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蒙古赤峰市大山前遗址属于中国北方青铜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出土了大量夏家店下层文化遗物 ,其年代为 2 0 0 0BC~ 15 0 0BC。本文对大山前第一地点 1996年发掘区中部的探方T4 0 6内F8H1灰坑出土的木炭碎块进行了种属鉴定 ,并对出土的不同树种的木炭碎块进行分类和称量 ,得知当时的地带性植被为油松林和蒙古栎林 ,生态气候为温湿类型 ,同时也存在着气候暖干波动现象 ;柳属的发现说明遗址附近有河流存在 ;根据蒙古栎的起源和生态特性推测这一时期可能有人类的砍伐活动 ;H1出土的油松木炭可能绝大多数属于薪炭遗存  相似文献   

2.
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以后,城市能源中的木柴、木炭主要来源于周边地区的森林。林木的过度砍伐,对太行山北段、燕山南麓山区造成了显著的生态破坏,在明清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采煤对西山一带的地表形态、植被覆盖、河流水源等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文献和碑刻资料,证实了北京能源供应的发展过程及其连带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3.
鲁山县望城岗冶铁遗址出土的12块木炭都是栎属,其中槲栎组占比较高,麻栎组次之。表明当时的人们有意选择燃烧热值高、火力强大、燃烧持久的优质栎木作为冶铁燃料。通过对木炭样品的观察,发现58%有明显的材表,木炭样品的年轮数大于或等于10轮,直径在5.2厘米或以上,认为古人对采集冶铁燃料可能有规定。  相似文献   

4.
木炭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考古发掘出土的木炭可以重建考古遗址周围的环境,重建植物群,探索遗址的居民与自然界植被的关系,寻找有关古人类的信息。该对木炭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及取样与鉴定方法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并以研究实例进一步说明木炭的鉴定过程,对拓宽我国科技考古研究方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殷商时期高分辨率的生态环境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环境及其演变不仅对于塑造文化的区域特色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的进程。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生态环境对其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安阳殷墟刘家庄北地出土的大于4mm的12979块木炭样品进行鉴定,这些木炭分别属于18种木本植物,其中落叶的栎属出土概率最高,表明落叶的栎属是当地的优势种,对群落环境起主要作用。通过对鉴定出的木炭树种进行共存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商代晚期年均温(MAT)为7.4℃~15.9℃,年降水量(AP)为620~1200毫米,湿润指数(IM)为-14.2~52.6。对树种的生态特性和共存因子法分析表明,商代晚期气候与现今并没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对遗址出土的大块木炭进行树轮年代学研究,重建了商代晚期的降水量,结果表明商代晚期气候是波动的,既有干旱时期,又有湿润时期。商代晚期后段气候不是干旱,反而降雨量更大。重建结果与考古学研究结果大体相同,指示水患有可能是商都毁弃的一个重要原因。该研究为重建殷商时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契机,为探求"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原因以及周武王时,周起兵攻商,商王朝就此灭亡的原因,提供了高分辨率的环境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出土的11件木材、木炭样品的鉴定,认为这些木材、木炭属于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桑属(Morus sp.)和2种竹亚科(Bambusoideae)的竹子。车马器铜帽内的木材是青檀和竹子;祭祀坑四壁的木材为侧柏;祭祀坑开口处的木炭为桑木。首次了解了秦汉时期祭祀遗址在木材利用上具有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特点,为秦汉礼制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7.
二里头遗址出土木炭碎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考古发掘,在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之交和四期采集一些炭化碎块,并对这些炭化碎块的结构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鉴定、分析和拍照,得出这些炭化碎块分别属于7个树种,即槲栎、麻栎、麻栎属的一个种、侧柏、油松、朴树和另一种阔叶树。通过对地层中分散的木炭分析,初步认为二里头遗址周围分布有大量的阔叶树栎林、杂木林和少量的松柏针叶林;当时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但具体到不同的文化时期可能也存在着温湿度差异,二里头文化四期与一、二期之交气候相比较,前期的生态气候好于后期;通过对灰坑里的木炭分析,显示不论在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之交,还是在二里头文化四期,古人喜欢把栎木作为薪炭材。  相似文献   

8.
1935至1936年间,曾经出现过在车身上写有“木炭汽车”字样的小汽车、长途公共汽车和运货车(图片为木炭长途汽车)。这些汽车的外观和其他汽车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在车子的后面或旁边多了件铁制的制造煤气的圆罐形装置。对于汽车发展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先进的发明创造,但是却能解决当时运输需求与能源匮乏的矛盾,因此,木炭汽车的诞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媒体这样报道:“我国煤油,未经开发,而发动汽车引擎之汽油,全部舶来,复以运输艰苦,价值极昂,运送内地,价更增大。数年前有君恭俭,发明以木炭制造煤气,以代汽油,其价…  相似文献   

9.
考古遗址木材分析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芝 《南方文物》2011,(1):156-162
无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远古时代,还是生产力水平高度提高的近代,木材总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资源。正是人类与树木息息相关,有意无意中把木材带入遗址,经过各种实践活动,使这些木材经过了不完全燃烧形成木炭或保存在干燥、含水较多的极端环境中,因此考古发掘中经常出土三类木材,包括木炭、浸水木材和干木材。本文介绍了木炭分析简史、干木材与浸水木材分析简史,并侧重介绍了木材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对于今后我国考古学研究中开展木材分析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内外木材分析相比较,中国木材分析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更缺乏较为系统地深入研究。今后应开创一条适合中国考古学自身特点的木材分析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物》1979,(9)
近年来,我们对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历史文物进行了调查整理,先后在金田、白沙等地发现了一些太平天国铸造武器的遗址和遗物。在金田村原韦昌辉的住宅遗址内约两尺多深处,发现了用鹅卵石砌成的、完整的房屋基脚、天井、水道口。同时发现不少木炭、铁渣、炉底结渣块和一支矛头,还有青花瓷碗、碟、杯的碎片。其中的木炭有两种:一  相似文献   

