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函照登     
郑伯承 《炎黄春秋》2009,(10):61-61
尊敬的编辑同志大鉴: 顷读贵刊2009年第8期,于第64—68页发表《姚依林谈一二·九运动——姚依林同志访问记录》一文,署名“彭定安”,我不胜惊诧!这是一次严重的编辑工作的失误。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中"原驰蜡象"一句,初稿曾是"原驰腊象",是诗人臧克家说,"腊"改成"蜡"虽只换个偏旁,却增添了诗意的形象性,且与上句中的"银蛇"形成对仗。毛泽东听了,说:"改得好!"毛泽东写东西,不仅请著名的文化人指正,也很虚心听取身边工作人员的意见。他与梅白同志互相修改诗作的故事就很有趣,梅白也曾为主席的诗改了半个字,毛风趣地称他足"半字之师"。  相似文献   

3.
顾育豹 《文史博览》2009,(12):12-12
1957年9月,毛泽东来到武汉,住在东湖甲舍。他同湖北省委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问: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相似文献   

4.
开发莫索湾,是我们农八师垦区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页。回顾这场变荒漠为绿洲的战斗,得把时间的帷幔拉回到1957年。10月下旬的一个夜晚,我带着一份农八师开发莫索湾的计划和一张规划草图,驱车去乌鲁木齐,向兵团党委请示。别看这只有几页纸的计划,它却象一块有待于精心雕琢的巨石沉重地压在我的肩上。要不是师党委书记色正东同志去中央党校学习,这副重担就会由他挑起,这场战斗就由他来运筹帷幄了。现在这副担子却落在了我这个缺乏经验的副书记肩上。因此只有多向上级党委请示了。汽车披着月光,在平坦的柏油马路上疾驶,而我的思绪却驰…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的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最近,这个县的黄梅戏剧团把“原产”的黄梅戏带到了北京,唱做俱佳,其中传统戏《故老四与张二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备受观众欢迎。当年,毛泽东主席曾看过有关放老四与张二女的折子戏,陪同毛主席的梅白同志记下了他的回忆,现刊发如下──编者)毛泽东同志喜欢京剧,也喜欢地方戏和民歌,到武汉,总要看看汉剧,楚戏,听听湖北民歌。1958年在东湖客舍,他问我:“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我说:“是大水冲去的。黄梅县地处在长江、龙感湖之间,每次水灾,会唱黄梅戏的水乡人家,就流落到附近…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读了你刊1958年第五期54页所载铁兵同志写的"介绍一本生动有趣的导引手册——莫斯科历史与建设博物馆"一文提到了北京和上海两市正在筹备的两所市博物馆的性质,我有一点意见提出供你们参考。据我所看到的一  相似文献   

7.
两张老照片     
《炎黄春秋》今年第六期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结缘南斯拉夫》,并登载了几张照片,其中第22页上的《彭真率团访问南斯拉夫》的照片,由于我的疏忽,错误地提供了彭真同志于1965年率团访问印尼的照片。为此仅向编辑部和广大读者表示歉意。最近返京后,我找出了1957年1月彭真同志率领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期间同铁托总统合影的照片。(见44页照片)现提供给《炎黄春秋》编辑部,如蒙刊用,不胜感激。照片上的人物是:前排从左至右:周叔弢、胡子昂、章伯钧、李济深、彭真、铁托、区棠亮、某某、乐松生、唐贤耀。后排从左至右:武新宇、阎明复、唐建…  相似文献   

8.
1999年第3期样书2本及稿费100元已妥收,请释念。拙稿《参加漫画工学团前后》是10年前写的,发表时如能修改补充一下就好了,现在这样,有点遗憾。①文中所附两幅画都不是我画的。70页上为王德义作,71页上为李寸松作,请予补正。②70页右栏6行盛雨辰,解放后为上海教育局副局长,但并非因批武训传而死。③72页左栏1行“周佛海传”,应为“周佛海作《我的路》”。④72页左栏16、17行我大姨母捐出的黄金应是三两,不是二两。(这一条很重要,希望能予以更正。送贵刊的文稿是经汤浩同志抄过的,并非原稿。⑤72页右栏10行开黄河书店的青年人,我已打听到,他名…  相似文献   

9.
夏页文同志离开我们整整20年了,他的音容笑貌长久留在我的记忆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历了“四清”“文革”的磨难,年逾六十的夏页文同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作为中共贵阳市委书记,他把发现和培养优秀中青年干部视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并用自己的优良思想作风教育和影响了许多相对年轻的同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夏页文同志无愧是言传身教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来信摘登     
卢蒙坚 《炎黄春秋》2003,(10):73-73
贵刊2003年第1期刊出拙作《中国包产到户首创者王定的遭遇》十分感谢。我将此文寄给王定同志的老伴叶葵仙同志,她阅后十分激动!她的儿子从挪威打电话给我说,他准备将全文刻成碑,立在他父亲的坟侧,作为永久之纪念!叶同志再三叮嘱我,对你刊表示谢意!她并提请贵刊更正文中的误植3处;1、26页左栏第3行第5个字应为“两”,即“两江师范”。2、26页左栏第9行最末一个字,应为“县”,即“副县长”,而非“副师长”。3、26页右栏第3行第2个字“榔”应为“柳”,即“柳江县”,广西没有“榔江县”。这是我原稿将“柳”写成另一种笔法“”所致。另外,27页左…  相似文献   

