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0年6月至8月,为配合荆州市曹家山洪圣公墓建设,荆州博物馆对公墓施工过程中发现的26座东周楚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其中的一号墓规模较大、形制特殊、保存较好、随葬品有特色,出土的"越王不光剑"工艺精湛、铭文清晰、结体独特,是考古发掘罕见之精品,具有较重要的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关于青铜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6年第5期《文物》曾经报导在湖北望山出土了一柄越王勾践剑,本期又报导了湖北襄阳和河南辉县出土和发现了吴王夫差剑。这些铜剑由于制作精美,而且它们的所有者是春秋时代赫赫有名的两个统治者,这就引起了文物爱好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1975年以来,宜昌地区配合农村水利建设,相继在当阳赵家湖的金家山、曹家岗、杨家大山、枝江姚家港等地发掘了三百多座中小型楚墓。这里仅就出土的青铜剑,予以介绍如下: 截至1989年为止,当阳楚墓共出土铜剑70余件,赵家湖墓区共出士64件,枝江楚墓出土铜剑10余件。根据这些铜剑的首、茎、格、剑身等可分为春秋剑和战国剑。  相似文献   

4.
剑作为"百刃之君"在中国古代社会兵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战国铜剑更是以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精美的造型纹饰而为世所重。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安吉境内陆续有战国时期的铜剑出土。安吉县博物馆现收藏有本地出土的战国铜剑5把,本文尝试通过对安吉馆藏战国铜剑的类比分析,以求加深对安吉馆藏战国铜剑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文物》1996,(4)
最近,浙江省博物馆从境外抢救回流失海外的越王者旨於睗铜剑。保存情况极佳,全剑完整无损,毫无锈蚀;剑茎上的丝质缠缑也保存较好;所附漆剑鞘完整如新.乌黑光亮,这是出土或传世的吴越王剑中绝无仅有的。曹锦炎、马承源、李学勤、柯俊等分别对此剑的形制、铭文、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研究。南京栖霞山干佛崖造像,是现存为数不多的重要南朝造像遗迹,其艺术和史料价值极其重要。本期刊发了第13窟的简报。双包山汉墓出土的针灸经脉漆木人形,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  相似文献   

6.
为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检阅我国文物工作的新成就,文化部在首都北京举办了《全国出土文物珍品展览》。我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文物考古重大新发现中,精选了三十六件文物珍品,参加了这次重要的展览。我省参加这个展览的文物展品,有宜都出土的商代铜罍,应城出土的提梁鴞卤,京山出土的西周提梁方铜卤,黄陂出土的西周铜簋、铜方鼎和铜圆鼎,秭归的“越王朱勾”铜剑,江陵出土的“吴王夫差自作  相似文献   

7.
邵会秋 《中华遗产》2011,(4):158-159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青铜剑,铜剑的主人就是因“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家喻户晓的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践。  相似文献   

8.
曹锦炎的文章对1974年江陵张家山出土的“越王盲姑”剑铭文重新作了考释,认为该剑应定名为“越王嗣旨不光”剑,是一种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吴王诸樊之子通剑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王诸樊之子通剑,2003年春季出土于山东省新泰市周家庄东周墓地,属首次发现。铜剑铸有铭文14字,据此可知剑为吴王诸樊之子通所铸,器主、年代明晰。这一铜剑出土地远离吴国故土,应当与伍子胥之子王孙氏及齐国鲍氏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湖北江陵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楚郢都故址纪南城就在这个县境,因而这里埋葬了大量的古墓.建国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配合工农业生产建设在这里发掘了上千座楚墓,出土了越王勾践剑、越王州勾剑,大批楚简和大量竹、木、漆器等珍贵文物.今年元月又发现了一座距今二千三百年左右的战国楚墓,墓内文物非常重要,特别可贵的是有一大批丝织物和刺绣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其品种之多、制作之精、纹样之繁、色泽之艳,在以往发掘的同类古墓中是罕见的.为我们研究这个被人誉为"丝绸之国"的文明古邦,增添了一批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是我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最近在辽宁-朝鲜半岛西北部特别是辽宁地区发现一种铜剑类型,它既不属于剑身带有凹陷和节部的典型细型铜剑,也不属于那种以剑身中带有一脊突为特征、且剑身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呈弧曲状的典型琵琶形铜剑类型,这种剑在喀左县老爷庙①、辽阳县亮甲山②、载宁郡孤山里③都有出土.发现这种铜剑的地区,同时还广泛分布着数量较多的琵琶形铜剑,由于这种铜剑的形态与琵琶形铜剑及细型铜剑有着密切的先后演变关系,因而对于这些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荆门仙居出土的龙虎纹铜剑黄冰,山人1990年11月,荆门市仙居乡砖瓦厂在施工取土中暴露出一件铜剑.剑身两面分别饰有龙纹和虎纹图案.龙的构拟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图腾崇拜,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化成智慧和力量的象征物;虎是巴人的图队而该剑的形...  相似文献   

