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西藏》2006,(2):F0003-F0003
2006年1月16日.中国西藏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拉巴平措应香港中华青少年历史化基金会的邀请,携“今日西藏”摄影展赴港参加庆祝中华青少年历史化教育基金成立8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在香港会展中心推出的“今日西藏”摄影展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在西藏.藏族博士为数不多.尼玛扎西就是其中的一个佼佼。他的成长是与艰辛、刻苦、奋斗联系在一起的。尼玛扎西出生在西藏扎囊县杰林乡的一个牧民家庭,上学前,他随有点儿化的叔叔放羊,叔叔常常教他认字,9岁时他才上学。  相似文献   

3.
西藏的放生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鹰 《中国西藏》2003,(6):64-67
西藏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因为这里还是一片净土;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你永远读不懂的东西;西藏是一个富有的精神世界,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最懂得珍爱生命;西藏是一块贫瘠的大地,因此一切生命在这里都要经历极限的考验……  相似文献   

4.
《西藏人文地理》2010,(1):157-157
2009年11月18日下午,拉萨市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医务人员走进哲蚌寺、色拉寺.开始为这里的僧人和驻寺人员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从即日起.拉萨市开始正式为辖区内寺庙僧尼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相似文献   

5.
孙华 《南方文物》2006,(3):76-85
中国的西南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是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单元.在行政区划上则主要包括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四省区。这里是世界的屋脊,是中国长江、黄河和珠江三大河流发源的地方,是贯穿中国的半月形化传播带经过的地方。西南地区的腹地也就是青藏高原东麓地区(包括藏东南、川西高原和滇西高原),被称作中国西南山地热点地区。该地区东为海拔很低的四川盆地,西邻高耸的青藏高原,从海拔几百米的河谷到六七千米的山脉交替出现。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和化多样性。就生物的多样性而言,这里从热带亚热带动植物、温带动植物到高寒地区动植物一应俱全。  相似文献   

6.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从江孜县城出发.行走70多公里后,就可以看到卡若拉冰川。在这里,当地政府设立了一个旅游点.有很多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小商贩。一般的游客站在这里.一番唏嘘和惊叹之后.拍几张照片.也就匆匆地走了。留给他们的除了震撼,就是惊奇.还有对冰川和西藏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阿里牧区行     
在西藏最好的秋季里,我们来到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阿里,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被世人视为“地球的第三极”。阿里的总面积是34.5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9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23人。这里虽然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但并非人们想像的是不毛之地。阿里高原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是西藏主要的牧区之。在阿里牧区的所见所闻,给了我们许多新鲜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西藏对《格萨尔》说唱艺人的发现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萨尔》说唱艺人是西藏长篇史诗《格萨尔》活着的资料宝库。西藏的《格萨尔》抢救工作是自”化革命”后开始的。从1980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了《格萨尔》抢救办公室,1985年划归西藏社会科学院至今.《格萨尔》的抢救工作一直得到西藏自治区政府、区党委宣传部和西藏社科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划拨专项经费,配备人员和设施.开始在整个藏区寻找和发现民间《格萨尔》本.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藏》2002,(3):59-59
李涛发表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二期上的章认为,互联网在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起着重要作用,对藏学领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章介绍了相关西藏互联网站的兴起.开始主要是一些西藏化爱好,旅游单位制作的有关西藏旅游的网页附挂在大型网站上。  相似文献   

10.
读书     
《西藏人文地理》2014,(5):15-15
《西藏,我的最美时光一个地质工程师的西藏15年》 20世纪90年代末,一个本科大学生来到珠峰脚下。在这里,他面对令人窒息的孤独。依然自强不息,最终化茧成蝶,突围而出。在这里,他有一次唐突的艳遇,也有一份真挚的爱情,邂逅了特立独行的汉族女子,也寻觅到了美丽的藏族爱人。  相似文献   

11.
边吉 《中国西藏》2001,(3):42-45
1972年7月.刚刚恢复招生的西藏师范学校分来了两名大学生.一个是次旺俊美.另一个是他的妻子——北师大中系70届毕业生张廷芳。师范学校尽管设在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内.但当时校内条件十分简陋.也很难有几个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到这里。在完成招生任务后.次旺被分在藏教研组执教。他二话没说捡起了生疏了几年的藏.同教研组长一起提出新编藏补充教  相似文献   

