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时代要求,力量源泉。从本世纪20年代初起,中国共产党人就对巴黎公社进行研究和宣传,特别是李大钊同志在1923年写的《1871年巴黎“康妙思”》一文,首次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介绍了巴黎公社,恢复了公社的本来面目。1926年3月18日,国共两党实行第一次合作,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时作为国民革命根据地的广州,  相似文献   

2.
陈叔平 《百年潮》2001,(7):66-68,43
一今年是巴黎公社起义130周年。众所周知,巴黎公社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深远。1926年3月18日,即在巴黎公社起义55周年的时候,在广州首次举行了纪念巴黎公社的活动。虽然是第一次,然而无论从其规模和影响来看,在历史上都是罕  相似文献   

3.
梧桐的泪渍     
我喜欢站在梧桐树下,站在被它的树杈过滤下的阳光碎片中,然后握紧双手用朝圣的姿势对着太阳落山的地方,在心中默默地祈祷。梧桐是世间最神奇的植物。它的身躯庞大,枝叶繁茂,远远观看是伟岸的战士。但它主干上褐褐的斑衣,丫杈上破碎的暗黄色叶片,让人静静聆听出慈母的宽容与哀愁。我爱梧桐,因为爷爷爱梧桐。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喜欢带我去他精心栽培的梧桐林玩儿。那是一片偌大的林子。我依旧记着那儿不完整但纯净的阳光,不高大但坚强生长的梧桐。爷爷就在那儿教我学走路,给我讲故事。那一年,我六岁,不知道林子里的危险,一个人在傍晚走了进…  相似文献   

4.
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巴黎公社革命中起了重大作用,从1871年3月18日起义胜利到3月28日公社宣告成立,它作为临时革命政府,在巴黎掌权十天。但是,关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组成问题,至今尚有疑问。究竟哪些人是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有多少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当选为公社委员?对这些问题,有关著作说法不一,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朱庭光同志主编的《巴黎公社史》的附录中有一份巴黎公社委员简况表,共列出三十个公社委员当过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正文中也说:“公社委员中,大约有三十人是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委员”,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的“多数负责人已经成为公社新政权的领导成员”。而凯尔仁策夫所著《巴黎公社史》却提供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1月16日,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主办的"中国侨联华侨华人研究系列讲座"在中国侨联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春光研究员应邀做了题为"15年后对巴黎温州人社会融合的再考察"的讲座。王春光长期关注在法国巴黎的温州人群体,曾于1998年深入巴黎温州人群体之中,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实证调查研究,随后出版研究专著《巴黎的温州人》,探讨了当时巴黎温州人的社  相似文献   

6.
巴黎嗜甜记     
艺萌 《风景名胜》2014,(10):156-161
我在巴黎已经生活了约五个年头,是一名在;麦晨或深夜穿梭于家和西点厨房的人,通俗地讲就是一名甜蜜的制造者、法国的甜点师。当年从北京只身来到巴黎,为的也是实现一个关于甜品的梦想。于是我就读了ESCF-Ferrandi巴黎费航第高等厨艺学校甜点班,至今已取得了法国CAP注册甜点师的资格认证。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是受爱甜如命的嗜好影响还是工作天性使然,我开始迷上搜寻巴黎那些让人欲罢不能的甜点和甜品店们,并想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里关于甜品的趣事。  相似文献   

7.
李晓梅 《丝绸之路》2012,(12):82-84
梧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李清照词作中有五处使用了这种意象。梧桐见证了李清照细腻多变的情感流程。同时也铭刻了女词人点点滴滴的情感印记。在这些词作中,梧桐无一例外地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18日是巴黎公社革命112周年。3月14日是马克思逝世100周年。马克思在世时给予公社革命很高的评价,但也指出公社受着“革命的遗老”和“空喊家”的束缚,“是一种必不可免的祸害”。公社内部的派系斗争,就是“不可免的祸害”导致的结果。巴黎  相似文献   

9.
邱国珍 《民俗研究》2010,(4):220-232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温州人移民海外,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本文拟从民俗学视角审视和解读海外温州人,研究巴黎的"温州现象",重点探讨如下问题:这些非精英移民是怎样从温州来到巴黎、在巴黎获得立足之地和发展空间、融入法国社会的?作为一个外来群体,他们原有的民俗观念与行事方式在异国他乡有什么改变?这些都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委员会)在3月18日革命中,以及在革命胜利后最初10天内,为建立新政权所作的巨大努力是有口皆碑的。然而,在巴黎公社成立后,它主要起了什么作用呢?《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报刊消息摘录》中留下了大量有关材料和评述,本文拟据马克思摘录的材料和评述,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匡正。  相似文献   

