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离娄下》所说楚国史书《梼杌》的名称来源是来自南方楚国先祖祭主的名称,古代把圆木柱称作"梼杌"并用来作为先祖祭主,后来便称记载先祖历史的史书也叫做"梼杌"。套在圆木桩上的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与成都金沙木雕彩绘人头像的形制一样,本为南方古国的圆木桩形制的先祖"梼杌",其性质是用来祭祀先祖的祭主。"梼杌"是长江流域巴蜀楚地以断木做成的先祖祭主之状,而青铜立人像是木质先祖祭主的仿制品,青铜人头像用青铜做成再套在断木之上的先祖祭主。  相似文献   

2.
先秦布币可分为空首与平首(又称实首)两大类,平首布中又包括尖足布、方足小布、圆足布(含三孔布、下同)、锐角布、桥形布、燕尾布与连布等多种形式。这些平首布与空首布之间的演变关系以及各种平首布之间的形制关系,都是饶有兴趣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重点讨论尖足布、方足小布与圆足布在形制上的演变关系。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关于尖足布、方足小布与圆足布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论著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看法。郑家相《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认为:“圆肩国足布之铸,其时较晚……因感尖足…  相似文献   

3.
齐侯壶,有些学称为洹子孟姜壶,属於最着名的青铜器之列。壶有一对,都没有盖,形制纹饰相同,而铭互有错脱,一件一百六十六字,另一件一百四十二字。两壶出现在清代中叶,最初分别为阮元、曹载奎所藏。随後同归吴云,由於误名为“叠”,以致吴氏的图录题作《两叠轩彝器图释》。现在字多的一件藏於上海博物馆(下简称“上博”),字少的一件藏於国家博物馆(下简称“国博”)。壶的图像可看《两周金辞大系》图185、186,铭可见《殷周金集成))9729、9730。《中国青铜器全集》东周3,二三,有上博一件的彩色照片。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一年文物第二期刊登马承源同志《陈喜壶》一文。"陈喜壶"未见著录。马同志对于器形以及铭文的释文、拓本、摹本均分别揭出。有利于大家从事研究。马同志谓"此壶的绝对年代,当为齐悼公元年",又谓"当时齐国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在相当程度上,还保留着比较早的式样",都具有卓识。但是,在文字的认识和词句的解说方面,则与鄙见有些出入。今将"铭文释文"重加订正(原文  相似文献   

5.
说矩     
众所周知,矩是画方的工具,即木工常用的曲尺。但是,关于古代矩的形制,以及“矩”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试对这两个问题再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海内外方家。关于古代矩的形制,有人认为应该是“工”形。高鸿缙《中国字例》云:“《周髀算经》:‘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其  相似文献   

6.
《考古与文物》2009年3期的《“侯”形制考》一文,主要论证战国时期天子射侯的“侯”的形制呈“×”型,其根据是依照出土物的图形和必要的计算,认为汉代郑众(先郑)的注释是正确的.后世都从郑玄(后郑)之说,直到清代戴震著《考工记图录》,所绘侯形还是依郑玄之说而来.后郑之注既错,唐代贾公彦之疏亦误,连带着戴震的“侯”形也就不对了.柿蒂纹是一个似乎被约定俗成的汉代纹样名称,这个纹样从战国时期到东汉末年,普遍流行于日用器物的装饰以及汉画像石、砖中.但细审此命名的由来和此纹样形式结构的流变历程,我认为本不存在“柿蒂纹”一说,正确的名称应当是“侯”纹.现谨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7.
壶说     
壶,从上古一种深腹、敛口的器物分化出来的,多用来盛水,也盛流质的汤泡饭之类。《韩非子·外储》中称“壶餐”的,据说就是一种用壶盛泡饭的大餐。但壶的主要功能是盛水,所以还是被归入水器。因为,水这种东西很难盛,古人发明了陶器以后,主要就是用来盛水。有汲水用的,大抵是种尖底的长形圆罐儿,甘肃马家窑出土的最精彩,如今就连假的都不难卖;有取水蓄水用的,腹部圆滚滚的,仰韶文  相似文献   

8.
郭若愚 《收藏家》2005,(2):89-90
上海博物馆藏有紫砂“竹节壶”一把,《紫砂赏玩》转录。《紫砂赏玩》著者良治,称此书为“文物欣赏珍藏宝典”,是“根据古玩权威人士的考证造编”的。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1997年6月初版,印数5000册。“竹节壶”彩色精印,附说明文字称此壶是出土的曼生壶。兹录其文字一段:壶胎质细腻,色泽紫红。造型取材于竹,竹腹二节粗壮扁矮,稳重而挺拔并贴塑竹配饰。圆平盖面与壶口取平,吻合紧密,面上刻饰竹叶,旁五竹钮自然盘曲。壶  相似文献   

9.
匏壶是商周时期铜壶中的重要类型,在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湖北等地都有发现。本文通过对目前所见该类型壶的梳理,对其形制、纹饰的演变、地域特点、功能用途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秦公壶应为东周初期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秦公壶应为东周初期器白光琦《中国文物报》94年10月23日刊登了李学勤、艾兰《最新出现的秦公壶》一文,对于颂壶和晋侯欧壶的断代很有启发。因为这三器都是成对的椭方壶,兽首环耳,尤其腹饰蟠龙纹,正面三龙交蟠,颈饰波带纹,三器完全相同,盖沿所饰窃曲纹也大体...  相似文献   

