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国绘画试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十年来,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的楚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楚画,其中以湖北、湖南较多。1942年,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战国中期帛书一件。帛书四周作旋转状排列着12段边文及16幅图像;1949年,长沙陈家大山楚墓出土战国中期的人物龙凤帛画一件;1957——1958年,信阳长台关1号、2号楚墓,出土了一批木漆画,其中锦瑟漆画有狩猎、宴乐、御龙乘仙等内容;1965年,江陵  相似文献   

2.
罗家湘 《文献》2001,6(2):4-10
《逸周书》的编辑成书情况,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难题.从春秋成书到魏晋成书都有人作推测①,但都缺少坚实的证据.从50年代长沙五里牌406号墓发现遣策至今,战国楚墓遣策、汉墓遣策、魏晋墓遣策的发现都极为丰富,特别是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遣策、长沙仰天湖25号楚墓遣策、江陵望山2号楚墓遣策、包山2号楚墓遣策、马王堆1号汉墓遣策等的深入研究②,使我们弄清了古代的遣策制度和遣策内容.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博物馆流散物库中珍藏有一批战国楚玉器,其中有龙形佩饰、璜、璧等。特别是龙形佩饰,制作精细,造型生动,属上等精品。其造型、纹饰风格、加工技艺与湖南澧县新洲一号墓、河南平粮台十六号墓、安徽长丰杨公M8、M9等楚墓中出土的玉器有极为类似之处,这对于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玉器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现择其精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5年7月,陕西省旬阳县雪茄烟厂基建工地(县城北1公里)发现一座战国楚墓,我馆派员进行了清理。墓葬因破坏严重,形制已无法看清,可能为竖穴土坑墓。获得铜器、玉器及陶器共十余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建国三十余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主要有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安徽寿县蔡侯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墓、河北平山中山国墓等.这些墓葬均出土了大批极其优美的玉器.从各地春秋时代墓葬出土的玉器可以了解,春秋早期玉器与西周晚期玉器很难区别,至中、晚期才有了明显变化.如河南淅川下寺一号墓所出的一对玉虎璜,仍有两周遗韵,但变一面坡斜阴线为隐起面处理,细部施以较细的变形涡纹,显得柔润丰满.比较典型的春秋玉器,应是玉牌,其下部中心处琢以隐起兽面纹,两侧与上面饰以隐起的细密蟠虬纹,与同出的铜鬲上的蟠螭纹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知玉器的春秋风格的出现,也是时代使然,并非孤立现象.但是春秋玉器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判断齐家文化玉器的材质,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对宁夏博物馆藏5件齐家文化玉器进行无损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件玉器所含元素及相对含量与和田玉相似。再借助齐家文化历史史料的有关信息,可推断为和田玉成分;利用拉曼光谱技术测得5件样品的拉曼光谱图,通过与和田玉样品拉曼光谱图比对,最强及次强特征峰位整体与之相似。可以明显看到透闪石矿物的特征峰,两种检测分析结果相互验证。研究结果为探索齐家文化玉器的玉质和玉料来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准确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试论包山楚简所见的卜筮制度陈伟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卜筮、诗词简54支,经整理为26件简书。其中22件记叙卜筮之事,另外4件专记祷祠之事[1]。这类简以前在望山、天星观等地楚墓中已有发现,但保存状况较差,并且尚未全面刊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对...  相似文献   

8.
1999年新华遗址发现了一座玉器坑K1 ,出土了 32件精美玉器。本文以新华玉器坑K1性质、玉质及工艺等相关问题探讨为出发点 ,从考古学角度对玉器所属的考古学文化性质、特征及分布地域分别加以讨论 ,进而将包括石峁玉器在内的陕北地区所谓龙山时代晚期玉器较为可靠地确认为夏代玉器范畴。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来,宜昌地区文物工作队配合当阳县赵家湖排灌工程,发掘了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的楚墓三百多座。出土文物数千件。现将金家山43号和45号墓出土的两件错金铭文铜戈介绍如下,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新郑县新发现的商代铜器和玉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新郑县文物保管所采集到一批商代铜器和玉器,这是继七十年代初发现的青铜器之后又一重要发现。对研究中原地区的青铜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现分述于下。1、玉器这次发现的玉器共5件,均为本县望京楼出土,有璋1件,戈2件,钺1件,瑗1件。  相似文献   

