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青花瓷器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瓷器的起源问题是近几年提出的。以往由于条件所限,把研究青花瓷器的重点放在明、清时期。随着出土瓷器的不断增加,对元代青花逐渐有所认识,但对于青花瓷器的起源问题的研究仍不具备条件。从八十年代开始涉及这个题目,但还只是初步认识。资料虽然不多,但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下面从大陆发掘的资料及国外收藏的陶瓷器谈起。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现存的元青花瓷真品非常稀少,全世界加起来大约只有400余件,国内被专家认可的也只有100多件,所以元青花瓷器的价值非常昂贵,也导致仿品数量非常多。藏家在收藏过程中要想不上当受骗,就必须知道怎样鉴定元青花瓷。鉴定元青花可以先从元青花瓷上常见的纹饰入手。元代青花瓷器最主要的特征是纹饰繁密复杂、层次多,特别是体型硕大的瓶、罐类器物上青花纹饰往往有七、八层之多,一般喜欢在这些器物的口沿绘卷草纹,颈部绘蕉叶纹,中间主题纹饰受元曲影响常常绘戏剧人物,如"萧何月下追韩信""桃  相似文献   

3.
故宮博物院所藏十四世紀青花瓷器有卅多件。其中有四件大盘的器形和装飾图案是屬于一个类型的,它們的装飾图案在传世的十四世紀元代青花瓷器中是极为罕見的。这四件大盘的形状和紋飾为: 第一盘:折沿,沿面画卷枝紋一周,线条較粗,盘里画牡丹、石榴、菊花等四季花卉各三朵,盘心为四个如意头組成的菱形框,中心画竹子、石头和灵芝;框外四面填以卷枝紋。盘外部口下也画卷枝紋一周,盘身画纏枝菊花八朵,足上有蓮辦紋一周。口径46厘米,底径26.7厘米,高8.1厘米。  相似文献   

4.
闵芳顶 《神州》2011,(9):29-29
我曾应邀参加一次有关《青花元素与景德镇》的节目访谈。由于事先并没有太多准备,只是按照节目主持人的提问,回答了一些大家可能感兴趣的问题。事后想想,能否就此写点东西。与更多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在一起作个深入探讨。这里,我将“砖”先抛出去,相信很快就会有“玉”入我囊中。  相似文献   

5.
<正>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创造性地将青花和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工艺相结合而烧成的一个瓷器釉下彩装饰品种。明、清时期的青花釉里红虽延续生产,但由于它的烧制工艺技术复杂、难度  相似文献   

6.
陈开梅 《文献》2000,(4):26-35
我国文学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体式不同、功用各殊的文章体裁,亦千姿百态、蔚为大观.盟誓文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300多年的陶瓷历史上,有两段特殊的时期:明末清初、清末民初。这两个时划,社会生活急骤动荡,皇权统治摇摇欲坠。连年的战乱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改变,生产秩序混乱,统治阶级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遭受着极大影响。被国人引为国粹的陶瓷生产当然也在其中,各类官窑物品无论从数量到质量都不能达到相成的水平。官窑生产的败落使整个瓷器艺术和技术水平下降,从另一方面给了民间生产陶瓷极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康熙时期青花瓷成为了中国青花史上的最高峰,其瓷器以胎体洁白细腻、瓷质坚密、造型多样、青花发色翠丽为主要特征,本文就康熙青花瓷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以花卉纹双口瓶、富贵平安深腹大盘为例进行赏鉴和评价,旨在通过艺术鉴赏方式,给其他青花瓷赏鉴者更多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东明 《东南文化》2000,(3):115-116
文章以苏州文物商店收藏的几件成化青花瓷器为例,就成化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款式等特点作了初步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吕成龙 《收藏家》2023,(2):59-68
元代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其认识以来,元代青花瓷即以其古朴的造型、优美的纹饰、亮丽的色彩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等,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研究、收藏和仿烧元代青花瓷的热潮。特别是仿制元代青花瓷的水平不断提高,使人稍有不慎即上当受骗,因此,愈来愈多的人关注元代青花瓷的鉴定问题。本文从造型、纹饰、胎釉特征以及在制作时留下的工艺特点等方面,简述元代青花瓷的鉴定要领。认为要想掌握鉴定元代青花瓷的本领,就一定要了解元代青花瓷收藏和出土的基本情况,多看真品,利用传统鉴定法,从造型、纹饰、钴料、胎釉及工艺特征等方面,反复揣摩其时代风格,功夫下到了,就不会被仿品所迷惑。  相似文献   

