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本《忘忧清乐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刻印本围棋专著。围棋有悠久的历史。汉代扬雄《方言》:"围棋谓之弈,自关而东,齐、鲁之间,谓之弈。"班固《弈旨》;"北方之人谓棋为弈。"而汉代以前的文献,《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条称"弈者举棋不定",《国语·晋语》称"累棋二十,上加九鸡子"。这里的"弈"、"棋"含义分明:"弈"指的是玩围棋游戏,即下围棋;  相似文献   

2.
《左传·僖公四年》中"南至穆陵"之"穆陵",既不在齐境内,也不在楚境内,而应在越国南部,可能就是会稽山中的"永穆陵"。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9,(6)
重庆图书馆藏郑氏注韩居抄本《慈湖春秋传》十二卷,实为《永乐大典》辑佚本。其证有三:其一,《注韩居书目》卷一著录此书系"四库馆抄出",《永乐大典书目(残本)》著录"杨简《春秋传》";其二,郑氏注韩居抄本《慈湖春秋传》中僖公、襄公合三十五年经传皆阙,而这是《永乐大典》辑佚本《春秋》经解著述内容上的共同特点;其三,更重要的是,《永乐大典》残卷今存《慈湖春秋传》原文十一条,而此十一条皆在郑氏注韩居抄本中,文辞几乎全同,仅有数字讹脱之异。特别是郑氏注韩居抄本所载双行小注,尤为其从《永乐大典》辑抄的确证。同样是《注韩居书目》卷一著录"四库馆抄出"的敬铉《春秋备忘》,亦当为《永乐大典》辑佚本。  相似文献   

4.
标点二十四史,是新中国古籍整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就。顾颉刚先生主持的《史记》点校,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吸取了钱大昕、王念孙、梁玉绳、張文虎等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融进了自己的研究心得,对全书加以分段标点,改正了《史记》正文和三家注中存在的一些文字讹误,给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史记》的版本、史料都异常复杂,研究成果更是指不胜屈,加之点校本成书较为仓促,所以在校勘、标点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深深感到,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集思广益。这里发表的一组文章,就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在校点《史记》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考,希望能对《史记》点校有所裨益。一、关于版本校勘版本校勘是张文虎校勘《史记》用力最多、成效最著的部分。然而千虑一失,实属难免,有些地方仍待商榷。如:《秦始皇本纪》:"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二十八年",景祐本、蔡梦弼本、耿秉本、段子成本、黄善夫、殿本、本皆作"二十六年"。金陵本改"六"作"八",实误。《史》文云"维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于海"。前二十八年泰山刻石辞云"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述出游之背景,明刻石之缘起,文例正同。又如,《赵世家》"公孙支书而藏之"彭寅翁本、殿本有《索隐》曰:"藏一作籍。籍,录也。谓当时即记录书之于籍也。"据《史记会注考证订补》,耿、庆、凌、游诸本亦有此条《索隐》。疑此是《索隐》逸文。二、关于《史记》与《汉书》比勘《汉书》记武帝太初以前事,多袭《史记》,而《史》《汉》两书注释亦多可互证。如:《萧相国世家》:"何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穷处",《汉书·萧何曹参传》作"穷辟处",《史记》作"穷处",文义晦涩,或有脱漏。又,《汲郑列传》:"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弘大体",《汉书·汲黯传》作"引大体",是也。《尔雅·释诂》:"引,陈也。"邢昺《疏》:"引者,伸陈也。"《袁盎鼌错列传》:"袁盎常引大体忼慨。"《酷吏列传》:"然郅都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后汉书·何敞传》:"敞论议高,常引大体,多所匡正。"又,《卢植传》:"植深达政宜,务存清静,弘大体而已。"三、关于三家注标点与校勘《史记》三家注征引文献极其丰富,案核相关文献,经常直接影响到注文的校勘和标点。从前核对三家注引文极为困难,而今则大为便利(虽然要穷尽式地复核所有资料很难做到,但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如:《天官书》"日蚀三十六"《正义》:"谓隐公三年二月乙巳。""乙巳",当作"己巳"。隐公三年《春秋经》:"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陆德明《经典释文》:"己巳,上音纪,下音祀。"《汉书·楚元王传》颜《注》亦作"己巳"。又如,《晋世家》:"九合诸侯。"《集解》:"服虔曰:九合:一会于戚,二会城棣救陈,三会于鄢。""鄢",当作"鄬",字之误也。襄公七年《经》:"十有二月,公会晋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于鄬。"杜《注》:"鄬,郑地。"《传》曰:"楚子囊围陈,会于鄬以救之。"再如:《郑世家》:"于是郑伐滑。"《索隐》:"僖二十四年《左传》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公子士"为一人,"泄堵俞弥"为一人,此文当点作"郑公子士、泄堵俞弥帅师伐滑"。僖公二十年《左传》:"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师入滑。"杜预《注》:"公子士,郑文公子。泄堵寇,郑大夫。"宣公三年《传》:"(郑文公)又娶于江,生公子士。"  相似文献   

