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中有不少精品,这里选介几件。人形足铜洗 1966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通高14.1、口径25.4厘米。卷唇,深腹,上腹饰4道弦纹,两侧各铸1兽面铺首。平底,下附3人形足(图版捌:3)。整体造型浑厚大方,纹饰简素无华。某些局部艺术表现手法独特,如铺首虽系凸线平铸,但不同于常见的以兽嘴衔环,而是将兽鼻延伸成半环,再套环加系(现环已失)。作为器足的人形,身材矮小,头颅硕大,双手叉腰,两足分立,背扛着巨大的器身,瞠目鼓腮,张口咬牙,刻划了在特定环境之下特定人物的表情神态。真实地烘托出了物体的重量和负重者勉力支撑的艰难。此与山西省博物馆藏铜立  相似文献   

2.
周口市博物馆收藏的长子口铜方斝,春秋早期图腾纹铜剑,汉代铜量器——市平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介绍陕西省博物馆的几件青铜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陕西省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委员会历年来收集时商周青铜器(截止1957年)已经出版了《青铜器图释》一书。近几年扶风、武功一带不断的发现青铜器,并且有成群的器物出土。博物馆在1957年以后(截止现在)新收集的除扶风齐家村出土窖藏西周铜器群将另  相似文献   

4.
韩城,周时属韩、梁两个诸候国的领地。历年来商周时期的各种青铜器时有发现,韩城市博物馆内收藏青铜器众多,今择其要者报导于后: 1、叔元父盨盖:1966年以前收藏,口宽17.2、长23.1厘米,平面呈长方圆角形,盖上有四短扉,顶部正中饰窃曲纹(图八:2、3),周围器壁饰凹环纹,近口沿有一周重环纹  相似文献   

5.
郭春媛 《文物》2020,(1):69-74
<正>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是郑州博物馆主要馆藏门类之一,郑州博物馆新近修复和整理出了几件夏商青铜器,这些铜器此前未见著录或报道不详,现简要介绍如下。1.网格纹斝1979年春郑州荥阳西史村农民在村南平整土地时发现。斝为圆体,敞口,高颈内收,圆鼓腹,圜底,下承三圆锥状袋足。口沿处略厚,沿上立有两个三棱形短柱。器身一侧有弧形鋬,鋬对侧腰部饰两道凸弦纹,其间夹以网格纹,呈带状分布半周。器身有多处补铆痕迹。口径14.6、高25.8厘米,重1千克(图一~三)。  相似文献   

6.
1、玉援戈(图一)呈青白色和黄褐色。通长26.3、援宽7.2、厚0.6、内宽5.2厘米,重387.5克。玉援为长条三角形,前锋稍钝,薄刃,直内为青铜制作。玉援插入铜内中,援未与咬合处有一小圆穿,内有上下阑,中部有一较大圆穿,内端饰有精致的鸟兽纹。2、夔纹钺(图三)通长17.7,刃宽11.3,内宽5.3厘米,重510克。弧刃、平肩、长方形内,内中部有一圆穿,双肩不对称,各有一不等长方形穿。肩下雕镂有精致的透空夔纹,内正反两面饰兽面纹。这件钺与《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内的二五,“透雕夔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枣阳市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对流散文物征集收藏,现将收集的几件青铜器介绍如下。铜鼎 2件。一件出土于王城镇官营村。耳、口沿及两足尖残。敛口,折沿外侈,尖唇,两立耳略外撇,深腹微垂,圜底。口沿  相似文献   

8.
句鑃 2件,形制基本相同。素面,器体较长扁,长铣,弧于,扁柱形短柄,壁较薄。一件铣部残,器内存有范土。通高32、柄长6.2、舞径2.4~13.6、口径3~16.6厘米(图一)。另一件通高31.2、柄长6.3、舞径2.5~13.7、口径3~17厘米(图二)。此两器为收购品。因腔体甚扁,器壁较薄,应是战国时期的遗物。铎 1件。素面,呈扁椭圆形,方短甬,中空与内腔相通。铣侈,弧于。通高  相似文献   

9.
王伟 《文物》1997,(10)
鼎 1件。敛口,口沿立双耳,鼓腹,腹壁外至近足部下垂,三柱形足。腹部饰兽面纹,间以圆涡纹,云雷纹衬底。通高26、口径20、腹深15厘米(图一)。簋 2件。1件侈口,厚圆唇,鼓腹微下垂,双兽首形耳,耳下有珥,圈足直缘外撇。腹部饰夔龙组成的饕饕纹,云雷纹衬底。圈足饰夔龙纹。通高14.6、口径18.5、底径14.3厘  相似文献   

