产是存在的,由毛震公祠代管。  相似文献   

14.
正1941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萧军照例总结全年工作。他在日记里谦逊地检出六条没完成的事后,不无得意地罗列十条已完成的,第四条即是:计划实现新文抗的建立,俱乐部筹款,参加省参议会二十天。萧军特意提到的俱乐部其实已建成,就是"文抗"(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作家俱乐部。当时延安已有专为文化人提供活动场所的文化俱乐部,与"文抗"驻地不远,萧军为何还执意建成作  相似文献   

15.
萧军原名刘鸿霖,笔名三郎、刘军、田军、萧军;萧红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萧红。萧军和萧红名字后一个字合起来就是“红军”,这是他们取笔名的真正寓意。  相似文献   

16.
彰无忌 《文史精华》2006,(10):39-48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萧军的作品和他敢爱敢恨、耿直鲜明的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有太多的传奇故事,和鲁迅先生的交往、与萧红的爱情、跟张春桥之流的决斗……明年是萧军的百年诞辰,作为萧军至交的作者追忆如烟如丝的往事,写此心血之作——《萧军百年祭》,讲述了这位著名作家坎坷而又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正>1958年10月,毛泽东主席到天津考察河北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有关情况。当时河北省会在天津,省委各位常委去晋见主席,期间毛泽东问到尹哲是哪里人氏,尹哲答是河北省高阳县。毛泽东说:"你们高阳出了  相似文献   

18.
<正>"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派路线",是在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受到阻遏的情况下,毛泽东在1966年10月专断地提出来的。周恩来去找毛泽东,说党内历来提路线问题,都是说"左"倾右倾,没有"资产阶级反动路线"(以下简称"资反路线")这样的提法,这样提合适吗?毛泽东坚持自己的看法,周恩来保留意见,他在以后多次接见群众代表的讲话中反复强调犯"资反路线"错误是认识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9.
吴志菲 《江淮文史》2011,(1):160-161
臧克家与毛泽东的接触,是从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开始的。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臧克家正在重庆。大约是9月,毛泽东在桂园举行一个招待会,一共来了20多人。当时,臧克家问:"国民党这么顽固,争取团结、民主、进步,办得到吗?"毛泽东听了,微微把脸一仰,眼光向上,说:"雪山草地都过来了,没有争取不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20.
正1943年10月30日,36岁的萧军照例起床先写作。或许是昨晚熬夜的原因,他花一早上才将小说《第三代》第八部第五章勉强收尾。"再有几万字这部小说就完稿了……"萧军停下笔,叹了口气。延安形势变化太快了,"整风"、"审干"、"抢救",应接不暇,生产自给如火如荼,自己反成了招待所的"闲人"!"小鬼"被裁撤,鸣儿刚两岁,孕妻又快生产,家庭琐事焦头烂额。"我一切是在压抑中生活着!"他有些焦躁地想着。这时吃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