11.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道路上的一个新里程碑。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反对资产阶级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的起义是19世纪最伟大的社会革命。英勇的巴黎工人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慨,拿起武器,夺取政权,建立了自己的革命政权——巴黎公社。巴黎公社作为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虽然仅仅存在了72天,但公社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在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成为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鼓舞力量。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是不朽的,它的经验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2.
1814年,欧洲反法联军攻陷巴黎,拿破仑被迫宣布退位,被流放于厄尔巴岛。1815年3月1日,拿破仑率领1000余名士兵偷渡回国,沿途守军纷纷重新聚集在他的鹰徽旗下。3月20日,拿破仑凯旋巴黎,重登皇位(史称百日王朝)。这使整个欧洲震惊,在维也纳开会的同盟国一片哗然,他们立即放弃彼此间的争吵,  相似文献   

13.
到巴黎旅游,各有所好,郊外的凡尔赛宫并非必看之处。巴黎城如同巨大的万花筒,挤满了财富、艺术、景观和时尚,足以让人眼花缭乱,行囊鼓鼓,但是终究拾的是巴黎的鳞爪,要想了解鼎盛时期的巴黎及法国历史,看看波旁王朝时期的宫廷到底是怎样的恢弘与奢华,凡尔赛宫的地位无可替代,就如同到了北京,故宫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释敦煌文献中的梧桐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唐五代敦煌饮食中饼的研究户一文中,曾对当时敦煌人食用的一种名叫“梧桐饼”的饼类食物作了探讨,主观认为有可能是因其形状似梧桐叶而得名。后经黄征、谢生保诸先生提示,多方查找资料,终于有所得。现将“梧桐饼”的真实面貌公布于后。敦焊文献P.2O58OL郎伟》,属于驱滩词,其中一首中有“梧桐泪”一词,与一梧桐饼”关系极大。为完整理解‘“梧桐泪”与“梧桐饼”的关系,现根据《敦煌愿文集严将该《儿郎伟》全文录下:若说开天辟地,自有皇(黄)帝轩辕。押伏名(冥)司六道,并交守分帖然。五道大神执鞍,驱见太山府君。…  相似文献   

15.
巴黎童年     
"Paris Plages"(巴黎沙滩),巴黎人自己的海滩,棕榈树,太阳伞,甚至可以扬帆……夏天的巴黎犹如一个孩童,多变、顽皮而又充满活力,甚至是在翩翩起舞。这里不仅是孩子们的童年,更是整个巴黎人的童年……2007年夏天,我有幸成为中法《旅程》摄影项目的一员,赴巴黎进行摄影交流。这个项目以"旅程"为主题,通过穿越中、法社会和文化的空间,以影像的方式去开发"未知"的领土,去了解不同国家、不同自然景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通过镜头去认识人,关心人,表现人,实践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6.
自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成功之后,中美之间的信息传递转入双方外交官直接接洽的巴黎渠道。从1971年7月19日至1972年3月5日,美国驻法武官弗农·沃尔特斯先后45次拜访中国驻法大使黄镇,双方的会谈为波罗二号行动、黑格访华、尼克松访华做了大量的信息传递和准备工作。巴黎渠道在中美关系解冻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1年3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隆重纪念巴黎公社革命120周年,莅临座谈会的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等的学者以及有关新闻单位的记者约70余人。会议由社科院副院长江流主持。院长胡绳致开幕词。现将部分发言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18.
王兵 《南方人物周刊》2012,(13):109-109
2004年3月,我在飞往巴黎的途中,看到了杨显惠老师的《夹边沟纪事》一书,触动很深。后来,我开始与杨老师交往,并成为无话不谈的知交。  相似文献   

19.
宋小虎 《风景名胜》2011,(8):115-123,114
巴黎的旅行是从地铁开始的。 1900年为迎接万国博览会在巴黎举办而兴建的地铁,存在于这座城市已经100多年。初来巴黎的人,看到那张地铁图的时候总会有些眼花缭乱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20.
芷君 《旅游》2005,(1):73-79
我不想说巴黎的坏话,因为那是人人都向往的艺术殿堂。只怪我自己,在大城市生活得太久,到了巴黎真忍受不了她的"小":小酒店、小客房、小电梯、小马路、小汽车、小餐厅、小餐桌:餐桌与餐桌之间几乎只相隔20公分,素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吃饭,不得不感受旁边人的一举一动,不得不"偷听"旁边人的窃窃私语。我像逃离北京一样逃离巴黎,乘TGV高速火车奔向法国中部罗纳·阿尔卑斯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