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俄国十月革命以前,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先后发动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反袁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但一直未能将中国建成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而1914年开始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病和帝国主义的野蛮,使当时中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陈炯明这些人对自己多年奋斗的目标开始产生怀疑与动摇。  相似文献   

2.
从秀才到大都督陈炯明(1878-1933年)是大家熟悉的近代历史人物,其原籍为广东惠州府海丰县人,前清秀才。清末,清政府在广州开办了一所法政学堂,陈炯明从家乡赴广州应考,被该校录取。当时该校监督(校长)夏同和,是位开明  相似文献   

3.
陈炯明信奉的民主联邦制,意在争取和平与民主的环境中亟谋国家建设,而他又十分重视社会实践,他尝以“为治之道,贵在力行;立身之道,贵在毋苟”自勉并敦劝别人。孙中山曾赞扬“其坚忍耐劳,亦自有过人之处”;胡汉民亦以“勤、谨、韧”来概括其个性。驰在形成民主联邦制理想的同时,即抓紧一切和平机遇,加强地方建设,力图以此示范于他省,推而广之,并通过实践检验,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理想。这些地方建设为时人瞩目.亦为后世留下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脚印。本文拟分阶段择要略作勾述,以就教于学界同行。  相似文献   

4.
潘卫东 《中华遗产》2013,(4):152-157
国民党正史中,有一桩被称之为“六·一六”的事件,它指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陈炯明炮轰孙中山总统府一书。1922年6月16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命令驻广州的粤军围攻孙中山的总统府,并以大炮进行轰击。孙中山。扛先得到消息,登上永丰舰,率海军讨逆,并电令北伐军同师靖乱。粤军炮轰总统府,成为陈炯明叛变革命的凿凿铁证,写入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5.
1922年6月16日凌晨,广州夜空枪声大作,炮声震天,粤军叶举部发生叛乱,4000多名士兵围攻广州总统府和总统孙中山在观音山的住所粤秀楼。广州全城岗哨密布,交通断绝,各行政机关被占领。孙中山化装成中医,在枪林弹雨中穿越包围圈,抵达海军司令部,登上“楚豫”号军舰避难,史称“六一六”兵变。  相似文献   

6.
黄国民是增城市华侨,原籍新塘镇瓜岭村人。原名黄锡堪,因他热心为国,爱戴孙总理,投身民主革命后,即正式改名为国民,以表示对革命的决心。国民自幼随父母侨居新西兰。  相似文献   

7.
静松 《江淮文史》2013,(4):147-152
提起陈炯明和孙中山,我们自读书始,便留下这样的概念:陈炯明背叛孙中山,背叛了革命,并炮轰总统府,孙中山流亡中山舰。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桩公案真相到底如何?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流居香港的陈炯明亲拟挽联致悼:"唯英雄能活人杀人,功罪是非,自有千秋青史在;与故交曾一战再战,公仇私谊,全凭一寸赤心知!"从中我们或可见一丝端倪。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故居     
胡茂全 《文史月刊》2011,(11):19-19
10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有着60多户人家,坐拥五桂山脉、面朝伶仃洋的普通小山村。若不是影响了亿万中国人的命运、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历史年轮的一代伟人孙中山出生在这里,至今恐怕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早年是在檀香山接受西方教育的,后来在英国殖民地香港学医,进行反对清廷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以后,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海外度过的。孙中山的战友们都有镀金或镀银即留学西洋或东洋的  相似文献   

10.
余竞跃 《文史月刊》2012,(10):64-66
袁世凯第一次被打倒是在1906年,那一年是丙午年。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围绕资本主义发展问题和土地问题展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这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最低革命纲领具有某些一致性:以中华民族完全独立自主为己任,主张以国家主导型的模式发展本国经济,坚持发展的成果由民众共享。  相似文献   

12.
程单剑 《文史月刊》2008,(12):56-57
在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史上,对其影响最大的“洋学府”恐怕要数莫斯科中山大学了。这所由俄国人出资创办,并以中山先生之名命名的异国学校,在上个世纪20年代聚集了一大批中国青年之精英,从这里走出的学子,陆续成为国共两大政党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文史》2009,(4):55-55
1911年4月3日清廷颁布尽忠节、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6条军队训谕。  相似文献   

14.
1911年4月3日清廷颁布尽忠节、守礼节、尚武勇、崇信义、敦朴素、重廉耻6条军队训谕。  相似文献   

15.
吴跃 《神州》2012,(6):1-1
中国革命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革命遗产,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伟大作用,它的形成、发展与继承凝结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汗水与鲜血。本文将就中国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及其作用的机理做一简要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张天雁 《文史月刊》2011,(10):37-37
在阅读中国近现代史时,常常会遇到“艳电”、“马日”一些生僻的名词,这些词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它只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种电报纪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孙》文论述中山先生的道与术内容较广;而本文似止于"驳"广州兵变一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如何解读,却又因人而异。因此,我们欢迎据事说理的文章。当然,有理不在言高。文风平和一些,似更好。  相似文献   

18.
高华 《文史精华》2010,(4):23-30
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同盟会,是中国推翻帝制、创建共和的领导力量和主力军,暗杀是被同盟会列入纲领、进行革命主要手段之一。通观同盟会几十起暗杀行动,执行者大都是先进教育的热血青年。他们刺杀的是独裁者的肉体,针对的是封建专制政体。义士们"敢以颈血溅诸侯"的大无畏牺牲精神,令后世高山仰止。《同盟会的暗杀时代》一文,为我们回顾了一段传奇的救国革命往事,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19.
田亮 《环球人物》2012,(32):80-82
他反复告诉读者,不要用简单的是非善恶来判断过去和现实在读者眼里,杨奎松是个值得信赖的历史作家,他的著作读起来像是在看侦探小说,每句话都说得有理有据。在学界,他是个有争议的学者:一些人把他视为"目前研究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革命史最有成就的学者";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杨奎松写的东西光讲史实,没有观点"。  相似文献   

20.
人的活动是构成人的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物传与人的历史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物传是人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份。人物传与人对历史的再创造。包涵着继承与创新。人物传可树立榜样,发挥激励或鉴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