13.
山东栖霞出土战国时期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春,栖霞县唐家泊镇石门口农民在村南小河南岸山脚下发现一座古代墓葬。为土坑竖穴,墓向东南。约宽1、长2米。墓内为松软的灰色土,有未尽腐朽的棺木。墓南端出土铜戈、铜剑各1件,铜镞约8件;北部发现铜鐏1件。还有陶豆3~4件,陶罐2件,发现时均被打碎。出土铜器已由栖霞县文物管理处收藏。经调查,附近曾出土过铜剑、陶罐等文物。现将出土铜器介绍如下。剑 1件,已残。中起脊,厚格,圆茎,上有二箍,刃多崩口。残长36.3厘米(图一:5)。  相似文献   

14.
邓聪 《文物》1993,(11)
西南中国及印支半岛在战国以至西汉时期,流行柄、身一次铸成的青铜短剑,如川西、滇西的山形格铜剑,滇池的一字格铜剑,印支半岛的卷格铜剑。近年,在岭南以至印支半岛地区相继新认识一种"人面弓形格铜剑",别具特色,对研究春秋、战国以来两广与印支半岛地区的文化交流,有重要之学术意义。下文从香港地区考古新发现谈起,对人面纹弓形格铜剑的分布、渊源等问题略作  相似文献   

15.
汉代以前山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山东与朝鲜半岛南部的文化交往始于秦代.本文从考古实物出发,在韩国出土的考古实物中辨别出来自战国时期齐国的铜剑和铜鼎等遗物,从而以确凿的考古证据证明山东和朝鲜半岛南部的人员与文化交往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战国时期齐国亡民应是从山东半岛出发,经海路直接东渡到达朝鲜半岛南部的,这对于纠正学界认为这条航路开通于南朝刘宋时期的传统认识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拙编《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578页有关150、151两件越王州句剑的“出土”、“现藏”项记载有误,为免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特为补正如下:150号剑五“出土”项下称说“1936年湖南长沙市小吴门外楚墓”,当改为“未详”;相应...  相似文献   

17.
1975年湖北省江陵考古工作站收到当地农民交来的两把巴式铜剑,并暂存于工作站的太晖观内。这两把剑是纪南城附近农民所交,应为当地挖出。巴式剑在纪南城及其周围少见.具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铜剑1,完整。为柳叶形长剑,有脊,首部有二穿。一穿在首端正中,一穿在首脊侧。素面。剑身一面铸有一只虎的图形,虎的尾部有三个符号,组成常见的“巴蜀徽识”。剑全长65、最宽处4.6、首部长10.5厘米(图一,3;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鄂西境内的长江及其交流清江流域附近进行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批巴蜀青铜器。所出土的铜器按器物的用途可分为:兵器、乐器、容器等。其中尤以青铜兵器、乐器出土较多。现择其几件铜器简介如下。扁茎无格柳叶形剑又称“巴蜀武”剑。在湖北的宜昌、恩施、襄阳等地均有出土。而以鄂西出土数量最多。其中宜昌的当阳、枝江、长阳、秭归以及恩施等地发现的剑又多于其他地区。这种剑是巴蜀兵器的主流。例如1973年——1975年枝江建省化肥厂  相似文献   

19.
1994年 1 1月 ,文物工作者在南阳市西郊西汉古墓群中 ,发掘了一座规模较大的木椁墓 ,出土一件巴蜀式铜剑。该剑是南阳地区首次发现的巴蜀文物 ,为研究巴蜀历史及古代巴蜀与南阳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0.
江苏仪征1987年出土的西汉永光元年铁剑,剑铭新考释为"河内羊头剑,光头下长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剑茎铭文涵盖产地、名称、长度及纪年等多方面信息,对研究汉代冶金技术和度量衡较为重要。结合史料和考古发现对汉代河内郡的铁器冶铸情况进行探讨后可知,"河内"并非河内铁官,而当指河内工官。剑铭中的"羊头剑"系新发现的铁剑自铭,纠正了以往"黑头剑"的定名;"羊头"典出《淮南子·修务训》,用以形容钢铁的精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