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概由于费力不讨好的缘故,年谱一类的著作,似乎已不太时兴了。最近读到来可泓著《李心传事迹著作编年》(巴蜀节社,1990年,18.5万字,徐规先生作序),却深感这种基础工作重要价值之所在。南宋史学,首推蜀中二李,即李焘与李心传二人。二李故里相邻,时代相继,学术思想相近,史学成就亦堪称伯仲。我们以前读到过方壮猷先生的《南宋编年史家二李年谱》(原载《说文月刊》第四卷,1944年;重刊于《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对此更有深刻的印象,然而稍嫌简略,尚有较多问题待考。有关李焘的研究,后有丰硕的成果问世,但对于李心传的研究,却仍是个薄弱环节,对于深入了解宋代史学来说,这不能不是一大缺憾。来可泓先生聚十年之功,潜心探研李心传史学及其生平事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陆续刊布  相似文献   

2.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的代表作之一。是书为编年体,二百卷约一百九十余万字,记载了宋高宗赵构在位三十六年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我们今天所见《要条》,是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其中没有作者本人的序或跋。在李心传其他流传至今的著作中,有关《要录》的编著情况也涉及不多。以往,人们在评价《要录时,主要以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李心传  相似文献   

3.
论王韬的史著及其史学理论忻平王韬(1828—1897),世人多将其定位为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殊不知他更是一位史学家,其史学研究及其史学理论常为人忽视。其实,他的政治主张与一系列改革方案背后,都有其史学理论为依凭,他等身的著作多为史著或可...  相似文献   

4.
《道命录》是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晚年的著作,成书于理宗嘉熙三年。(1239)。《道命录》从历史角度,采用编纂文件与注文论述相结合的体例,记载程颐、朱熹进退始末,从而说明宋代一百四十年间道学三起三落的兴废历程。为我们研究宋代党禁,程颐、朱熹生平,乃至李心传的政治思想,提供翔实的资料。 《道命录》成书以后,由南宋新安朱申,于理宗淳祜十一年(1251)刻于九江。(朱申《道命录》序)据《宋史·本传》载,该书为五卷,而收录在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中的则为十卷。《四库全书》载内廷藏本也为十卷,与《本传》所载不合。 《四库提要》据内廷藏本,元至顺癸  相似文献   

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取材考孔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以下简称《要录》),为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所著,完整地记述了南宋高宗朝的历史,其书取材网罗之丰富,考证之精审,为当时诸家高宗史之冠,获得后人较高的评价。关于对《要录》取材的研究最早见于宋人,...  相似文献   

6.
王胜军著《清初庙堂理学研究》(岳麓书社,2015年)是一部有关清初学术与政治的史著,从理学角度探讨了民族、统一、稳定等重大课题。为儒学研究、清史研究提供了特殊的视角,该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资料丰实。是研究顺治、康熙时期理学与政治的一部佳作。  相似文献   

7.
《左传事纬》与《左传纪事本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左氏传》历来为儒家所尊崇,被奉为“十三经”中的一经,同时它又是儒家经典中保存先秦史料最为完备的一部史著,所以又为历代史家所重视,刘知几《史通》中的“二体”“六家”篇中,以很突出的地位论述了这部著作。从两汉以来,以《左传》作为研究对象的专门著作多得不可胜计,除今已亡佚者外,据上海图书馆所编《丛书综录》的记载,尚有数百种,其中清  相似文献   

8.
元史研究的力作———评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八卷屈文军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研究,各种史学著作层出不穷,史著的体裁也丰富多采。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不仅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上有了更新和发展,史学新体裁的探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1848年的欧洲革命风暴刚刚过去两年,即1850年,恩格斯就怀着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历史感,以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精神,在伦敦写成了一部重要史著《德国农民战争》(以下简称《战争》)。今天,这部史著问世已近一个半世纪。在这个时期里,世界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变迁,历史科学也取得显著进步,东西方学者对德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达到了新阶段。近一个半世纪的学术实践证明,《战争》堪称是一部史学名著。当代史学的发展表明,《战争》对当代东西方学者的德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前东德和前苏联的学者直接继承恩格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汪圣铎 《文献》2005,(4):195-207
《宋史全文》①或称《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作者不明,是成书年代较早的一部编年体贯通北南两宋的史书.由于它的北宋部分与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时间范围重合,南宋高宗、孝宗部分与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和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的时间范围重合,南宋光宗、宁宗部分则与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和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记载的时间范围重合,而南宋理宗部分与佚名《宋季三朝政要》及《宋史·理宗本纪》记载的时间范围重合,所以,人们往往不甚重视此书.实际上,此书是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本文拟特别强调的是此书理宗部分的史料价值,这同本书其他部分相比,更具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自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开拓研究新领域的探讨中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见解,例如要求开展对少数民族史学的研究,希望关注各个时代处于边缘化的史家和史著,倡导从子部、集部书籍中发掘传统史学思想的内容,重视现代史学史的研讨等,各方面皆取得不少成绩。但中国史学史的研究,还需要主动地放开视域,不能将考察空间局限在现在中国领域的范围之内,即需要在东亚的视域下进行中国传统史学发展史的研究,并加上关于中西史学交流及史学比较的探索。这对于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持续、健康与深入,更具有迫切性。  相似文献   