12.
扎囊的婚礼     
张鹰 《旅游》2002,(12):40-42
扎囊县位于西藏山南山区,地处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距离拉萨市130公里,这里交通便利,农业、手工业发达,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著名的桑耶寺、扎唐寺、敏宗林寺就在这里,紧邻县城咫尺的疆巴林也曾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国际交易市场。虽说现代文明已经步入了西藏的千家万户,但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在这儿还是风行乡里。  相似文献   

13.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社会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和社会进步 的里程碑,它预示着封建农奴制 度将走向覆灭和百万受压迫的农奴将当家作主人;预示着落后.封闭的西藏社会、经济将迈上现代化征程;也意味着1000多年以来处于停滞和萎缩状态的西藏人口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历史人回的简要回顾 由于西藏历史上没有建立过户口登记制度也没有进行过全面的人口普查。因此历史上的人口数量,一直由官方、半官方或学者进行估计或推算。笔者认为不论当时的估计或后人评估过去的数据,都应该坚持:第一、遵循严格限制在现今西藏辖区(12…  相似文献   

14.
书讯     
《中国西藏》2016,(4):91
《天堂在左,西藏在右》这是一本关于西藏的旅游地标读物,每一座神奇而圣洁的山在这里呈现,每一个高洁而清澈的湖,每一个梵呗声声的古寺,每一幅佛意充沛的唐卡……西藏,在这本书里,尽情展现着自己在雪域高原上的每一处胜景,这里是西藏,这里更是充满圣洁的天堂!《天堂在左,西藏在右》一书对西藏的自然景观、文化古迹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游客最感兴趣的拉萨、林芝、日喀则、阿里、山南、那曲、昌都等地市进行了翔实介绍,方便读者了解西藏的基本情况。翔实的文字  相似文献   

15.
清王朝积极巩固西藏边疆,进一步加强中央对西藏事务的直接管理.设立驻藏大臣.健全了管理制度.有效的实行了扶持和利用藏传佛教的政策,发挥了爱国宗教领袖的作用.协调了民族关系,巩固了边防.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西藏与祖国内地的政治经济化联系更为紧密。清代历史上共有两位达赖、一位班禅进京朝见皇帝,顺治九年(1652年)五世达赖,  相似文献   

16.
盐井地处藏东昌都地区的南面,是芒康县的一个乡镇,这儿四面环山,处在澜沧江的河谷之中,气候温暖,一年有两次收成,所以这儿人们生活较其他乡村是富足的,这里有西藏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及为数不少的藏族天教信徒.还有盐田这个此处独有的人造景观.我一直好奇,在西藏这个藏传佛教广为弘扬的地域.天主教是如何兴起并延续至今的.  相似文献   

17.
地处唐蕃吉道上的墨竹工卡县的甲玛沟,虽然远没有西藏其他风景名胜旅游区那么响亮的名号.可这里一乡建有两馆(松赞干布纪念馆和甲玛古代兵器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座颇具规模的甲玛万户府的遗址,这在西藏几百个建制乡镇中是极少有的。  相似文献   

18.
千年盐井     
在西藏和云南交界处的澜沧江河谷里.我们不管向谁询问.人们都一致认定.他们的祖先发现和经营芒康的这一得盐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很久以前直到如今.这里就叫做“盐井”。没有任何记载或传说表明人们是如何找到这片盐井的。也许是一个或几个衣杉褴褛的猎人在追寻猎物时发砚了动物们常在这里流连.也许是牛羊凭着本能嗅到了盐巴的味道而把它们的主人领到了这里。  相似文献   

19.
米玛 《中国西藏》2010,(6):80-83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熟知和热闹起来,而在这种繁华景象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渐渐遗忘,这里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唯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相似文献   

20.
仝涛  李林辉 《考古》2015,(2):92-102
喜马拉雅山脉横亘在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之间,将中国西藏与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相隔,向来被认为是自然地理和区域文化的分水岭。以喜马拉雅山脉西段为中心的西藏西部地区是印度次大陆诸条大河的源头,这里的神山和圣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成为包括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