11.
汤小薇 《文史精华》2004,(12):55-57
前几日接到中国作协一封大型信。剪开一看,大彩照中,90岁的梅志微笑看着我,下面是"1914-2004"字样。我心中一惊,几乎叫出了声:她走啦! 信中除了5页的"梅志同志生平"外,还有一份折叠的8页照片,上面有梅志近年撰写的十几本书微缩封面,有1932年靓丽的少女照,这年她秘密参加了"左翼  相似文献   

12.
来信照登     
贵刊2005年第6期1页《对陈独秀接受朱家骅赠款事释疑》一文中12页第三自然段,在认定“朱家骅确是相对最为适当的人物”之后的第7行末:“朱致陈三信中,有二信称张国焘为‘同志’,一信称张国焘为‘先生’,似也有意表明此项赠款系为官方所赠也。”  相似文献   

13.
我和被群众誉为“农民水利土专家”的路银,相识于红旗渠工程开工的1960年。 那年夏季的一天上午,我在悬崖上除罢险,下落到离地面六七米高的时候,一个正在搞测量的人把我叫住了:“喂,同志,你帮个忙怎么样?”我回答说:“行啊,你说吧!”“你帮我在石头上画个记号就行。”说着,他让我用绳子将一把尺子吊上去,然后根据他的指挥,用红漆在石头上画了个点儿。  相似文献   

14.
回忆的地图     
我以前养过一只蚂蚁。的确,是一只蚂蚁,它很小,只有用放大镜才能观察到它的全身。它还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那时我对地图颇有兴趣。有时我会拿着地图册,一页一页地翻,幻想自己在周游世界。一次,这只小蚂蚁爬上了地图。它从印度爬过大洋来到菲律宾,又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而后又兴致勃勃地来到非洲。我不禁喜欢上了它,有了养它的念头。我用火柴盒给它做了窝,里面撤了些细沙,在细沙上面又铺了一层薄薄的泥土。小蚂蚁似乎对这很满意,一天到晚在窝里爬来爬去。但我却不知道蚂蚁该吃些什么。没办法,我便找了些果仁打碎,取了一些放在窝里。第二天去看时,  相似文献   

15.
这是萧克同志1971年冬在江西永修云山国务院农林部“五七”干校写的一篇读书笔记。原文写于作者所存1960年人民出版社《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91─599页眉批上。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75周年,又是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发表的75周年,我们特请萧克同志将他这篇文字核校后,在本刊发表,想来定能给读者以教益。  相似文献   

16.
1981年10月.我们同四川大学考古调查组到了梅白公社庆丰大队的矾石滩,发现这里有3座岩墓,我们对其中一座进行了清理。矾石滩岩基,位于长宁县东北部的梅白公社场镇南0.5公里处,矾石滩是一块园形巨石,巨石上有岩墓3座,我们将南边的1座编号为M1,正北边的一座编号为M2,北偏西的一座编号为M3,三座岩墓均为单室直穴式基。M1与M3均被早年开启,无出土资料,其形与M2类同。M2封闭较好,我们进行了清理。墓道,由巨石的倾斜面往里凿成,为“斜坡式”,长3.1米,宽1.33米,近墓口处高1米。  相似文献   

17.
有感于幼儿识国旗周末,到朋友家做客。朋友刚学会说话的儿子拿起一本《看图识字》,费了很大的劲翻到其中的一页,然后用小手指着上面的图说:国旗,国旗。我一看,那一页上画的果然是我们的国旗!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同志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曾于参与领导两次东征和率领南昌起义军南下时,三次抵达揭阳,动员人民群众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在揭阳革命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胡正华同志于1985年在《新疆地方志通讯》第三期上发表的《新疆地、州、县建置简述》一文,有35条注释,其中存疑注释有21条。在这21条存疑注释中,不同史志版本对同一事件、同一时间的不同记载有17条;《新疆图志》对同一事件、同一时间的前后矛盾记载有4条。现将这4条摘抄如下:1.喀喇沙尔设直隶厅的时间,第40页记作光绪八年,第122页记作光绪十年;2.焉耆升府的时间,第40页记作光绪二十四年,第122页记作光绪二十八年;3.伽师设县的时间,第141页记作光绪二十九年,第40页记作光绪九年;4.巴楚设州的时间,第41页记作光绪二十八年,第155页记作光绪二十九年。  相似文献   

20.
吕璜 《炎黄春秋》2014,(5):76-80
从一只手掌说起2013年10月齐心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纪念习仲勋同志百年诞辰的文章,文中写到1944年他们结婚时,"时任绥德地区保安处长、被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的布鲁同志,还为我和仲勋拍了两张照片"。这使我又想起了我丈夫布鲁。我是在1938年1月来到延安的。在陕北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