11.
说壶     
<正>《云台治中录》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云笈七签》卷二十八引)今天就来谈谈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壶。古代青铜壶的形制特征大体上是长颈或是较长颈,直口或是微侈施存,鲁人,夫子弟子。学大丹之道。三百年十炼不成,唯得变化之术。后遇张申为云台治官,常悬一壶如五升器大,变化为天地,中有日月如世间,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谓曰‘壶公’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73,(12)
《文物》1972年第7期发表了《谈章怀、懿德两墓的形制等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形制》)。其中有一些问题,我们有不同的看法,现提出如下。一、《形制》为了说明永泰公主与懿德太子两墓"号墓为陵",章怀太子的"雍墓不称陵",从而把懿德、永泰两墓的封土堆称之为"双层覆斗",以与章怀太子墓的"单层覆斗"在墓葬形制上有所区别。据我们所知,永泰、懿德与章怀三墓的封土堆,只有体积大小、高低之分,并不存在"双层覆斗"与"单层覆斗"之别。在永泰、  相似文献   

13.
从青铜器研究的角度看,1981年在山西省文水县上贤村发现的一组器物,特别是其中的圆壶,是很有意味的。据简报,上贤村所出青铜器共四件,计鼎二,鍪一、壶一。这应当是一座墓葬的随葬品。墓葬的时代,可由鍪的形制来推定。上贤村铜鍪的特点,是有一大一小两个环耳,较大的一耳作辫索形纹。大家知道,鍪这一器种在青铜器中是晚出的。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鍪,见于四川新都九联墩大墓。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件彩陶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6月,我们在洛阳市北郊的洛阳木工厂发掘西汉砖室墓一座(属烧沟汉墓区),墓内出土一件较为珍贵的彩绘陶壶(编号:道北M10:46)。该壶的形制为直领、束颈、圆腹、假圈足,腹上部两侧有对称铺首,盖作覆盘形。  相似文献   

15.
张昌平  汪涛 《文物》2015,(3):45-47,2,97,98
<正>陈侯壶是东周时期的一件青铜重器(封二∶1、2),早年著录于古董商卢芹斋1924年出版的图录~([1]),并为《商周彝器通考》等著作所引用~([2]),其后再无新的信息出现。2012年9月,陈侯壶重现于纽约苏富比秋季拍卖会[3]。拍卖展览中可以近距离检视此壶,因此观察到此壶的一些重要的形制特征,现介绍如下。根据卢芹斋图录,陈侯壶高46.5、口径22、腹围110厘米。此壶器盖已失,但器体在视觉上仍然高大、厚重,这缘于壶的体量较大、器壁较厚,同时壶的圆体较粗,使长颈及扁垂的腹部具有较强的横向张力。壶颈侧设一对兽首衔环耳,颈部到圈足饰五周龙纹构成的蟠螭纹。  相似文献   

16.
古书史中梵夹装并非经折装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中世纪所出现的古籍梵夹装和经折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书籍形制,不是一种书籍制度。但在一些学者著述中却把二者不加区别地混同称呼,以为是一种形制,两个名称。例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辞海》,在有关辞条中便称"梵夹装即经折装",或谓"经折装也称梵夹装"。刘国  相似文献   

17.
琮璧名实臆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琮璧向来是玉器研究中备受关注的对象,关注的核心是它们的形制和用途。不过关于琮璧的名称,却没有见到太多议论。笔者对这两种玉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猜测,并对过去人们不太注意的琮璧的另类用途略抒己见,希望能引起相关学者的兴趣。一琮、璧与宗、辟琮璧的名称让人颇费思量。依《说文》的解释,这两个字的部首,是表玉质,“宗”与“辟”则都是表音。这两个音,我觉得其实应是实名,并不是单纯的注音,它们各有来历。先说辟。《诗经》中有辟王,如《大雅·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周颂·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相似文献   

18.
壶,陶瓷容器,古亦称“康瓠”。《诗·七月》:“八月断壶”。毛传:“壶,瓠也”。《说文·壶部》:“壶,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象其盖也”。《说文·缶部》:“古者昆吾作陶”。壶本陶质,以器形似瓠(葫芦)而得名。《周礼·掌客》郑注:“壶,酒器也”,它多用以盛酒,也可以用于盛其他食物。陶壶的基本造型为小口直颈,球形或扁圆腹,平底或圈足或三足。  相似文献   

19.
青铜鹰首提梁壶出现于战国早期,但传世的一件铜壶(何壶)却铸有西周早期铭文。本文通过与该壶形制相类的铜壶以及铸有相同铭文的尊、卣相关特征的综合考察,推测这件被诸多著录书辑录的鹰首提梁壶很可能是一件作伪之器。  相似文献   

20.
《四川文物》1996年4期载李盛铨《"虎文化"与云南"沙壶"的关系》(以下简称《李文》),颇觉新颖,然读后不解其间"关系",故琐谈几句。一、是"沙壹"还是"沙壶"《李文》说《后汉书·西南夷传》九隆故事中哀车夷母系始祖名"沙壶",而且是《后汉书》作者根据哀牢山土著民族语言用汉字的津音。恰恰相反,《后汉书》作"沙壹",而不是"沙壶"。后来,足有影响的《通典》、《通志》和《通考》所谓"三通",沿范晔之说,均作"沙壹"。九隆故事这段文字,最早见于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常璩写的才是"沙壶",这是1500来年不得其解的问题。当今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