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人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精神上有着独特追求:他们并非都能成为社会的统治却大抵有着“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无法“兼济天下”的同时,“独善其身”便成了他们的普遍追求,这也是人们为了保持内心纯洁和高尚情操所做的选择。“隐逸”则是这一选择最直接的方式。“隐逸”并不代表不关心政治,它只是用另一种方式来造就自己完美的人格;他们在意但不干涉实事;他们追求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中华遗产》2008,(9):10-10
一个伟大的都市 不完全看它接待了多少高贵的客人,还要看它接待了多少精神流浪者,而且让他们在那儿可以和平共处,这非常了不得,长安是一种非常好的中华文化的文化模式。著名作家余秋雨认为中国历史名城长安的文化格局造就了中国人的宽容心态,尽管有的时候也极端,但是这个长安的心态用一种非常复杂的隔代遗传的方式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所以中国人总体上说起来比较大气。  相似文献   

3.
石库门是上海的底色。要读懂上海,读懂上海人,就必须先读懂石库门。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只是石库门文化的显性特征,其最重要的文化内涵则是人文——即石库门与上海千百万草根百姓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建筑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语言,那么石库门绝对是地道的上海方言。石库门是最为普通平凡的真正的上海人的基本生活场所,它涵盖了上海人的生活,也凝聚着上海人的“情结”。有人说,石库门禁锢着上海人,也造就了上海人。  相似文献   

4.
傅京亮  舒宁 《中华遗产》2008,(10):114-127
在今天城市的深处,有一群人已经开始享受“品香”的风雅。就像“茶道”、“花道”,他们把这叫作“香道”。名字是日式的,但文化的根源却来自古老的中国,从那香炉中漫出的清雅的香烟贯穿中国悠久的历史。今天的我们习惯了浮躁、功利的生活,真该回过头去重识那飘散千年的香芬,品一品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江苏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山水画派”是为很多人所熟悉的。和“新金陵派”同处于一个时期的,南京还有一个“新金陵花鸟派”,知道的人就很少了。李味青、赵良翰、韩少婴、张正吟四位已逝的老画家,就是这个画派的代表。他们长期生活在南京民间,自甘淡泊、埋首学问,贫困的生活造就了他们在艺术上的辉煌。他们在艺术上有着许多共同的理想,都强调笔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从艺术流变的风格上看,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书香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文化传统,一种崇文重教的风尚。在中国,“书香”一词,是对一个人,一个家庭或家族最雅致的褒扬。一个城市被冠以“书香”,说明这是一个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底蕴丰厚,气度和风采高雅脱俗的城市。成都,就是一个这样的城市。  相似文献   

7.
张娜 《民族译丛》2006,(5):53-58
许多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这样的情况:本民族的一部分人由于种种原因远离故土,来到陌生的异国他乡,置身于全新的异民族环境中,并逐步适应陌生的环境。沙俄时期,大批俄罗斯人作为“农民殖民者”移居中亚,这些俄罗斯农民移民就属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地域群体。他们长期生活在与祖籍地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与文化传统相去甚远的异民族居民交往。在对这种全新生活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他们与异民族居民建立了一种新的族际关系,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族际交流文化。  相似文献   

8.
深白色 《风景名胜》2016,(9):136-137
有一种建筑,她传递美和情感;有一个地方,可游、可赏,犹如小城故事,成为一个城市独特的风景;有一种生活,会让人放慢脚步,就像初春的桃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这就是黄龙饭店. 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的“到达感”,有的低调到深不可测,有的高调得气宇轩昂,黄龙饭店隐藏在城市繁华路段的一角,从外观上看,黄龙饭店还带有上个世纪90年代的风格,但一进大门就有种别有洞天的气派感.  相似文献   

9.
本色襄樊     
杨乃运  李晔 《旅游》2008,(3):66-71
在襄樊城,我们认识了襄樊人戴涛和那个“拾穗者文化群”。我们无意中走进了一个文化圈子,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生活圈子。他们不称自己是专家学者,也不把自己对这个城市的认知称为理论研究,他们更喜欢说自己是城市的“拾穗人”,像捡拾麦穗一样,看似零碎而不经意,却真正在把襄樊的历史文化一粒粒地捡拾起来,用文字,用图片做一个记录,不断地告诉别人一个更本色的襄樊。他们才是这个城市的知道分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说关羽     
关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圣人。几乎所有的城市,乃至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都有关帝庙。这种关帝崇拜现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分析起来,这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历代帝王推波助澜的结果。因为从封建统治者的实用主义出发,需要提倡关羽的“忠”,用这种忠君思想来维护和巩固其政权。其次,是广大的底层老百姓,构成关羽崇拜的群众基础。从他们切身利益出发,尤为需要关羽的“义”。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在汪洋大海般的社会生活里,体单力薄,是无所作为,也无能为力的。特别在弱肉强食的旧时代里,在谈不上公理和公正的黑暗岁月里,小民的…  相似文献   

