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史记》与《周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记》深受《周易》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说明司马迁十分推崇《周易》,视其为圣人之书;“致命遂志”是司马迁的最高价值追求;“殊途同归”、“易简”、“时变”等观念是其写作《史记》的重要指导思想;《周易》中的很多辞句,成为其立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关于《周易》的编纂年代,前人的研究,已打破“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说法,但意见并非一致。诸如,余永梁、顾颉刚主张《周易》作于西周初叶;陈梦家主张《周易》作于西周中叶。他们都是以周民族的历史、风俗制度以及书中卦爻辞所记史实为依的。陆侃主张《周易》“托始于周初,而写定于东周”,论据是:一、春秋时尚无定本,观《左传》所引与今本不同;二、《周易》辞句与东周文字相似,如“屯如邅如”,“贲如濡如”等,类似《小雅》、《国风》、《论语》中辞句。郭沫若和日本学者本田成之则从古书对勘断定“《周易》之编纂成书,实自孟子以后,战国晚年”。李镜池则主张《周  相似文献   

3.
三、《周易》 《周易》在《周礼》里与《连山》、《归藏》并称“三易”。《连山》易早亡,我们对它知道很少。《归藏》亦亡。但我们知道它在思想上反映殷道亲亲与《周易》思想反映周道尊尊相对立。《周易》今存于世,并有所谓“十翼”,对它作了全面的深入的阐释。我们了解周人思想,它是一份宝贵的资  相似文献   

4.
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刻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性思维。这一理性思维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深刻地反映在国都城市的面貌里。元大都是今天北京的前身,要认识今天北京的历史文化,就必须认识元大都。元大都的主题思想和文化特色是什么?朱彝尊说:“元之建国,建元及宫殿、城门之名,多取易乾坤之文。”中国本土原创文化的《周易》经邵雍绘成图,又经刘秉忠、虞集根据易图建成了元大都。所以,《周易》智慧在元大都的规划布局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帛书《周易》三题──释“键川”、“设卦观马”、“禁民为非曰义”梁韦弦近读有关帛书《周易》思想的《周易新论》①一文,内容颇有新意,确非泛泛之论。文中指出:《周易》卦名既有"天人合一"又有"天人相分"的思想;《说卦传》纪录了北斗柄运行的轨迹;《丰》卦爻辞...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荀爽、虞翻等学者用汉易卦气学的一些说法对《周易》经传所作出的种种解说,与《周易》经文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矛盾,皆牵强附会,顾此失彼。这说明《周易》经文制作时根本没有“卦气”观念包含在其中。  相似文献   

7.
《周易》,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大奇书,历来是一部有争议的典籍。建国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探讨掀起了新的热潮,作为儒家“六经之首”、道家“三玄之一”的《周易》又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学术界对《周易》的研究和探讨又有了新的进展。为了使《周易》学术研究在目前新的环境中深入和稳步地发展,有必要对建国以来的研究状况作一总结和回顾。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主要怀疑《周易》之《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的孔子作说和部分爻辞有“臆出之说”。这一方面表现了他对《周易》文本和流传的深入认识,具有一定的文献学意义;但另一方面更表现了他浓郁的理性主义经学思想,他怀疑《周易》有革新儒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陶涛 《神州民俗》2010,(2):70-72
《周易》是中国商周时代对后世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部重要典籍,其中的智慧,也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被浓缩提炼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成语,如“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否极泰来”等等。《周易》虽然文词简约深奥,晦涩难懂,但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理论和思想以另一种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这些成语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一、《周易》产生的前提条件 《周易》本是三易之一。在《周易》前还有《连山》《归藏》二易。不过二易久亡。从“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来看,三易是相同的。又在筮法上三易也有相通之处。因此,今天谈三易有困难,不妨光谈《周易》。  相似文献   

11.
朱熹《周易本义》是最著名的解《易》著作。但有两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一是其学术渊源,众说纷纭;二是《周易本义》之《贲·彖传本义》有云:“先儒说‘天文’上当有‘刚柔交错’四字”,此“先儒”为何人,是一桩千古公案。经比对研究可知,“先儒”乃朱熹五世族祖、北宋著名学者朱长文,《周易本义》的直接渊源是朱长文著《易经解》。  相似文献   

