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相似文献   

2.
展示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读吴怀祺先生著《中国史学思想史》林华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曾对中国史学大加称赞,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但西方人在称赞中国历史典籍丰富的...  相似文献   

3.
徐松巍 《史学月刊》2000,4(2):12-18
19世纪中国史学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传统史学的终结,亦同时标志着近代史学的开端,是中国史学新陈代谢的交会点和转折点,并为20世纪初新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在社会思想领域,19世纪中国史学还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启蒙作用,对19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德国农民战争研究领域,恩格斯的《德国农民战争》所开辟的解释路径是最主要的史学传统之一。在恩格斯笔下,16世纪出现的新的经济生活方式对中世纪传统的冲击,构成了德国农民战争的背景,这种背景决定了当时各个阶层在新、旧生活方式上的复杂分化与冲突,并最终由此引发了农民战争;而理解农民战争作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关键问题则在于恩格斯所分析的"平民"阶层。因而从总体上看,恩格斯解释"德国农民战争"的核心路径并非很多学者所理解的单纯的宏观经济解释,而是以人为着眼点,综合考察各社会阶层的生活处境和生活方式。这种解释路径是恩格斯的这本著作在"德国农民战争"编史学上所具有的根本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问世至清末的七百余年间,纪事本末体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与历史悠久的编年体史书、纪传体史书相比较,纪事本末体史书在历史叙事上具有"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的优点,它是以事件为中心确立标目而展开的历史叙事,即章学诚说的"因事命篇"的历史叙事。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兴起,开启了中国古代史学历史叙事发展的新阶段,对南宋以下至近代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新世纪开局以来,俄罗斯史学大体以2005—2006年为界线,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随着90年代俄罗斯社会的转型,继续着90年代以来史学的转型过程,大体以2007年为开端的后一个时期,进入了俄罗斯史学的稳定守成时期。本文按照新世纪开局以来前后两个时期的这种划分,拟对21世纪俄罗斯史学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书在尹达先生的主持下,编写组写出《中国史学发展史》的初稿。尹达先生逝世后,编写组根据他生前对初稿的意见和有关的谈话,进行讨论和修改,最后完成出版。把近代史学的研究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全书分两卷,上卷论述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史学,下卷写近代史学。从篇幅上来说,全书575页,近代史学部分近200页,占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这样重视近代史学,是其它史学  相似文献   

8.
本书作者1950年起讲授历史文选,1964年起讲授中国史学史,多年来积累了不少资料,撰写了本书原稿。1978年起,一边培养中国史学史研究生,一边在原稿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逐步撰成本书,前后花了二三十年的时间。本书共七编:第一编先秦史学,第二编秦汉史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史学,第四编隋  相似文献   

9.
10.
梁启超的《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属于生前未完之作,死后由人整理出版,但其章节的编排存在问题,本文对其整个卷章结构进行了还原。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最近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史学界的一件盛事!中国人曾经撰写了大量的史书,也编纂过许多与史学有关的丛书、类书和其他工具书,研究史学发展的历史,也比其他国家早得多,可是,并没有产生过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适用的国史大辞典,更谈不上编纂科学的、专业性很强的史学史辞典,直到《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出版,才算有了我国第一部新型的史学史专业工具书。已故史学家、大辞典前总编郑天挺教授生前在一次筹组大辞典编纂委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在考得失、评异同中体现出作者的批评眼光。在“史部”典籍的提要中 ,《总目》通过区分类聚、考察源流、比较异同等途径 ,评品史籍 ,显示其史学批评的方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论普鲁塔克《名人传》的史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普鲁塔克《名人传》的史学意义郭小凌普鲁塔克的《名人传》①是西方史学和文学史上的名著,典型地反映了文史不分家的特征。本文仅就该书的史学意义略陈己见,以就教于方家。希腊史学著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目的明确。史家不像戏剧家、诗人.有时要掩饰自己的动机,把疑问...  相似文献   

14.
近代史学研究的创新之作──读《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许殿才近代史学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伴随着救亡图强的时代旋律和中西文化“两极相逢”的矛盾冲突,走过了110个春秋,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财富,同时也客观地提出了研究这份遗产,为当代史学提供借...  相似文献   

15.
施丁同志的《中国史学简史》(以下称《简史》),1987年8月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十年来河南出版的第四本中国史学史专著。《简史》凡五编18章22万字,通叙上自远古下迄新中国前夕的史学,脉络清晰,文字流畅,不乏新意。它跟已经出版的同类著作相比,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结构上的特点:简明。中国史学史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由于它研究的范围和任务,同社会有密切的联系,同现今从事社会实践的人们如何看待历史和现实、如何对待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对于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撰述,远远不只是专业工作者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16.
方东美的《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张允熠方东美(1899—1977)安徽省桐城县人,早年赴美国留学,专攻西方哲学,1924年回国,1948年移居台湾,直至逝世。方东美学贯中西,是现代新儒家大师,弟子如成中英、刘述先等人为现代新儒学的重要传人。方东美致...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史学观念的更新,中国史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首先表现在研究领域的拓展上,即从传统的政治史转向文化史和社会史。此外,在总体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上,出现了从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后现代范式到全球史范式的演变。而在世界史研究领域,对于世界史的整体研究或世界史体系问题的探讨也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大致有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交往史观和全球史观四种对世界史体系的理论探讨。本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发展的上述特点和趋向进行了考察,力图从总体上勾勒出其线索和概貌。  相似文献   

18.
《国语》记载了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诸多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并深刻总结其历史经验。它又以记载春秋时期贤士大夫的"嘉言善语"为重要特色,成功地创设了"记言"为主的史书体裁,承裁着古代中华民族的智慧。《国语》历史叙事有很高的技巧,成功地将"记言"与"记事"相结合,以对比手法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揭示出历史的深刻内涵,多角度、多层面反映客观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并提供了"纪事本末法"叙述历史的范式。产生于战国初年的《左传》、《国语》两部名著,标志着先秦史学的发展达到重要的阶段,并为中国史学即将出现更加成熟的巨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历史的历史》是继伊格尔斯的《全球史学史》①之后第二部讲述历史写作、历史思想以及历史学科全球发展史的著作。它以全景方式展现了从古至今来自不同历史传统和不同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为揭示、理解与再现过去所做出的努力,并着重表明历史意识以不同形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吸引我们的是,作者对目前处于优势地位的  相似文献   

20.
从本意上说,希罗多德的""一字与"历史"无关。它是探研和究诘的结合。柯林武德说:希罗多德没有继承者。其实,这一论断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后来的希腊史家修昔底德、色诺芬虽然没有承继希罗多德"探研究诘"的风格,但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特奥弗拉斯图斯却承传了希罗多德的传统,并分别撰写了《对动物的探研究诘》以及《对植物的探研究诘》。他们是希罗多德真正的后继者。深刻挖掘希罗多德《历史·序言》的本质内涵,重新审视希罗多德研究的对象,探索溯源希腊史家独立精神的确立,是本文的重点与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