11.
小议“挤”     
在足有13亿人口的中国,做什么事都可用一个字来形容——挤。早晨出去乘车要挤,买菜要挤,孩子上学要挤,大了找工作更要挤。绝大部分人都认为“挤”是一种不文明的身体动作,但他们理解的都是“挤”的表面内容,而一些真正有建树的,或是有深层理解能力的人,都会知道“挤”的实质和深刻含义。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挤”可以使人获得充沛活力,使整个城市充满活力。人  相似文献   

12.
在古丝绸之路途经甘肃的中道,距永登县城4.5公里处的庄浪河西岸,生活着一个以算命为生的流浪群体,人称“东方中国的吉卜赛人”,这就是薛家湾人。薛家湾村有一百多户人家,居民不上千人。薛家湾人是一个独特的社会集团,他们有着独特的习俗,语言习俗更具特色。汉语是薛家湾人的日常生活用语,这是一种带有河州(今临夏)口音的永登方言。但他们还使用着一种只有他们这个群体内的人才懂的“语言”。这种“语言”,一般叫“黑话”,语言学术语叫“隐语”。他们这种隐语是世  相似文献   

13.
黄洁薇 《文物天地》2022,(8):124-127
<正>历史建筑是人类的集体记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近年来,社会各界保护历史建筑的呼声渐高,各地都明确要求对历史建筑进行全方位保护,提出“在城市有机更新中融入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体育、商业等行业融合发展,鼓励、支持对保护保留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历史建筑作为博物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由此历史建筑得到新的生命,同时也得到一定的修缮保育,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功能,既保证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又嵌入了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14.
陆元敏 《世界》2013,(8):126-129
1967年的某一个中午 “六一”的早晨,我推开落地钢窗,外白渡桥就在眼前。吸一口新鲜空气,自个到阳台上拍了几张外滩的晨景——今天没有日出,外滩建筑物的顶端都躲在雾霭里。  相似文献   

15.
城市怀旧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城市小说作为想像城市的一种方式,通过建构老城市特有的物质空间、精神形态,以及老一代市民生活场景,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汇入到这种怀旧风潮中。本文试图从“市民精神的追认”、“繁华逝去的挽歌”以及“青春乌托邦的追忆”三个方面,阐述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小说怀旧书写的形态,运用现代性理论,探讨这一书写方式背后的文学与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因为有水才出现了敦煌绿洲,而正是因为水才造就了敦煌也造就了莫高窟,造就了辉煌的敦煌文化! 但是同样因为水,今天的敦煌面临着一系列危机, “本地,水是人血脉。”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天“血脉”的顺畅与否决定着敦煌明天的生死。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近年来为保护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而呼吁。他说:“我主张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到生活中去,到弱势的文化中去!”他认为,知识分子应反省一下,在时代变迁过程中该承担什么责任。冯先生认为,我们在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建筑之前,先要对这个城市的特征和个性进行认定。而不能用一种野蛮的态度,来对待一个文明的遗产。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还是它的民居。例如,北京的特征主要不是在天坛和颐和园里面,而是在大量的四合院和胡同里面。一方水土上人们的独特精神,会通过建筑外化出来。所以说,民居体现了这个地域的性格。我们600多个城市是在不同的文化板块里,比如山东在齐鲁文化的板块里,江苏在吴越文化板块里。其中,城市里的历史街区往往是这个城市记忆的载体。如果我们把它的历史遗存全部拆掉了,它的生命就失去了。我们现在许多的历史街区,已经支离破碎,无法承担展现这个城市个性和特征的使命。城市变成了一块什么也没发生的野地,然后我们在这块野地随心所欲地盖新建筑,城市基本上丧失了个性,这样下去,城市里新建筑基本上变成一种带有商业时尚的粗鄙化建筑,没有精神、没有文化。本文作者是一个青年在校大学生,文章虽然比较稚嫩青涩,他的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以及在寂寞中坚忍不拔、孜孜以求的精神让人动容。希望这种实证研究的风气能在作者中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因为有水才出现了敦煌绿洲,而正是因为水才造就了敦煌,也造就了莫高窟,造就了辉煌的敦煌文化!但是同样因为水,今天的敦煌面临着一系列危机,“本地,水是人血脉。”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今天“血脉”的顺畅与否决定着敦煌明天的生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05,(7)
作为一个国际化太都市发展进程的表征,豪宅,代表了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的最高水准,是城市经济与生活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对于北京这个身系文化之都,经济之都,政治之都的国际都会而言,建景观豪宅容易,建人文豪宅容易,而建造一个集人文、最观、艺术之大成的藏品级豪宅,却非常力可达。从产品到精品、到藏品的历程凤图腾建于素有“都门胜地”之称的著名古典  相似文献   

20.
阎泽川 《文史月刊》2013,(11):33-33
城隍被认为是冥界中的基层神司,是保护城市的神。周朝时,每年除夕要祭祀八种神,其中就有水(即隍)庸(即城)。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为什么要祭祀隍、城呢?因为他们是守护城池的神。城市规模逐渐具备后,绝大多数城市都是靠近水边的,水与城有了进一步的结合,于是水神和庸神合二为一,成为城池的城隍神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