12.
约自"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进入了现代意义研究阶段。20世纪初,以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为代表的相关史著,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综合研究还是专题研究,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实物史料,中国的相关研究都出现了飞跃,居于了国际领先地位。回顾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历程,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国民革命时期,安徽政象复杂,许多史实扑朔迷离,不易厘清。现存史著在重构此段历史时,存在不少史实上的错误,亟待纠正。  相似文献   

14.
南宋著名史学家李心传(1167-1144年),四川井研人。他的代表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以下简称《要录》),上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专记南宋高宗一朝三十六年史事(1127-1162)。以其材料丰赡,考订精审,“集众说之长,酌繁简之中”而与《长编》相媲美。不仅饮誉当世,受到史馆编修们的青睐,而且为后代治宋史者所必读。因而与李焘齐名,有“四川二李”之称。李心传著作宏富,可惜几经沧桑,大多亡佚。《要录》二百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乙两集各二十卷,《旧闻证误》四卷,经《四库全书》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大致恢复其本来面目存世。《道命录》五卷,淳祐十一年由新安朱申刻于九江郡,元至顺四年  相似文献   

15.
约自"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进入了现代意义研究阶段。20世纪初,以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为代表的相关史著,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综合研究还是专题研究,无论是文字史料还是实物史料,中国的相关研究都出现了飞跃,居于了国际领先地位。回顾中国的渤海史史料研究历程,有诸多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朱露川 《史学理论研究》2023,(2):99-109+159
中国古代史学批评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其具体路径及发展的大趋势是从千年史著批评的积累和启示,走向史学批评的广阔空间和理论升华,即从评论史书到全面地评论史学,再到理论层面史学批评的广泛展开,并形成方法论,对当代史学发展多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探讨、揭示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深入发展路径及其规律,有助于学界更清晰地认识中国传统史学何以能够不断生长出关于自身构成的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秦汉史》和《国史大纲》是钱穆的两部重要史著,但两书对西汉政制的解读全然不同。解构两书不同的历史书写,尤其是对比其对史料、史事的选择、解读的差异,可以考察钱氏治史风格的变化,也有助于理解历史书写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 1912年10月成立的民主党是由共和建设讨论会、国民协会、共和促进会、共和统一会、民国新政社、共和俱进会等六政团合并而成。其中的共和俱进会成立于何时何地,史著说法不一。谢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流传的诸多历史文献中,天命纪元的问题似乎并不存在,无论是清朝的私文献、明末清初的明人著作、《李朝实录》为代表的朝鲜史著,还是当代的史学家的著述,都确凿无误地记载着天命纪元的史实。在《满文老档》公诸于世以后,尽管有少数史学家怀疑天命纪元的存在,但多数史学家仍然肯定天命纪元。天命纪元已被中外史著采纳。但是经过对《满文老档》的反复研究,加之若干历史文物的问世和发现,我们认为,天命纪元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它是清入关前清太宗皇太极及其御用文人出于封建是统观念之需要而追加给开国祖努尔哈赤的。天命纪元只是…  相似文献   

20.
李焘、李心传是南宋四川籍著名史学家。二李生活的年代相距甚近,皆毕生从事著述活动,汲汲于本朝文献的荟萃、保存,学风、志趣颇为相向。并因其撰著《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称《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下称《要录》),后世遂有南宋编年史家二李之称。今人研究二李史学的文章见诸报刊者已有数篇,本文拟就其中尚未涉及的两个问题:《长编》与《要录》之异同、二李的史学思想,略抒管见。疏误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教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