11.
吕志祥  刘嘉尧 《攀登》2010,29(3):96-99
我国藏族聚居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导致了其生态法治不仅需要先进的立法技术支持,更需要发掘藏族传统生态文明的"本土资源",尤其是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中所蕴含的生态规律等理性因素,这对解决当代藏族聚居区生态法治中的"高原反应"与内在伦理支持的缺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形成藏族聚居区传统生态文明与生态法治建设的深层脉动,才能真正解决其生态法治问题的"病源",构建具有藏族聚居区特色的生态法治,进而维护藏族聚居区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2.
吴海涛 《史学月刊》2004,3(11):106-110
程遂营述的《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选取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开封生态环境的变迁为研究对象,从气候、水、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城市建设与规划、城市公共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唐宋时期开封的生态环境,得出初步结论:唐宋开封的整体生态环境基本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为唐宋开封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本书选题新颖,拓宽了古都开封兴衰史的研究领域,是我国古都史和生态环境史研究的一部佳作。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生态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利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陕西省1978-2006年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压力变化的关系。对6个反映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其载荷的大小确定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两个因子,并据此分析陕西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生态压力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对生态压力的影响要大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经济增长使区域生态压力增大,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生态压力的变化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减缓了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白光润 《人文地理》2003,18(2):75-78,6
文章分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指出技术文明经历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命过程成就和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论述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区别。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进步。指出个性原则具有永恒的价值,克服现代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文化多样性危机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迫切任务。论述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方法论,认为文明过程的环境影响、地域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足迹的产业适度人口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适度人口规模。在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生态足迹和产业生态承载力模型。通过估算第一、二、三产业的生态足迹,分析了2008年南京市三大产业的适度人口。结果表明第一、二产业在经济活动中过度消耗环境资源,现实人口对生态环境资源产生较大的压力。而第三产业的人口盈余为97.81万人,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结合南京2008年第一、二产业出现人口赤字,第三产业存在人口盈余的具体情况,就减少产业人口赤字提出了技术和政策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西北地区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 ,除包括今之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 5省、自治区外 ,还当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西半部与山西省。其下又可分为 8个二级自然区。这一地区在历史时期以迄现代 ,生态环境发生了多方面的明显变化 ,主要是 :1 .天然植被大多消失殆尽 ;2 .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3.土地沙漠化扩大 ;4.高山冰川雪线后退 ,冰雪储量减少 ;5.河流湖泊变化显著。一些河流河道流程减少、发生断流 ,有的湖泊湖面缩小、甚至消失 ;6.绿洲萎缩。总结其变化特征主要为 :生态环境变化主要反映在干旱化、沙漠化与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既有气候干旱化的影响 ,也与人为活动关系密切 ;生态环境变化在历史时期以秦汉、唐、明清时期最为显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更趋剧烈 ;生态环境变化影响广泛深远 ,不仅制约着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还威胁着其周边地区 ,尤其是其东部华北平原与京津地区之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族是我国南方极具特色、传统文化异常丰富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文章运用民族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三个方面,对苗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展开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Landscape-based planning, and in particular ecosystem management, has been promoted widely as an approach to linking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concerns at large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yet there have been few comparative studies of actual projects. We used a mailed questionnaire and four case studies with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ecological analyses are being integrated with landscape planning projects and to identify linkages between science and public involvement. Specifically, we wanted to learn: (a) what types of ecological science are being used in landscape-based planning projects, (b) what factors most limit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analyses to land planning processes, (c) how ec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analyses are being integrated with stakeholder participation, and (d) what appear to be the key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productive links betwee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public involvement. Results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how the ecologichl complexities of attempting to manage large landscapes, exemplified by the broad array of ecological issues and stressors that projects attempt to address, the high degree to which they are attempting to analyze them scientifically, and the wide array of assessments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y are using to do so. While both public involvement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generally had strong influences 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decisions, there appeared to be less effective exchanges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stakeholders. Based on the case studies, we identified key strategi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links between ecological science and public involvement in three principal areas: ecosystem analysis, linking science to the public via community outreach and education, and employ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n ecosystem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strategy. To implement these strategies requires reconceptualizing the roles of both scientists and stakeholders so as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applied ecological science with democratic decisionmoting.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briefly (a) the scientific premises of territorial planning, which are also the foundations of an ecological equilibrium between human activities and the territory or natural environment; (b) the lines of direction of an urban policy inspired by the above‐mentioned foundations of ecological equilibrium; and then subsequently (c) the guidelin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territorial equilibrium in Italy; with the subsequent configuration of (d) an urban eco‐systems network for Italy (as designed by the ten‐year plan for the environment, elaborated last year by the Italian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20.
申玉铭  张云 《人文地理》2006,21(3):19-23,103
基于城市化与生态化两大子系统,从人口与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生态环境水平、生态压力、生态抗逆能力六个层面,构建生态城市建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991-2002年北京市生态城市建设能力机理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