5.
《史记正义》纠误一则王洪瑞《史记·秦本纪》有言“躁公二年,南郑反”,此句《正义》注曰:“南郑,今梁州所理县也。春秋及战国时,其地属于楚也。”今人张大可从之,亦云:“南郑:指今陕西汉中地区,春秋及战国时属楚”(《史记全本新注》第93页,三秦出版社,19...  相似文献   

6.
“朱方”辩     
朱方,春秋时曾一度是吴邑。在《左传》中,“朱方”这一地名出现过三次。其一,《左传·襄公廿八年》记载:齐庆封奔吴,“吴句馀予之朱方,聚其族焉而居之,富于其旧。”其二,《左传·昭公四年》云:“秋七月,楚子以诸候伐吴”。“使屈申围朱方,八月甲申克之。执齐庆封而尽灭其族。”其三,《左传·昭公四年》曰:“冬,吴伐楚,入棘、栎、麻,以报朱方之役”。《史记》则载五次。《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曰:楚灵王三年“夏,合诸侯宋地,盟。伐吴朱方,诛庆封。冬,报我,取三城。”《史记·吴太伯世家》云:“王余祭三年,齐相  相似文献   

7.
唐孔颖达撰修《毛诗正义》,依据郑玄《诗谱》之说,定大毛公为《毛诗诂训传》的作者,小毛公只是传其学,清《四库全书总目》从之.然除《诗谱》之外,郑玄其他著述皆未有大、小毛公之分,孔颖达同时代的学者也多认为毛苌为《诂训传》的作者.因此,大毛公作《传》之说不可信.另外,从《诂训传》多采《周官》之文亦可断定其作者为河间献王博士毛...  相似文献   

8.
《左传》叙事依时、依经,而于具体事件之叙述,具有一以贯之的结构方式。《左传》对卫献公出奔与复归之事的记录,上起成公七年,下至襄公二十九年,以卫献公、孙林父、子鲜等人物为中心,可见三条叙事线索。按照起因、经过、结局和尾声的顺序梳理此事,则可见"是夫不唯卫国之败"与过程、"孙子必亡"与过程、"卫公必入"与过程、"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与过程等,四组应验结构。以此应验结构对照甲骨卜辞,我们看到的是应验结构在先民记事中的迁延,以及《左传》的主观构事意愿。从依时叙事出发,考察应验结构在《左传》中的呈现状态,重天命而不废人事,则是《左传》叙事应验结构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三不朽"是我国伦理思想史上的一道命题。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道德;"立功",即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相似文献   

10.
<正>古人引书但记篇名,标记卷数起于何时,学者看法不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余萧客皆认为始于唐人,汪远孙《借闲随笔》则注意到梁皇侃《论语疏》已有此例,如"子谓卫公子荆"条云,"事在《春秋》第十九卷襄公二十九年传也。"~①乔秀岩先生认为,"《十三经》注疏绝无此例,且《春秋》经传,言何公何年足矣,必言卷第则千古未见其例。"并推测皇侃疏的这种体例,"盖出日本学人备忘记之与?"~②  相似文献   

11.
汉镜铭文中有"令名之纪七言止",以往学者均将"止"读如字,本文则主张将"止"读为"始",并纠正了《浙江出土铜镜》中对一面含有类似铭文汉镜的释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诗经·大雅·公刘》篇中两句有疑义的诗句进行了试读,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唐风》是唐国的风诗。唐即是晋,唐地有晋水,所以后来改称晋,唐地相传为唐尧所居,故吴公子季札闻歌《唐》曰:“思深者,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班固《汉书·地理志》也说:“其民有先五遗教,君子深思,小人俭陋。故唐诗《蟋蟀》、《山有枢》、《葛生》之篇回:‘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宛其死矣,他人是愉’;‘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皆思奢俭之中,念死生之虑。”《唐风》中有两组作品特别值得注意:《蟋蟀》、《山有枢》在及时行乐口气掩盖下隐含了“人的觉醒”的萌芽;《扬之水》、《绸缎》、《葛生》…  相似文献   