11.
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术界通过长期的研究,把商代中期出现的一种带有青绿色、青黄色釉,胎料和烧成温度不同于一般陶器的器皿,划为瓷的范畴,作为我国原始阶段的瓷器,定名为原始瓷.但是,事物发展总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原始瓷的出现,决不会是一种偶然性,必然存在着一个由陶向它过渡的中介物.那末这个中介物是什么呢?学术界说法不一.70年代末,在浙西的江山市,发现了一批商前至西周的古陶瓷.其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泥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对有关元代青花瓷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元代青花瓷器的造型、纹饰、胎釉彩及制作工艺等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是鉴定元代青花瓷器的关键。另外.了解并熟悉元代青花瓷器的仿造情况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3.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珍品,其中有一部分带有明显西域风格的作品流世。本文从其原料、造型及纹饰图案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永宣青花瓷器对西域文化的吸收和融会,认为这些作品体现出明代对西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我国与西域各国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4.
明代彩绘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除釉下青花、釉里红外,还有釉上五彩、素三彩以及釉上、釉下结合的斗彩、青花五彩等。但最典型的是青花五彩,它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至今有实物考证的是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的宣德时期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和高足碗,以及在1988年景德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对有关青花瓷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元代青花瓷的造型、纹饰、胎釉彩及制作工艺等均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些特征是鉴定元代青花瓷器的关键。另外,了解并熟悉元代青花瓷器的仿造情况,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摘自《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2期)元代青花瓷器识鉴@吕成龙  相似文献   

16.
董琦 《南方文物》2001,(1):65-69
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地和主要产地,素有“瓷器之国”的美誉。中国的瓷器不仅是实用的日 用器皿,而且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自汉唐以来,中国的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其制作 技术亦随之传遍世界各地,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一、陶器的发明与发展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这是人类最早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 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人类把柔软的粘土,变成坚固的陶器,是一种质的变化, 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因此,考古学家、民族学家、 历史学家都把陶器的发明,作为新…  相似文献   

17.
<正>青花瓷器是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1)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中国陶瓷的发展,在唐代以前,青瓷占主导地位;唐代以后,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到了宋代,五大名窑、八大窑系的出现,陶瓷生产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景象;元代景德镇白底蓝花的青花瓷器烧制成熟后,情况就起了急剧的变化。从14世纪二三十年代到15世纪前期,大约仅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我国螺钿起源问题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其主要标志是:人们不仅抛弃了古人“螺填器出倭国(日本)”的旧说,而且也不再囿于他国学者主张的由印度传入我国的推论,开始以自身的物质文化资料进行探索并提出了新见解。这个变化的原因在于田野考古发现许多螺钿实物,证实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他国学者的意见更是靠不住的。依据新的材料,文物考古工作者对我国螺钿的起源提出三种看法:一、螺钿是在唐代金银平脱基础上演化来的;二、南北朝时期开始有螺钿漆器,中唐以后才趋于成熟;三、镶嵌蚌制物的漆器大量出土于西  相似文献   

19.
单学萍 《收藏家》2008,(5):23-27
青花瓷与山水画是中华艺术文明历程中两门辉煌的艺术。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学术界虽然存有不同的界定,但青花在元代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釉下彩品类应是没有争议的事实。青花瓷与山水画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又相互借鉴影响,并终于在明清之际得到真正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正明代青花瓷属于青花瓷烧造历史上的繁荣期,它继承了元代的辉煌,把青花瓷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明代青花瓷不仅器型多有创新,纹饰更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创烧了大量的极具外来影响、适合外销需求的新器型和新纹饰。永宣青花瓷是一个青花瓷黄金时期。其异域风格的造型、浓重明艳的呈色、超凡脱俗的纹饰,被后人赞誉为"发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