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岱子坪遗址在两次发掘中共发现墓葬97座。遗址的文化堆积分为6层,第3层至第6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这4层新石器时代文化层,结合出土器物,尤其是在陶器上的不同性质,《湘乡岱子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的编写者把它分为三期,第5、6两层为第一期,第4层为第二期,第3层为第三期。这97座墓葬,除43号和63号两座墓属第一期外,其余95座墓葬均属第二期。  相似文献   

2.
从单把鬲入手,以《岱海考古(一)》发表的老虎山遗址相关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岱海地区龙山时代典型遗址进行分期研究,将老虎山遗址相关遗存分为三期,其中第二期以单把鬲为代表的遗存属于老虎山文化,老虎山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受到了杏花文化和永兴店文化的影响,为进一步考察岱海地区及周边区域的考古学文化发展及演进格局提供了启发。  相似文献   

3.
大溪文化根据枝江关庙山等遗址的地层关系和文化内涵的变化,至少可以分为四期,关庙山遗址大溪文化层的四期基本上代表了整个大溪文化发展的四个阶段。本文提到的大溪文化早期遗存指的就是以关庙山遗址第一期(即1980年发掘的T_(55)——T_(80)第7层)为代表的遗存①。这类遗存在三峡以东地区,除关庙山遗址外,还有江陵蔡台遗址(第五层)②、澧县丁家岗遗址(第二期)③、三元官遗址(下层)等④。但在三峡境内,  相似文献   

4.
湖南宁乡花草坪遗址分别于2001年和2014年度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遗存主体属于"堆子岭文化",年代相当于大溪文化三、四期或略晚.这批遗存的发掘和整理为研究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湘江流域新石器文化序列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湘江流域的考古工作,比洞庭湖区起步晚。近几年来,各地区陆续进行了一些发掘。现已发掘或试掘的遗址有茶陵独岭拗”,安仁河古山”,株洲磨山“,湘潭堆子岭④,湘乡岱子坪⑤,长沙烟墩冲o、大塘①、月亮山\腰塘o,测阳樟树塘④,泪罗附山园一黄家园o,平江舵上坪o,这些遗址大都分布在湘江两岸或其支流的临河台地上。(图一)目前,正式见于发掘报告的遗址并不多,系统全面地对这一地区新石器文化进行谱系研究的条件尚不具备。但是,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古文化发展演变的大体脉络是清楚的,各遗存的包含物不…  相似文献   

6.
<正>目次一研究缘起二类型学分析与文化面貌比较三三星堆文化对十二桥文化的影响四峡江地区精品房阶段遗存分析五余论一研究缘起本文所说的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专指以成都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出土商时期遗存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初期阶段遗存。金沙遗址精品房地点的发掘者认为,遗址出土商遗存属三星堆文化,年代约属三星堆遗址二、三期~((1))。江章华将精品房地点出土遗存归入金沙遗址第一期,认为该期具有十二桥文化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7.
箭台村遗址Ⅳ、Ⅴ、Ⅵ区均存在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遗址二三期)遗存。Ⅱ、Ⅶ区发掘的三星堆文化地层堆积较厚,出土遗物类型丰富。箭台村遗址是三星堆遗址外三星堆文化分布面积最广,出土遗物最丰富,延续时间最长,聚落等级最高的遗址。Ⅳ、Ⅴ、Ⅵ区除Ⅳ区局部有三星堆遗址四期地层外,多为明清、宋代地层和开口晚期地层下灰坑。灰坑分两种情况:一是宋代灰坑,遗物包含宋代、汉代、商周三个时期遗存;二是早期灰坑和早期灰坑残留。不同区域的早期遗存分布存在一定的时代差异,跨桂圆桥遗址第一期、三星堆遗址一二三四期至西周—春秋。  相似文献   

8.
正目次一后套木嘎遗址第一期遗存二后套木嘎遗址第二期遗存三后套木嘎遗址第三期遗存四后套木嘎遗址第四期遗存五嫩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序列在我国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分布格局中,嫩江中下游地区是东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渔猎经济文化区的分布重心所在。1930年梁思永对齐齐哈尔昂昂溪遗址的调查和发掘~([2]),是中国学者最早在东北地区开展的考古工作。1932年发表调查报告,将清理的两  相似文献   

9.
藕塘遗址位于奉节县安坪乡藕塘村北,今隶属于藕塘村三组和五组.遗址地处长江南岸的三级阶地上,海拔在140~150米左右.199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三峡考察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调查,发现中小型石制品4件,并确认这是一处原地埋藏的、遗存比较丰富的地点,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小石器类型文化遗存.2006年3~4月,为配合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山西大学考古学系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较大面积的钻探与发掘,揭示出这是一处以打制、磨制石器和夹砂、夹炭陶器为主要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相似文献   

10.
小拉哈文化以小拉哈遗址的第二期遗存为代表,同类遗存在黑龙江省肇源县狼坨子、南山头、卧龙、白金宝和吉林省镇赉县坦途西岗子等遗址亦有发现。依据小拉哈遗址提供的层位关系,同时结合对其它遗址出土材料的比较,可将目前出土的小拉哈文化遗存区分为早晚两期。通过对陶器组合、造型特点和碳十四测年数据等方面的分析,初步判定小拉哈文化的年代应该处于夏至早商时期。  相似文献   