13.
孔子生辰有公元前552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和公元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六日之说。孰是孰非?本文根据《春秋》:"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谷梁传》和《公羊传》之继"(是年十月)庚子,孔子生"的记载,用古代天文历法之四分术推算,考订: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夏历八月二十一日庚子。  相似文献   

14.
东汉末年,郑玄兼采今古文,遍注群经,而最精礼学,他注《三礼》,使《三礼》之学历千百年之久,其学术影响力绵延不绝,直至今日仍是人们认识和研究古代礼学必读的重要注疏典籍,立言之德,泽被后学。郑玄《三礼注》的重要学术地位,历代均有学人对其进行研究。唐代贾公彦《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和孔颖达《礼记正义》专疏解郑玄《三礼注》。  相似文献   

15.
<正>《左传》僖公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左传》哀公十三年:"遂取宋师于嵒,获成讙、郜延"。"聂"、"嵒"皆为地名。《说文》引《左传》聂字  相似文献   

16.
《论语·卫灵公》中"小人穷斯滥矣"一句,其中"滥"旧注释为"窃"或"溢",《说文·女部》引作"小人穷斯■矣","滥"作""■,作"■"是,《说文》"■,过差也",意思是"失当","小人穷斯■矣"意思是"小人遇到穷困之境则言行失当"。(《论语·子张》)有"致远恐泥",历来亦不得确解,"泥"当通"迩","致远恐泥"就是"致力于远方,担心、怀疑近的"。  相似文献   

17.
包山简中的七条大事纪年早先被定在楚怀王时期,其中的"鲁阳公以楚师后城郑之岁"后来又被李学勤先生等考订为追记。清华简《系年》中有关于鲁阳公率楚军与三晋、郑国交战的记载,在楚声王至悼王年间,应与"鲁阳公以楚师后城郑之岁"一事相关。包山简中的另一纪年"齐客陈异致福于王之岁",可能是葛陵简中的"齐客陈豫贺王之岁"。同一批简牍中发现的楚简大事纪年未必是逐年相次的。  相似文献   

18.
正陸機《擬明月皎夜光》:"服美改聲聽,居愉遺舊情"。吕延濟释"服美"云:"位高則衣服美。"按:"服"字不僅指衣服。《説文·舟部》:"服,用也。"衣服之外,器用亦得称"服"。《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齊慶封來聘,其車美。孟孫謂叔孫曰:‘慶季之車,不亦美乎?’叔孫曰:‘豹聞之:"服美不稱,必以惡終。"美車何爲?’"是車得稱"服"。《説苑·反質》:"趙簡子乘弊車膄馬,衣羖羊裘。其宰進諫曰:‘車新則安,馬肥則往來疾,狐白之裘温且輕。’簡子曰:‘吾非不知也。吾聞之:"君子服善則益恭,細人服善則益倨。"  相似文献   

19.
《陈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中最有特色的国风之一。它以哀艳的情歌和神秘浪漫的巫舞著称于周代。《陈风》的这一鲜明特色,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早已指明: 陈诗曰:“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又曰:“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此其风也。陈国这种能歌善舞的风尚习俗是怎样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陈国的历史情况、地理环境与社会背景中去加以探讨。一、陈国巫风的昌盛与周武王封胡公于陈“使祀虞帝”有关。《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郑国的子产曾提及陈国的历史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指周武王),我先  相似文献   

20.
《左传》昭公六年三月载“郑人铸刑书”事 ,《正义》用长长的一段话解说叔向与子产书的“终子之世 ,子其败乎”八个字 ,其内容与《传》文了不相涉。这样的做法同《左传正义》诠解经注的体例大不相同。孔颖达《正义》所发的议论是 :子产铸刑书 ,而叔向责之。赵鞅铸刑鼎 ,而仲尼讥之。如此《传》文 ,则刑之轻重 ,不可使民知也。而李悝作法 ,萧何造律 ,颁于天下 ,悬示兆民 ,秦汉以来 ,莫之能革。以今观之 ,不可一日无律也。为当使不及古 ,民伪于昔。为是圣人作法 ,不能经远。古今之政 ,何以异乎 ?斯有旨矣。古者分地建国 ,作邑命家 ,诸侯则弈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