10.
几件青铜器的科学分析和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对几件出土的青铜剑、青铜器和弯形器进行保护研究,用X射线探伤、X射线衍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对器物的形貌、成分及制作技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青铜剑0125的剑格和茎部锈层下有合范痕迹一些铸造小缺陷;弯形器腐蚀形态为均匀性腐蚀,枝晶间腐蚀和活性腐蚀;0108表面有合金层和褶皱,合范痕迹;0101、0102断面没有任何锈蚀及金属疲劳痕迹。器物经用不同方法清洗、铝箔局部还原处理、倍半碳酸钠浸泡和BTA缓蚀处理后,在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中一周,没有发现新的锈蚀出现,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表明科学分析方法在物保护和修复中是非常有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关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很多信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河南省开封市博物馆收藏的几件商周时期的有铭青铜器进行了介绍与考释,并就相关问题作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16,(6)
正山东大学博物馆藏品除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师生历年考古调查采集、发掘出土的文物之外,还包括部分捐赠和征集文物,其中不乏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现将捐赠和征集的三件青铜器介绍如下。鼎2件。20世纪90年代出土于山东省平邑县柏林镇固城村东北的颛臾故城,系当地居民在农业耕作时偶然发现,后经考古系校友联络捐赠博物馆。其中一件口微侈,折沿,弧腹,圜底,两方形立耳,三兽面蹄形足。局部纹饰已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青铜器因收藏环境改变引起青铜器不能稳定存在的;或因地下墓葬塌陷、地层变化使青铜器被挤压变形、撞击使青铜器残破或缺损的;青铜器存在有害锈等可发展病害,影响完好存在的;青铜器表面被附着物覆盖,需要研究覆盖物下的文字、花纹等科技信息的;都需要进行修复,青铜器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考古事业不断发展,大量的古文物相继出土,在这些古文物中,古代青铜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青铜器完整程度会受到自身材质及埋藏环境等多方面影响,通过对已出土青铜器文物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大量的古代青铜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需要对其进行修复。本文首先讨论了有利于青铜器完整保存的修复原则,并结合自身经验对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完整修复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望本文对我国青铜器修复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多件商代青铜器,现选取其中3件介绍如下。父辛爵1件,1954年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长流槽,曲流上扬,尖尾上翘,直筒状深腹,圜底,三棱锥状足外撇。双菌状柱立于口沿上流折旁,兽首扁环鋬。腹饰四组云雷纹与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几件较精美的商代青铜器,未见著录,特介绍于下,供研究者参考。嵌松石饕餮纹铜罍(图版伍:1)高10.8、口径5.8、底径7.2厘米,造型颇端整厚重,制作精工,玲珑可爱。罍方形失盖,宽肩鼓腹,圆形小口,底平而方,且微向里凹入,四角有凸出扉棱。器周四面花纹相同,每面花纹皆分上下两层,中间隔有两道弦纹,下部作一巨大饕餮纹,在其面部中间,自上而下有一条直棱,作为中分界线,从脱落松石的部位看,嵌槽甚深,线条遒劲有力。现存松石  相似文献   

17.
石蝶 《文物世界》2006,(1):71-74,80
《考古》2005年2期刊发了一批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的先秦至汉晋时期青铜器。多件铜器上还有铭文,且铭文的字数颇多,有的达到76字。这样一批有铭文的铜器,自然会引起学界的重视。文中刊布的先秦铜器有10件,其中剑7件,戈1件,笛1件,碗1件。其中除2件剑没有铭文外,其他8件皆有。我们认为这8件有铭铜器都是伪铭或伪器。有铭文的5件剑中,其形制可分两类。一类是扁形直茎,另一类是圆柱形直茎,有格。5件剑的铭文都刻于剑身一面的中脊两侧,由右向左作两行竖排。这5件剑的铭文摘录如下(括号中之字为笔者所释)。  相似文献   

18.
安阳市博物馆原收藏的一批青铜器中,有一部分由于出土地点或时代不详,一直没有进行整理。最近,根据《殷墟青铜器》一书中的分期,将这批青铜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几件完整的介绍如下:一、饕餮纹鼎(编号0235) 口微敛,竖耳、方唇、深腹、圜底,圆柱形足,口沿下  相似文献   

19.
延川县出土的几件青铜器延川县文管会征集到一批珍贵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都是本县群众在农田基建和修造房屋时出土的。现就其中3件介绍如下:蛇首七星剑1件、通长53、剑格宽7、柄长23、刃宽4.5、厚0.4厘米。柄首呈蛇头形,柄体饰两排棱形孔,剑格上下面各饰涡...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湖北省安陆县文化馆征集到一批青铜器,现选几件简介如下: 铜爵通高16、残长14、腹深7.5厘米,重0.3公斤。流残长6厘米,流底呈棱状,尾尖上翘;菌形双栓长3.2厘米,置于流、腹交接处,(扳金)残:足高5.4厘米,呈三棱锥状。腹部饰两道弦纹;底圆。锈蚀严重,无花纹。属商晚期酒器。1978年元月,在程巷公社碧涢大队代销部征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