11.
二里头文化发展至第四期,二里头遗址在建筑遗迹、陶器、石器及青铜器等文化遗物方面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址包含第四期遗存者数量明显减少,周边地区也几乎看不到二里头文化的影响。碳十四测年数据表明二里头文化四期上限不超过公元前1600。综合分析,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之间很可能为夏商之分界。  相似文献   

12.
零口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零口村的东北部 ,1 994年 1 0月至 1 995年 1 2月 ,为了配合西安至潼关高速公路的建设施工 ,考古人员曾对该遗址进行过较大面积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有关此次发掘所获得的重要成果 ,目前已有《陕西临潼零口遗址第二期遗存发掘简报》 (下称《简报》)以及多篇研究文章公开发表 1。拜读《简报》及有关大作之后 ,笔者拟就零口二期遗存的文化性质以及相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不同看法 ,不妥之处 ,还望方家给予指正。《简报》认为 ,零口遗址的主体遗存可以分为四期 :第一期为白家村文化遗存 (此类遗存目前学术界多称作老官台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市昌平张营遗址早期青铜时代遗存的初步分析,可以将该类遗存分为两期三段,推断其年代为二里头文化四期至早商文化三期。结合文化因素分析,对诸类因素的消长及其动因进行了简要概括,并且还对与张营遗存相关的李大人庄遗存及朱开沟文化因素的东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任瑞波 《考古学报》2019,(4):439-460
<正>目次一山家头类型的文化性质二莲花台与小旱地墓地分组研究三其他典型墓地出土遗存的组别和年代四典型遗址的分组和年代五辛店文化的期别划分和年代判定六结语辛店文化因1924年甘肃临洮大石镇(时称洮沙县)新店甲址的发掘而得名,其前身即瑞典学者安特生命名的新店期[1]。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永靖莲花台、张家咀和姬家川等遗址的发掘,人们对辛店文化的认识逐步深入。学术界对相关遗存的看法颇不一致,导致  相似文献   

15.
《考古》一九八五年第七期发表了《屈家岭遗址下层及同类遗存文化性质讨论》一文。文章中认为屈家岭遗址下层文化遗存与大溪文化晚期遗存是同类遗存文化性质。前者包括朱家咀和放鹰台、钟祥六合遗址中层墓葬以黑陶为主的遗存。后者包括有湖北松滋桂花树遗址晚期墓葬,公安王家岗遗址第四层墓葬,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三层,湖南澧县三元宫遗址晚一期,澧县丁家岗遗址T_3晚期墓葬,安乡度家岗遗址墓葬,安乡划城  相似文献   

16.
  王长明 《北方文物》2020,(1):3-20,F0002
2016年对北山洞遗址的发掘,共清理灰坑3座、灶址16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1800余件。依据层位关系及出土遗物特征分析,该遗址可分为六个时期文化遗存。第一期文化遗存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加工包含石片工业和石叶工业两种类型,剥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工具加工多采用打制修理技术。第二至第五期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以细石核、细石叶等细石器工艺为主,剥片技术包括锤击法和间接压制法,工具加工多采用较为精细的压制修理技术。第六期文化遗存应与早期鲜卑遗存有密切关系,年代为东汉时期。北山洞遗址的发掘对大兴安岭东麓山区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次一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器的技术特征及铸造工艺二二里头遗址出土陶范考察三二里头遗址出土浇勺考察四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初论二里头遗址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在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遗址(图一)。铸铜遗物在第三、四、五区都有发现,铸铜作坊遗址主要位于四区,总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已清理出二至四期的铸造工场遗址,其周围遗留不少陶范、坩埚、炉壁、铜渣、木炭,及一些小件铜器、少量大件铜器〔1〕。青铜器是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主要遗物之一,有礼器、工具、兵器  相似文献   

18.
神墩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兼具环太湖地区、宁镇地区与皖江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特点。虽然其早期部分遗存与骆驼墩遗址相类,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晚期以陶鼎为代表的遗存可归入骆驼墩文化。根据遗址(4)层下墓葬间的层位关系及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将这批墓葬由早至晚划分为三组,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墓地的形成、布局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石峡遗址经过多年发掘和研究,发现自下而上含有四个时期文化遗存,即石峡第一期文化、石峡第二期文化、石峡第三期文化、石峡第四期文化,年代从距今5500多年至2500年前后。本文详细介绍第二期即石峡文化的内涵、特征、年代和分期,从考古学文化定义论证石峡文化是岭南史前考古学文化的重大发现,有着重要意义。一、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石峡遗址位于韶关市曲江县(区)马坝镇西  相似文献   

20.
蟹子地遗址2009年发掘获取了一批重要的遗存,在鄂东南地区的先秦文化谱系探讨和科技考古实践两个方面都有重要收获。其新石器时代遗存整体属石家河文化系统,但区域特色突出,一期遗存可能代表了新的区域类型,二期遗存新见有少量"后石家河文化"因素。其商周遗存属鄂东南地区西周土著文化,与矿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