12.
陈磊 《神州》2012,(11):11-12
《周易》原本只有六十四卦,分为上下经,后经孔子做《易传》,乃加入“十翼”。王弼《周易注》底本源自费氏易,其只为六十四卦做注,之后有晋韩康伯为系辞以下做注。合为流传至今的《周易注》。  相似文献   

13.
秦简《归藏》与《周易》用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易》采用商《易》的内容,前人多有论述。宋李过《西溪易说》:“以《周易》质之《归藏》,不特卦名用商,辞亦用商,如《屯》之‘屯膏’、《师》之‘帅师’、《渐》之‘取女’、《归妹》之‘承筐’,《明夷》之‘垂其翼’,皆因商《易》旧文。”明确指出《周易》用商不仅见于卦名,也见于卦辞。尚秉和先生更是一贯申说:“《周易》之文,因袭于二《易》”然而,《归藏》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伪书。直至1993年湖北江陵  相似文献   

14.
《易》的思维范式与东方审美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艺术的哲学基础不尽相同,中国艺术的任何一个层面,无不笼罩在《易》的精神之下,真可谓“茫茫九派”、“沉沉一线”耳。《易》影响中国文化之深,在于它提供给国人一种认识世界的法门,经、传对具体事物的特殊诠释,远远没有这种诠释具体事物所显示出来的思维范式影响深广。《周易》影响国入思想,不论智识者与非智识者,概莫能外。因《周易》中有“经”、有“传”,智识者诚然可以由传识经,而一般民众,虽不识字,却可观卦象以决疑问事;双管齐下,威力无穷。“八卦成列,象在其中”,而“立家尽意”,“意”在“象”中,故人人…  相似文献   

15.
占卜相命古已有之,认真起来,至少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典籍载,周文王被囚狱中,演“文王课”,也就是占卜给自己测吉凶。而后,估计这“文王课”理论化系统化且有“学术性”了,就被编成了《周易》,再而后,《周易》又被后世奉为经典而称之为《易经》了。  相似文献   

16.
王家台秦简《归藏》校释(28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辉 《江汉考古》2003,(1):75-84
本取荆州王家台出土秦简《归藏》28条与辑本传世《归藏》互校,并结合献典籍,求其训解。通过考释,作认为《归藏》与《周易》封名或相同,或通用,二卦、辞例不同,但主旨接近;《归藏》简多引神话,又有“晋墟”、“宋君”,成书在《周易》之后,约战国中期。  相似文献   

17.
《周易·噬嗑》卦中的“噬”字最初作“肆”字,因与“逮”音近形似一度讹为“逮”,周子家竖燕地传授《周易》时则以方言“噬”代替了通语“逮”.《噬嗑》卦与早期贸易有关,“肆”义为摆设、陈列,“肤”为切肉, “噬(肆)肤”言在市场上陈设切肉以出售.《礼记·王制》有“衣服饮食,不粥(鬻)于市”的规定,禁止“饮食”在市场上出售. “噬肤,灭鼻”讲的是商人因违背“衣服饮食,不粥(鬻)于市”的禁令而受到了割鼻的处罚.《周易》“噬肤,灭鼻”现象是周公严禁聚饮纵酒思想的现实表达,折射出周公禁酒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周易》的历史,《汉书·艺文志》有著名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说。这是说,《周易》一书,经历了上古的八卦阶段,中古的六十四卦阶段,下古的《易传》阶段。而八卦为伏羲所画,六十四  相似文献   

19.
本以经典考释为手段,论证了先秦儒家性情论中从“反古复始”到“反善复始”的发展,认为前是对祖宗命脉的体认,后则是性情、天命的提升,是对自我善端的扩充。章还从构词方式上研究了这一对命题与《周易》的关系,从而论证了先秦儒家与《周易》天道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英国人庄士敦有一本奇特的书——《紫禁城的黄昏》。他从1898年那场由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写到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但核心目的只为记录其中13年“紫禁城的黄昏时期”——始于中华民国建立的1912年初,终于1924年11月溥仪被迫迁离紫禁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