11.
<正>位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凌家滩遗址是近年考古发现、发掘的最为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是该区域史前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该遗址规模庞大、文化遗存丰富,其中墓葬内随葬的大量玉器尤为令人瞩目,无论是玉器的数量还是玉器的种类,在长江下游地区都属于突破性的发现。编号07M23的墓葬是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对含山凌家滩遗址第五次发掘时发现的,出土文物330件,包括玉器200件、石器97件、陶器31件,另有碎骨和绿松石各1件,玉器(含部分石器)不仅数量多,而且诸如钺、璜、璧、锛等大件多,制作精良,堪称我国同时期考古出土文物最多、最豪华  相似文献   

12.
张皛雨 《丝绸之路》2011,(14):14-16
齐家玉器文化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玉器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解读甘肃省会宁县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半成品琮形器,探讨了齐家玉器的来源、材质、制作工艺和用玉观念。  相似文献   

13.
1960年至1965年间,湖南省博物馆从长沙废铜仓库拣选的文物中,有十六件铜钺,形制、纹饰都显得特殊。1974年长沙树木岭1号墓和1975年长沙南塘冲15号墓中分别出土一件铜匕首和一件褐釉陶三足罐,在数千座楚墓的出土物中也属仅见。这几件文物很可能是东周时期居住在两广地区的越族的文物,特介绍如下。 (一)钏钺:共十六件,分别来自道县、  相似文献   

14.
(一)一号楚墓的年代湖北省江陵县马山区滕店公社望山大队境内望山一号墓的清理工作,于1966年元月3日完成。出土文物六百多件,其中铜器二  相似文献   

15.
故宫博物院藏的几件新石器时代饰纹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近年考古发掘的资料,中国玉器的制作,最少已经有七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这比以往许多人认为的中国玉器只有"三千余年历史",或认为只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看法,提早了三、四千年。随着具有可靠断代依据的地下玉器,特别是大量新石器时代玉器的不断出土,许多地上的传世玉器,或过去出土而无科学发掘记录的玉器,有了科学断代的可能。本文介绍的几件故宫博物院藏饰纹玉器,除一件外均为清宫旧藏,过去虽然也曾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其年代等问题一直未曾被认识。现依据出土玉器,参照古文献的有关记载,对它们的年代、用途和文化属性等问题作些介绍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主体分三部分。首先 ,从作为石家河文化玉器存在环境的瓮棺葬着手 ,结合长江中游史前社会的信仰传统 ,探讨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祛灾、祈求人丁兴旺的区域功能 ;其次 ,根据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具体表现形态 ,把石家河文化玉器分为信仰、装饰、工具三类 ,认为三类玉器在区域功能表现上存在差异 ;同时 ,结合区域功能的探讨 ,分析产生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影响因素 ,区分了新近以简报形式公布的澧县孙家岗玉器与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不同 ;最后 ,从地区交流、功能的区域内延续、中国古玉的功能发展等角度简论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普遍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出土玉器阴刻技术的微痕研究情况。根据6件典型玉器所开展的阴刻纹饰的微痕观察,初步判断春秋晚期玉器阴刻工艺已成熟使用了添加解玉砂的旋转砣具技术。文章通过比较不同玉器阴刻工艺水平的细微差别,认为一号墓出土的春秋玉器并非由固定的玉工或玉作坊加工而成。此外,牙璋142可能为商代遗物。  相似文献   

18.
195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湖北省文化局联合组成的石龙过江文物考古队在天门市石家河镇罗家柏岭首次发掘的玉器,于1959年调入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至今未与观众见面。本文从几件玉器的概况、制作工艺和年代方面略做分析。以期引起学术界对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关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故宫收藏有上万件玉器,其中有上百件齐家风格玉器和数千件乾隆玉器原料来自西北,河西走廊玉门地区是必经之道。本文结合实地考察探讨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作为《禹贡》九州雍州的重要组成部分,羌人、月支、匈奴等古代民族活跃于此,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存,如马厂、西城驿、齐家、四坝、骟马、沙井文化,为探讨夏、周、秦、汉文化来源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南阳麒麟岗西汉墓M8出土了一件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减地阳线纹的玉鹰残件。根据其他遗址出土或传世的类似形制遗物,对这件器物进行研究性复原。复原后发现该件玉鹰为目前已出土的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尺寸最大的圆雕玉器,为探讨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